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刍议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3390506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刍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刍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刍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刍议 长久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中国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当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靠基础和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方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方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9亿农民全员加入当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连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显著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议,为以后中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漂亮蓝图。下面本人结合我县实际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几点个人的粗浅见解: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需牵牢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离开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需牵紧、牵牢农村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路走好。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目前中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决定了农民家庭单干这一模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抵抗风险的能力也极为低弱。小规模的家庭经营和农产品统一大市场的矛盾逐步显现,新时期农业的发展迫切要求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于是农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早在几年前就已出现,但其发展壮大情况令人堪忧,有的名存实亡,有的甚至是昙花一现。怎样更有效地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这一发展农村经济有益形式的作用呢?本人认为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育和发展它:其一,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即使起步较早,但发展步伐不快,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合作社还为数不多,发挥的作用也不十分显著。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一条主要出路,政府部门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引导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引导过程中要依据农产品分布的区域性来发展,重视“一乡一品”乃至“一村一品”,如主动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其二,着力在规范运作上下功夫。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在体制和机制上的缺点,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在部分合作社或多或少存在着,且大多是松散型的组织机构。要引导其从松散型组织向以资金为纽带的紧密型组织发展,另外要从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使其逐步步入规范化轨道。县级可建立专业协会对其进行指导和提供信息等方面服务。其三,大力培养其独立的竞争意识。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多年的新生事物,政府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本无可厚非,但却轻易滋生部分合作社“等、靠、要”的不良思想,这是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的最要不得的致命弱点。政府要改变长久以来拨款的简单扶持方法,采取“以奖代补”等多个有利于激活合作社主动性和活力的扶持方法。着力培养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独立、自主、自强地参加市场竞争的意识,真正成为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原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需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第一,大力推进农民文化、技能素质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民素质培训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技能水平。能够尝试建立村级农民培训中心,为相关部门实现服务职能下移到村,创设一个良好的载体和平台,建立各职能单位定时到村级农民培训中心开展培训服务的制度,真正把培训班办到农民的家门口。第二,充足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型农民”的襁褓作用。引导更多的农民参加到农村专业合作社中去,锤炼经营的本事。大力实施“强镇兴农”战略。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努力加强中心镇建设,把中心镇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抓手抓紧、抓好,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中心镇更大的倾斜。要经过放权让利、放水养鱼的方法,做强中心镇这一“龙头”,放大集聚、辐射的效应,以此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需以计划为龙头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多年来“钱袋子”渐鼓的农民最热衷的事情可说就是建房,不过因为缺乏长远计划的指导,我们不得不面临这么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农民一次又一次的易址建房,但新房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很多不足10龄就被淘汰,面临重新拆建的问题,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很多农民只建新不拆旧,结果造成部分“空心村”、“破房依着新房,新房乱成一团”、“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造成以上事实的根源是:其一,农民对农村发展走势缺乏清醒的认识;其二,村庄计划起步较晚。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县而言,首要的就是处理村庄计划问题,即必需以计划为龙头。计划要以政府为主导。村庄计划是一项长远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农民个体所能负担的重担,基于我县现在农村发展的实际,亦非普遍村集体所能承受之重,是现在非政府莫属的公共服务主要内容之一。计划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农民参加”的标准,在全社会形成“建设新农村计划须先行”的浓厚气氛,坚持用“科学计划”理念武装农民头脑。计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各村发展步伐不一,地域特点和经济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计划不能搞一刀切,要在充足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从各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计划工作。坚持有选择、分类型、分层面扎实推进计划工作,忌搞“村村一张脸”,努力形成“一村一景”各具特色的新农村。计划要和宅基地整理相结合。我县农村住宅普遍占地在200平方米以上,多数甚至达数百平方米之多,且多数是土木结构,能够说普遍展现出“面积不小,质量不高”的局面。首先,很多农民建造新房的要求极为迫切;其次,在“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下,农村住宅建设审批制度又极为严格。改进农民住房条件和保护土地二者矛盾日益显现,宅基地整理工程可说是调和这对矛盾的一大法宝。经过宅基地整理,引导村庄集并,人口聚集,退出原先占有的耕地或老宅多占的土地,提升用地的集约化水平,达成“退宅还耕”、“盘活土地资源”的目标。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环境整改为切入点“垃圾成堆堆,污水随地流,灰尘满天飞,苍蝇排长队,蚊子开大会”这是对很多农村恶劣环境的形象描述,和“村容整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本要求相去甚远,造成农村生活人居环境恶劣,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第一,缺乏硬件设施;第二,农民长久形成的不良习惯。怎样缔造优美整齐的高质量的农村人居环境,急待“对症下药”。加大财政对农村环境整改的转移支付力度。从我县现在实际情况看,农村建有垃圾池的村尚为数不多,更甭提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等较高层次的要求了。况且从现在我县村集体经济普遍较为微弱的现实出发,我县农村还未到有能力自行处理环境问题的阶段,作为浙江这个经济大省中的欠发达县,这就需要争取上级政府对我县农村环境整改方面给政策倾斜,加大财政对我县农村环境整改的转移支付力度。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关键用于建设垃圾池、垃圾填埋等硬件设施,为农村环境整改扎实硬件基础。建立农村环境整改的长期有效机制。农村环境整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久性的基础工作,因此必需建立该项工作的长期有效机制。第一,要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经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在农村形成“讲究卫生,人人有责”、“爱惜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风尚。让人人参加到环境整改中来,牢靠树立以爱惜环境为荣,以污染环境为耻的观念。第二,要建立农村环境保洁制度,以行政村为主体,建立一支义务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队伍,开展日常卫生保洁工作,当然有能力的村可考虑有尝服务。第三,环境整改不但仅是卫生整改,还包含社会风气整改。伴随市场经济的不停深入发展,人情淡漠、唯利是图、道德信念滑坡等问题在也农村大行其道,赌博风、麻将风可谓十风盛行。处理这些问题,要以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抓手,在农村设置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健身、学习等有益的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此举在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的同时,还可达成降低矛盾纠纷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农村友好社会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