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时代的中心化现象

上传人:shug****ng1 文档编号:13796209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去中心化”时代的中心化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去中心化”时代的中心化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去中心化”时代的中心化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去中心化”时代的中心化现象在信息传播领域,人人都是自媒体。这是典型的去中 心化。但是,绝大多数人的信息被海量信息淹没了,每天总 有那么几条信息“上头条”,成为比过去中心化时更热的热 点。这是不是去中心化所产生的中心化现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连接无处不在。如果物联网实现, 那么一切皆可连接。当连接点无限分散时,互联网的基础平 台会越来越中心化。在中国,BAT越来越大,挤压得同业小 公司很难生存。在全世界,互联网基础平台何尝不是如此?在互联网商业领域,淘宝、微商实现了 “人人皆可商业”。 然而,淘宝却越来越大,成为商业领域的巨无霸,年营收超 过中国半数以上省份的GDP。上述现象,其实长尾理论中早就有预测。“长尾更 长,大头更大”,可能是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信息,使“去中心化”成就更大的中心早期的互联网还不是去中心化的,比如门户网站,虽然 在技术上是基于互联网,但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上与传统媒体 没有太大差异。现在的互联网,其内容已经不再是专业或特定人群所产 生,而是由全体网民共同参与、人人创造的结果。任何人, 都可以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发表原创内容。美国的 Twitter Facebook,国内的微信、博客等网络服务商所提供 的服务都是去中心化的,任何参与者均可提交内容,网民共 同进行内容协同创作或贡献。每一个网民均成为一个微小且 独立的信息提供商,从而使得互联网更加扁平,内容生产更 加多元化。信息领域的去中心化,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1.人人可 以成为信息内容生产者和传播源,即所谓的自媒体;2.除法 律禁止外,信息源上传和传播没有门槛和审查;3.只要有需 要,即使小众化信息,也可以通过无门槛的手段获取,如搜 索引擎。信息领域的去中心化,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互联 网的开放、共享精神的结果。开放,意味着信息源的多元化, 能以自由意志传播信息。共享,意味着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成 本更低、更便利。互联网时代,虽然信息源是去中心化的,但每天真正吸 引注意力的是少数信息,其中“头条”仍然是影响力最大的 信息。不论任何时代,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永恒存在。正因如 此,必然产生信息传播的筛选机制,并最终形成中心化的传 播现象。注意力资源的稀缺包括两方面:一是受众的注意力是有 限的,不可能有无限多的时间接受无限多的信息。既然如此, 只有在短时间内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二是媒体的资源是稀 缺的。如果说传统媒体“头版头条”是注意力焦点的话,电 子媒体同样如此。所以“上头条”仍然是对稀缺资源的争夺。对注意力资源和媒体稀缺资源的争夺,必然形成媒体对 信息源的筛选,寻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吸引力。信息筛选,包括网民个人筛选和媒体筛选。每个网民每 天都能获取海量信息,但传播给他人的信息一定是经过筛选 的。通常,对一个人有用的信息,对另一个人可能是垃圾信 息。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朋友圈传播垃圾信息,就可能被朋友 圈“拉黑”。如果一个人一天只传播一条信息,那么一定会 传播自认为对朋友圈最有用的信息。如果传播多条信息,一 定会把自认为最有用的信息“置顶”。媒体以传播信息为业,而电子媒体的显示界面,如PC 显示屏、手机显示屏,比平台媒体更小,所以互联网的“上 头条”比传统媒体的“上头版”更难。电子媒体为了把最有 价值的信息传播出去,同样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媒体让有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吸引力的信息“上头条”, “赢者通吃”现象再次发挥作用。因为“头条”信息有最大 公约数和最大吸引力,而受众获取“头条”又能最便捷。如 此,媒体领域的中心化现象就不可避免。整体“去中心化”,局部“中心化”更突出从整体看,信息传播去中心的趋势很明显。从局部看, 中心化却更加突出了,比如“大V”、粉丝、群主等,都是典 型的局部中心化现象。整体的去中心化,是以过去的信息传播高门槛甚至垄断 为对应参照的。互联网时代,局部意见领袖的角色反而被放 大了。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传播受限,意见领袖的声音传 播也是受限的,要么是“高冷”的意见领袖,要么是小范围、 小领域的意见领袖。而互联网的出现,使意见领袖的声音可 以超越空间,传递到更远的地方,所以,意见领袖比过去更 多了。大一点的意见领袖,如“大V”、“公知”、“名嘴”;小 一点的意见领袖,如群主、公众号。现在,微信群主的格局 已经结构化了,比如家长群、社区群、兴趣群。这些借助互联网工具兴起的局部中心化的意见领袖,角 色不容忽视。如果说去中心化将每个人的角色摊薄的话,那么局部的 中心化将个体的角色又放大了。粉丝,就是互联网时代局部 中心化的一个典型现象。马云、雷军、罗振宇、吴晓波等, 他们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便利,积累了相当大的粉丝量,形成 了局部中心化现象。即使他们的传播带有强烈的商业化色彩, 但相比过去的中心化传播,却有着更大的影响力。苹果的传播,同样也是利用了局部中心化的作用。苹果 的一个新品发布会,没有给媒体支付广告费,但吸引了全世 界的自媒体传播,并影响到传统媒体跟进,堪称一种传播奇 迹。去中心化的思维,造就更大的中心化平台能够吸引最小的单元参与,就能做成最大的事情。这就 是去中心化的思维,达成中心化的结果。在互联网的平台领 域和互联网商业领域都是如此。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基础平台。互联网时代,如目 前国内的BAT,国外的谷歌、Facebook等,都是互联网时代 的基础平台。它们既是商业化的,又是免费的公共平台。因 为免费,所以参与者是没有门槛的,能够造就中心化的事业。美国的互联网平台,利用它的语言优势和影响力,甚至 扩展成为世界的互联网平台。中国的互联网平台,虽然有语 言障碍,但仍然持续向境外渗透。互联网时代的基础平台, 有着强烈的垄断色彩,一旦被认同,就会对同业形成高强度 的挤压。比如: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百度几乎一统天下。 甚至有人提出一种观点:小型经济体,如新加坡、台湾、香 港等,很难建立独立的互联网基础平台。这意味着,基础平 台一定是中心化的,除非某个经济体是全封闭的。一般而言,平台门槛越高,参与者越少,参与者的规模 越大。比如:如果搜索引擎是收费的话,那么参与者以机构 和高收入者为主。然而,互联网的基础平台恰恰几乎是免费 的,免费的背后,还要有盈利的商业模式。有些基础平台虽 然免费,但没有盈利的商业模式,比如博客、微博等,在技 术的颠覆与迭代中,就很容易被淘汰。有些基础平台,初期 不是免费的,但后来逐渐免费了。如在360之前,杀毒软件 是商业行为,现在被360转变成为基础平台。互联网的基础平台,现在看来都是流量入口。当互联网 “连接一切”的时候,掌握流量入口是关键。掌握了流量入 口,就能控制流量成本,带来衍生的商业模式。未来凡是流 量入口的平台,都可能免费,都可能成为基础平台,哪怕现 在是商业化的。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的商业项目,因为免费 而成为公众平台。谁能为最小的经营单元提供平台,谁就能够做成最大的 事业。阿里巴巴是第一个这样做的。它的第一批入驻的商户, 都是无法跨越传统商业门槛的人,即所谓的C店商户。马云 把这些商户聚集起来,做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意。但是未来的 困境也在于此,因为阿里巴巴的门槛越来越高。Uber也是如此。Uber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巨型商业平台, 平台的参与双方,专车是个体,租车客也是个体,是最小的 经营单元。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矛盾体。像海尔这样的巨型企业,本来就是中心化的,却正在将 自己变成一个去中心化的企业。海尔倡导的“员工创客化”, 是将庞大的员工队伍变成若干个“小微组织”,这是去中心 化的表现。同时,“企业平台化”,将公司变成投资平台、付 薪平台,这又是中心化的举措。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在用去中心化的思维达成中心化 的结果呢?乔布斯曾说,普通岗位,一个人的效率可能是普通人的 一二倍;创意岗位,一个人的效率可能是普通人员的几十倍。 所以,苹果把普通部门都外包出去,只保留创意部门。互联网时代,凡是可以不依赖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东西, 最终会被机器和计算机替代。对于创意岗位,创意与人员数 量没有关系,甚至人员越少,创造力越强。所以,经营单元 的创意化、去中心化是趋势。互联网时代,原来被忽视的小众需求,通过互联网工具 (如微信、微商)有了 “配对”的可能。商业的本质就是“信 息不对称”,互联网为发现信息不对称提供了工具。也许未来还会有类似Uber这样的商业工具,将消费者 的需求与厂商的供给“自动配对”,那么将会造成一个更大 的反差:用去中心化的思维,造就更大的中心化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