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456226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月考) 下列各句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受涵管老化、水体冲刷等因素影响,山西省洪洞县曲亭水库灌溉输水洞洞顶垮塌,导致坝体出现管涌,水库水位一夜间一落千丈。B . 莫言一生潜心为学,执着于名山事业 , 为世人奉献出一部部宏伟巨著,从红高粱到檀香刑,再到蛙生死疲劳,每一部都力透纸背。C . 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定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即使海枯石烂 , 也会从尘封的记忆中被人们重新拾起。D . 走进教室,许多外国留学生正在那里咿呀学语 , 努力地纠正自己的汉语发音,虽然他们的语调有些滑稽,但是表情却是认真而专注的。2. (2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这个青年穿戴倒也朴素大方,可是脸上却架着一副没有撕掉商标的蛤蟆眼镜,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B . 李自成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对明室的待遇也宽宏大度,绝不斤斤计较。C . 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无所不至 , 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D . 它既要字斟句酌,语意明确,也要铿锵悦耳,引人入胜。这就是说,广播的话,可也是很好的散文。二、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38分)3. (6分) (2019高三下遵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表面看今天的城市还是过去的样子,但城市的内涵早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经过了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过程,正在迈向智能化的道路。智慧城市建设在中国落地生根,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国家设立首批智慧试点城市,2013年国家设立智慧城市技术和标准试点城市。2014年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事实上,智慧城市内涵也逐渐拓展到了智能城市的范畴。前者主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智能城市则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为城市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搭建起统一的技术底座,实现城市万物互联和数据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将AI与城市场景进行深度融合,驱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能化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指出,中国智能城市的发展和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步骤一致,第一阶段是数字化,第二阶段是网络化,第三阶段是大数据化,第四阶段是智能化,智能城市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当前,智能化的城市建设正在各地掀起热潮,也成为各大互联网企业“大展身手”的舞台。阿里巴巴主推的充分利用城市数据优化公共资源的“阿里ET城市大脑”,主要用于智能交通管理,已经在杭州、苏州、上海以及衢州等地落地应用。腾讯在“互联网+”的主题下,正在从医疗、人社、警务、交通四个领域切入,推动城市智能化建设。其主导的以“数字广东”最为突出“数字政务”实践,旨在消除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连接更多城市信息。显而易见,互联网企业在智能化城市建设上的深耕细作正让城市变得日新月异,也极大提升了城市运行和百姓生活的效率。未来的智能城市究竟什么样?在业内人士眼里,早已画好了城市智能化的“装备”图景。首钢基金城市更新事业群总裁梁衡义指出:“汽车出行和城市交通将是重塑我们未来的核心入口或场景。当前我们的汽车95%的时间都停在车位上,大城市里停车场吞噬了几乎15%的城市土地,核心区交通拥堵30%以上是由于找不到停车位。S-PARK非常愿意与京东城市强强联手,共同打造城市停车新空间和出行模式。”智慧足迹CEO李振军表示,基于城市计算平台、数字网关以及双方线上线下的数据资源,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开发了智能选址平台,可以解决实体门店“开在哪里,开多少家”的问题,并制定产品的销售策略,从而有效提升门店的经营业绩。(摘自2019年3月22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市的内涵经过了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等三个阶段,已经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B . 智慧城市关注设施建设和信息化,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国智慧城市定会在2020年建成。C . 中国智能城市的发展需经历四个阶段,其中的智能城市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D . 在“互联网+”的主题下,腾讯从医疗、智能选址等领域切入,推动城市智能化建设。(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市的内涵经过了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等三个阶段,已经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B . 智慧城市关注设施建设和信息化,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国智慧城市定会在2020年建成。C . 中国智能城市的发展需经历四个阶段,其中的智能城市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D . 在“互联网+”的主题下,腾讯从医疗、智能选址等领域切入,推动城市智能化建设。(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列举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举措,旨在说明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B . 文章阐释了“智慧城市”和“智能城市”的不同点,表明了二者之间有先后关系。C . 文章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说明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参与有助于智能化城市建设。D . 文章运用了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城市智能化未来的“装备”图景。(4)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列举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举措,旨在说明国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B . 文章阐释了“智慧城市”和“智能城市”的不同点,表明了二者之间有先后关系。C . 文章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例,说明各大互联网企业的参与有助于智能化城市建设。D . 文章运用了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城市智能化未来的“装备”图景。(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健康有序推进,国家的相关政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B . 切实抓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有助于智能城市的建设推进。C . “数字政务”能有效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共享互动,连接更多城市信息。D . 只要互联网企业参与城市智能化的建设,中国智慧城市定能迈向智能城市。(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健康有序推进,国家的相关政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B . 切实抓好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有助于智能城市的建设推进。C . “数字政务”能有效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共享互动,连接更多城市信息。D . 只要互联网企业参与城市智能化的建设,中国智慧城市定能迈向智能城市。4. (6分) (2019杨浦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长期以来,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因为根据自然法学传统,法律上的义务并不能由国家随意规定,而是源自于自然法的义务,即源于道德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与“义务”一语准确对应的概念是“应当”。“应当”是一个表达精神现象的用语,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且必须的。当社会群体用“应当”这一概念把某主体同某行为具体联系起来时,就意味着,该主体负有作(或不作)某行为的义务。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个人在外地听说自己的爷爷生病了,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应当回去照顾爷爷!”这里的“应当”完全产生于主体自我良心的内省式要求。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但是,如果某A比较另类,在听说爷爷生病之后毫无反应、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与其相处的群体其他成员就会告 他:“你应当回去照顾爷爷!”群体成员对A提出的“应当”,就是赋予A一项义务。社会群体成员们之所以对 A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人类社会实践中,在国家这种组织出现之前很久,社会群体成员就通过对一个一个行为的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由于社会群体成员绝大多数人的良心、理性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以至相似, , , 即能形成基本共识。譬如,对于杀人行为、盗窃行为,人们一致认为“不应当做”;对于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行为,人们一致认为“应当做”,等等。人们用语言将这些共同判断表述出来,就形成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口口相传的道德规则:不应当杀人,不应当盗窃,应当赡养老人,应当抚养孩子,等等。人类社会通过道德规则向社会每一个个体成员提出道德义务要求,使每个个体成员赋有道德义务。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包括4个不同层次的规则:禁止损他类规则;倡导利他类规则;劝导自善类规则;引导入圣类规则。其中以不应当杀人、不应当放火、不应当抢劫等规则为 主要内容的禁止损他类规则最为重要,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底线规则。这类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履行的。履行这类义务是维系人类最低限度文明、保持社会最低限度秩序的要求。换句话说,没有对这类义务的履行,人类就会处于丛林状态。所以说,义务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道德规则自身并不具有保证规则赋予的义务得到履行的手段,以致一旦有人违反上述底线道德规则赋予的义务,道德规则自身并无有效应对手段。为了确保人们履行底线道德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义务,人们将道德底线规则加以强化、改造:在底线道德的每一具体义务性规则之后附加针对违反义务的制裁规则,并由一定的社会权威机构对这些制裁规定加以执行,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人类在进入文明状态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就形成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在国家组织形成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家作为执行制裁的权威机构,其适用的仍然是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只是在国家适用习惯法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由国家组织将习惯法成文化的做法,以致最初的成文法主要源自于习惯法,其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耕文明时代法律规则的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来自于底线道德义务规则,但是,由于农耕文明各国普遍实行全权君主制度,君主拥有立法权,这使君主代表的国家立法很容易在法律中混入大量的不合理、不适当的义务设定。从农耕文明国家立法到商工文明国家立法都存在大量的国家片面强加给民众的限制。我们把这种国家武力基础上的强制视为“伪义务”。我们不能把“伪义务”视为义务本体,不能因伪义务的存在而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1) 第段加下划线字“负”在文中是指_(2) 第段加下划线字“负”在文中是指_(3) 第段假设了爷爷生病是否应当回去照顾的事例,对其用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对某种行为所持的“正确的且必要的”的看法。B . 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C . 阐明“义务”是社会群体成员基于自己的良心感受向某主体提出的“应当”。D . 阐明社会群体成员向某主体提出“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和“义务”。(4) 第段假设了爷爷生病是否应当回去照顾的事例,对其用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对某种行为所持的“正确的且必要的”的看法。B . 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C . 阐明“义务”是社会群体成员基于自己的良心感受向某主体提出的“应当”。D . 阐明社会群体成员向某主体提出“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和“义务”。(5) 依据本文,对“义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义务不应是国家单方面的限制。B . 义务是社会群体行为的“应当性”。C . 法律上的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D . 道德义务基于道德规则的要求。(6) 依据本文,对“义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义务不应是国家单方面的限制。B . 义务是社会群体行为的“应当性”。C . 法律上的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D . 道德义务基于道德规则的要求。(7)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此,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B . 所以,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C . 所以,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D . 因此,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8)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此,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B . 所以,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C . 所以,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D . 因此,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9) 两段论述了法律规则形成的(_)(填入两个字)、形成的机制和形成后的(_)(填入两个字)。 (10) 两段论述了法律规则形成的(_)(填入两个字)、形成的机制和形成后的(_)(填入两个字)。 (11) 本文论证了“法律义务是正价值概念”这一观点,请分析其论证层次。 (12) 本文论证了“法律义务是正价值概念”这一观点,请分析其论证层次。 5. (12分) (2015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各小题。医生沈从文在四川的R市的白医生,是一个有风趣的中年独身外省人,因为在一个市镇上为一些新旧市民看病,医术兼通中西内外各症,上午照规矩到市中心一个小福音医院治病,下午便夹了器械药品满街各处奔跑。天生的好脾气,一切行为像在一种当然情形下为人服务,一个市镇上的人都知道,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个麻烦医生的权利,因此生意兴隆,收入却总不能超过一个平常医生。这好人三月来忽然失踪不见了,朋友们都十分着急,各处找寻得到一点消息。大江中恰在涨桃花水时节,许多人以为这人一定因为散步掉到江里去,为河伯雇去治病,再不会回到R市来了。医生虽说没有多少田地银钱,但十年来孤身作客,所得积蓄除了一些家什外,自然还有一笔小小产业。正当各处预备为这个人举行一个小小追悼会时,因为处置这人的一点遗产,教会中人同地方绅士,发生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彼此各执一说,无从解决。可是,正当绅士同教会为医生遗产事调解分派妥当那一天,许多人正在医生住处推举委员负责办理追悼会时,医生却悄悄的从门外进来了。他非常奇怪有那么多的人在他房子里吃酒,好像是知道他今天会回来的一样,十分喜欢。嚄的喊了一声,他就奔向一个主席的座边去,抓着了那个为他开追悼套的主席的手只是乱摇,到后在大家的惊讶中,又一一同所有在座的人握手。医生还是好好活着的,虽然瘦了一点,憔悴了一点,肮脏了一点,人仍然是那么精神。在座的人见到医生突如其来,大家都十分骇异,先一时各人在心上盘算到各人所能得到的好处,因此一来,完全失去了。大家都互相望到不好说话,以为医生已经知道了他们的事情。主席更见得着忙,把那个关于处置医生产业及追悼会的用费议案压到肘子下去,同所有在座诸人用眼睛打知会。医生却十分高兴,以为这样凑巧真是难得的事情。他猜想一定是做主席朋友接到了他的口信,因他只是打量托人带了一个口信来,他以为这口信送到了,算定他在今天回来,这些有义气重感情的朋友,大家才一同约在这里欢迎他的。他告诉在座熟人,今天真是有趣味的一天,应当各人尽醉才许回去。那个主席,合含混混,顺到医生的意见催用人把席面摆出。上了席,喝了三杯,各个客人见到医生的快乐脸孔,就都把自己心上应抱惭的事情渐渐忘记了。医生便说今天实在难得,当到大家正好把这十几天所经过的一段离奇故事,报告一下。他提议在这故事说出以前,各人应当再喝十大杯。于是众人遵命各尽其量再喝了些酒,没有一个人好意思推辞。吃了一阵,喝了一阵,大家敷衍了一顿空话,横顺各人心里明白,谁也不愿意先走,因为一走又恐怕留到这里的人说他的坏话。吃够了,医生说:“今天妙极了,我要说说我的故事给大家听。”本来大家都无心听这个故事,可是没有一个人口上不赞成。其时那个主席正被厨子请出到外边窗下去,悄悄的问询今天的酒席明天应当开谁的账,主席谎说这是公份,慢慢儿再说,很不高兴的走进去。医生因为平时同主席很熟,就说:“仁兄,我同你说一个新聊斋的故事,明天请我吃一席酒,就请在座同人作陪,如何?”大家听到有酒吃,全拍手附和这件事,医生于是极其高兴的说他十天来所经过的那件事:“我想同你们说,在最近的日子里,我遇到过一次意外事情,几乎把这时在这里同我这些最好的朋友谈天的机会也永远得不到了。关于近十天来我的行踪,许多熟人多不知道,一定都很着急。你们不是各处都打听过,各处写过信去探问过,到后还是没有结果吗?不过,我今天可回来了,你们瞧瞧我手臂上这个记号,这个伤痕,就明白它可为我证明十几日前所经过的生活中,一定有了些不儿戏的冒险事情发生。我凭这手臂上的伤痕,请你们相信我,这整十天来,曾做了整十天古怪的人物,稀奇的囚犯。我认识一个男子,还认识一个妇人,我同他们真是十分熟悉,可是他们究竟认识我没有,那妇人她明白我是一个什么人,她那个眼睛,望到我,好像是认得我,可是,我不愿意再想起她,想起她时我心里真难受。我不是在你们面前来说大话,我是一个远方郎中,成天得这里跑跑那里望望的一个人,就是社会上应分活动不定的一个小点,就因为这身分,我同这个妇人住在一处,有十天守着这样一个妇人过日子,多稀奇的一件事!”第二天,一个R市都知道了医生的事情,都说医生见了鬼。一九三一年四月廿四日完成,上海(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写的是市镇上的白医生忽然失踪又忽然归来的故事,写出了市镇上人们的种种丑态,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进程中丑陋心态的批判。B . 白医生虽然是一个独身的外地人,但是脾气好,愿意为病人服务,更重要的是兼通中西内外各症,因此整个市镇上的人都愿意找白医生看病。C . 白医生失踪以后,他的朋友四处找寻他,甚至给他预备了追悼会,最后是做主席的朋友接到了他的口信,所以大家相约在白医生家里欢迎他。D . 白医生“瘦了一点,憔悴了一点,肮脏了一点”,因为失踪的日子,他做了“稀奇的囚犯”;而在座的人见到他“都十分骇异”,因为他见了鬼。E . 那个主席被厨子请到外边窗下,悄悄地问询酒席应当开谁的账,主席谎说这是公份,慢慢儿再说,其实主席正为医生回来发愁,所以很不高兴。(2) 小说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作品中的白医生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4) 作品为什么以较多的篇幅来写白医生的朋友们?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7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煤的对话艾青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1) 下列对诗歌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B . 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C . 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D . 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2) 这首诗作于1937年春天,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你能结合时代背景和煤的特点简单分析一下这煤和我们的民族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7. (7分) (2019高一上吉安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远怀舍弟颖、观等杜甫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云天犹错莫 , 花萼尚萧疏。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注)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杜甫有四弟:杜颖、杜观、杜丰、杜占。阳翟:今河南禹州。荆南:今湖北荆州。杜甫安史之乱后曾流落荆南。错莫:纷乱昏暗。渠:代词,表示第三人称。(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第一、二句“阳翟”对“荆南”,以空间的远隔写出了诗人与弟弟们天各一方。B . 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现出兄弟分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写尽诗人内心的无奈。C . 第五、六句写春风又起,冰霜消融,物候变换中暗寓着时光流逝、老去无为的感慨。D . 第七、八句写云天昏暗,属远景;花萼稀疏,属近景。两句写出诗人的愁情无所不在。E . 全诗诗意蕴藉,真挚感人,虽无一字写思念之情,却处处紧扣题中的“怀”字来写。(2) 为什么“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这两句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9高三上渭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阿房宫赋中写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_。” (2)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诗句“_,_”,不仅有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忧虑,更有对人们忘却战败的历史的担心。 (3) 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命的两句是:“_,_。”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9高三下宁河模拟)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语言连贯、准确、生动不少于100个字。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 (2017高一杭锦后旗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怀疑与信任”或“得到与失去”或“心计与童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38分)3-1、3-2、3-3、3-4、3-5、3-6、4-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5-1、5-2、5-3、5-4、6-1、6-2、7-1、7-2、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8-1、8-2、8-3、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9-1、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