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第三章.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35747 上传时间:2020-06-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笔记第三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心理学笔记第三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心理学笔记第三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 发展心理学 195页第1节 概述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基础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1、 包含三个方面:1) 心理的种系发展: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动物心理开始的标志。2) 心理的种族发展3) 个体心理发展:个体人类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2、 心理发展的性质:整体性、社会性、活动性、规律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心理发展的方向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3、 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是本质特征。4、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这是心理发展的动因,是心理发展的本质问题。第2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层层递进的关联,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2、 发展心理学大多采用横向研究设计3、 纵向研究设计师对相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的长期的反复观测的设计方式,也称纵向跟踪研究。4、 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跨文化比较研究、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的整合、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第3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200页1、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2、 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环境决定论。华生是观点代表人物3、 二因素论观点是:心理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4、 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的理论被称为是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班杜拉(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5、 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维果茨基6、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代表:维果茨基,他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1)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a. 最近发展区b.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c. 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以个体的发展成熟为前提要以一定的心理技能发展为条件7、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观点 203页1) 儿童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 认知发展本质的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图式(认知结构)、同化、顺应、平衡3)心理起源于动作,是主题的主动发展趋向4)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205页1、 皮亚杰把认知(智慧)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区分心理发展阶段2、 艾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修正并超越了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理论,提出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划分:0-1岁婴儿期获得信任、克服怀疑感婴儿后期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3-6岁幼儿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6-12岁童年期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13-18岁青少年期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18-25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格25-50成年中期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50岁以上成年后期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 208页内动力:人类所具有的自生成、自发展的心理动力。外动力: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和教育作用。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09页l 印刻现象:即将出生后看见的第一个对象的形象印入到头脑中,并对其产生追随反应。l 印刻现象只是出生后一定的短时期才能出现,所以把这段有限的时间称为关键期l 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发展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习得某种知识和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而过了这个时期有关方面的发展会出现障碍,且难以弥补。第7单元 发展心理学简史 210页第2节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212页婴儿期是指个体出生到3岁的时期第1单元 新生儿的发展 212页新生儿指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1、 新生儿的反射行为无条件反射具有明显的生存意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巴宾斯基反射2、 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时的活动啼哭3、 新生儿的心理发生:以感觉的产生为指标以无条件反射未指标以出现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未指标第2单元 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214页1、 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2、 婴儿的动作发展发展的意义?是心理发展的源泉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主要动作发展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第3单元 婴儿的学习 215页1、 模仿学习(是一种天生学习能力、重要学习手段)2、 条件反射学习方式(基本学习方式)3、 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方式第4单元 婴儿的认知发展 216页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1、 感知觉的发展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先成熟的心理过程,所以说感知觉是婴儿认知的开端。感觉的发展视觉、听觉技能的发展知觉的发展跨感觉通道的知觉。表现形式:手眼协调、视听协调模式知觉:视觉偏爱程序揭示的深度知觉:吉布森用“视觉悬崖装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六个月起,就有了深度知觉。2、 婴儿注意和记忆的发展婴儿注意1) 受刺激物外部特征的制约2) 受知识经验的支配3) 注意受言语的调节和支配婴儿记忆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在12个月前,婴儿的记忆是:情绪记忆、动作记忆在12个月后,婴儿的记忆是:表象记忆、词语记忆3、9-12个月的婴儿就能将食物、动物、交通工具等分别归类。说明婴儿具有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第5单元 婴儿的言语发展 218页1、婴儿发音的三个阶段:简单发音、连续发音、学话萌芽阶段3岁左右的婴儿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2、 婴儿词汇发展:婴儿在1-1.5岁之间掌握第一批词汇,其数量在50-60个左右,3岁儿童的词汇量增加到100个左右。3、 成人与婴儿的言语交流内容贴近婴儿已有的知识水平适应婴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句子要简洁、语速减慢第6单元 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221页1、 婴儿气质类型:按活动特性分情绪性、活动性、冲动性、社交性三种典型类型容易抚养型、抚养困难型、发展缓慢型2、 婴儿基本情绪发展:兴趣发展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出生至百日前后相似性物体再认知觉阶段半岁前后新异性事物探索阶段1岁前后社会性微笑社会性哭泣分离焦虑最初阶段悲伤、愤怒第二阶段情感冷漠第三阶段适应新环境3、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1) 对他人情绪的分辨2) 婴儿如何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4、 婴儿的社会性依恋:l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着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l 依恋发展阶段:无差别反应、有差别反应、特殊情感联络、互惠关系形成l 依恋的类型: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寻求母亲,又反抗母亲5、 婴儿自我的发展主体我的自我意识一周岁前后客体我的自我意识约在二周岁前后第3节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幼儿期指3-6(7)岁的儿童时期第1单元 幼儿的游戏 229页1、 认知发展理论以游戏体现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把游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技能游戏重复简单的动作和活动亲子游戏、模仿游戏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规则游戏游戏规则外显,角色内隐游戏的竞争性决定了游戏的规则性,童年以后,主要是规则性游戏2、 幼儿期象征性游戏的特点:1) 以主题游戏为主2) 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3) 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境4) 游戏中富有创造性5) 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3、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1) 第一阶段:非社会性游戏2) 第二阶段:平行游戏3) 第三阶段:社会性游戏。协同游戏、合作游戏第2单元 幼儿的认知发展1、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1) 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发展较迅速2) 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3) 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2、 幼儿的思维具有两大特点:1) 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思维2) 逻辑思维开始萌芽3、 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由浅入深4、 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皮亚杰认为,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5、 幼儿所提问题类型-从“是什么”的模式向“为什么”的模式变化6、 幼儿的概括水平是以具体形象概括为主(实物概念的发展、类概念的发展)第3单元 幼儿言语的发展 238页1、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词汇量增长最迅速的时期,是从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化的过渡阶段,又是掌握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2、 3-4岁儿童的词汇量发展最快3、 幼儿口语表达的发展1) 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2) 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l 情境语:是以情境活动的表象为背景,缺乏连续性,物逻辑性,结合情境才能理解的言语。l 连贯语:是能独立、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具有一定逻辑性的言语l 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l 3-5岁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快速期4、 语用技能的发展:早期沟通的手势、听的语用技能、说的语用技能第4单元 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242页1、 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愉快、愤怒)向社会性情绪体验(自尊、羞愧)发展2、 心理学家把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称为“认同”3、 儿童认同的对象通常是具有较高的地位、具有权威性,有交强的能力,聪明、健壮或漂亮的人4、 儿童发展第一叛逆期-表现为: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反抗父母控制。年龄主要是:3-4岁。第4节 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245页年龄范围:六七岁到十二三岁,属于小学阶段第1单元 童年期的学习 245页第2单元 童年期的认知发展 246页1、 学龄儿童的主要记忆策略有:复俑策略、组织策略、系统化策略、秒加工策略2、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特征:1) 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2) 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3) 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小学中年级阶段3、思维形式的发展:概括能力的发展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词语概念的发展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类比推理能力4、 掌握守恒1)守恒:概念的掌握和概况能力的发展不再受事物的空间特点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2)一般而言,达到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在6-8岁。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约在7-9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约在8、9岁到10岁。容积守恒要在11-12岁才能掌握第3单元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251页1、 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1) 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社会接纳等2) 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 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4)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2、 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3、 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4、 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1) 认知和策略2) 榜样的作用3) 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5、 道德发展: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6、 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间接欺负(造谣离间、社会排斥等)7、 小学欺负行为有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8、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受欢迎、不受欢迎、受忽视第5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258页青春发育期以少年期为主、年龄为:11-12岁至15-16岁,初中阶段。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充满矛盾的时期,也称为困难期和危机期。第1单元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258页1、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征?1)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3) 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 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第2单元 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261页1、 初中阶段的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最高2、 高二后,学生的推理能力已基本达到成熟3、 逻辑法则的掌握主要表现在对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认识上,到高二趋于成熟。第3单元 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263页1、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2) 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3) 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4) 有很强的自尊心2、 中我中心性特点:“自我中心”现象是皮亚杰提出的幼儿期以自我感受、自我的认知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认知的现象少年儿童l 以人际关注和社会性关注为焦点,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认为自己的关注就是他人的关注l 可以用独特自我和假想观众,两个概念来表征3、 第2叛逆期表现: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观念上的碰撞4、 反抗的主要对象: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5、 反抗的形式: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6、 两个叛逆期的异同:第一叛逆第二叛逆年龄阶段3岁左右10-11至15-16岁不同点要求按自我的意识行事、动作自主,行事自由。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共同点1) 都聚焦于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向控制方要求独立自主权2) 都出现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第4单元 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 267页1、 网络游戏成瘾2、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3、 自杀倾向4、 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第6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272页年龄范围:十七八岁到三十五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第1节 一般特征 272页第2节 青年期的思维发展 272页特征: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第3节 青年期的个性和社会发展 274页1、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连续性和同一性的认知。2、 对自我的认识包括: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3、 自我概念的特点:抽象性日益增强、自我概念更具组织性和整合性、自我概念的结构更加分化4、 确认自我认同感是青春期重要发展任务5、 人生观: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6、 价值观: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7、 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水平二习俗水平以遵从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准则水平三后习俗水平道德标准内化于己,成为自己的道德标准,遇到道德标准矛盾冲突时,自我可以做出选择第7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281页年龄35-60岁,是人生中相当长的一段岁月。1、284页液态智力是指加工处理信息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的能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晶态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也称文化知识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2、285页 中年期的人格特征:稳定性、成熟性、性别角色日趋整合第8节 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变化 287页 人格特征: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性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