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上传人:niu****ong 文档编号:141591672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班级_姓名_【三维目标】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掌握有关句式的特点; 3、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和气势充沛的特点。 【教学重点】 落实文言知识,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教学难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和气势充沛的特点。 【知识链接】1、 关于“四书五经”儒家思想讲究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就是认识世界;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改造世界;诚心、正意、修身就是做人。儒家经典首推“四书五经”,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多存于其中。“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2、 关于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主要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轲所说的“王道”,是“以德行仁”。孟轲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公孙丑上)。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认为实行“仁政”,首先要争取“民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去对待民众。他还提出要重视民众,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但他同时却又十分强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地位之不可改变,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性善论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良能”。 后天教育至关重要 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轲对教育的作用,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为了争取民心,他提出要注意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大丈夫。他说:“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此为真正的大丈夫。孟轲提出的君子是指能够实行“仁政”和“王道”的人,是能够“居仁由义”的人,并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过程与方法】1、 自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完成预习自测;了解作者观点。2、 探究合作: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预习自测】 一、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 )兵 (2)数( )罟( )不入w ( )池 (3)涂( )有饿pio( ) (4)鸡豚( )狗彘( )之畜(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 (8)申之以孝t( )之义 二、一词多义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数罟不入洿池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系向牛头充炭直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3.发 百发百中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主人忘归客不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4.兵 非我也,兵也 穷兵黩武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草木皆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三、指出下列黑体字的活用特点 (1)填然鼓之 (2)树之以桑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谨庠序之教 (5)然而不王者 (6)王无罪岁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四、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异于 (4)未之有也 【教学步骤】一、 介绍孟子,导入课文:让学生自己介绍孟子(给学生主动权,让他们学会收集资料,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二、 研读课文1、 在第一段中,梁惠王提出了什么困惑?他为什么困惑? 2、孟子“以战喻”时用了个什么成语,用意何在? 3、 孟子认为应如何实行仁政呢?提出了哪些措施,有何结果呢? 4、最后一段中的哪两句使用对比手法写出诸侯贵族和下层百姓的不同情况,目的何在? 5、 小结: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向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市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必须铲除虐政,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归附。全文似乎散漫无章,食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1)( );(2)( )(1) A.王好战,请以战喻(喜欢) B.谨庠序之教(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C.或百步而后止(或者) D.王道之始也(开端)(2) A.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子一类的工具) B.数罟不入洿池(洼地积水)C.申之以孝悌之义(敬爱兄长) D.尽心焉耳矣(在那里)2.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的三项是( )谨庠序之教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移其粟于河内A. B. C. D.3.下面“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察邻国之政 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树之以桑 未之有也 是仅异于刺人而杀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矣 申之以孝悌之义A./ B./C./ D./4.解释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树之以桑 请以战喻以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以时入山林5.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弃甲曳兵而走 D.无乃尔是过与 二、课文阅读训练 “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1.这部分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_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另外,请用在文中划出孟子主张“教民”的具体内容。 2.这部分第一段共五句,可分几层? 请回答,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答: 3.与“谷不可胜食也”一句中“胜”字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B.驴不胜怒,蹄之C.日出江花红胜火 D.不胜枚举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数罟不入氵夸 池(数罟:密网)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丧死:丧失生命)C.谨庠序之教(庠序:学校)D.鸡豚狗彘之畜(豚:小猪彘:猪)【学习心得】 【参考答案】【预习自测答案】二、一词多义1.数 数目、数量 ;几、若干 ;命运 ; shu 屡次 ; c 密、细密 ; sh计算 2.直 与“曲”相对,不弯曲 ;仅、只 ;价值 ;径直、直接 ;3.发 发射 ;征发、派遣 ;打开 ;花开 ;出发 ;发出 ;发出、抒发 4.兵 兵器 ;战争 ;军队 ;士兵 5.胜 承受 ;尽 ;胜利 ;超过 ;优美的 三、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翻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翻译: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翻译: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4)未之有也 翻译: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研读课文答案】1、梁惠王的困惑: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提出疑问)因为梁惠王觉得自己比邻国国君多做了很多事情,对国事相当“尽心”,但结果并不如意。2、“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说“不可,直不百步,是亦走也。”(没有本质的区别),不知不觉地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的区别。 说明移粟、移民与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3、 措施 效果 结果不违农时 谷 不可胜食 数罟不入 鱼鳖 不可胜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斧斤以时 林木 不可胜用 五亩树之以桑 衣帛(五十)鸡豚无失其时 食肉(七十) 不王者,为之有也-王道之成 百亩勿夺其时 无饥(黎民)谨.申之以孝悌 不负戴(颁白者) 小结:孟子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从保民、教民角度提出了七条措施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诸侯贵族)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下层百姓) 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梁惠王仍然不爱民【同步练习答案】 1、C D 2、A 3、B 4、介,表对象 介,表方式 介,表凭借 介,表条件 5、D 【课文阅读训练】1.七;谨庠序之教,不负戴于道路矣。2.分三层:一层(13句),提出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二层(4句)小结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三层(5句)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3.D 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