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7979278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摘编自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有删改)【注】燔黍捭豚: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1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变化,主旨却不变。2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B“礼”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乐”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C远古时期,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周代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古代的人们常常将其相提并论。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黄庭坚:与苏东坡比肩的文化大家黄庭坚幼时聪颖早慧,属于神童。他5岁就能背诵五经,“坚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过辄忆。”他的父亲黄庶追慕古代大哲,用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庭坚”为其命名。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黄庭坚从小就深受文化的浸染,他的出类拔萃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父亲的去世使得15岁的黄庭坚不得不跟着舅舅到淮南游学。在扬州,他认识了诗人孙觉。孙觉是著名经学家胡瑗的高足,对黄庭坚极为赞赏,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了他。两位长辈的悉心教育,让黄庭坚受益匪浅。他们清廉的官风,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嘉祐十一年乡试时考官李询击节称绝,谓“此人不惟文理冠扬,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第二年终登进士榜。对黄庭坚一生影响最大的,当然是苏东坡。黄庭坚以一块洮河石砚作为见面礼,登门以弟子的身份拜见了老师,正式成为苏东坡的学生。随着师徒二人聚会京城,黄庭坚也迎来了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在汴京三年的时间里,黄庭坚与苏东坡朝夕相伴,得以亲耳聆听老师的教诲,受益良多。他对苏东坡极为仰慕,痛惜跟老师学得太晚。苏东坡也为这样的奇才弟子而十分高兴,说“又得天下才,相从百忧散”。俩人在一起讲道论艺,酬唱赠答,切磋诗文,鉴书赏画,诗词唱和达百篇之多。此时黄的诗歌创作达到一个高峰,他的声名也越来越高,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以至有了双星闪烁、“苏黄”并称的说法。可以说,得遇恩师苏东坡,是黄庭坚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与黄庭坚过人的才华相比,他一生的仕途极为黯淡。当官不得领导喜欢,关键在于他总是坚持以民为本,“民为贵,君为轻”,把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施仁政,抚黎民,建功业”。例如他在虎号南山中,对虐民的苛政就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流民叹则描述了震后又大涝,数万灾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图景。这些作品渗透出强烈的关心国运民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仁政爱民也成为他从政的核心理念,他曾摘“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来勒石自警,展现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随之,他终因朋党之争和文字狱而遭贬。贬谪诏书下达时,左右的人皆因蛮荒之地,少有人烟而替他哭泣,而黄庭坚却说:“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浮生若梦,来去无迹,凡有日月星辰明耀之地,无处不可寄此一生,又有何忧?”或许正是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生活上经历了太多的不如意,让黄庭坚有了更多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反而成就了他文学艺术上的辉煌。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他首先为人所推崇的就是诗词。“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曼妙诗句,皆出自他的手笔。他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对宋代诗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认为“诗,乃至一切艺事,不能落于俗格”。那何为“不俗”呢?“不俗”有两种:“语言高妙,似非吃烟火食”“笔下无一点尘俗气”,是为诗品不俗;“临大节不可夺”“与天地相终始”,则为人品不俗。在二者的关系上,他提出“文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叶也”。说到底在他眼中,没有人品的高洁,诗品必然俗不可耐。黄庭坚说得好,做得更好。他的一生,屡受恩师苏东坡的牵连,但他从未为避免贬谪而与老师划清界限,更不会暗施冷箭。这种人生境界,保证了他诗歌的骨力,读来不仅意境悠远,而且荡气回肠。与诗歌相比,黄庭坚的书法更为有名。黄庭坚书法师从周越,一学就是二十年,他行笔中一波三折之势即受益于此。尽管黄庭坚练字刻苦,但作品却难入高手法眼。一次应宝梵寺住持之请作草书数纸,苏东坡甚是赞赏,但钱勰认为太俗。钱勰说:“你如果见过怀素自叙帖,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黄自此不肯为人作草书。不过黄庭坚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一边从王羲之等大家的书法中汲取营养,一边师法自然,苦思突破的路径。船工划桨的整齐动作激发了他的灵感,得以初悟草书真谛。被贬为涪州别驾,意外地见到了怀素自叙帖真迹,将自叙帖借回家,废寝忘食地临摹和研究,草书技法由此突飞猛进。通过兼收并蓄,大胆创新,黄庭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终得自立门户,与苏东坡、米芾、蔡襄被时人并称“宋四家”。“诗品、书品、人品”,黄庭坚的艺术品格,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摘自2014年第3期文史天地,有删改)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黄庭坚的父亲用高阳氏后裔“八恺”之一的“庭坚”为黄庭坚命名,不单反映出父亲对他个人的期待,也直接反映出这个黄氏家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B黄庭坚在书法上的成就和造诣,苏轼比较认可,是因为黄庭坚二十年书法师从周越,但钱勰却认为黄庭坚能够成为书法上的名家得益于见到并临摹了怀素的自叙帖。C黄庭坚的虎号南山流民叹等众多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种强烈的国运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他仕途发展的助推剂。D黄庭坚对于他人生仕途的遭遇比较淡然,这种淡然是他屡受打击、饱经坎坷的结果,也是他对人生和社会思考的结果。5为什么说黄庭坚是“与苏东坡比肩的文化大家”?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6文章结尾说黄庭坚“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5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医心明晓东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顶,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为什么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疼痛,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7.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又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B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师兄弟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一句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D 小说设置伏笔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如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的颤抖,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了伏笔。8.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9.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军队)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门所带的包裹)C、朝济而夕设版焉(版:筑土墙用的夹板)D、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盟誓)11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被动句)12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13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译文: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4分)译文: (3)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译文: (二)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招手作别”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E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15“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壮丽的湘江秋景,发出慨叹,表现其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2)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3)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史书。第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书写差已成为现在中学生的通病,不少学生上了高中,字体依然幼稚,歪歪斜斜;有的学生书写随意,笔走龙蛇,字迹潦草,无法辨认。 B. 李自成起兵之初,队伍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因此民间有“开大门,迎闯王”的歌谣。 C. 索马里青年党头目古丹9月25日声称,2011年10月肯尼亚曾出兵索马里打击青年党武装人员,此次青年党对肯尼亚发动的袭击,属投桃报李之举。 D. 尽管垃圾分类的措施实施多时,但垃圾站收集的不少垃圾仍是混装的,大量的垃圾积重难返,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B在新词新语不断产生和流行的同时,另有一些曾流行一时的词语又逐渐受到冷遇,汉语词汇就是这样在吐故纳新中不断发展的。C在学习雨巷之前,雨巷诗人戴望舒这个名字,对我们现代中学生还是有点陌生。D再别康桥深深地感动我们的原因,是因为它用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那就是对美好往事的留恋。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是( )(3分)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后的升华。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意境与意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漂浮于天上的云。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A BC D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发散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 (1)。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使思维不只局限于一种模式。侧向思维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2),用来解决本领域内的问题。鲁班从被草拉破了手得到启示,发明了锯,就是侧向思维。反向思维也称求异思维, (3)。法拉第从电产生磁得到启示,反问自己磁能不能产生电,最后制成了发电机。21根据下面所给文字内容,为其补写一个结论句,不超过60个字。(6分)美国一所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做了一个心理测验。他要求学生们选择下面三种情况中的一种,对其进行捐钱援助。一是许多在非洲中部遭受严重旱灾的人们,正面临死亡的威胁;二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因为无力负担学费,已处于无法继续学习的困境;三是资金短缺,无法购置一台放在系办公室供学生使用的复印机。最后的统计结果是,有85%的学生选择捐钱购买复印机;有12%的学生选择捐钱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学业;只有3%的学生选择捐钱援助非洲难民。这个测验一方面说明 ;另一方面也说明 。四、 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痕 迹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 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只是这脚印和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又有些什么感悟呢? 请以“成长的痕迹”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和套作。语文答案一、 (35分)(一)(9分)1.(3分)【答案】:C(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2.(3分)【答案】:D(“常常将其相提并论”是孔子等儒家。)3.(3分)【答案】: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与原文“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不符。)(二)(12分)4.(3分)【答案】:D(A项中“也直接反映出这个黄氏家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推断错误,“直接”不恰当,应该是“间接”。B项“得益于”文中并没有提到。C项“这种强烈的国运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他仕途发展的助推剂”推断错误。)5.(4分)【答案】:他师从苏轼,诗歌成就高,双星闪烁,有“苏黄”之称。诗风奇崛,不落俗,对宋代诗歌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人品高洁。他的作品渗透出强烈的关心国运民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展现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书法上刻苦练字,师法自然,汲取名家,大胆创新,终成一家。(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6.(5分)【答案】:他的为官之道值得我们学习。官风日下,他不会去出卖自己的良知。当别人都忙于官场周旋,忙于迎合领导时,黄庭坚却仁政爱民,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的为人之道值得我们学习。世风日下,他不会去出卖自己的老师。当自己的老师苏轼进入人生的低谷被贬时,黄庭坚不会为了自己和老师分清界限,更不会为了自己就对老师暗放冷箭,对老师的感恩和支持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地方。他的为文之道值得我们学习。文风日下,他不会去出卖自己的人品。人要诗品不俗,首先得人品不俗,黄庭坚认为,文章者,道之器也,只有人品高洁,文品才能好。黄庭坚这几方面的精神境界对于今天在官场、文坛以及现实中生活的人们无疑是宝贵的人生财富。(每点2分,观点1分,分析1分,答对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三)(13分)7.(3分)【答案】:A (A项不准确,白忠孝二次到来不排除是日本人的唆使;而且,他如果能说服师兄王仁甫,在日本人面前也好交差。)8.(4分)【答案】:医术高超。沉着冷静。大智大勇。正义爱国。包容大度。(任意答出4点即可,答出1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9.(6分)【答案】:“医心”有两层含义:医者之心。医者既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王仁甫不顾个人安危救治伤员,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体现了其守正爱国的情怀。医治人心。医生既要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更要疗救世人的精神。王仁甫用针灸之法拯救了白忠孝,帮助回归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意思答对即可。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二、(35分)10、【答案】:C(A驻扎。B出使的人D结盟)11、【答案】:D D项不是被动句。12、【答案】:A(反面应为侧面)13、(1)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3)它如果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做它的疆界,就会又想扩大它西边的疆界。14.【答案】:AB (A项:诗中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诗人只身而来,悄悄而去的实景,透出了难以割舍的离情;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表现了诗人飘逸、洒脱的翩翩风度,给全诗定下了抒情基调。分析可知,A项“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错。B项:这首诗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有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有顶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有反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没有借代。分析可知,B项错)15.【答案】:比喻。“金柳”是夕阳下柳树色彩的生动描绘,它秀美婀娜,随风摇摆,好似一位美艳的新娘。这样写既描绘出了其形态美好,又表达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与眷恋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6. (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编年体。三、(20分)17. 【答案】:B(A,笔走龙蛇:形容书法文章洒脱雄健,很有气势。B. 秋毫无犯:秋毫,鸟兽在秋天长出的细毛,比喻极小的东西。犯:侵犯;侵害。指丝毫不侵害别人的利益。常用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C. 投桃报李:投赠送。报:回报。诗经:“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用比喻互相赠答,礼尚往来。不表示报复。D. 积重难返:积:积习,返;返回,回头。积习深重,难以改变,指长期存在的恶习,弊端已经发展到了难以革除的地步。)18.【答案】B(试题分析:A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都是“该诗”,主语应放在关联词语前,应将“不仅”放在“该诗”的后面;C“戴望舒这个名字,对我们现代中学生”主客颠倒,应为“我们现代中学生对雨巷诗人戴望舒这个名字还是有点陌生的”;D“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去掉“因为”。)19.【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是观点,是全段的中心句,包含了意象与意境两个方面,且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紧承第句,是对的具体解释,前半句是对“境生于象”的说明,后半句是对“超乎象”的说明,句承句中的“意象是材料”与“意境是升华”用比喻使之形象化。句承句“漂浮于天上的云”,句承句的“千姿百态”,两句同时回应句揭示两者关系。句是对前文的总结,“这”指代前面的内容。)20.【答案】:(5分)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1分) 并从别的领域获得思想上的启发(2分)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2分)21 【答案】: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关心他人的困难,愿意给予帮助;大多数学生更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两层意思,每层意思2分) 四、作文(60分)22.略- 3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