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642217 上传时间:2020-06-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西省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高三下第一次模拟考语文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17高一下邹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赵宪章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措辞讲究。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1) 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B .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C .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D . 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2) 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B . “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C . “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D . “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B . 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C . “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非可以将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D . 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2. (12分) (2018揭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兵胡玲单位招门卫,一直没招到人。应聘者要么嫌工作时间太长,要么嫌福利待遇不好。这天下午,一个人影在办公室门口晃动,我走过去,吓得差点儿叫出声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丑陋无比的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瘦削的脸上布满了道道伤疤,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男人个子很高,背有点儿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肩上斜挎着一个褪了色的绿军包。我是来应聘门卫的。男人朝我讨好一笑。他笑的时候,脸上的疤痕显得更加突兀可怕。听到有人来应聘,人事部的赵经理高喊一声,应聘的,过来!男人扯了扯身上的军装,走了进去。看到男人,赵经理也吓了一路。你脸上的疤怪吓人的。赵经理面带愠色。男人像做错了事情一样,有点儿歉意地脸红起来。你是哪里人?赵经理朝男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问。我是湖南桑植的,贺龙元帅的故乡,男人的语气中透着一丝骄傲。带证件了吗?赵经理问。男人从绿军包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三个红本本。男人将红本本小心翼翼地递到赵经理面前,这是我的证件,请您过目。赵经理拿着三个红本本瞄了几眼,丢在了桌子上。你有做门卫的工作经验吗?没有,我以前一直在老家种地,媳妇前段时间检查出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我才出来打工的。男人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丑陋的脸上闪过一抹悲凉之色。不行,没有经验的我们不要,你走吧!赵经理斩钉截铁地说。我能吃苦,还有一身力气,干门卫工作应该可以的。男人憨厚地说。赵经理斜了男人一眼,没好气地说,门卫就是保护我们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你年纪一大把了,怎么做得了。我可以的,真的可以,我练过散打,也懂一些安全救助知识,一定能够干好门卫工作的!男人有点儿着急地说。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别哆嗦了!赵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您让我试试吧!哪怕工资低点儿也行,我媳妇病得不轻,我急需钱,急需一份工作。男人带着央求的口气。对不起,这里不慈善机构。赵经理冷冷地说。男人强挤出一丝苦笑,从桌子上拿起三个红本本,认真地用红绸布包裹好,轻轻地装进包里。那谨慎细心的样子,仿佛他放进去的是价值连城的稀有珍宝。男人黯然地走出了办公室。几星期后,单位购买了一批办公家具,需要搬到五楼办公室去。单位后面有座桥,桥上每天聚焦着许多等活儿干的人,我决定去好运里找个搬运工来帮忙。桥上,站着许多人,他们有的拿着扁担,有的拿着杀铁铲,有的坐在三轮车上。我走过去,一大群人蜂拥而上:有活儿吗?多少钱?给我做吧!有一批家具要搬到五楼,五十块钱做吗?我问道。钱太少了,做不了。一听我报的价钱,一群人悻悻散去。我正准备加价时,一个声音响起:这活儿我干。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又看到了那个满脸伤疤的丑陋男人,他依然穿着那身旧军装,挎着绿军包。还没找到工作吗?我问他。男人苦涩一笑,是呀,一个多月了,什么工作也没找到,别人要么嫌我老,要么嫌我脸上有疤。实在没办法,我就和他们一样在桥上蹲点,也好寻些力气活儿做。到了单位,男人二话没说,放下绿军包,找起一张桌子就上楼去了。没多久,男人就把所有家具搬上了五楼。虽然是冬天,但男人的旧军装已经被汗湿透了。我递给了男人八十块钱,男人又退回我三十块。说好了五十块的。男人朴实地笑着说。男人走后,我发现他的包掉在我这里了。我打开男人的包,打开红绸布,看到那三个红本本。一本是退伍证,证书照片上的一张脸年轻帅气,英姿飒爽。退伍证的纸张虽已泛黄和起皱,依然能清楚地看见上面的字迹:南滨市某步兵部队,陈青山同志于1994年4月光荣退伍。一本是部队颁发的二等功证书。一本是伤残军人证,写着陈青山在某次救火中不慎烧伤了脸。男人很快就折了回来,十分着急的样子,看到我手里的包,他松了一大口气。差点儿忘了我最重要的东西。男人说。男人脸上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朵美丽的鲜花。我怀着敬重的心情,双手把包递到男人手中。(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通过描写老兵的相貌以及赵经理的反应,突出老兵伤疤的可怕,是为了反衬他内心的美好,同时,相貌的丑陋也为他找不到工作作了铺垫。B . 对老兵各种理由的反复请求,赵经理总是以不耐烦的语气来应答和拒绝,表现了他内心对老兵的轻视和冷漠。C . 小说多次写到老兵身上所带的“三个红本本”,并用“红绸布包着”“我最重要的东西”等来写他的珍惜,表现他对曾经拥有的身份和取得的功绩的重视。D . 对老兵的伤疤,“我”从开始时“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的感受到了解真相之后“像一朵美丽的鲜花”的赞美,反映出“我”对老兵的心理变化。(2) 小说在刻画老兵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我”来展开情节的叙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3. (18分) (2016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徐百柯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正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是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相关链接】刘文典(1889-1958),安徽合肥人,字叔雅。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原籍安徽怀宁。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著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三余札记等。(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B . 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C . 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一身傲骨,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D . 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不满。E . 本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2) 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3) 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4)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联系全文及现实,说说你对此的理解。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 (11分) (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小题。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 , 又应制举,拜奉礼郎。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开元初,累迁考功员外郎。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丘一切核其实材,登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三迁紫微舍人,以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转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擢用山阴尉孙逖、桃林尉张镜微、湖城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皆称一时之秀。俄换尚书左丞。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其年,山东旱俭,朝议选朝臣为刺史以抚贫民,制曰:“昔咎繇与禹言曰:在知人,在安人。此皆念存邦本,光于帝载,乾乾夕惕,无忘一日。而长吏或不称,苍生或未宁,深思循良,以矫过弊,仍重诸侯之选,故自朝廷始之。”于是以丘为怀州刺史,又以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皆为山东诸州刺史。至任,皆无可称,唯丘在职清严,人吏甚畏慕之。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萧嵩与丘有旧,将荐丘知政事,丘知而固辞,且盛推尚书右丞韩休,嵩因而奏之。及休作相,遂荐丘代崔琳为御史大夫。丘既讷于言词,敷奏多不称旨。俄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宿预男,寻以疾拜礼部尚书,仍听致仕。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敝陋。致仕之后,药饵殆将不给。上闻而嘉叹,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闻其家道屡空,医药靡给,久此从宦,遂无余资。持操若斯,古人何远!且优贤之义,方册所先,周急之宜,沮劝攸在。其俸禄一事已上,并宜全给,式表殊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天宝二年卒,赠荆州大都督。(旧唐书)(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B . 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C . 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D . 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2) 下列对文中画虚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行冠礼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该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也可用于女子。B . 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登科源于科举制度,当时的科举考试过后,通过发科榜,即黄榜,来通知考生是否及第,所以登上科榜即表示录用。C . 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长官称为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D . 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丘自幼聪颖,尤善为文,很年轻便担任了奉礼郎,又由于神气纯朴,志行高洁,擅长辞赋,深得方庆和魏元忠赏识。B . 山东大旱,王丘自告奋勇出任怀洲刺史,与其他被任命为州刺史的人相比,他治理清明严格,百姓官吏都敬畏他。C . 中书令萧嵩推荐王丘接任裴光庭,但他坚决予以拒绝并极力推荐韩休,后来,韩休又推荐他当了御史大夫。D . 因为生病,王丘请求退休,并得到允许。但他离职后,生活困窘,以致生病后药物难以为继,皇帝下召给与补偿。(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5. (12分) (2019高一下延边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登高中道出诗人的自身之苦、国运之恨以及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 (2) 在琵琶行中,“_”是白居易听到浔阳当地音乐时的感受;而“_”一句,则写出了他当夜听到琵琶声时的感受。 (3) 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样的诗句是_,_。 (4) 锦瑟中描绘了美好的情境、虚渺的梦境,把人生的恍惚以及苦苦追寻的执着表现了出来的诗句是_,_。 (5)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学识修养的两个句子是_,_。 (6)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6高三上台州期中)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海棠(宋)王安石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娆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海棠(宋)崔鶠浑是华清出浴初,碧绡斜掩见红肤。便教桃李能言语,要比娇妍比得无。(1) 两首诗用_、_字表现海棠的特点。(2) 简要分析两首诗各用什么手法表达对海棠的喜爱之情。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7. (3分) (2018广元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遗传和环境不能完全解释天才。_,至于能否拿这笔本钱去做出生意来,则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有些人天资颇高却成就平凡,他们好比有大本钱而没有做出大生意;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斐然,_。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否了。_,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功夫的。8. (5分) 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 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高三下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个业余资深美剧迷,我发现了个颇为值得玩味的现象:在诸多拥有高收视率的美剧中,主人公们都会不经意间滔滔不绝地谈到经典文学。末日孤舰里,科学家吃饭闲聊时的话题是马克吐温;绝命毒师里老白在另外一个制毒师的推荐下在躺椅上读惠特曼的草叶集;犯罪心理中提到的哲学家、文学家有几百人,包括荷马、卡夫卡、荣格、鲍勃迪伦、尼采、莎士比亚、田纳西威廉姆斯、安德烈莫洛亚相反,我们在国产电视剧或商业电影里,则很少看到类似的生活场景。上述这个对比,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七、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0. (2分) (2017晋江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古今中外,高举某种远大理想以改造社会的方案可谓不绝如缕 , 然而理想常常是越崇高越不容易实现,甚至变成从潘多拉魔盒中出来的妖怪。好的课堂,一定是教师引领,学生投入,这样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学风。萨缪尔贝克特所写的等待戈多属于荒诞派戏剧,“戈多”指西方的上帝,戏剧主题晦涩,让读者不忍卒读。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鲁迅通”,只要让他开设鲁迅作品选讲,他会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分析得头头是道 , 让学生沉醉。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有了作者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被创作出来。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要求我们在价值认知层面毫不含糊,因为明辨是非才能立场坚定,激浊扬清才能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A . B . C . D . 11.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基因治疗作为宣传的噱头,但是第一代、第二代基因疗法,都还在实验室里等待着科学的论证。B . 在卫生部和红十字会的组织下,我国即将建立器官移植应对系统,增加了器官移植的分配公信力和执法力度。C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国领导人将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合作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D .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结果揭晓,现年57岁的梁振英当选为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其多年来的夙愿终于实现。12. (2分) (2017深圳模拟)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的一句是( )A . 经过多次联络沟通,这位作家终于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将于明年4月22日前来我校作演讲。B . 我家住六楼,后窗斜对着花园,春夏秋冬,铺有鹅卵石的曲径、造型优美的假山、秀竹紫藤、枫叶杂草,各有一番景色。C . 李先生终于搞清楚了,原来是办公室的小王未按上任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D . 当参加女王国宴的170名宾客抵达时,迎接他们的是同等数目的侍从武官、宫女,井然有序地将宾客导入宫中。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1、1-2、1-3、2-1、2-2、2-3、3-1、3-2、3-3、3-4、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1、4-2、4-3、4-4、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5-1、5-2、5-3、5-4、5-5、5-6、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6-1、6-2、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7-1、8-1、六、 作文 (共1题;共5分)9-1、七、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0-1、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