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14407644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二年级《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二年级《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加减法估算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31页百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教学目标:1,学生体验估算在某些情境中的便捷性.2,学生初步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性,并初步学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3,学生用所学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教材分析: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 100元买3种生活用品够吗 的情境让学生讨论,意图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因此对100以内的加减法不容易产生估算的需要,估算意识的培养比较难.另外,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近似数,同时还未形成整十数相加比较方便的认识,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设计思路:1,调整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改为体验估算在某些情境中的便捷性.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人们往往用估算的方式进行大数目的计算.而100以内的加减法位数少,学生习惯于精确计算,不容易产生估算的需要,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了.所以调整教学目标,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学生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2,体现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思想.通过买笔的情境,让学生讨论两只笔大约多少钱这一问题,充分展现他们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在比较中进行优化,从而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预设计:一,切入生活,体验近似数告诉学生老师的年龄大约是30岁猜一猜:老师可能有多少岁.试一试:将老师提供的数说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让学生体会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及范围,并练习近似数,为后面的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铺垫.二,创设情境,探索方法1,引出估算师:老师到了笔庄之后,遇到了很多数学问题,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一:我有100元钱,把这些笔都买下,够吗 你是怎么想的2,估算的基本方法问题二:买19元和52元这两枝笔大约需要多少钱 你是怎样想的这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 为什么 这种方法是怎样的 (板书:最接近的整十数)3,试一试问题三:52元的笔比19元的笔大约贵多少问题四:100元买三枝笔够吗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问题五:100元还够买什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估算,初步感受估算的便捷.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和优化的过程,从中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体验估算的便捷性.试一试中有些估算的方法可以多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三,应用拓展,解决问题看来估算还真比较方便,除了买东西可以用估算,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估算 在练习中体会:1,快速判断:哪条路最近 2,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预计结果练习既是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巩固,又进一步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四,课堂总结在讲加减法估算前,我反复琢磨这节课怎么讲,就能让学生有估算的意识,体会到估算的好处。课的一开始,我首先问学生:你们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大约”这个词?学生回想前面学过的知识,作出如下回答:有的学生说,一年级在学时间时,学过“大约几时”;有的学生说,二年级第一单元在学习长度单位时,量出的长度不够整厘米的,要看成整厘米,这时用“大约几厘米”来说明。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大约”这个词的意思,我又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我向学生提出:老师的年龄接近40岁。猜猜老师可能是多少岁?学生说出了以下答案:37岁、38岁、39岁、41岁、42岁、43岁。最后我告诉了学生准确的年龄。老师的年龄接近40岁,我们也可以说成大约40岁。在猜一猜的活动中,学生又进一步体会了“大约”和“可能”、“大概”、“估计”一些词的意思一样,准确值也许比估算值小,也许比估算值大,但是准确值必须离估算值很近很近,差距不大,可以用“差不多”来描述。猜测准确值时,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出错。学生初步理解了“大约”的意义,我趁热打铁又出了一题:呼啦圈的价格大约是20元,猜一猜呼啦圈的价格是多少钱?学生根据估计值20元,说出了一些数,这些数都在要求的范围内,所以很快就猜对啦。 试一试:将老师提供的数说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让学生体会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及范围,并练习近似数,为后面的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铺垫. 出示例题:要买下面的玩具,大约需花多少钱?小轿车32元,自行车28元,飞机59元,电话机12元,小卡车21元,轮船37元。在出示题之前,我提出在老师写完题,谁能很快的告诉老师答案。等我把题写完,有的学生很快说出大约花190元。我惊讶的问学生,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呀?这位学生介绍了自己的方法,原来是把题中的每个数都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计算,这样算起来速度快,比较简便。接着让学生理解“190元”是准确值吗?不是。那么这个值就是估算下的数值,不是准确值,所以不能用“=”,要用“”,教学生学会写“”。书写格式如下:32+28+59+12+21+37190(元)接着要求学生把准确值30 30 60 10 20 40也求出来。32+28+59+12+21+37=189(元)让学生明显的感知准确值与估算值的区别,感知它们的差距不大。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理解什么是估算,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进一步体验估算的便捷性.如果买的东西越多,越能体会到估算的好处所在。 为了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与书写格式,我出示以下题目:买19元和52元这两枝笔大约需要多少钱?首先审题,问题中有“大约”这个词,说明要求用估算的方法解题,也就是把题中的数看成整十数计算。然后要求学生齐练,一人板演,老师集体纠正。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估算。例如: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写作业大约用了几分钟?其实估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让学生在说中体会到估算的价值所在。 在做题时,要看要求,把估算和精确计算结合起来,学会把知识综合应用,这样才能做到正确解题。例如:本节课最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套水杯24元,一个热水壶28元,问带50元够吗?如果估算的话是50元,精确计算的话是52元。如果按照估算下的结果,有的学生就会误认为带50元够,学生的思维达不到一定的层次,很容易造成这样的错误。所以生活中我们带的钱要比估算下的多一些,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学生在解题时,根据题意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比较合适,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课堂结束时,完成书上31页的“做一做”。练习既是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巩固,又进一步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