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作者简介:穆索尔斯基,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5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能当众演奏协奏曲,13岁进禁卫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他在军队里当军官,并参加了“强力集团”的活动。在1858年,终于决定献身于音乐事业而脱离军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的名作: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霍万斯基乱党、索罗钦斯克集市以及管弦乐荒山之夜、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等。他创作的大量歌曲,内容广泛,刻画精致,如跳蚤之歌、可爱的萨维什娜、叶辽木什卡的摇篮曲等,都是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佳作。他的创作具有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在艺术风格上,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点和独特的个性。在音乐语言和艺术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他的后半生在贫困中度过,精神上受到官方和保守势力的打击,物质上没有生活保障,靠替人弹钢琴伴奏、教书和当公务员糊口。1881年3月28日卒于圣彼得堡。,强力集团:又称五人团,由俄罗斯五位音乐家组成的集团。他们提倡以民间音乐为基础的民间音乐风格,重视俄罗斯音乐的民族化问题,并在他们的作品中不同程度的实践了他们的主张。分别是:(巴拉基列夫)、(居伊)、(鲍罗丁)、(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作品分析,图画展览会是1874年穆索尔斯基参观亡友俄罗斯画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遗作展览后有感而写的。这一乐曲的出版是在作者逝世后五年(1886)年在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努力下才得以完成的。很多作曲家对于这一钢琴组曲的管弦乐编曲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现在一般只演奏拉威尔改编的管弦乐曲。全曲共分十段。它们分别是: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宫的花园、牛车、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两个犹太人、李莫日市场、墓穴、鸡脚上的小屋、基辅大门。每一段乐曲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而整个作品则用一个叫做“漫步”的主题贯串和统一起来。这个主题是从哈特曼绘画中获得的灵感写出的。它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好像是穆索尔斯基自己,可能还有斯塔索夫,以及哈特曼的朋友们,在展览会的观众面前走来走去。这个主题在乐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成为整套乐曲的基础。这个主题不论在音调、节奏、和弦连接以及整个表达方式上,都可以看出它同俄罗斯民间歌曲之间保持有直接的密切联系。,每一段乐曲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而整个作品则用一个叫做“漫步”的主题贯串和统一起来。这个主题是从哈特曼绘画中获得的灵感写出的。它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好像是穆索尔斯基自己,可能还有斯塔索夫,以及哈特曼的朋友们,在展览会的观众面前走来走去。这个主题在乐曲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成为整套乐曲的基础。这个主题不论在音调、节奏、和弦连接以及整个表达方式上,都可以看出它同俄罗斯民间歌曲之间保持有直接的密切联系。,两头驯顺的公牛拖着一辆装有大车轮的、在波兰农村常见的笨重而简陋的大货车蹒跚而过,这就是乐曲所要描绘的另一幅风俗性画面。乐队中低声部的缓慢而沉重的和弦式进行,表现出这沉重的牛车在不胜负担似地艰难行进,而在这背景上由大号奏出的一支驾车人之歌,用悲戚的音调表达着农民对他们不自由的生活和没有欢乐的艰苦劳动的悲痛感受:,这首乐曲的力度有着很大的变化。乐曲从极弱的音响开始,好像这负重的牛车从远处慢慢走过来。当音乐到达高潮时,又如牛车已经走到听者跟前似的。这时候还可以听到小鼓模仿牛车的吱吱呷呷声。后来,这驾车人之歌的余音又在带弱音器的法国号和低音单簧管上闪现,最后便在远处慢慢地消逝。,两个犹太人这两个犹太人,一个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另一个贫穷、羸弱、消瘦、哀怨,几乎是哭丧的样子。他们本来是哈特曼的两幅互不相干的肖像画中的人物,但在穆索尔斯基的这段乐曲中却聚在一起,相互交谈,相互对照。这两个人物各有其鲜明的性格特点。他们的心理刻画既深刻又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富有者:威风凛凛,又傲慢,又粗暴,穆索尔斯基用间歇的节奏、出人不意的重音、减缓的速度,结合着每一个旋律音的意味深长的加重来表现它,好像这个人打着各种手势,比手划脚地不知是在威吓,还是在劝说什么人似的。这个主题由木管乐器组和弦乐器组的齐奏奏出:贫穷瘦者的性格在很多方面同前者截然相反。他机灵,神经质,在富人面前声音颤抖,曲意逢迎。由加弱音器的小号来演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