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公司企业创新管理方案_参考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129253094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设备公司企业创新管理方案_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自动化设备公司企业创新管理方案_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泓域/自动化设备公司企业创新管理方案自动化设备公司企业创新管理方案xx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 项目简介2二、 市场创新管理6三、 制度创新管理14四、 技术创新21五、 管理创新25六、 知识管理28七、 创立期企业的人才管理29八、 市场创新管理29九、 制度创新管理37十、 公司概况44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4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45十一、 人力资源配置45劳动定员一览表46十二、 发展规划47十三、 项目风险分析56十四、 项目风险对策58一、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有限责任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5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6667.00(折合约55.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53765.15。其中:主体工程35003.64,仓储工程6433.0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6685.38,公共工程5643.05。(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有限责任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我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自2011年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趋势中,年增长率均在20%以上,2021年市场规模达到360亿元,在目前下游需求不断增加、国产替代进程日益加速的背景下,预计市场将继续维持高增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8436.1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4711.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0%;建设期利息355.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流动资金3369.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27%。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4711.9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2619.7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43.79万元,预备费448.44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39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9205.03万元,纳税总额4629.64万元,净利润7551.4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2.25%,财务净现值17982.7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4.94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6667.00约55.00亩1.1总建筑面积53765.15容积率1.471.2基底面积20900.19建筑系数57.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257.082总投资万元18436.102.1建设投资万元14711.952.1.1工程费用万元12619.72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643.792.1.3预备费万元448.442.2建设期利息万元355.152.3流动资金万元3369.003资金筹措万元18436.103.1自筹资金万元11188.253.2银行贷款万元7247.854营业收入万元39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9205.036利润总额万元10068.647净利润万元7551.488所得税万元2517.169增值税万元1886.1510税金及附加万元226.3311纳税总额万元4629.6412工业增加值万元15263.5713盈亏平衡点万元10740.58产值14回收期年4.94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32.25%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7982.79所得税后二、 市场创新管理(一)市场创新域及其管理市场是供求关系的总和。所谓新市场,即包含着新的市场供给、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市场关系等方面的新的市场要素。只要改变其中任何一种市场要素,就会改变市场状况,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市场。所谓市场创新域,是指市场创新者可以选择的、能够引起现有市场发生变化并导致新市场出现的各种市场要素的总和。由于影响和制约市场变化的相关因素很多,所以,市场创新者可以选择的市场创新域也很多。由于各种相关的市场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所以,各种市场创新域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有些市场创新活动必须同时在若干个市场创新域里展开。1.产品创新域产品是最重要的市场要素之一,产品变化是市场变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任何一个企业都要向市场提供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实现其企业的社会使命。从市场关系的角度来说,可以把任何一种产品看做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一种手段。因此,产品的市场意义不在于其本身的某一种特性,而在于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某一种特性。改变一种产品的作用、结构、生产技术、市场形象、价格、服务或其他各种产品要素和产品属性,就会引起相应的市场变化,从而导致一种新市场的出现。这些能够影响和制约市场变化并导致新市场产生的各种产品要素群被称做产品创新域。由于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变化范围几乎是没有止境的,每一种产品又具有多方面的技术特性和市场特性,所以,产品的变化也是没有止境的,产品创新域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创新域。在选择产品变化域作为市场创新域时,还必须进一步分析产品的各种要素构成及其基本特征,充分考虑一种产品及其各种要素的变化方式、变化程度和变化后果的各种可能性。第一层是产品的核心要素,也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每一种产品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这实质上是为解决顾客的某种问题而提供的服务。在开发新产品时,市场创新者应该分析有关产品的核心要素,即其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为顾客提供新的使用价值满足顾客新的需要。只要改变产品的核心要素,就可以开辟相应的新市场。第二层是产品的实体要素,也就是上述核心要素的载体。一种产品的实体要素主要包括该产品的质量水平、产品特性、式样设计、品牌名称、产品包装等不同方面的特征。改变其中任何一种实体要素,都可以引起相应的市场变化,创造出一种新的市场,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创新域。第三层是产品的引申要素,也就是企业为产品用户所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保证、购买信贷、运送、安装、技术指导、维修等。总之,产品创新域是一个由多层次、多维度、多要素、多属性所构成的市场创新域,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创新域。面对如此广阔的创新大地,只要敢于创新,企业有机会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2.需求创新域需求是一种最重要的市场要素,需求变化是一种最根本的市场变化。就发展社会生产的目的而言,任何一种产品都只不过是满足某种市场需求的一种手段或工具而已。因此,立足于市场需求来进行市场创新和市场发展,也就具有更为深刻的战略意义。市场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的生存条件的客观反映。市场需求的发展要受到一系列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市场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市场规模和市场层次的变化。市场需求变化的程度和范围几乎没有绝对的界限,各种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为市场创新者提供了大量的市场创新机会,开辟了前景十分广阔的市场创新域。虽然产品创新也要着眼于市场需求,不过,产品创新域主要是面向生产者。在选择产品创新点时,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本企业的技术能力和资源条件等因素。而需求创新域则是直接面向用户,企业在选择需求创新点时考虑更多的是市场需求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一般说来,一个需求创新点可以容纳多个产品创新点。当然,有些产品具有多种功能与用途,同一种产品也可能满足多种市场需求。总之,需求创新域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创新域。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广泛性、相关性和无限发展性,为各种企业进行市场创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市场需求的抽象性、复杂性、变动性又给我们识别和掌握市场需求的具体形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不同的企业应该认真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掌握市场需求的实际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本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选择适当的需求创新域和创新点,开展市场创新。3.顾客创新域顾客是企业的生命源泉,根据不同类型顾客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市场创新,以满足各种顾,客的实际需要,是所有企业在进行市场创新时应该充分考虑的一个基本原则。顾客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要。企业应面向顾客的实际需要进行市场创新以促进企业发展。因此,抽象地说,顾客创新域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市场创新域。不过,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其真正的顾客都是极其有限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满足所有顾客的全部需要。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特殊使命。在制定市场创新战略时,应该进行必要的市场细分,确定本企业的服务对象,选择适当的目标顾客群作为本企业的目标市场创新域。作为一个基本的市场创新域,对顾客群作出分类要比对产品作出分类更为困难,也更加复杂。在对顾客进行细分的时候,必须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细分标准,选择适当的顾客创新域。总之,顾客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的服务对象,选择适当的服务对象是关系到企业市场创新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全部需要,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以确定适当的顾客创新域,选择有利的市场创新点。(二)市场创新源及其开发利用市场创新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有利的市场创新机会。但是,有利的市场创新机会并不会自动地产生创新成果,人们要将市场创新机会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成果,就必须利用这些机会,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引入某些能够改变市场状况、导致新市场产生的市场创新要素。因此,拥有相应的市场创新要素是进行市场创新的必要条件。所谓市场创新源,是指产生各种市场创新要素的源泉与获取这些市场创新要素的渠道。了解产生各种市场创新要素的源泉以及企业获取这些市场创新要素的主要渠道,有助于企业认识和掌握市场创新活动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开展市场创新活动。市场创新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的概念,所有的市场活动都蕴含着创新机会,所有的市场要素都连接着潜在的市场创新领域,在讨论市场创新源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创新要素的多样性和来源的广泛性与复杂性。通过采用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新的原材料、新的生产工艺、新的广告创意、新的产品包装、新的品牌商标、新的营销渠道、新的促销方式、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管理制度或其他新的市场要素,人们便可以改变现有产品的市场特性及其销售状况,或者开发出新的产品,开辟出新的市场,这就是市场创新。而那些能够改变现有市场状况、导致新市场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制度、新的组织形式等都是市场创新要素。各种市场创新要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来源与渠道获得。市场创新要素可以来自市场创新的主体。市场创新的主体是在市场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包括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的工作人员、企业外部的各类用户和供应,商,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者与市场合作者等。各种人都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市场创新的构想,提供市场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因此,我们可以把所有与市场活动有关的人员都看做是潜在的市场创新源。市场创新要素也可以来自市场创新的客体。市场创新的客体是市场,而市场状况是由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这两个方面决定的。所有能够影响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所有能够影响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结合机制与结合方式的制度、组织、手段与方法,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市场创新源。市场创新要素可以来自市场创新活动的各个领域。市场创新活动涉及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交易、消费和售后服务等市场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所有与市场创新活动有关的领域都存在可能产生各种创新要素的市场创新源。市场创新要素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有些市场创新要素来源于企业内部,有些市场创新要素来源于企业外部。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引进吸收、企业兼并联营等都是获取创新要素的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选择和优化各种生产要素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效益。市场创新既体现在对现有各种生产要素与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上,也体现在对各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市场资源的引入与应用上。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各种新的生产要素与新的市场资源会不断被开发,生产要素与市场资源的结合方式也会不断变革。所以,企业可以利用的各种市场创新源是不会枯竭的。只要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创新机制,重视市场创新信息的管理,强化企业的研究开发与市场营销职能,不断开辟和充分利用各种市场创新源,善于从各种相关的新事物中发现有用的市场创新要素,就能不断地推进市场创新活动并取得成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 制度创新管理(一)企业制度创新需解决的问题企业制度创新是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工作。在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企业制度创新的层次性企业制度创新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需要各不同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形成“合力”才能完成。但是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在:(1)宏观层次上企业制度创新的时滞性。虽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宏观企业制度创新滞后,如干部任用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是制约企业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因。(2)既得利益的干扰。各级政府因其对各自利益的不同考虑,限制企业制度创新,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手段干预企业,致使企业制度创新无法进行。这是阻碍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原因。(3)平均主义思潮的残留。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内部一直实行平均的分配制度。各个层次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协调理顺不同层次上的企业制度创新关系,消除各层次上的时滞,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创新外部环境,形成良性创新机制。2.企业制度创新的变形企业制度创新成果是用一系列制度固定下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制度创新的,变形,即一种按照企业制度创新主体设计而形成的制度,在它产生的过程中,或者在它形成后不久,就发生了变化,同原来的设计有较大的差异,起不到它本来应当起的作用。例如,原来设计的股份公司既考虑股东的利益,又考虑公司法人的利益,并力求在经济发展中使企业,有较大的活力,但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同原来的设计有较大的出入;再比如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人事制度的创新,目的是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但在实际执行中发生了变异。这些情况不一而足,这就涉及制度变形问题。如前所述,各个不同层次创新主体根据其在企业制度创新中所获得的预期纯收入来决定其参加程度,并有意或无意在执行中进行调整,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拉动,从而产生企业制度创新的变形。(二)企业制度创新的管理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机制,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公司规范运作。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是:资产所有者拥有公司的所有权;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成为由股东大会授权的公司财产托管人,拥有重大决策及对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和报酬决定权;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作为董事会的代理人,具体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监事会对公司财务和董事、监事进行监督,向股东会负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合理配置权力、公平分配利益以及明确各自职责,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提高公司效率,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目标。目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由于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公司的运行机制和运转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一个空架子,“形备而实不至”。原有许多结构性问题、矛盾和弊病,在新的机制下依旧存在,突出表现在:(1)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不明确、运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制衡机制。(2)董事会的作用未能真正发挥。董事会的重要职能是进行重大决策、推动决策的实施和选聘经营者,但是公司治理的这一重要制度安排往往无法有效落实。现实中,许多公司的董事会内部缺乏制约机制,代表大股东的董事利用优势地位,左右公司决策,影响了公司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3)经营层缺乏独立性。董事会成员与经营层高度重合,总经理没有充分、明确的授权,董事长、总经理之间“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十分突出。(4)监事会不能实施有效监督。监事会的职责主要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者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但监事往往被视为领导职务和形式上的安排,监事会懂财务管理的人才甚少,形同虚设。(5)“新三会”与“老三会”难以协调运作。职工参与经营管理的渠道不畅,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新机制运行不顺。在分析这些问题的症结时,应该看到,制度创新不仅仅是一项新制度的引进或制定,其实际效果还要取决于这一制度的运行规则和运行程序以及与内外部环境的协调。实践证,明,仅有公司组织和实体方面的法律规定是不够的,必须有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的支撑。1.程序与程序创新什么是程序?从法律学角度看,程序主要体现为主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和手续来作出决定的相互关系,包括决定成立的前提和决定过程。实际上,程序是一种角色分派体系,程序参加者在角色就位之后,各司其职,互相间既配合又牵制,这即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精髓所在。程序的作用在于引导和支持主体权力的行使,协调各个权力之间的关系,防止滥用权力和出现错误,克服决定过程的任意性,通过决定前提和决定过程的合理性来保障决定的合理性。在现代经济组织的复杂关系中,制度的推行是通过程序体系的严密化而实现的,程序的本质是使复杂变为有序,遵循程序行使权力。不仅如此,从程序入手还可以化解变动带来的冲突。新的制度为社会所接受和承认需要一个过程,在旧的机制废除之后,需要新的程序来消化矛盾。在变革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强调程序的意义。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非没有程序,问题是这些程序太薄弱,不足以支撑整个制度结构。公司法对公司运作的程序只作了很少的原则性规定,甚至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决策的方式都没有作规定。具体到各个公司,由于缺乏法律依据,能在公司章程或规章制度中对公司运作程序进行具体明确规定的,更为少见。由于国有企业传统管理重行政程序而轻法定程序的习惯影响,使得对于仅有的程序,许多人也设法规避或干脆不按章出牌。因此,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程序设置,必须加强并进行创新,使程序符合并承载新制度的功能要求,具有合理性、确定性和易用性。2.职工持股制与企业制度创新职工持股制度是一种由企业职工拥有本企业产权的股份制形式,在我国广泛存在的股份合作制就是这种制度的一种组织形式。职工持股制度起源于西方,一般被称为“职工持股计划”,是由美国律师LouisKelso在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的。可以说,职工持股制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但它带来的制度创新意义和显著的实际效果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正不断深化的中国而言,职工持股制度在理顺产权关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也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虽然中国的不少企业已经实行了职工持股制度,但职工持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结合具体企业的状况进行研究。在我国建立职工持股制度的意义在于:(1)有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人力资源的配置存在着很大的自发性和无序性,而且劳动力技术水平越高,人才的流动性越大,并且出现了高科技人才向一般管理岗位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流动的现象。实行职工持股制度,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在职工的参与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够增加透明度,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得以真正形成,企业才可以真正形成凝聚力,职工都会将所从事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一份事业。当职工的股份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增值时,职工会像关心自己的眼睛一样关心企业的发展,职工也自然会加倍努力工作,因为,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收益和退休后的养老保障。这时,职工更看重企业的长远发展,不会轻易离开企业。(2)有助于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职工持股制度,组建职工持股会,由持股会代表职工行使公司股东的权利,使目前大多数公司的股东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就可以有效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职工是企业的核心,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职工也最清楚企业的优势和不足,让职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决策效率。与此同时,职工在监事会的监督工作也能够落到实处。更为重要的是,让经理层持有较多的股份,既有利于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又有利于充分调动企业骨干的积极性。经理层在得到股份增值的激励时,也就不会钻企业的漏洞,为自己谋取利益,公司还可以实行期股制度,进一步奖励经理的工作,这样也就解决了企业“内部人控制”的问题。(3)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原则是抓大放小,对于大型国有企业,尤其是列入股份制试点的企业,大多数已经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并且通过政府引导,进行了战略性的资产重组,其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境内外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初步摆脱了困难。但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它们虽然在产值上占小比例,但在就业人员以及企业数量方面都占了大比例,中小企业能否搞好,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的平衡。实践中,中小企业的改革存在许多困难,如缺乏启动资金,产品设备落后,需要进行实质性资产重组并有各种优惠政策。由于中小企业的起点较低,它们的融资能力也很差。如何使中小企业摆脱困境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四、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领域,许多学者和实践者对此有积极的贡献,下面是对部分学者贡献的简单介绍。索罗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一“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不少学者都在技术创新概念上作过较接近的研究,到1962年,才由伊诺斯在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定义。伊诺斯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拓市场等”。显然他是从行为集合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的。另外,林恩则首次从创新时序过程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曼斯费尔德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产品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常为后来的学者认可并采用。他认为,产品创新是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开始,以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为终结的探索性活动。厄特巴克在20世纪70年代的创新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在1974年发表的产业创新与技术扩散中认为,“与发明或技术样品相区别,创新就是技术的实际采用或首次应用”。弗里曼是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他对创新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更多地从经济角度来考察创新;二是把创新对象基本上限定为规范化的重,要创新。他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只是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因此他在1973年发表的工业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败研究中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的、工艺的和商业化的全过程,其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新技术工艺与装备的商业化应用”。其后,弗里曼在1982年的工业创新经济学中明确指出,技术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缪尔塞对几十年来在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多种主要观点和表述作了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在其收集的300余篇相关论文中,约有3/4的论文在技术创新界定上接近于以下表述: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性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成功应用的程序,就是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缪尔塞将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一定义突出了技术创新在两方面的特殊含义:一是活动的非常规性,包括新颖性和非连续性;二是活动必须获得最终的成功实现。应当说,这一定义是比较简练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的,但至今国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创新定义。技术创新的分类方法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大范畴:一是宏观与微观分类法,主要划分依据是创新层次与范围。有代表性的宏观分类法是英国科学政策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产出/应用分类法;微观分类法主要有厄特巴克等人的过程创新与产品创新分类法等。二是创新客体与主体分类法,主要划分依据是创新活动的技术变动强度与对象;主要有弗里曼的客体分类法和帕维特的主体分类法。技术创新还可以按技术开发型和市场开发型进行分类,这里不一一讨论。下面仅简要介绍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工艺)创新这两种分类。1.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根据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引起的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根本性创新是指技术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它常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2.产品创新和过程(工艺)创新根据技术创新中创新对象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产品创新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业化。按照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可分成重大(全新)的产品创新和渐进(改进)的产品创新。产品用途及其应,用原理有显著变化者可称为重大产品创新。重大的产品创新往往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相联系,比如集成电路技术的突破带来了众多电子产品的换代,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电子产品市场整体格局改变等。渐进(改进)的产品创新是指在技术原理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所作的功能上的扩展和技术上的改进。我们不能轻视渐进或改进式的创新,正是这类创新,不断地吸引大量的顾客,为企业产品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过程创新,也称工艺创新,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的变革,它包括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过程(工艺)创新同样也有重大和渐进之分。技术创新的经济意义往往取决于它的应用范围和对需求的满足,而不完全取决于是产品创新还是过程(工艺)创新。五、 管理创新由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将会不断地出现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需求推动了企业的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成功实施可以使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功效得以更好地发挥。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整合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式管理,也可以是新的具体资源整合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管理。管理创新在现代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家阶层的形成,等等。企业的管理创新有五个重点。1.构建共同愿景企业的共同愿景是指企业所有员工共同的愿望和共享的景象。这种景象是企业中所有成员所共同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组织的这一愿景而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它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企业的共同愿景包含企业的发展蓝图、价值观、使命和组织目标。构建企业共同愿景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培养组织成员的共同语言,进行团队学习、深度会谈以及实现自我超越等。2.把握产业先机现代企业若想在市场上获胜,那么首先是选择那些能够为企业提供长期盈利可能的产业,然后才是在市场上、在企业资源的整合上如何努力的问题。现代企业应该努力在把握人,类基本需求欲望的条件下创造人类未来的需求,由自己来开创一个新兴产业从而在产业演化更替中获得领先。3.开展资产运作资产运作是指运作资产以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资产不同于资本的概念。资产是指企业由于过去的活动所形成的、现在拥有或掌握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在未来能够产生效益的经济资源或财产。企业的资产在运作的过程中能更快地得到增值,从而使得资产的配置效率更高。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战略目标的变动、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动等都要求企业的资产作相应的运作。4.再造工作流程美国管理学家哈默认为流程再造是:根本性地重新思考,彻底地更新作业流程,以便在衡量当前关键的要素表现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显著(戏剧性)的改善。这一定义中包含了四个关键词: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和流程。流程再造的概念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包括政府部门。5.回归人本管理人本管理作为管理创新的重点之一,一方面是因为人力资本将在企业众多资本要素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因为人本身的发展将呈现很大的空间与需求,也就是说人们将对自己本身的发展更加重视了。人本管理概念是建立在对人的基本假设之上的,实际上就是把人看做是一个追求自我实现、能够自我管理的社会人。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的、自在的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和工作任务,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企业共同理想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显然,回归人本管理有助于人力资源能量的释放,是企业创新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六、 知识管理前面实际上已经提到,创立期企业人才流失造成的不仅是人才损失,而更重要的是可能将其竞争力的核心部分一技术泄露出去。因此,知识管理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很多矛盾。如果将知识牢牢掌握在创业团队自己手里,那么,这个企业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大的,如果由非创业团队掌握着核心知识,就有可能存在技术泄露的风险。如何防范和管理呢?首先,如果是可以申请专利的技术,可以申请专利。其次,如果是无法或者不便申请专利的技术,而又有必要让其他人员掌握,那么,就想办法让这些人成为核心人员,以稳定这些人员。最后,对于重要的技术,需要建立知识档案。七、 创立期企业的人才管理高技术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其最大财富是在人的脑子里,高科技企业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而人才是技术的载体。如果核心技术人员走了,他也带走了技术,并且很可能使原公司多了一位竞争者。企业能否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将关系到企业核心能力的成长及企业核心技术的保密问题。因此,高技术企业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的最大不同可能就是人员管理方面的不同。新创立的高技术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出现分裂现象,美国硅谷有些经验值得借鉴。其中最值得借鉴的是知识参与分配和管理参与分配,这种特殊的分配体制可以凝聚人才、吸引人才。知识参与分配、管理参与分配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简单地送给核心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企业股份,另一种方式是实行期权制度。八、 市场创新管理(一)市场创新域及其管理市场是供求关系的总和。所谓新市场,即包含着新的市场供给、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市场关系等方面的新的市场要素。只要改变其中任何一种市场要素,就会改变市场状况,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市场。所谓市场创新域,是指市场创新者可以选择的、能够引起现有市场发生变化并导致新市场出现的各种市场要素的总和。由于影响和制约市场变化的相关因素很多,所以,市场创新者可以选择的市场创新域也很多。由于各种相关的市场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所以,各种市场创新域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有些市场创新活动必须同时在若干个市场创新域里展开。1.产品创新域产品是最重要的市场要素之一,产品变化是市场变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任何一个企业都要向市场提供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实现其企业的社会使命。从市场关系的角度来说,可以把任何一种产品看做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一种手段。因此,产品的市场意义不在于其本身的某一种特性,而在于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某一种特性。改变一种产品的作用、结构、生产技术、市场形象、价格、服务或其他各种产品要素和产品属性,就会引起相应的市场变化,从而导致一种新市场的出现。这些能够影响和制约市场变化并导致新市场产生的各种产品要素群被称做产品创新域。由于产品的品种和规格的变化范围几乎是没有止境的,每一种产品又具有多方面的技术特性和市场特性,所以,产品的变化也是没有止境的,产品创新域是一个极其广阔的市场创新域。在选择产品变化域作为市场创新域时,还必须进一步分析产品的各种要素构成及其基本特征,充分考虑一种产品及其各种要素的变化方式、变化程度和变化后果的各种可能性。第一层是产品的核心要素,也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每一种产品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这实质上是为解决顾客的某种问题而提供的服务。在开发新产品时,市场创新者应该分析有关产品的核心要素,即其所具有的使用价值,为顾客提供新的使用价值满足顾客新的需要。只要改变产品的核心要素,就可以开辟相应的新市场。第二层是产品的实体要素,也就是上述核心要素的载体。一种产品的实体要素主要包括该产品的质量水平、产品特性、式样设计、品牌名称、产品包装等不同方面的特征。改变其中任何一种实体要素,都可以引起相应的市场变化,创造出一种新的市场,这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创新域。第三层是产品的引申要素,也就是企业为产品用户所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保证、购买信贷、运送、安装、技术指导、维修等。总之,产品创新域是一个由多层次、多维度、多要素、多属性所构成的市场创新域,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创新域。面对如此广阔的创新大地,只要敢于创新,企业有机会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2.需求创新域需求是一种最重要的市场要素,需求变化是一种最根本的市场变化。就发展社会生产的目的而言,任何一种产品都只不过是满足某种市场需求的一种手段或工具而已。因此,立足于市场需求来进行市场创新和市场发展,也就具有更为深刻的战略意义。市场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的生存条件的客观反映。市场需求的发展要受到一系列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市场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市场规模和市场层次的变化。市场需求变化的程度和范围几乎没有绝对的界限,各种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为市场创新者提供了大量的市场创新机会,开辟了前景十分广阔的市场创新域。虽然产品创新也要着眼于市场需求,不过,产品创新域主要是面向生产者。在选择产品创新点时,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本企业的技术能力和资源条件等因素。而需求创新域则是直接面向用户,企业在选择需求创新点时考虑更多的是市场需求的实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一般说来,一个需求创新点可以容纳多个产品创新点。当然,有些产品具有多种功能与用途,同一种产品也可能满足多种市场需求。总之,需求创新域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创新域。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广泛性、相关性和无限发展性,为各种企业进行市场创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市场需求的抽象性、复杂性、变动性又给我们识别和掌握市场需求的具体形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不同的企业应该认真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掌握市场需求的实际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本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选择适当的需求创新域和创新点,开展市场创新。3.顾客创新域顾客是企业的生命源泉,根据不同类型顾客的不同需求来进行市场创新,以满足各种顾,客的实际需要,是所有企业在进行市场创新时应该充分考虑的一个基本原则。顾客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不同的顾客有不同的需要。企业应面向顾客的实际需要进行市场创新以促进企业发展。因此,抽象地说,顾客创新域也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市场创新域。不过,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其真正的顾客都是极其有限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满足所有顾客的全部需要。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特殊使命。在制定市场创新战略时,应该进行必要的市场细分,确定本企业的服务对象,选择适当的目标顾客群作为本企业的目标市场创新域。作为一个基本的市场创新域,对顾客群作出分类要比对产品作出分类更为困难,也更加复杂。在对顾客进行细分的时候,必须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细分标准,选择适当的顾客创新域。总之,顾客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的服务对象,选择适当的服务对象是关系到企业市场创新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任何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全部需要,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以确定适当的顾客创新域,选择有利的市场创新点。(二)市场创新源及其开发利用市场创新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有利的市场创新机会。但是,有利的市场创新机会并不会自动地产生创新成果,人们要将市场创新机会转化为现实的创新成果,就必须利用这些机会,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引入某些能够改变市场状况、导致新市场产生的市场创新要素。因此,拥有相应的市场创新要素是进行市场创新的必要条件。所谓市场创新源,是指产生各种市场创新要素的源泉与获取这些市场创新要素的渠道。了解产生各种市场创新要素的源泉以及企业获取这些市场创新要素的主要渠道,有助于企业认识和掌握市场创新活动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开展市场创新活动。市场创新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的概念,所有的市场活动都蕴含着创新机会,所有的市场要素都连接着潜在的市场创新领域,在讨论市场创新源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创新要素的多样性和来源的广泛性与复杂性。通过采用一种新的产品设计、新的原材料、新的生产工艺、新的广告创意、新的产品包装、新的品牌商标、新的营销渠道、新的促销方式、新的组织形式、新的管理制度或其他新的市场要素,人们便可以改变现有产品的市场特性及其销售状况,或者开发出新的产品,开辟出新的市场,这就是市场创新。而那些能够改变现有市场状况、导致新市场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新制度、新的组织形式等都是市场创新要素。各种市场创新要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来源与渠道获得。市场创新要素可以来自市场创新的主体。市场创新的主体是在市场中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包括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部门和市场营销部门的工作人员、企业外部的各类用户和供应,商,以及企业的市场竞争者与市场合作者等。各种人都有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市场创新的构想,提供市场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因此,我们可以把所有与市场活动有关的人员都看做是潜在的市场创新源。市场创新要素也可以来自市场创新的客体。市场创新的客体是市场,而市场状况是由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这两个方面决定的。所有能够影响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的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所有能够影响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之间结合机制与结合方式的制度、组织、手段与方法,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市场创新源。市场创新要素可以来自市场创新活动的各个领域。市场创新活动涉及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交易、消费和售后服务等市场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所有与市场创新活动有关的领域都存在可能产生各种创新要素的市场创新源。市场创新要素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得。有些市场创新要素来源于企业内部,有些市场创新要素来源于企业外部。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引进吸收、企业兼并联营等都是获取创新要素的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选择和优化各种生产要素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的效益。市场创新既体现在对现有各种生产要素与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上,也体现在对各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市场资源的引入与应用上。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各种新的生产要素与新的市场资源会不断被开发,生产要素与市场资源的结合方式也会不断变革。所以,企业可以利用的各种市场创新源是不会枯竭的。只要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市场创新机制,重视市场创新信息的管理,强化企业的研究开发与市场营销职能,不断开辟和充分利用各种市场创新源,善于从各种相关的新事物中发现有用的市场创新要素,就能不断地推进市场创新活动并取得成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九、 制度创新管理(一)企业制度创新需解决的问题企业制度创新是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工作。在企业制度创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企业制度创新的层次性企业制度创新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需要各不同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形成“合力”才能完成。但是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着多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在:(1)宏观层次上企业制度创新的时滞性。虽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心,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宏观企业制度创新滞后,如干部任用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是制约企业制度创新的根本原因。(2)既得利益的干扰。各级政府因其对各自利益的不同考虑,限制企业制度创新,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手段干预企业,致使企业制度创新无法进行。这是阻碍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原因。(3)平均主义思潮的残留。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内部一直实行平均的分配制度。各个层次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协调理顺不同层次上的企业制度创新关系,消除各层次上的时滞,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创新外部环境,形成良性创新机制。2.企业制度创新的变形企业制度创新成果是用一系列制度固定下来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制度创新的,变形,即一种按照企业制度创新主体设计而形成的制度,在它产生的过程中,或者在它形成后不久,就发生了变化,同原来的设计有较大的差异,起不到它本来应当起的作用。例如,原来设计的股份公司既考虑股东的利益,又考虑公司法人的利益,并力求在经济发展中使企业,有较大的活力,但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同原来的设计有较大的出入;再比如企业管理创新中的人事制度的创新,目的是挖掘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但在实际执行中发生了变异。这些情况不一而足,这就涉及制度变形问题。如前所述,各个不同层次创新主体根据其在企业制度创新中所获得的预期纯收入来决定其参加程度,并有意或无意在执行中进行调整,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拉动,从而产生企业制度创新的变形。(二)企业制度创新的管理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机制,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公司规范运作。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通常是:资产所有者拥有公司的所有权;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成为由股东大会授权的公司财产托管人,拥有重大决策及对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和报酬决定权;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作为董事会的代理人,具体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监事会对公司财务和董事、监事进行监督,向股东会负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合理配置权力、公平分配利益以及明确各自职责,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提高公司效率,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目标。目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由于体制和企业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公司的运行机制和运转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一个空架子,“形备而实不至”。原有许多结构性问题、矛盾和弊病,在新的机制下依旧存在,突出表现在:(1)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不明确、运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约束和制衡机制。(2)董事会的作用未能真正发挥。董事会的重要职能是进行重大决策、推动决策的实施和选聘经营者,但是公司治理的这一重要制度安排往往无法有效落实。现实中,许多公司的董事会内部缺乏制约机制,代表大股东的董事利用优势地位,左右公司决策,影响了公司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3)经营层缺乏独立性。董事会成员与经营层高度重合,总经理没有充分、明确的授权,董事长、总经理之间“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十分突出。(4)监事会不能实施有效监督。监事会的职责主要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者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但监事往往被视为领导职务和形式上的安排,监事会懂财务管理的人才甚少,形同虚设。(5)“新三会”与“老三会”难以协调运作。职工参与经营管理的渠道不畅,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新机制运行不顺。在分析这些问题的症结时,应该看到,制度创新不仅仅是一项新制度的引进或制定,其实际效果还要取决于这一制度的运行规则和运行程序以及与内外部环境的协调。实践证,明,仅有公司组织和实体方面的法律规定是不够的,必须有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的支撑。1.程序与程序创新什么是程序?从法律学角度看,程序主要体现为主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和手续来作出决定的相互关系,包括决定成立的前提和决定过程。实际上,程序是一种角色分派体系,程序参加者在角色就位之后,各司其职,互相间既配合又牵制,这即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精髓所在。程序的作用在于引导和支持主体权力的行使,协调各个权力之间的关系,防止滥用权力和出现错误,克服决定过程的任意性,通过决定前提和决定过程的合理性来保障决定的合理性。在现代经济组织的复杂关系中,制度的推行是通过程序体系的严密化而实现的,程序的本质是使复杂变为有序,遵循程序行使权力。不仅如此,从程序入手还可以化解变动带来的冲突。新的制度为社会所接受和承认需要一个过程,在旧的机制废除之后,需要新的程序来消化矛盾。在变革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强调程序的意义。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并非没有程序,问题是这些程序太薄弱,不足以支撑整个制度结构。公司法对公司运作的程序只作了很少的原则性规定,甚至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决策的方式都没有作规定。具体到各个公司,由于缺乏法律依据,能在公司章程或规章制度中对公司运作程序进行具体明确规定的,更为少见。由于国有企业传统管理重行政程序而轻法定程序的习惯影响,使得对于仅有的程序,许多人也设法规避或干脆不按章出牌。因此,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程序设置,必须加强并进行创新,使程序符合并承载新制度的功能要求,具有合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