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岭南音乐民俗文化的探讨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41554828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岭南音乐民俗文化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对岭南音乐民俗文化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岭南音乐民俗文化的探讨对岭南音乐民俗文化的探讨岭南音乐起源于商周以来百越文化,直到唐宋以来岭南文化才得到蓬勃发 展,现下在珠江文化感染下不断发展,当下人们对岭南音乐了解不多,但随着近 年来,我国民族民间文艺的保护工程不断展开,人们对岭南音乐也逐渐提高了关 注度。一、从大文化观、大音乐观、大雅俗观、大珠江观来探讨岭南音乐民俗 文化1. 大文化观大文化观可以从历史与人文这两个层面来分析,其中就历史层面来说的 大文化,包括商周以来的百越文化、唐宋以来的岭南文化、鸦片战争发生后的近 代文化、辛亥革命后的现代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当代 文化综合。而人文层面大文化,主要是指包括远古时期的西瓯人、南越人、骆越 人、闽越人的文化,还包括近代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瑶族人、畲族人、壮 族人文化的总和。而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百越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积 淀,是岭南各族人民与其先祖、后裔们共同创造流传的大合唱,是大文化的共同 声音。岭南音乐作为传统音乐,其本身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文化,是我国悠久文化 的载体。当下社会,信息流通便利,文化多样化是发展趋势,但是不同文化在发 展过程中既有矛盾又有兼容,最终需要我们用宽广的胸怀去善待音乐文化。2. 大珠江观大珠江观从地理学层面来解释,应该是包含岭南地区的东江、西江、北 江:也可以是珠江流域附近的城市,像广东、贵州、云南、广西:还可以看作是 岭海概念的珠江、韩江、海南岛等。从人文层面来看,应该是包括珠三角人、大 珠三角人、泛珠三角人,也就是即广东、广西、湖南、海南、江西、贵州、福建、 四川、云南、以及港澳人等,各类人文地缘的概念总和。所谓大珠江观,主要是指要认识到珠江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最终提高珠江区域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战略高度,追赶黄河、长江区域发展的脚步。 北京一直被看作是黄河文化的代表,而上海则是长江文化的代表,珠江文化的代 表是广东,这三个区域的发展有助于构筑一个中国文化的完善体系。而这三个区 域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告诉我们,文化资源配套、整合正是整体观,也就是所谓的 大区域观。3. 大音乐观大音乐观也可以从两个不同层面来看,首先是艺术层面,应该包含传统 音乐的四门类、西方古典音乐、日韩流行音乐、欧美现代音乐等等:若是从人文 层面来看的话,应该是指具有深远文化积淀的民间音乐以及民间音乐延伸的新音 乐。任何国家或地区的音乐起源往往都是民歌,因为没有民歌,就不会出现后来 的说唱、戏曲、歌舞以及器乐等等,民间歌曲是一个民族音乐的重要基础。民间 音乐往往反映的是民生与民间的娱乐休闲等等,对百姓日常生活、作业有着较大 的影响,所以说岭南音乐作为民间音乐对人们的影响很大。4. 大雅俗观大俗通雅是用来形容民间歌曲的恰当词汇,民间歌曲很多都是远古时期 百姓自己编的,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由于远古时期文化普及度低、歌 曲追求朗朗上口等原因,很多民间歌曲的编词较为通俗,这对于岭南音乐的流传 并无较大影响。曾有人说过,四大名著也是由人们说唱、讲书等开始的,由作者 编著成书,加上日后的戏曲编排等,使得四大名著成为了我国的重要文化艺术, 岭南音乐也是如此,听起来通俗,其实令人回味无穷。二、岭南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岭南音乐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 其作为传统音乐需要得到保护与传承,确保其健康的发展势头。当地政府应该注重岭南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比如说,经常组织岭南音乐 比赛,通过这个方式让人们去继续学习岭南音乐,也通过这种方式将岭南音乐展 现给更多的人,并激发人们学习的兴趣,使之成为当地的宝贵文化财富。国家相关部门对岭南音乐进行记录,并去探讨每段音乐背后的历史故 事、文化含义等等。整合一个完整的岭南音乐民俗文化大全,不仅保证岭南音乐 长久流传下去,也让人们去了解完整的音乐与背后的文化背景。将其作为课程在高校尤其是音乐学院里面供学生选修,让岭南音乐走出 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传承,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面对现下众多流行音乐的 轰炸,年轻人应该去了解我国传统音乐,从中学习岭南民俗文化,了解我国的历 史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三、结语岭南音乐作为我国的民间音乐,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底蕴, 岭南音乐以及其背后的民俗文化是我们值得我们了解、学习以及传承下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