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书目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798145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书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书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书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2017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戏剧与影视学电影理论与美学考研参考书目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电影档案收藏和电影研究机构。它隶属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并在业务上接受电影事业管理局的指导。本机构的职责是对各个时期的中外电影及各类电影文图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对中外电影的历史、现实、理论、美学和影片保存、修复技术的研究以及电影报刊的出版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经过40余年的努力,中国电影资料馆现收藏有各个时期的中外影片、影片素材、电影文字档案、电影图片、海报以及大量电影艺术家的创作手稿、文物等珍贵的档案资料,其中一部分影片拷贝已成为目前世界所仅存,是国家级档案珍藏中一笔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我馆有两座大型影片资料库-北京电影资料库和西安电影资料馆;拥有180平方米超大银幕和SDDS数码式多声道环绕立体声设备一流的大型影院;引进了具有高新技术水平的激光字幕机,每年有制作百部影片字幕的能力。长期以来,我馆在电影档案的收集、编目、电影资料的复制保存、技术修复以及电影档案的研究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我馆已实现了影片收集、保存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初步建立了大型的多媒体数据库;内部ATM网络电影数据库检索已建成,实现了视频点播(VOD)服务。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已经考上北京电影资料馆;以下是我之前在才思老师们的指导下看过的参考书的内容。希望能给学弟学妹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收获。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招生目录及参考书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戏剧与影视学(130300) )研究方向:01、电影理论与美学02、中国电影史03、当代中国电影04、外国电影研究05、电影档案06、影视创作及理论07、电影产业招生人数:20 人。考试科目初试:1、思想政治理论2、外国语(英、俄、日任选一种)3、文艺理论(含电影理论)4、中外电影史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文艺理论:1、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2、艺术概论 王宏建 文化艺术出版社3、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上、下)张少康、刘三富 北京大学出版社4、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影理论:1、电影作为艺术 爱因汉姆(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2、电影的本性 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3、电影是什么 安德烈巴赞(法) 中国电影出版社4、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大卫波德维尔(美) 世界图书出版社5、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李恒基、杨远婴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6、电影理论史评 尼克布朗(美) 中国电影出版社7、电影艺术词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8、当代电影(期刊)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9、电影艺术(期刊) 中国电影家协会10、世界电影(期刊) 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外电影史:1、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程季华 中国电影出版社2、中国电影简史 陆弘石、舒晓鸣 文化艺术出版社3、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 舒晓鸣 中国电影出版社4、世界电影史 乔治萨杜尔(法) 中国电影出版社5、世界电影史(第三卷,上、下)乌格雷戈尔(德) 中国电影出版社6、西方电影史概论 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7、外国电影史 郑亚玲、胡滨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影片分析:1、认识电影 路易斯贾内梯(美) 中国电影出版社2、荣誉 -北京电影学院影片分析课教材苏牧 中国电影出版社3、当代欧美名片评析 胡克、李一鸣、李迅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4、中国电影美学1999 胡克等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四、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1 )戏剧艺术。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下文采用狭义理解。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戏剧艺术是二度创作的艺术。戏剧艺术分类:按照作品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题材,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儿童剧等;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悲剧历来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通过毁灭的形式来造成观众心灵的巨大震撼,使人们从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净化。 戏剧独具的特征:戏剧性: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性。构成戏剧性的中心环节是戏剧动作和戏剧冲突。戏剧必须通过角色之间的对话和动作,来展开激烈的冲突和交锋,使戏剧情节得以进展,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在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曲折起伏的情节中,在舞台上塑造出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剧场性:在综合艺术中,戏剧和戏曲需要演员在舞台上为观众多次进行现场表演,而电影和电视则是一次性演出,用胶片或录相带将这种表演固定下来。因此,剧场性构成了戏剧艺术的另一个特点。这种剧场性对戏剧演员的表演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人们常把剧本、演员和观众称作戏剧艺术的三要素,其中最本质的要素自然是演员。戏剧表演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观众欣赏的过程。戏剧演员二度创造时, 首先要深刻挖掘剧本的内涵,掌握角色丰富的思想情感,通过情感体验与艺术分析,克服自我与角色之间的距离,然后才能通过艺术化的表情、语言和形体动作,在舞台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关理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戏剧体系,分别被称为“体验派表演艺术”和“表现派表演艺术”。戏剧在演出时,剧场中演员与观众的感情可以直接交流,观众一方面欣赏舞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情绪情感的反应直接影响着演员的表演,这种当堂反馈的现象构成了戏剧艺术的重要特点。( 2 )戏曲艺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中国戏曲艺术独有的审美特征:在形式美上“以一求多”,以“一”为起点,如戏曲的角色行当上是“一行多用”(生、旦、净、丑),表演动作上是“一式多用” (唱、念、做、打),戏曲声腔与音乐上是“一曲多用” (基本曲牌),舞台布景上是“一景多用(如一桌两椅),服饰脸谱上是“一服多用”等等。此外,在表演艺术上,还有“一人千面” (一套程式、万千性格)、“一曲百情”、“一步千态”、“一笑百媚”等。 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中国戏曲起源很早,在原始时代的歌舞中萌芽。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乐舞、俳优、百戏。唐代更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歌舞戏和参军戏,“戏”和“曲”进一步融汇,表演形式也更为多样。宋、金时期即12 世纪的末期,戏曲艺术形成,宋杂剧和金院本都能演出完整的故事,剧中角色也较前增多,初步形成了我国戏曲表演分行当的体系。元代戏曲创作和演出空前繁荣,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和作品,元杂剧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中,尤以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著名,堪称世界戏剧艺术的不朽作品。明、清时期,是中国戏曲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特别是传奇作品大量涌现,包括作为中国戏曲史上划时代的浪漫主义杰作,汤显祖的牡丹亭等。 古典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长期农业社会的产物,中国戏曲深受儒家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又深刻地折射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美学追求。 中国戏曲具有自身的审美特征。尤其是表现在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这三个方面。综合唱念做打,歌、舞、剧高度综合。程式化是指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及其细分)、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曲牌、板式)等都有特殊的规则。虚拟性是戏曲演员表演时多用虚拟动作,不用实物或只用部分实物,依靠某些特定的表演动作来暗示出舞台上并不存在的实物或情境。舞台时空也具有虚拟性。当然,这些特征并非中国戏曲所独有,许多东方戏剧也具有这些特点。 ( 3 )电影艺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是20 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作“第七艺术”。在迄今为止的所有艺术种类中,只有电影和电视是人们知道其诞生日期的两门艺术。 1895 年 12 月 28 日晚,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片,这一天被电影史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1905 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严格意义上讲是一部戏曲舞台纪录片。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 (1913) 。 电影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 电影始终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三次重大的变革, 第一次是从无声到有声,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是 1927 年美国的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 1931 年的歌女红牡丹。 第二次大变革是从黑白到彩色。1935 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美国影片浮华世界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第三次大变革,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等高科技手段增强了电影艺术的魅力。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电影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技术手段和艺术语言,而且直接影响到电影美学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声音引入电影,促成了戏剧化电影美学观的诞生;轻便摄影机、高速感光胶片和磁带录音机的出现,使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得以实现“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的美学追求。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引入,给电影美学带来了崭新的课题。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其一,各门艺术的综合; 其二,科学与艺术的综合; 其三,美学层次上的综合。 电影艺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纪实艺术与表演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有机地综合到一起,综合吸收了各门艺术的长处和特点,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使得影视艺术成为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将编、导、演、摄、美、录、音、道、服、化等多个职能部门集合在一起,在导演的总体构思和制片人的宏观策划下来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影视和其他门类艺术的关系电影和电视剧关系紧密:戏剧既是综合艺术,又是表演艺术,戏剧艺术多年来在编剧、导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电影艺术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经验。一些电影作品的编、导、演或者来自舞台,或者两栖于戏剧艺术和电影艺术。 影视艺术受到文学的极大影响。影视艺术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举足轻重。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曾经直接影响电影,出现过诗电影、戏剧电影、散文电影和小说电影。 影视艺术从绘画、雕塑中,吸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造型性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之一。 影视艺术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尤其是广为传唱的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影视艺术与摄影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甚至认为,电影的基本特性就是照相性。以上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进入影视之后,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被影视艺术所同化和吸收,使得电影和电视艺术成为与众不同的独立艺术。影视艺术特性,体现在运动着的画面、声音以及完成画面、声音组合的蒙太奇之中。因此,影视艺术语言主要就是画面、声音和蒙太奇。 影视“画面”主要是通过摄影 ( 像) 机的镜头拍摄记录下来的,对于影视画面来讲,景别 ( 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焦距 (包括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短焦镜头、变焦镜头等)、镜头运动 (包括推、拉、摇、移、跟、降、升等几种基本形式和运动镜头等)、角度 (包括平视镜头、俯视镜头、仰视镜头等) ,以及光线、色彩和画面构图等,共同组成了画面造型。 对于影视“声音”来讲,人声 ( 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 、音乐、音响这三大类型,共同组成了声音造型,并且与画面相互配合,极大地增强了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 的音译,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 蒙太奇的完整概念,应当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其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其二,从艺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应当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不但镜头与镜头、段落与段落,甚至画面与声音均可构成蒙太奇组合关系;其三,从美学层面上讲,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创作方法。蒙太奇不仅体现在后期剪辑,而且也体现在前期的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乃至各个创作部门合作完成的整个创作拍摄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蒙太奇思维是影视艺术独特的思维方法。影视艺术兼具艺术性与娱乐性、商品性与文化性。与此同时,影视艺术展现时代生活,使得影视艺术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与时代性;优秀的影视作品既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使得影视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国际性;此外,中外优秀影视作品,无不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和独特的艺术追求,从而体现出较高的文化品格和独特的艺术创新,具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4 )电视艺术。电视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视与电影、广播相比,是更为年轻的传播工具,然而它的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却是此前其他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 1936 年 11 月 2 日,英国广播公司 (BBC) 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规模盛大的歌舞,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开播。此后,法国于 1938 年,美国与前苏联于 1939 年相继开始正式播出电视节目。世界电视事业的真正发展,是在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电视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1954 年,美国正式开办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我国第一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于1958 年5 月1 日开始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开端,同年6 月15 日又播放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中国电视艺术也从此诞生。电视的功能:一般认为,电视具有新闻信息功能、文艺娱乐功能、社教功能和服务功能,但主要是前两种。 电视艺术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电视屏幕上播出的各式各类文艺节目,其中包括: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如游戏类,益智类,乃至新近出现的真人秀节目) 等等。与此同时,电视文艺还应当包括直播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杂技、电视戏曲、电视戏剧、电视电影,乃至于诸多艺术类型的电视节目如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 电视剧的品种较多,主要包括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或小品等。 电视与电影作为姊妹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综合艺术,又都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都采用画面、声音、蒙太奇等艺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不少相似或相同的地方。电视自己独具的特征: 首先,电视和电影分别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原理,加上电视荧屏较小,清晰度较差,难以表现众多的人物和较大的场面,在镜头运用方式上多用中、近景和特写,少用远景和全景,场景转换不宜太快,以便让电视观众弄清人物和剧情。 其次,电视的介入性形成了这门艺术的观赏特点,观众可以随意选择收看并当场评论,电视剧应当照顾到观众的兴趣,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吸引观众,在情节、场景、表演诸方面根据观众的审美心理作特殊的艺术处理,给观众以想象的空间和介入的机会,尽量使观众对剧中人物产生移情和共鸣。 再次,电视的迅速性形成了这门艺术更加生活化的特点,许多电视节目和晚会可以现场直播;电视剧制作周期短,成本较低,又拥有轻便灵巧的技术设备,室内戏较多等特点,因而能够深入生活,及时将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用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与此同时,电视剧在剧情内容、演员表演、服装道具、环境布置等方面,都要求更加亲切、自然和生活化,直接和逼真地反映生活。 总之,由于电视的传播特性、技术特性和艺术特性,以及电视观众独特的收视环境、收视条件和收视行为,尤其是电视艺术仅仅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使得电视艺术从创作、传播到接受都有许多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值得人们去认真加以研究。 2综合艺术的审美特征。 (1) 综合性与独特性。从艺术学的层次上讲,综合艺术吸收了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将它们有机融汇在自己的表现手段之中,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从美学的角度上讲,这种综合性绝不仅限于各门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更加集中地体现在它们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实现了美学层次的高度综合性,使得它们能够将视与听、时与空、动与静、再现与表现集于一身,从而具有了巨大的综合表现能力,极大地扩展和丰富了观众的审美感受,使综合艺术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门类。综合艺术既有综合性,又有独特性。传统艺术戏剧话剧注重再现生活,因此,话剧的舞台美术大多是写实和具象的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舞台表现艺术,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找到创造角色的依据,塑造出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戏曲戏曲则注重表现生活,因此,戏曲的舞台美术基本上是写意和抽象的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表现性艺术,它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加以变形和夸张,形成戏曲表演艺术特有的唱、念、做、打的程式和手、眼、身、步的身段来表现,具有程式特征现代科技的产物电影电视(2)情节性与主人公。情节性: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基本上都属于叙事性艺术,都需要由人物的行动、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形成一个有完整过程的生活事件,因而,它们一般都应当具有故事情节,并且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在其中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关于情节,曾有过多种定义,亚里士多德和福斯特把情节看作具有因果联系的事件,高尔基在把情节看作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情节的核心是事件和人物,情节使综合艺术的作品成为有机的整体,而且通过不同的情节结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主人公:指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叫中心人物。主人公应当是戏剧影视作品集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是作为品内容的中心,是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情节展开的依据。戏剧影视作品都是通过对人物活动以及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反映生活,传达剧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因此,塑造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主人公形象,是综合艺术最根本的任务。中外古今,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多是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复杂的社会关系。哈姆雷特,窦娥,巴顿将军。(3)文学性与表演性。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剧等综合艺术都必须经过二度创作,一度创作的核心是文学剧本,二度创作的体现是表演艺术。所以,文学性与表演性在综合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文学性是综合艺术的基础。创作的第一道工序,导演和演员进行再创作的依据。表演性是综合艺术的中心环节,表演艺术最突出的审美特征,因为通过表演,各种艺术元素才能有机地融汇在一起。所谓表演,就是指演员依据剧作家提供的剧本,按照剧本的规定情境和角色的思想感情,在导演指导下进行二度创作,运用语言、动作创造人物形象。优秀的表演艺术应当达到演员与角色的统一,生活与艺术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表演艺术的核心,是解决演员与角色间的矛盾,这就需要演员努力克服自我与角色的距离,认真分析和理解角色,塑造出性格化的人物形象。表演艺术的关键,是掌握好“体验角色”和“体现角色”这一对矛盾。所谓“体验角色”就是演员设身处地地生活在角色的规定情境中,像角色这那样去爱、去恨、去思想、去行动,使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所谓“体现角色”就是演员用自身的形体动作、言语动作和内心动作把体验角色的结果表达出来。在表演艺术中,体现与体验二者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注:经典名著改编:忠于原著,超越原著。中篇小说改电影,长篇小说改电视连续剧在容量上比较合适。中国悲剧求大团圆的方法:寄希望于清官、老天,在想象中完成圆满。中国戏剧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具有惩恶扬善的教化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