游褒禅山记讲课实用.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449191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讲课实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游褒禅山记讲课实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游褒禅山记讲课实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学习目标:,1、读懂文章,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掌握“游记”这种题材的写法,能够鉴赏品读。 3、能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感情和作者得出的结论,并能够将之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 学习重点: 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学习难点: 文章写景与议论的巧妙结合。,文学常识,记: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记。,王安石其人之政治篇,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其人之文学篇,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诗,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纪念馆,王安石纪念馆(江西临川),王安石塑像(江西临川),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当时他34岁。,背景,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注意长句的停顿。 概括文章每段主要内容。,1、褒禅山 2、而卒葬之 3、庐冢 4、有碑仆道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6、有穴窈然 7、则或咎 8、无物以相之 9、何可胜道也哉 10、萧君圭君玉 11、余弟安国平父,(bo chn),(zhng,坟墓),(yo,深远幽暗),(ji,责怪),(xing,帮助),(shng ,完全,尽),(gu,人名),(f,对男子的美称),(z,死后),(p,倒),(hu/hu/hu),每段主要内容:,1 位置、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2 记游洞经过 3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4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5、6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理清思路,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6):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翻译第一段:,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今言华如华 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名作动,死,因为(这个)缘故,名作动 命名,因为,倒,碑文,者也,判断句,动词,文字,辨认,说,大概,错误,山 脚,是,山南水北,重点字词,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 乃;副词,表判断,有“为、是”之意。,特殊句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 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 第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翻译第二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 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 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空旷,名作状从旁边,多,深远幽暗的样子,形作名,那些,形作动,走到尽头,而,连词,表修饰,代游洞者,懈怠,将,快要,完,于是,一起,动作名,盖余所 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 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 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 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 乐也。,大概,所到的(地方),不及,不到,代游踪,那些到的人,更,当、正在,体力,还,用来,形作动,照明,已经,有人,埋怨,自己,他,尽情享受 副作动,重点字词,侧: 穷: 见: 至: 明: 极:,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物。,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形容词作动词,照明。,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平旷,记游洞经过,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后洞,记游者甚众,窈、寒、深,记游者少,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悔,叙,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一、介绍褒禅山概况 二、记游华山洞经过 前洞记叙简略 后洞记叙详细,翻译句子: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5、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翻译第三段:,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 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 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 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对于这种情况,语气词,取独,观察,心得,收获,因为,他们,的,且,的,奇异雄伟,不同寻常的景象,形作名,险阻僻远的地方,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 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而,帮助,足够用来,在,志向,这里引申为主观努力,难道,得到的东西,心得,形容词作名词,古今异义,重点字词,于是: 非常: 险远: 至于: 幽暗昏惑:,古今异义。古:不同寻常。今:程度副词,很,十分。,形容词作名词,艰险的地方;僻远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古今异义。古:到达。今: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古今异义。古:对于这种情况。,1、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2、阐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的观点。,第三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古人求思之深,奇观常在险远,有志,有力,有物,尽吾志 无悔矣,余之所得,议,翻译第四段,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 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 思而慎取之也。,对于,因,感叹,取独,动作名,流传的文字,名作动,说清,尽,道,的缘故,古今异义,做学问的人,谨慎地选择,形容词使动,重点字词,谬: 传: 名: 所以: 学者:,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说清楚,名词作动词。,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古今异义。古:求学的人,读书人。今: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特殊句式,判断句(表示因果关系)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第四自然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议论 一正一反,翻译第五、六段:,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 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 记。,籍贯,姓,名,字,课文内容总结:,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主旨,例如醉翁亭记的 ,就最能代表作者的意图。,问:游褒禅山记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其主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请你结合课文与自己的实际感受,说说完成一件事需要那些条件,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你认为哪个条件最为重要?,议一议:,“志” “力” “物”,写作特点,1、因事见理,叙议结合,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第一部分 记游,第二部分 议论,1.介绍褒禅山概况,略,2.记华山洞经过,详,山,碑,略,详,前洞和后洞概况,游后洞经过,前洞,后洞,经过,补叙经过、 写心情,华山洞的心得,借仆碑抒发感慨,议志,议力,议物,略,略,略,略,略,详,详,详,详,详,1、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有泉侧出 5、入之甚寒,问其深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7、火尚足以明也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作动,筑舍定居,名作动,命名,名作状,往东,名作状,从旁边,形作名,深度,名作动,识其本名,说明白,形作动,照明,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作名,流传的文字,词类活用,课堂练习,非常,于是,至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请他,于是他来了,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非常好,至于小李,你就别管了,不同寻常,意外的事故,十分,对于这种情况,在此,顺承连词,至到 于引出处所,到了的结局 以致于,另提一事,古今异义,十一,学者,所以,数 字,十分之一,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治学的人,表结果,的原因,用来的(表凭借),古今异义,回上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由山以上五六里,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无物以相之,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因为,因为,而,修饰,用来,表并列,而,连词,用来,因为,以的用法,回上层,于,在,在,对于,对于,比,向,被,于的用法,始舍于其址 于人为可讥 于是余有叹焉 余于仆碑 师不必贤于弟子 求救于孙将军 不拘于时,回上层,助词,人称代词,其,“ ”字的用法,他(们),它(们)(的) 你(们),你(们)的 我(们),自己(的),指示代词,这(里),那(些) 其中,表选择:是还是 表假设:如果,假如,代词,连词,副词,表商量:还是 表反问:难道 表揣测:大概 表祈使:一定,调节音节,不翻译,指代对象,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量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文意难懂,语言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尽量符合原文地进行翻译,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顷之,译:一会儿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妻子”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荆轲刺秦中“取之百金”,翻译为:(用)一百两黄金买到(匕首),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是“有何厌”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有什么满足的呢”。 “变”,即变通。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下江陵”赤壁赋中的“下”译为“攻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