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滁州经济东向发展战略分析【摘要】本课题对滁州市近年来经济总量、结构、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与周边地区的对比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召开有关部门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探讨融入南京都市圈、接轨长三角,东向发展有关问题。重点研究了滁州市经济东向发展战略的途径,怎样融入南京都市圈,并分析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现滁州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思路、方法和方向。 一、滁州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故习称皖东。东与江苏省淮阴市、扬州市毗邻,南与江苏省南京市接壤,西和西南同本省巢湖市及省会合肥市相连,北与本省蚌埠市、淮南市相依,辖琅琊、南谯两区,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四县和天长、明光两市。土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435万。(一)滁州市与周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比较改革开放以来,滁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排第5位,其中第一产业排第4位,第二产业排第6位,第三产业排第8位;财政收入在全省排第7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全省排第8位;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在全省排第3位,油料在全省排第1位,肉类在全省排第5位,棉花在全省排第9位。从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可以看出,滁州经济发展总水平在安徽省17个市中,处于中上游,但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毗邻的江苏省的城市比落差很大,与安徽省内先进城市相比也还处于落后状态。滁州经济与周边城市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远远落后于周边城市。从经济总体规模来看,滁州最少,南京GDP总量是滁州7.3倍,扬州GDP总量是滁州2.8倍,淮安GDP总量是滁州1.7倍。二是人均GDP水平明显低于周边城市,南京人均GDP是滁州5.4倍,扬州人均GDP是滁州2.7倍,淮安人均GDP是滁州1.4倍。另据统计资料显示滁州人均GDP的增速低于周边城市,并且相对、绝对差距不断段扩大。三是财政收入总规模和周边城市相差悬殊,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明显偏低,经济质量不高。四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落后于周边城市,工业化程度较低。五是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周边城市,居民生活平均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 2005年主要经济指标与发达市比较 滁州南京扬州淮安年末总人口(万人)435.6595.8456.3527.8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28.12413.0922.0561.8一 产90.180.085.7117.8二 产124.61215.0518.7255.8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4.831.91066.044.1388.842.2213.638.0三 产113.41118.0318.2188.2财政收入(亿元)占GDP比重(%)27.68.4510.221.1117.011.775.613.5人均GDP(元)755040919203891068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833714997113799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8016250521540242005年,滁州经济发展步入高速增长的新时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28.1亿元,增速达9.6%,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分别为27.4:38.0:34.6。从三次产业的构成看,其产业结构存在的明显特征是:没有出现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产业,三次产业中,无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甚至比重超过40%的都没有。在产业结构演变中,工业化水平低,企业竞争力不强,工业发展滞后,滁州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6.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了9.6个百分点。所以,从一、二、三产业来看,滁州的主要差距在第二产业的比重偏低,工业化进程明显滞后。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滁州经济总量弱小,农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过大,工业经济不强,第三产业功能不全,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地区。(二)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1、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错失了诸多发展良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三次重大的发展机遇,一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短缺经济条件下,乡镇工业的大发展;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承接国际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三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产权制度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使民营经济、外资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部分。在这三次大的发展机遇中,滁州市仅仅抓住了乡镇工业发展的初始机遇,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滁州市也曾涌现出大量的乡镇工业企业,使滁州工业发展达到高潮,但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工业发展则落后于省内外其他城市,分析其中原因可以发现有两个机遇没有抓住:第一,没有抓住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所有制改革的机遇。乡镇工业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其发展质量和规模,当乡镇工业企业达到其临界规模时必须要有一种新的管理和经营体制机制对企业的管理进行接替,向民营化、股份化发展,但滁州的多数乡镇工业企业没有抓住这一通过体制创新以扩大企业规模的机遇。第二,错过了90年代后期以民营资本和外部资本提升乡镇工业水平的机遇。乡镇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其产品内涵,其产品仅能以区域内部的市场为取向,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初期的商品短缺情况下,乡镇工业企业具有存在的市场基础,但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逆转,需要乡镇企业提升商品质量和档次时,就面临着以外部技术和资本提升内涵的问题,但滁州的乡镇工业普遍没有做到这一点,以至于失去了通过内外部资源和市场发展的机会。由于这两个机遇没抓住,至使乡镇工业失去发展的后劲和市场,也阻碍了滁州工业的发展。2、制度创新滞后,阻碍了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是产权制度改革滞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市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但由于当时一些政策和配套措施没跟上,加上职工的思想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使许多国有集体企业因为没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或改革不彻底而失去了经营活力和市场,也造成外资和民资无法正常进入,使原来具有较好工业基础的国营、集体企业在国内、国际经济分工中彻底失去优势。据市国资委提供的资料,截止2005年底,滁州市尚有各类国有企业1883户,集体企业2884户。二是企业管理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许多国营、集体企业对管理层缺少激励机制,从而造成管理人员缺乏开拓和创新意识。三是土地制度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据对农村基层干部调查了解,由于农村土地政策实行30年承包不变,老百姓理解就是他私人的,在土地管理上没有抓手,乡村规划与土地使用有矛盾,拖了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的后腿,也影响了农民向城市的转移。最终影响了经济发展。滁州,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如何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奋力崛起,是摆在430万全体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一课题,少走弯路,加快发展速度,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尤为重要。二、滁州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为了确保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需要我们开阔视野,以世界的眼光,把滁州经济放到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探讨。1、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萌芽和进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以来,经济全球化就开始了它的演进过程。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的全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和运行,包括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消费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跨越国际的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流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逐渐增强。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一场发达国家主导,跨国公司推动的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管我们喜欢与否,它都已经实实在在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在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只能去认识它、掌握它,因势利导地利用它来提高我们的发展水平和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但经济全球化对人类发展来说,既带来经济发展的机遇,又带来了各种新的挑战;既意味着利益的增长和福利的提高,也蕴含着风险的增大和代价的提高。2它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我们还应明白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近几年,中国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中获得了空前发展,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一再跃升,全球化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因此,只要我们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正视风险、迎接挑战,便可在克服风险中完善自我,在迎接挑战中壮大实力。可以乐观地预料,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一定会实现新的腾飞。2、国内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不仅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分工格局,而且还正在影响着各国内部的区域经济分工关系。3在我们国内,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的不平衡,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方向比较明确,加上国内企业对优势项目的自我培育,逐步形成了资源与加工型、技术与劳动型为分工主要方式的不同区域经济板块,呈现出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模式。国内经济区域化是指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水平等客观原因,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不同性状的地域经济现象。区域内的经济特点明显、地理位置集中,历史在经济区域化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国内经济区域化发展现象日益凸显。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等等。这些区域经济特点非常显著,它既符合经济全球化分工与合作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推动的产物。同时我们还应明白,经济区域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难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随着内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要素与产品的流动,区域范围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其中主观努力和客观要求所起的作用至为关键。非区域内的周边地区,可以通过战略的制定,主动向区域靠拢,促进本地区与区域之间的要素、产品进行流动,通过增加经济的关联度,逐步融入区域。3、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区域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减少区域内的竞争与摩擦,充分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不同地区间产业发展成本差距的扩大,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国内企业的跨地区重组收购、联合兼并等,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先导行为,同时区域间的政府也通过行政力量消除经济合作的壁垒,出现了区域内经济合作大于经济竞争的新局面,4在经济区域化的基础上,区域内经济逐步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地理上相邻的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的方式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间经济合作壁垒,进而协调各成员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形成商品、资本、人员、劳务等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区域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是国际和国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必然结果。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各成员间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成员间的专业化分工更加合理,合作更加紧密;有利于促进不同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用区域内的“发展极”的带动与辐射,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一个地区经济实现了区域一体化,直接意味着本地区经济的全面提速。4、滁州为什么必须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目前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区域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滁州经济要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实行封闭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参与区域经济技术合作,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已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在滁州目前现有经济水平上,走区域经济一体化道路,具有更加客观和现实的意义。A、滁州经济弱小,承担风险能力有限。2005年,滁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虽然大部分都创了十五时期的最高,但与先进地区人口地域相近的市相比,相差甚远,大多数指标与发达地区一个县域经济相比都差距很大。经济的弱小,不可避免地抗风险能力就较弱,如果仅凭自身力量发展经济,不仅速度不快,稍有风吹草动,经济就可能伤筋动骨。如果和一个大的经济体合作,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积极参与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既能壮大自己的实力,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又能通过整个区域,把可能的风险伤害降到最低。B、滁州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需要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从农耕经济走向工业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5要想实现经济的腾飞,就必须走工业化道路,而工业化需要大量的投入,需要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6目前滁州工业经济不强,要想加快滁州的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是任何经济形态工业化初期都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只有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才能实现经济的腾飞。而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无外乎两个路径,一是通过自身的缓慢积累,另一个就是借助外来资本。目前,滁州已较落后,如果仅通过自身的积累发展经济,可能与发达地区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在注重自我积累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外来资本,尽快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如果我们能和一个较大的发达经济体实现了经济一体化,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下,区域内的先进地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就会向我市流动,最终促成我市资本原始积累的尽快完成,实现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7C、滁州上下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愿望,需要借助外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滁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省内先进城市相比,也处于后进状态。滁州经济弱小、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这一现状,全市上下并没有怨天尤人,气馁松劲,大家都有着通过跨越式发展,最后追上和超越先进地区的愿望。愿望和力量是跨越式发展的前提。但怎么干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光靠热情是不行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冷静思考。跨越式发展就是超常规发展,不能按部就班,亦步亦趋。从滁州先天条件来看,无论是资金、技术、人才等许多方面,仅靠自身肯定是不行的,必须借助外力,在这里,我们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政策及资金支持外,主要是积极促进其他发达地区的要素向我市流动。在现有的经济模式中,要素流动最快的就是区域一体化。因为要素的流动存在一个成本和收益的问题,在收益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成本就成为最优先考虑的因素。在同一区域内距离成本、政策成本都很低,有的甚至为零,根据经济学利益最大化的原理,要素肯定首先在区域内进行流动。因此,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滁州必须寻求一个先进发达的大经济体,尽快与之实现经济一体化,借助它的力量,谋求自身的快速发展。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滁州市要想摆脱经济总量过小的困境,加快工业化进程,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最现实,也是最迅速的一条路,就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参与区域内部的分工与合作,提高经济的关联度;采取洼地效应,吸引要素向我市流动,和区域内其他成员一道,抱团发展。三、区域战略选择原因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我们要分析参与不同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机会成本和可能收益,8通过分析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最终选择一个最有利于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与之实现经济一体化。1、地域范围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首先必须要地理相连,这是一体化的首要条件,否则就不称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但是和滁州相连的地方,也可以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是任选一个区域就随便与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是要通过分析看哪个区域最为有利于滁州经济发展,然后才与之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滁州的北面,是以“两淮一蚌”沿淮城市为核心的皖北经济区;在滁州的西南是以合肥为核心的合肥经济圈,在滁州的南面是皖江经济带,由于合肥经济总量及规模较小,人们有时也把合肥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带合并成皖江经济圈;在滁州的东面是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圈。上述三个经济圈(区)就是我市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范围。2、经济实力选择由于滁州自身的经济较弱,因此,在选择区域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时候,应尽可能选择一个大的经济体来带动滁州发展。以合肥为龙头的皖江经济圈现有人口1365万,2005年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1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29亿元。这一区域经济规模较大,对周边地区能够形成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两淮一蚌”为核心的皖北经济区现有人口3570万,2005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99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73亿元,由于自身仍比较弱小、松散,难以对其他经济体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强的经济体。A、长三角地区加工工业发达,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地区。2004年长三角以占全国不到6%的人口,创造的GDP占全国21.1%,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5.6%,实现外贸进出口占全国的1/3,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一半,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以上。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占10个。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加工工业基地,区内有宝钢、上海汽车等国家重量级工业大企业。2003年度珠三角全部14家特大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只及上海宝钢的80%左右。目前,长三角地区仅纺织业就打造出像雅戈尔、杉杉、红豆、波司登、恒源祥等十五六个中国“驰名商标”。B、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科技密集型的综合工业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为密集和发达的地区,区域内科技发达,人才荟萃,科技人才占全国的1/7,科学家、工程师占1/6,高中级技工人员占1/5,技术市场成交额和高新技术出口额均占1/5。9由于技术创新能力强,且具有雄厚的资本,长三角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跨国资本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C、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体系层次性明显长三角地区是世界各大河三角洲城镇数量最多的地区,目前城市化率已达45%,市镇密度是全国水平的10多倍,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6.9个城市,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分布着68座城镇,这三项指标都高于京津塘和珠三角。总体上已形成了一个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层次明显的城镇体系,能产生较高的城市群体能级效应。D、区域形象力较强。区域形象力是一个区域开放度、繁荣程度及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与发展前景的综合反映,它与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互动关系,是区域实力的外在表现。区域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或者投资公司数量最能直接体现一个区域的形象力。据统计,到2000年底,仅在上海,外资银行被其总行确定为中国境内业务的主报告行的银行就有21家,外国跨国公司把其中国(亚洲)地区总部设在上海的有30多家。3、发展前景选择滁州在选择一体化的区域时,不仅要选择经济实力强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未来发展前景。皖江经济圈,由于有省会城市作龙头,又有同一行政区划内的优势,加上规模较大,因此可以说前景较为光明。皖北经济区,由于经济总量较小,仍是一个较为松散的区域经济体,发展前景不显。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可以说发展前景一片光明。A、产业结构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产业链可以不断延长。由于长江三角洲是综合性工业区,产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其纺织、服装、机械、电子、钢铁、汽车、石化等工业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尤以微电子、光纤通讯、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更为突出。2002年,仅上海一市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就达到19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4%。B、科研水平高,发展后劲足。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雄厚,高校林立,科研院所遍布。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全国的1/6,科研机构经费投入占1/5,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占1/3,大中企业科研经费占1/4。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上海新产品产值率为14.3%,江苏为10.5%,浙江为9.5%,技术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上海为7.0%,江苏为6.5%。C、全世界普遍看好,人气旺。长江三角洲由于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特别是跨国资本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加上台湾高科技产业的纷纷进驻,可以说是到处一派繁荣。目前世界企业500强已有400多家落户长三角,180多家国际金融机构在此设立了办事机构。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上海正日益发展成为世界大公司、大银行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上海正朝着国际金融、经济、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D、通江达海,开放度高。长江三角洲位于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纵贯境内,并由此入海,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改革开往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诞生了的集体和私营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近年经过现代企业改造,经济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4、经济结构选择。滁州是个农业大市,是欠发达地区,但人力资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刚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在实现区域一体化时,一定要考虑到我们的后发优势,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皖江经济圈,工业经济相对发达,但总体上只能说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农产品丰富,人力资源也不缺乏,自身强调发展科技和加工制造业,和滁州经济的差异度不大,难以形成错位发展。皖北经济区,除“两淮一蚌”煤电、烟草等工业经济稍强外,经济水平总体不高,产业层次较低,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经济结构与滁州相似,滁州经济优势在此难以发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经济结构与滁州经济差异显著,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A、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长江三角洲总体上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经济发展迅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轻重工业均很发达。自身产业结构合理,科技教育领先,外来资本质量较高。尤其是上海等城市已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紧紧抓住不放,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正逐步减少。B、产业结构不同。长江三角洲工业经济尤为发达,农业所占比重较小,三产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大量农副产品需要从外地引进,劳动力资源相对匮乏,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实现产品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正急欲外迁,资本外溢和产业的梯度转移正加速进行。5、经济交往选择。由于皖江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是安徽的省会合肥,因此,滁州与其交往较密,但行政层面居多,经济交往总量较小。与皖北经济区交往较少,仅有的一些交往大多还是因为位于同省内,经济来往甚微。而滁州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交往一直很密。A、经济互动明显。据统计,2005年,滁州招商引资企业,70%来自长江三角洲。滁州的滁菊、绿豆、花生、水产品等不仅大举进入上海等城市,有不少已摆上了区域内各大城市的超市柜台;而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大城市的工业产品,长期以来也一直是滁州人消费的主要商品。在滁州的外出务工人员中,80%选择了长江三角洲地区。B、经济交往主动。滁州和长三角地区虽然分属不同行政区域,但由于两地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经济交往大都主动。产品相互需求,人员来往密切,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数不胜数。随着交通、通讯的日趋发达,以及产品和生产要素流动速度的不断加快,滁州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往将更加频繁。C、有长期交往传统。滁州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相连、山水相依、人文相亲,滁州的南谯、来安、全椒等区县,与南京的江浦、六合等城区,共有绵长的边界线,滁州所属的天长市更是深入江苏腹地。历史上,滁州和江苏省统属于江南省,古往今来,经济交往不断,经济上天然就有着很强的关联性。D、滁州是南京都市圈内的重要成员。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经济区的次级经济体,是以南京为核心,包括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滁州以及淮安的南部和巢湖的部分地区,其空间半径为100公里,高速公路行程在1小时左右。在南京都市圈内,除去淮安和巢湖的部分地区,现有人口2195万,2005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40亿元,财政收入达902亿元。在南京都市圈规划纲要中,滁州市区及来安、全椒两县和南京、仪征、句容、马鞍山一道被规划设计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圈层。102004年,滁州和南京市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南京滁州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这一协议的正式签署,标志着滁宁两地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两地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一个携手前进、互动共赢的崭新局面。通过上述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经济实力,还是从发展前景,不管是经济结构,还是经济交往,滁州选择与长三角地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有利。在滁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东向发展是滁州经济的必然选择。四、东向发展战略的途径。随着长三角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滁州已明确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接轨长三角,抢抓沿海资本、技术、产业等梯度转移机遇,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推动滁州的奋力崛起。11滁州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融入长三角的具体目的是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极的带动和辐射效应,以发挥比较优势为主参与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不断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使滁州成为长三角北翼的重要工业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非金属矿物质的精加工和供给基地,绿色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最终实现经济工业化、生活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构建小康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一)、更新观念,树立接轨意识解放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没有理论的指导,就无法凝聚人心、解放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每一个重大历史阶段,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对未来的精巧构思,而是敢于打破常规的决心和与时俱进的理念。由于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些干部群众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等、靠、要思想还很严重,缺少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的勇气,封闭保守、故步自封等思想意识仍束缚着他们的头脑,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我设限的思维定式在人们尤其是干部中大量存在。思想落后已成为滁州经济发展的桎梏。如不加以打破,滁州就无法融入长三角,更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接轨观念。观念落后一直是制约我市对外开放和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障碍。要融入长三角,促进滁州经济发展,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接轨。必须加强思想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只有加强思想理论的学习,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激发民众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为此滁州市委提出全面融入长三角是推动滁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需要,这就要求处理事情不能把自己的位置只摆在滁州,而是要从融入长三角的全局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在思想行动上,全方位地贴近和融入;各部门必须摆脱官僚作风,从融入长三角的角度,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提高为发展经济服务的思想;全市上下应明确接轨的目的是最终促进滁州市自身的发展,更新观念是为了实现滁州的全面腾飞。加强交流。加强与长三角的交流,多交流才能培养出前瞻性的思想理念,多交流才能从思想上更好地融入,才能促进发展。全市上下应主动与长三角地区交流,特别是加强与南京的交流,争取将一些层次高规模大的论坛和招商等活动引来滁州举行,提高滁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充分利用长三角拥有全国一流的经济学家群这一有利资源,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请他们献计献策,助推滁州融入长三角。应加强政府、企业、民间与长三角地区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消除市场壁垒,开辟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市场通道。在滁州相对弱小的形势下,走出去,对我们的发展尤为重要。要主动出击,不能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更不能有等人上门的思想,否则丧失机遇将会遗恨终生。走出去既要克服自卑,更要防止盲目自大等不正常心理,要有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要以诚相待,尤其要从双赢的角度去加强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二)、以融入南京都市圈为先导,逐步接轨长三角在长三角有两个层级的都市圈:一个是以上海为龙头的第一层级都市圈,另一个是以南京、杭州等城市为龙头的次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包括镇江、扬州及安徽省的马鞍山、芜湖和滁州等地。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核心,以放射状通道为依托,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群体。从滁州与南京的交往情况看,融入都市圈有良好的基础滁州与南京的联系较为密切,体现在居民日常生活和各类要素的流动上,远远超过了滁州与其它各地市的联系。一是劳动力要素向长三角大量流动。据市农调队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全市农村转移劳动力64.4万人,占全市乡村人口的18%,到东部地区的达60%,在流往外省的人口中,绝大部分在南京及周围地区经商、打工和从事其它职业。二是滁州市民的消费购买力向南京流动。滁州邻近南京,市民有到南京消费的传统习惯,现在双休日市民到南京游玩、购物消费的人数更多。从城调队对200户604人滁城居民调查显示,2005年1至6月份,42户去往长三角地区,有24户计70人去南京游玩、购物消费,购物主要集中在装璜建材、高档服装和高档耐用品,人均消费456元,据此推算,滁城每年去南京游玩、购物消费达5.4万人次,占滁城居民总人数的23%,消费4924万元。与此同时,滁州市场对南京的开放度不断扩大,比如南京卫岗牛奶,已占据本市居民牛奶销量的半壁河山。自南京苏果超市入驻滁州以来,其连锁店已发展到20多家,占据了滁州市相当的市场份额。南京部分大商场也落户滁州,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滁城的几家大商场,2005年销售额达1.9个亿,占滁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2%。另外南京的服务导报、扬子晚报销售量甚至超过了本市发行量最大的滁州日报。三是交通互联。宁滁两地达成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共建和改造道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交通的全面对接与联网;按照五级航道建设标准,对清流河、滁河等航道进行全面改造;完成了南京至滁州客运班线公司化改造。滁河作为两市的界河,过去一直“治理难”;滁宁合作协议签订后,两市按50年一遇的标准编制了治理规划,滁河水患将得到彻底根治。四是南京资金正向滁州流动。滁州还与南京签署了旅游专项合作协议,吸引对方30多家旅行社和20多家媒体前来观光踩线、跟踪报道。2005年“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来自南京及长三角地区的游客较往年增长47.1%,旅游收入近亿元。在特色农业上,滁州构建起标准化生产和服务体系,年销往南京的农副产品已达10亿多元。在经贸合作上,斯威特集团、华瑞国际集团等40多家著名企业,先后到滁州投资兴业,另据市招商局资料,2006年1至7月,南京来滁州投资的企业达70家,总投资额近10亿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滁州与南京两市经济交往密切,关联度高,从而为滁州融入都市圈,实现宁滁经济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从经济指标看,滁州必须融入南京都市圈1、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主要生产要素比较从土地资源方面来看,南京都市圈内六个城市中,滁州的土地面积最大,马鞍山市最小,南京与扬州的土地面积相当,镇江与芜湖面积接近。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主要生产要素比较(05年)城市名称土地面积(k)人口总量(万)资本规模(亿)南京6582595.85263.3镇江3847269.2 扬州6634456.3952.7芜湖3317226.9382.4马鞍山1686125.6318.3滁州13328435.6276.8注:资本规模为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这表明在土地资源上滁州市具有绝对优势,如何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参与都市圈的经济合作应是重点解决的问题。从人口资源方面来说,南京都市圈内的六个城市中,南京市的人口数量最多,扬州市与滁州市相当,马鞍山市最少.表明南京、扬州、滁州市在劳动力资源上具有一定的数量优势。从资本规模上,南京市的资本规模最大,扬州次之,滁州市最小,这说明在生产要素中,滁州市最稀缺的是资本,因此,引资和资本积累应是工作的重中之重。2、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经济规模比较从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整体规模来说,六个城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南京市,目前南京是六个城市中地区生产总值惟一超过2000亿的城市;二是镇江市和扬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在800-1000之间;三是芜湖、马鞍山、滁州在500亿以下,滁州市最少;通过对经济规模的比较可以认为,在南京都市圈内,南京具有一定的发展极作用,周边城市应充分利用南京市规模经济的带动和辐射效应。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经济规模比较(05年) 单位:亿元城市名称地区生产总值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财政收入南京2413.080.01215.01118.0510.2镇江833.538.2512.0283.3118.4扬州922.085.6518.1318.2117.0芜湖400.630.0213.2157.567.5马鞍山371.317.4240.7113.361.1滁州328.190.1124.6113.427.6从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来说,滁州在农业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南京市工业生产在六个城市中具有绝对优势,南京市在三次产业上也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滁州市则具有比较优势,从三次产业的构成看,滁州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工业化,以工业化来促进农业和第三产业再上一个台阶。从财政收入的绝对数量来说,六个城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具有较大财政收入规模的南京市,达510亿人民币;二是镇江市和扬州市,财政收入过100亿人民币;三是芜湖、马鞍山市,财政收入在100亿以下50亿以上;四是滁州市财政收入在50亿以下,仅仅相当于第一层次南京市的十八分之一。从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看,南京市最高,滁州市最低,这说明南京都市圈内六个城市中南京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最高,滁州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最低,也表明以农业为主要优势的滁州市经济属于粗放型,如何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应是下一步重点考虑的问题。3、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人均经济指标比较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六个城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0元的南京市;二是低于35000元大于30000元的镇江市和马鞍山市;三是在20000元左右的扬州市和马鞍山市;四是低于10000万元的滁州市,其中最高的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滁州的5倍多。南京都市圈内各城市人均经济指标比较(05年) 单位:亿元城市名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人均财政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南京409198651149976250镇江336154414123946020扬州203892567113795215芜湖18065299096293993马鞍山300014888119354511滁州755063583372801从人均财政收入来看,六个城市也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人均财政收入超过8000元的南京市;二是低于5000元大于4000元的镇江市和马鞍山市;三是低于3000元大于2000元的扬州市和芜湖市;四是低于100元的滁州市,其中最高的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滁州的13倍多。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来看,在六个城市中滁州市这两个指标最低,南京最高,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滁州高近90%,农民人均纯收入滁州高2倍多。通过对南京都市圈内六个城市的生产要素与经济指标分析可以看出,在生产要素上南京虽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在所有经济发展指标上,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人均规模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滁州虽然在土地和人口资源上具有要素优势,但所有经济发展指标,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人均规模都处于最低位置。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合作,进行资源的再配置,这对滁州市来说应是必然选择,也是最大发挥其资源优势,实现滁州市经济腾飞和追赶其他城市的重要途经。就经济发展阶段来讲,滁州应首先加入南京都市圈。从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来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在空间结构上,产业向一个个区域内聚集,并且这种趋势已日趋明显,且产业聚集的形成,有利于整合区域内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符合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重化工业将是现阶段的主要特征,而重化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要求一定的规模,分散是不经济的,且重化工业也需要一定的服务业支撑,因此比较适应在大都市发展。而重化工业也需要与之配套的产业群体及消耗重化工业产品的人口。从降低成本角度考虑,这都要从周边城市去找,重化工业需要便捷的大运量交通,周边城市在这方面却能提供很好的服务。日本曾对其三大都市圈做过一个统计,都市圈间的货物交流量只占1.5,98.5的货物都在区内消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一个地区的产业,可能就越来越不用向外运输,越来越趋向于满足本地区集聚的人口和产业群体的需要,区内产业和产品自我消化现象日趋明显。由于我市在地理、人员往来和产业等方面与南京联系极为紧密,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要接轨长三角,积极融入南京都市圈应是我们的首选。应注重加强与南京的合作。建立南京都市圈的根本意义是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从区域的角度,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建设,优化生存环境,协调城乡关系,按经济、社会与环境功能的整合需求及发展趋势,构筑相对完善的城镇群体空间单位,逐步形成与核心城市具有高度的经济、市场一体化的城市功能地域。2002年9月跨越苏皖两省八市的“南京都市圈规划纲要”出台,进一步构筑了圈内城市与南京的合作,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建设正式启动。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南京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南京都市圈已日趋成形。为加快南京都市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宁滁两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2004年5月,滁州市与南京市共同签署了南京滁州经济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这为滁州市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提供了法律保证。按照协议,两市将加强公路网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闻媒体的沟通,实现交通和信息的无缝对接;积极发展农业,加强农业合作,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以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促进制造业的融合;加强旅游业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共建旅游线路;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合作与交流,打破传统行政区划带来的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开放的市场经济新体制,统一市场准入制度,消除贸易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两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确保宁滁全面合作健康推进。12与南京合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市融入长三角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自食其言,以诚、信、真的态度尽快落实两市达成的合作协议。(三)、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分工,推动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甘当配角。长三角城市群体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在上海取得世界博览会承办权以后,于2003年在南京举行了长三角市长峰会,签署了“南京宣言”,吹响了进军2010年世界博览会,实现长三角经济腾飞的号角,13滁州要想搭上长三角这列高速列车,就必须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分工,甘当配角,把自己的经济全面融人长三角,和其形成统一的整体,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准确进行城市产业和功能定位,切忌贪大求全、盲目攀比,把加快发展作为城市产业和功能建设的出发点,诚心实意做一个长三角的卫星城,只有这样,才能在长三角这个火车头的带动下,实现滁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注重经济互补。滁州经济与长三角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应充分发挥自身制造业和资源优势,承接辐射,发展工业,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全力打造安徽省乃至长三角的家电制造业、汽车工业、纺织品工业、矿产资源深加工业四大基地。在区域分工中,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把滁州建成长三角农产品的供应基地;通过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把滁州建成长三角休闲度假基地;通过有序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把滁州建成长三角劳务输出基地。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提出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工业也要从以轻纺工业为主的轻加工型结构向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机电工业主导型结构转变,滁州与其产业定位互相契合,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利用现有条件,在错位发展中,逐步做大滁州经济。突出合作主体。企业是经济合作的主体,滁州应抓住长三角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紧跟长三角结构调整进程,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加强互动,促进滁州市企业与具有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的长三角企业进行联合和嫁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突出企业是合作主体,并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政府在合作中不仅举足轻重,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积极主动、引导扶持,经济交流与合作进展就快,效果就很显著;如果政府消极被动、无所事事,经济交流与合作进展就慢,甚至可能会无疾而终。因此,企业和政府在经济合作中都应找准自己的位置,企业不能一味地依赖政府,缺乏合作主动性;政府也不能越俎代庖,搞长官意志。这些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一定要克服。(四)、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招商引资、引智借助外力谋发展。滁州市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资本原始积累远远还没有完成。要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单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招商引资,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助外力谋发展。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正在蓬勃兴起,经济欠发达地区,谁能主动出击,抢得先机,谁就有可能实现经济的飞跃。目前,滁州市已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谋求外地生产要素向市内聚集,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在招商引资中,要注意撬动本地资本的投入,以本地资本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要有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招商引资是滁州经济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准备,持之以恒,以吸引尽可能多的资本投入滁州,最终实现经济在投资中成长,在扩张中壮大。加强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招商引资工作要有所突破,首先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近两年滁州市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滁州市城市环境卫生不容乐观,交通秩序混乱,一些职能部门紧握手中的权力,视部门职能为显示自身权力的砝码,官僚作风依然存在,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滁州的投资环境,为此滁州市委提出要注意修炼“内功”,不断加强投资软硬环境的建设。职能部门应改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全面检查原有的各项政策、规章和制度,凡是不利于加入长三角的,应立即着手加以修改,使之和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要求相一致;同时要整顿经济秩序,加强市场管理,全力打造“效率滁州”、“信用滁州”、“平安滁州”、“秀美滁州”;要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小时都市圈建设步伐,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信息及其他资源的全面接轨。加强产业投资载体建设。“筑巢”是吸引更多外来投资的基本要求,提升开发区和工业园的品位和功能,才能为外商提供良好的基础投资环境。工业园区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孵化器,是开展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应加快优化整合滁州及各县市区现有的园区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加强功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机制,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对那些能左右滁州经济发展形势的大企业,要按照投资者的需求,为他们设计建设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特色园区。目前,康佳已在滁州建立全国最大的数字电视生产基地,滁州正依托康佳、西门子冰箱、扬子等优势资源,积极引导相关配套产业集聚滁州,形成家电等特色产业群,在产业和市场接轨中谋求发展,壮大滁州经济实力。明确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滁州招商引资应重点面向长三角地区,在上海、南京等城市设立办事处,选派精兵强将驻点招商。滁州招商引资的重点一是民营资本,二是跨国公司等外资企业。密切关注长三角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动向,积极引导外资落户滁州。要注意研究长三角内各个独立经济的现状,对已出现资本外溢或即将出现资本外溢的地方,更要重兵把守,紧盯不放。要了解长三角内各地的产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及时主动的承接他们的产业转移。目前,长三角地区因土地等瓶颈,产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腾笼换鸟”,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应当集全市之力,充分发挥我们的区位、资源等优势,引来更多的企业到滁州投资。(五)、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它所吸纳的人口不断增加,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也将随之扩大。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耕地资源将相对匮乏,这使得其农产品的供应将更多地依赖于周边地区。滁州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以长三角的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结构,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为此,必须加速农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尽快扶持和培育一批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市场准入制度是现代经济的一大特色。产品质量安全是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我市农产品要想打入长三角市场,甚至成为各大超市的销售商品,就必须尽快制定蔬菜、畜牧、林果、粮食四大类产品的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地方标准,对绿色安全食品生产技术进行省级审定,实现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销售环节均有标准可循,另外,应建立质量检测体系,负责对原产地环境、投入品及农产品质量、市场准入的检验、检测等。建设一批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产品结构多样化。要瞄准长三角特别是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加快实施绿色品牌战略,按照产业化模式,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要本着市场牵动、科技先行、区域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根据各地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能力强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比如,在南谯区扩大滁菊种植面积,提高加工技术,严格按标准化生产,增加产品种类;在明光可以提高女山湖水产养殖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高质量无污染绿色水产品;利用全省的“银杏之乡”泊岗乡的产业特色,发展银杏生产加工业;搞好定远县双低油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天长国家商品油基地建设;扩大天长的鱼、蟹混养规模,发展绿色养殖业;扩大来安的特色产业地瓜、花生的生产规模和蔬菜的种植面积,扩大大棚面积,提高反季节蔬菜产量,增加品种。在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建设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应严格按照市场需求和国家标准,加快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发展步伐。以龙头企业带动初级产品的发展,提高绿色食品初级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绿色食品的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要加快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向系列产品开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要围绕名、特、优产品搞改造、上规模,以大规模、低成本、高科技含量来扩大市场份额,建设龙头企业。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把目标盯向长三角,吸引长三角投资,共建面向长三角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有关企业、有关部门应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包装保鲜、储运的项目准备书带到长三角去引资,共同建设和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和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产加销或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建设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营销网络体系。目前,滁州大多数农副产品只是通过普通渠道进入市场,市场聚集效应不显著,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因此,要发展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带动和引导作用,鼓励他们对外设立安全农产品的销售“窗口”,特别是要瞄准长三角农副产品准入标准,做好特色农副产品营销工作,打出自己的品牌。应建立专业化的绿色食品批发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把更多的优质安全绿色食品推向市场。加快农网建设步伐,为农产品网络销售和信息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