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育科学学院 罗刚 淮阴师范学院,一、问题的提出,1、问题的现象: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往往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制定课程纲要时没有经过认真收集、筛选、整理和组织,仅凭自己狭隘的经验或个人意识来罗列和组织内容,略知皮毛,便仓促上阵,导致课程开发质量不高;二是教师选择一些现成的课程,完全依赖于既定教材,倾其所有将一些或高深或粗浅的内容倒给学生,也不管学生是否接受;三是将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一些信息素材进行简单的拼凑,没有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加工和整理,便形成一门课程的内容。,2、问题的思考: 在实施这一项工作之前,我们不禁会要问: 什么是课程内容?没有教材,课程内容来自于哪里? 对于已经搜集和准备的课程内容,怎样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进行筛选? 什么样的内容最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 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是什么? 课程内容的编排顺序有哪些?,二、理论基础,(一)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10条原则是: 1 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 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 使学生具有积极投入的动机; 4 使学生看到自己以往反应方式的不当之处,以便激励他去尝试新的反应方式; 5 学生在尝试学习新的行为时,应该得到某种指导; 6 学生应该有从事这种活动的足够的和适当的材料; 7 学生应该有时间学习和实践这种行为,直到成为他全部技能中的一部分为止; 8 学生应该有机会循序渐进地从事大量实践活动,而不只是简单重复; 9 要为每个学生制定超出他原有水平但又能达到的标准; 10使学生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也能继续学习,即要让学生掌握判断自己成绩的手段,从而能够知道自己做得如何。,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提出三个基本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部门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课程内容之间横向联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提出三个基本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部门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课程内容之间横向联系,以便有助于学生获得一种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统一起来。,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考虑到学生和教学方面,及学科知识价值的问题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等的因素,,一般来说,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准则:一是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使学生成为社会中一名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要包括学生以后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注意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之间的平衡;二是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要考虑到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掌握一些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技能;三是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并尽可能与之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对学校学习形成良好的态度。,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施良方认为,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几对关系,即: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纵向组织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如从从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横向组织即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逻辑顺序,即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即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螺旋式是在不同阶段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三、案例研究1:沙坪中学刘霞林老师影视艺术与鉴赏,第一章:绪论影视艺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定方式 主要内容:让学生们分清看电影与欣赏电影;影视与影视艺术及何为影视艺术。 其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同学们结合自己平常的生活来谈感受,在谈论的过程中得出他们之间的区别。 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二章:艺术巨人:成长的足迹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主要内容:一、世界电影艺术的发展阶段(分形成期、成熟期和发展期来讲);二、世界电影美学百年回眸(这一部分主要讲对电影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几个人物)。 这一部分内容较丰富,但中间的人物和他们的电影不是大家熟悉的,因此光讲解是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我想让同学们自己完成任务,可以将同学们分成几组,每组分别负责查询一个人物的资料(资料可包括文字和图象),然后让他们自己来教学,教师负责补充。 课时安排:两到三课时,第三章:旋转的光和影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 主要内容:中国电影的诞生及发展、新时期的电影创作和中国电视的发展历程。 对于中国的电影同学们还是略知一二,我们可以拿熟悉的来说,并尽可能的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四章:影视画面与声音 主要内容:分别介绍影视的画面与声音着重讲讲声音与画面的组合。 建议带上一定的作品。 课时安排:两节课 第五章:景别与镜头 主要内容:景别与镜头的意义与分类,了解概念是其次的,能分清楚类型才是主要的。 讲这些内容时必须结合相关的作品。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六章:蒙太奇 主要内容:因为蒙太奇是电影中很重要的部分,但它又非常复杂因此我们只能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主要从它的定义、构成和分类。 采用边讲边看的方式,这样好理解些。 课时安排:两到三课时 第七章:奥斯卡经典 主要内容:讲述奥斯卡的历程及有影响的几位名人。 同学们可能对这部分的内容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更多的准备资料,以防学生问询,同时也可让学生课前多搜集些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八章:影视节目制作 主要内容:简单的阐述影视制作的流程及影视制作的特技。 这一章也应提供相关的影视资料,带领学生到湖南省广播电视中心现场参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九章:影视鉴赏与评论 主要内容:影视评论写作的技巧。 课时安排:两课时 因考虑到每班的学生对于影视内容兴趣的不同,以上这些内容可做机动的调整。本学期还将安排参观影视现场的活动。,案例研究2:太阳山学校邬玉艳茶文化天地,以下是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太阳山学校邬玉艳老师介绍自己是如何选择和组织校本课程茶文化天地中的名茶鉴赏这一单元的。,妥善选材,精心组织,校本课程作为学校一级开发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开发了茶文化天地这门校本课程。其中教材各章节的内容是从各种茶文化的书籍中节选改编的。关于名茶鉴赏一节的内容就是这样确定的。,一、立足于课程目标,大胆选材 关于名茶的鉴赏,各种资料中都只有文字的描写。在茶艺百科知识手册(王建荣等编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6870页,分别用文字介绍了西湖龙井、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几种名茶的产地及其形态特点。 书中现成的内容不多,而且只有文字介绍,缺乏实物展示,是难以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的。那这样的教学材料到底选不选呢?仔细审视这门课程的目标,其中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知识。这些名茶在我国茶文化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引人注目。学生从中可以了解不少茶文化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名茶鉴赏这节非选不可,这些名茶的产地与特点也非介绍不可,所以,最后我选定了这些内容作为名茶鉴赏一节的基本教材。,二、立足于教学实际,适当改编 茶艺百科知识手册中介绍的这些名茶,有的名称我们很熟悉,但有的名称不是很熟悉,市场上也很少见,感觉比较生僻,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这类名茶我没有选进教材来介绍。而这本书中对湖南、对长沙的名茶很少有介绍。这是一个空白,于是我又增加了一些内容,选择了湖南的几种名茶:古丈毛尖、君山云雾绿等加入教材,而且把长沙金井地区生产的高桥银峰作为名茶选近了教材进行介绍。这些不仅丰富了茶文化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很好地把思想教育融进校本课程,这不更好吗?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静态的东西,要把它灵活地运用到实际教学情境中,就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使之更适合与具体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灵活恰当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处理,把死教材变成活知识,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在名茶鉴赏一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又对所改编的教材进行了再加工。,(一)利用多媒体,增加趣味性 在电脑里建立一个“名茶档案库”。收集各种名茶的图片,在旁边注上介绍其产地和特点的文字。讲课时,教师打开多媒体电脑,逐个出现图片介绍,趣味性增强,教师适当用语言讲解,学生的注意力就能比较集中,能更加投入地学习。 (二)展示实物,加强直观感受 要收集到不同种类的名茶确实不容易。这里,同事、朋友、学生家长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听说我上课时需要一些名茶展示给学生看,纷纷拿出自己家里的名贵茶叶,如碧螺春等送给我。另外,我还从茶叶经销店购买了缺少的几种名茶,带到了课堂上。学生在听过了各种名茶的介绍以后,就开始辨认摆在台上的各种名茶。实物与文字介绍相对照,又再一次加深了印象。,三、巧设练习,巩固成果 关于这些名茶的知识应该以了解为主。首先,为了使学生熟悉各名茶的产地,我设计了一组连线练习题。将下列名茶与产地用线连起来: 西湖龙井 湖南岳阳 碧螺春 杭州西湖 高桥银峰 安徽黄山 黄山毛峰 江苏吴县 君山银针 湖南长沙 其次,为了让学生掌握不同名茶的特点,我设计了一组判断题。在老师的描述(描述名茶的特点)中,请说出是哪一种名茶,并到台上找出这种茶叶。 第三,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茶,我设计了课外延伸的练习。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网络等收集更多的名茶资料,分类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相互交流。,点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是依据教育学的标准,对人类文化予以加工、处理,使其由单纯的人类认识升华为具有内在教育机智的、教育学化了的课程文化。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课程内容分别是两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经过搜集、筛选、改造、组合而成的,其中影视艺术与鉴赏就是从电影媒介艺术论、影视评论、电影蒙太奇、奥斯卡回顾等书籍和电视栏目及关于电影、电视的相关网站中搜集和筛选的。可见,教师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自身教学风格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的,使课程内容具有趣味性、适切性,这是其一,其二,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教师同时考虑到学习过程和相关活动,并且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使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自我构建,如观看电影。 第三,内容选择与课程目标基本符合,兼顾了三个维度的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同时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世界,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第四,内容的组织按照单元主题的形式进行,同时跨越了科学、艺术、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进行横向组织,使其所选择的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以提高综合知识的能力,获得综合经验。 需要改进的是,影视艺术与鉴赏关于鉴赏的内容还太单薄,可以分别介绍一些历史的、人文的、科学的影视节目给学生欣赏,在实践中去体会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茶文化天地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调查和了解,切不可以教师的主观猜测来判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四、校本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策略:,第一条,生活与社会是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 根据我国的国情,“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定位在非学术性课程”。教师们在传授知识或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既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贡献教师的经验和智慧,同时也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把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情境视作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课程内容来自于学生生活世界。杜威认为: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应该是一对统一的整体,学科知识仅仅是学生探索问题的一种工具。因此教师不能把课程内容孤立起来,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世界中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并将课程内容与学习过程统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来自于教师自身经验和可能习得的知识技能。有的教师本身已有比较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且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直接提炼为课程内容;也有些课程必须靠教师的继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教师要获得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收集许多资料,收集的途径有许多,一种是教师自收集,如从网上下载、从电视、报刊、图书、音像市场等获得;也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来自于社会生活和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社会是本大教科书,教师要学会将动态的变化着的社会现象、问题和有关知识通过适宜的教学方式转化为学生所能接受和理解的课程内容,使学生通过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来获得许多直接经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二条,学生发展需求是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标准 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必须与学校教育哲学一致,必须符合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要求,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首先,要分析学生的所缺和所需,选择最有价值的课程内容。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已经具备和尚须具备这一课程领域的那些事实、原理、概念、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哪些内容已经陈旧,需要更新,哪些内容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要求,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再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能使其最大限度地获取哪些知识、习得哪些行为、改变哪些观念,重点需要强化那些方面;社会发展对现在学生的要求与现有发展状态之间的差额,对社会生产有用和社会生活有利的是哪些内容,同时还要考虑课程内容必须是在教师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学校能提供相应的条件实施。,其次,要弄清学生的兴趣之所在。只有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和关注的内容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才能主动地去适应、学习;那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只会引起学生的的厌学情绪。教师切不可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确定课程内容,最好是能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上与学生展开对话,让学生在课程研制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尽管学生的作用在审议中受到限制,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增强学习的兴趣。当然,也不能为了一味地追求趣味性,忽视了知识性、有效性,要将两者有机结合。随着对课程的深入开发,教师应随学生发展与适应状况合理的调整或增删,尤其要注意校本课程的内容不要重复国家课程的内容,必要时可以与国家课程进行整合、拓展、延伸,因此,教师也要关注和了解与开发内容相关的国家课程。,第三条,“纵横观看”是组织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 一般来说,课程内容组织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即:两个“结合”两个“统一”。两个“结合”是学科性的内容与非学科性内容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两个“统一”是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统一,横向组织和纵向组织相统一。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可能像由专家主持开发的课程那样专业和规范。因此,我们建议采用“纵横观看”的办法来组织课程内容。以课程目标为线索组织内容,横向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以及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培养,纵向看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进步情况;以知识体系为线索组织内容,横向看本课程与有关国家课程之间的联系,纵向看课程本身的由易到难有浅入深由一般到具体的发展体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课程特点各有侧重。,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