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3140508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 温度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温度知识与技能1了解温度的概念。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和体温计测量体温。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2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2通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重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难点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和寒暑表在结构、测量范围、分度值和使用方法上的区别。实验室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的几种图片:春天凉爽宜人、夏天酷暑难耐、秋天秋高气爽、冬天寒冷刺骨等。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并交流各个不同的季节对温度的感受情况。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冷水、温水和热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并描述感觉。实验:把左手食指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食指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思考: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吗?并交流讨论:左手、右手的感觉,原来放在热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原来放在冷水中的食指放到温水中有什么感觉?讨论哪个手指的感觉是正确的。交流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井水“冬暖夏凉”)。师生归纳: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冷、热、凉、暖”都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温度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温度的有关知识。1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温度计1想想做做:自制一个温度计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实验探究:把自制温度计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变化。将广口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完毕后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学生实验并观察、思考:将广口瓶浸在热水中有什么现象,取出放入冷水中又如何?演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液体的热胀冷缩。)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液泡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2)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教师介绍: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学生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外壳、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拓展研究:比较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种温度计的相同点项目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2构造原理单位都是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液体的热胀冷缩摄氏度三种温度计的不同点项目测量范围分度值用途构造玻璃泡内的液体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实验用无缩口煤油体温计35420.1测体温有缩口水银寒暑表25501测气温无缩口酒精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玻璃电接点温度计圆艺温度计婴儿沐浴温度计室内温度计工业双金属温度计光学高温计红外线(额式)测温枪红外线(耳式)测温枪(二)摄氏温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上的“”,它表示该温度计采用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温度的一种标度方法,温度的标度方法除了摄氏温度外,还有热力学温度,我们先来研究摄氏温度。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并阅读课本。(1)上面的数字和符号是什么意思?(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各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4)0是怎样确定的?100又是怎样确定的?(5)1是怎样确定的?(6)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0以下和100以上?阅读讨论,了解单位A符号“”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D1摄氏度: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人的正常体温是37(口腔温度),读做: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7,读做: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着将课本P48“小资料”空白处填上。学生讨论后回答:(1)高压锅内沸水的温度是高于100。(2)人的正常体温是37。(3)我国最高气温是47.8(吐鲁番盆地)。(4)我国最低气温是52.3(漠河镇)。知识拓展: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它表示的温度是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是273.15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273.15t。教师引导过渡:知道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呢?典例解读【例1】地球表面的最低气温约是88.3,读做()A负88.3度B摄氏负88.3度C负88.3摄氏度D88.3摄氏度【解析】摄氏温度的单位不能读成“度”,摄氏度”是一个完整的单位,数字前边的“”也可读做“零下”。【答案】C(三)温度计的使用提问:(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2)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思考,然后请几名同学发言。学生总结: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归纳总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多媒体出示:判断对错4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1)第一个图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部。(2)第二个图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侧壁。(3)第三个图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液体中。(4)第四个图有可能发生的错误是:没有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就读数。(5)第五个图错误,读数时温度计离开了被测液体。(6)第七个图中间一个是对的,上下两个错误是读温度计示数时眼睛没有平视。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了使用温度计常犯的几种错误,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典例解读【例2】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的做法中,其中正确的是;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解析】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壁;温度计接触被测物体后要稍等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跟被测物体接触,切不可脱离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答案】D31(四)体温计我们家庭中和医院常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体温计图片,思考问题。多媒体出示:体温计挂图学生分组讨论思考问题:(1)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体温计的构造有什么特点?(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为什么?为什么使用体温计前先要甩甩?教师进一步根据问题引导大家观察讨论来得出结论。学生总结:(1)体温计里面的毛细管,比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更细,而且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非常细的弯曲缩口。玻璃管非常细,这样当玻璃泡内的水银有微小的膨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有明显变化,因而更精确。(2)读体温计示数时要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不能退回玻璃泡,所以仍指示原来的温度。在重新用体温计时,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往下甩,让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这样才能使用,否则测量出的温度不准确。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及正确使5用的方法。这节课的内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希望同学们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