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知能演练提升1.1964年10月某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题目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我国()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D.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2.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遨游太空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3.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A.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第一颗导弹核武器试爆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4.电影横空出世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艰苦条件下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除核弹外,还有()A.氢弹人造地球卫星B.氢弹实用通信卫星C.导弹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实用通信卫星5.某同学在参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展时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初期火柴、铁钉都要进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科技取得巨大成就。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分重视发展高科技B.科学家的努力C.苏联的支援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6.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到以下历史图片。他学习的主题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B.各民族大团结C.祖国统一大业D.科学技术的发展7.右图为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你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一领域的工作()A.经济建设B.国防科技C.科技文化D.民族宗教8.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A.袁隆平B.屠呦呦C.莫言D.丁玲9.辨析题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错误:理由:10.日本福岛核电站曾因地震和海啸的破坏,出现核泄漏。该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使得人们对核能的研发和利用重新进行全面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福岛核危机发生后,人们立即会联想到,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打击的国家。这一灾难性事件指的是什么?材料一1992年3月,中国正式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6年9月,中国又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同时发表声明,明确表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迫不得已作出的决定”,重申了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何要研制和发展少量的核武器?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材料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匮乏已经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核能因其成本低、能效高等优势,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荷兰海牙举行的核安全峰会时曾指出要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把核安全进程纳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3)为实现核能的安全研发与利用,请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参考答案1.B根据题干中的信息“1964年10月”“蘑菇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2.C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故选C项。3.A题干中“东方红”隐喻东方红一号卫星。4.C5.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6.D7.C8.C9.参考答案错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理由:1970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长征一号”是运载火箭。10.参考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敦促日本早日投降,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两座城市顷刻变成废墟。(2)原因: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屡遭外国侵略,饱受战争灾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受到战争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中国研制和发展少量核武器,不是为了威胁别人,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卫人民安宁生活。作用:核武器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同时,对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战争,最终消灭核武器具有重要意义。(3)切实加强核安全国际合作,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努力;加强相关立法和监督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核材料和核设施安全;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核能安全开发与生产能力;努力寻找新的能源,研发获取能源的新技术。(言之成理即可)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