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暑假练习综合训练(二)典例1. “宗教不再成为人们生活的中心,所谓来世虚无缥缈的幸福也不再能迷惑人。人开始成为衡量时间的尺度。诗人们也在诗篇中抒发自己对时间的看法,通过对 永恒时间与短暂生命的思考突出了这时代的整体风貌。”这-时间观念的 变化()A.彰显了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B.受到了宗教改革的影响C.与启蒙运动的追求相辅相成D.是近代科学革命的产物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定,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并将机器拖拉机站改组为机器修配站。但原机器拖拉机站的人员不愿变为农庄庄员,其中 驾驶员有一半左右离开了农业岗位。这一现象反映了()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群众基础B.技术工人的待遇高于农庄庄员C.农业机械化的推行阻力重重D.体制因素制约了改革预期效果集训“在古罗马时代,社会陷入动乱,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去乞求附近富有的 地主保护,即使把自己的农田交给地主。不过命运待他不薄,他仍可以生活在这 片土地上,不过是成了领主的佃农。那些没有土地的穷人就只能靠卖身来生活。” 材料可用来说明( )A.西欧封建社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B.欧洲封建社会开始于古罗马时代 C.封建关系下权利和义务的均衡性 D. 土地是区分社会等级的唯一标准1. 下表是20世纪的部分考古学重要成果。时间考古地点考古成果1924年南非西北的塔翁地区发掘出大略6岁小孩的不完整头骨化石。 此为非洲南方古猿属种,可能是人类的最 初阶段,距今四五百万年。1932年印度与巴基斯坦 接壤处(西瓦立克发掘出人类右上颌骨的破片、犬齿、两齿 槽化石。此为腊玛古猿属种,距今1500-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事业 的发展,科技发展推动工业化建设,为工业化建设培养人才,故选C项;苏联 五年计划发展的重点是推动重工业发展,通过文化发展推动工业发展,建设工业 强国,排除A项;苏联推行五年计划的目标是实现国家工业化,故落实经济与 文化同时并举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1937年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 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显示了苏联发展模式的优越性, 但苏联的推行五年计划的主要意图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排除D项。8.【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1980年,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法国、联邦德 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高于美国,日本、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发展,体现了 世界经济多极化,表明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故选B项; 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排除A项;材料信息不单有苏联,还 有欧共体、中国等,排除C项;欧洲也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且美苏威胁还有军 事,“完全”说法错误,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 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被波及”、“被传染”、“被损害” 的局面,其合理对策是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度,故选D 项;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政治集团”也避免不了 “被波及”、“被传染” 的风险,排除A项;实施保护性的经济政策与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是相 违背的,排除B项;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不断增强,发展中国家“主动规 避风险”是不可能实现的,排除C项。10.【答案】D【解析】题干表格内容所涉及的时间段是1928年到1937年,即处于苏联前两个 五年计划期间,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在该时间段内,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 品在世界上所处的位次从整体来看处于上升趋势,据此可知,由于苏联模式能够 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使得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 了工业化,其工业总产值上升幅度较快,故选D项;题干表格数据能够体现出 苏联模式的积极方面,并且题干内容仅是涉及苏联的“工业总产值”、“重要工 业品”,并没有涉及农业和轻工业,排除A项;题干表格数据体现出苏联模式 的积极作用,与“弊端”无关,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该时间段内, 苏联并没有出现经济危机,排除C项。11.【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信息可知,奴隶获释后通过租佃原主的土地或者经营其它产业 而发家致富,这说明奴隶的生产力得到解放,而之前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则严重束 缚发奴隶的生产力,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主,排除A;材料与自然法无 关,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人文主义,排除D。1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 消除争端的原则”,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目的在于重新确 定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故选C项;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 符。13.【答案】(1)变化:家庭规模由大缩小;核心家庭数量由少增多;家庭由定居到经常迁 移;家庭生活节奏向工厂劳动时间靠拢;家庭中女性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2)关系:工业革命的开展冲击了原本家族关系;促使家庭成员自由和独立意 识增强;致使工人工作岗位的变动;由于工业革命中机器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女性地位逐步提高,女性经济逐渐独立并降低对男性的依附。【解析】(1)据材料“在工业革命以后,机器的使用不再需要男人强健的肌力,而更多 的是靠妇女和儿童灵活的手指”,反映了工业革命之后,女性在经济生活中扮演 了更重要的社会角色,使得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一定的提高;据材料“随着 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大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个人需要越发受到重视”,反映了 工业革命后家庭规模由大到小;据材料“在此基础上,核心家庭数量进一步增加。 工业的兴起要求工人随着劳动市场的需求流动,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迁移”, 反映了工业革命核心家庭数量增加;而家庭也由于工作的原因由定居到经常迁移; 据材料“家庭生活的节奏逐渐向工厂的劳动时间靠拢”,反映了工业的发展 使家庭生活节奏向工厂劳动时间靠拢。(2)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变了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分工,冲击了传统的家 族关系,大家庭逐渐解体;工业革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而 经济的独立使家庭成员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工业革命的发展,工厂分工的细 化以及业务的拓展,在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加速了人员的流动,家 庭的迁移;机器大工业的展开,使女性在生产中的优势得以发挥,女性经济逐渐 独立,并推动女性地位的提高。14.【答案】(1)观点:世界各地都能够独立发明一些关键技术,古代文明的起源是多中心 的。论证: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动植物;非洲人独立发明了冶铁技术;美洲人 在没有受任何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发明农业,拥有其他大陆没有的特殊农作 物。(2)导致了世界文明格局的变化。西、葡两国划定瓜分世界的范围,打破了亚、 欧、非、美洲基本独立的多元文明格局。加速了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得到认可, 美洲最先沦为殖民地,非洲发展进一步滞后,亚洲社会受到冲击。为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做出了示范。在教皇仲裁和西、葡两国协商下划定了两国瓜 分世界的范围,解决了国家之间的争端。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葡菊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皇子 午线”以西扩张,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或:奠定了今天拉丁美洲的格局。拉美国家,基木保持了当年西、葡两国在教皇 调停下定下的格局,并由此形成了拉丁美洲的西语区和葡语区。【解析】(1) 首先,据材料一 “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 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0年的中美洲”,可概括观点为“世界各 地都能够独立发明一些关键技术,古代文明的起源是多中心的”然后进行论证, 据材料一“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 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可知许多民族独立驯化了不同的动植物;非洲人独立发明 了冶铁技术;结合所学可知美洲人在没有受任何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发明农 业,拥有其他大陆没有的特殊农作物。(2) 分别从对世界、欧洲、亚非拉殖民地等角度展开分析,可从世界格局变化、 加速亚非拉的殖民地化、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联系的加强等死度概括。导致了 世界文明格局的变化。西、葡两国划定瓜分世界的范围,打破了亚、欧、非、美 洲基本独立的多元文明格局;加速了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西班牙和 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得到认可,美洲最先沦为殖民地,非洲发展进一步滞后,亚洲 社会受到冲击;为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做出了示范。在教皇仲裁和西、葡两国协商 下划定了两国瓜分世界的范围,解决了国家之间的争端;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 发展。葡萄牙向“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向“教皇子午线”以西扩张,在地 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山区)800万年。此属种肯尼亚、匈牙利、希腊、 土耳其等地均有发现。19751982 年中国云南禄丰县发掘出人类头骨、颌骨、肢体、牙齿化石 1000余件。属于腊玛古猿禄丰种,距今800 万年。禄丰被誉为“人类起源的重地”。这些成果可以说明()A. 中国的考古成果最权威B.古人类文明相互影响C.人类起源呈多元化特征D.人类最早起源于中国2. 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了一个多世纪。有学者提出,在16世纪前半期物价上涨率最高,16世纪中叶金银流入量不断扩大;在16世纪末和 17世纪初西班牙金银输入量最大,其物价是相对稳定的。这一认识()A. 表明商业革命刺激了货币需求B.否定了贵金属流入欧洲的影响C.反映了价格革命成因的复杂性D.证实了欧洲对美洲殖民的残酷3. 拿破仑采纳罗马法的体系、概念,按照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 口号,遵循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指导制定了法国民法典,于 1804年颁布实施。据此可知,该法典()A.具有普通法系特征B.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C.旨在强调法制统一D.推动了欧洲民主建设4.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社会在安于现状中停滞不前,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命运几乎是父辈的翻版,与自己的奋斗并无多少必然联系;18世纪时这种状态被打破, 社会各阶层都加入到追求财富的行列中,他们认为凭借努力可以过和自己父辈完 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可以成为高不可攀的贵族。这一变化反映出()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共识C.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价值追求D.民主政治冲击传统社会秩序5. 下表为1870-1913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年份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 郎)18702445. 518803668. 818904994. 2190068118. 2191086162. 41913100192. 4A.经济全球化得到较快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C.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D.法国主导世界货币金融体系6. 苏联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239亿卢布,占国家全部预算开支19. 9%, 相当于工业拨款的一半以上。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文化建设方面投资已达1078 亿卢布,1937年其占国家预算支出的比重提高到了 29. 1%,已经超过了工业的 预算拨款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A.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国B.落实经济与文化同时并举的方针C.加紧培养工业化急需的各类人才D.大力宣传苏联发展模式的优越性7. 下列对1980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情况统计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国家或地区人口/百万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美国2281136025900苏联265455012050日本117989011570欧洲共同体31729070法国54117306330联邦德国61135908280英国5679204430意大利5764803690中国9804504410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两极格局之下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C. 美苏争霸中苏联始终处于守势的经济根源D. 欧洲已经具备了完全摆脱美苏威胁的实力8.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紧密,经济危机波及的范围也就越大,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及新冠病毒的 不断扩展使得各国经济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面对国际经济的这 一变化,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合理对策是()A.加入区域经济政治集团B.扩大保护性经济政策适用范围C.主动规避全球化的挑战D.适度控制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9. 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上所处的位次。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A.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B.斯大林体制弊端初露端倪1928 年1932 年1937 年工业生产总值532机器制造业422联合收割机无21电力1073煤644石油322铜553C.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D.计划经济具有一定优越性10. 公元1世纪中叶,罗马释放奴隶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罗马奴隶获释后,仍依 附于从前的主人,租佃他的土地或经营其它产业。有此被释奴隶发了财,成为巨 富。罗马释奴的流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古代罗民主制政体日臻成熟和完善B. 罗马法中“自然法”思想的真实渗透C. 奴隶制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D.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在罗马社会的实践11. 1921年8月II H,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 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是()A. 减轻巨额军费开支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充当和平使者的角色B. 通过外交手段重新确定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牵制日本扩张,与英国共享亚太地区领导权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工业化以前,家庭体系以扩展型家庭为主。扩展型家庭体积庞大,成 员聚集在一起便于集中人力、物力。在工业革命以后,机器的使用不再需要男人 强健的肌力,而更多的是靠妇女和儿童灵活的手指。随着经济逐渐发展,传统大 家庭的优势逐渐消失,个人需要越发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核心家庭数量进一 步增加。工业的兴起要求工人随着劳动市场的需求流动,工人因工作的原因经常 迁移,没有固定居所,家庭生活的节奏逐渐向工厂的劳动时间靠拢。在这种情况 下,人们的家庭观念也逐渐改变,开始倾向于在婚后从大家庭搬出来,自立门户。 摘编自唐思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方式观念转变及其原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家族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与英国家庭的关系。13. 世界各区域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 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 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 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 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 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美】希林顿著,赵俊译非洲史(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材料二 西班牙、葡萄牙为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1493年,罗马教 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 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 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教皇子午线是 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 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个条约,巴西部 分地区被划入蔺萄牙的势力范围。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2页(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教皇子午线”对世界历史产生 的影响。答案与解析典例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中“人开始成为衡量时间的尺度”、“诗人们也在诗篇中 抒发自己对时间的看法”、“通过对永恒时间与短暂生命的思考突出了这一 时代的整体风貌。”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相一致,即提倡人性,反 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以便死 后升入天堂,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据此可知,题干所述 内容彰显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在 文艺复兴之后,也就是说,宗教改革进一步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排除B项;启蒙运动倡导“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而在题干内容中并没 有述及有关“理性”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近代科学革命发生在16到17世 纪,而文艺复兴发生在14到17世纪初,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据材料“原机器拖拉机站的人员不愿变为农庄庄员,其中驾驶员有一半 左右离开了农业岗位”可知,赫鲁晓夫把拖拉机卖给集体农庄,这是符合当时农 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措施,但由于体制的制约,导致农庄没有足够数量的驾 驶员,影响了改革预期效果,故选D项;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 受到农民欢迎,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有群众基础,排除A项;没有比较,无法说 明技术工人的待遇高于农庄庄员,排除B项;此项是材料的表象,排除C项。集训1.【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古罗马进入动荡不安的时代之后,农民为了生存, 不得不乞求附近地主的保护,成为“领主的佃农”,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由此产生, 这就揭示出封建社会出现的历史必然性,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 的封建社会开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排除B项;在题干内容中虽然述 及了农民的权力和义务,但是并没有述及二者之间的“均衡性”特点,排除C 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拥有土地的农民与没有土地的农民生活方式的不同,但是 并没有据此扩大为区分“社会等级”的唯一标准,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24年在南非西北发掘的小孩属于非洲南方古猿, 1932年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发掘出的人咧右上颌骨属于腊玛古猿,在云南发掘的 人类头骨等属于腊玛古猿禄丰种,各个地区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都属于不同的属 种,说明人类起源呈,故选C项;材料介绍了三种人类化石出土的时间、地点 等信息,未说明哪个成果最权威,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古代社会由于自 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文明呈现独立发展的特点,故相互影响的说法错误,排除B 项;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出土的人类右上颌骨的破片、犬齿等距今1500-800万年, 早于中国的腊玛古猿禄丰种,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述现象涉及的是“价格革命”,对于这一现 象,题干内容中述及了两种观点,其一是“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其二是某学者的观点,即“在16世纪前半期物价上涨率最 高,16世纪中叶金银流入量不断扩大;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西班牙金银输 入量最大”最后的结论是“其物价是相对稳定的”,据此可知,按照某学者的观 点,他认为价格革命的成因具有复杂性,故选C项;通货膨胀现象反映的是价 格革命,而不是“商业革命”,排除A项;不论物价是否稳定,大量贵金属流 入欧洲,对欧洲是有一定影响的,二者都没有否定贵金属流入欧洲的影响,排除 B项;题干内容述及的是价格革命与大量贵金属流入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述及“美 洲”,排除D项。4.【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法国民法典是按照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 爱” 口号、“遵循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竞争的原则”而制定的,这与资产阶 级的价值观相一致,据此可知,该法典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项;根 据题干内容可知,法国民法典采纳了罗马法的体系、概念,而罗马法属于大 陆法系,而不是“普通法系”,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制定法 国民法典的目的在于维护其统治,而不是“强调法制的统一”,排除C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民法典并没有推动欧洲的民主政治建设,期间经历 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在18世纪之前,英国民众“安于现状”,社会处 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到18世纪时,“社会各阶层都加入到追求财富的行列 中”,民众不再“安于现状”,据此可知,这种变化充分反映出经济发展导致人 们价值追求的改变,故选C项;题干内容仅是述及人们价值追求的变化,即由“安于现状”到“追求财富”,并没有述及这种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 动,排除A项;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指导思想,属于政府层面,而 在题干内容中仅是述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排除B项;人们由“安于现状” 到“追求财富”属于价值观念的变化,并没有述及英国“民主政治”问题,排除 D项。6.【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1870-1913年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都呈现上升趋势,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各地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 得到较快发展,故选A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世纪 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 殖民体系,材料只有世界贸易相关信息,不能反映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 立,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对比分析,不能得出此结论, 排除C项;材料以法郎为计算单位,不能以此认为法国主导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