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28768290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作者:李济民来源:山西农经2020年第20期李济民(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61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快递行业迅速发展。快递包装造成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问题,对生态经济造成了负面影响。为实现快递、电子商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快递 包装回收理念逐步落实。分析了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提出了快递包装回收的难点, 以促进快递行业绿色发展。关键词:快递包装;回收;制约因素;对策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0-0151-02中国图书分类号号:F259.2文献标志码:A当前,网上购物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会带来快递 袋、纸箱等包装物品的浪费。尽管过度包装已经引起人们对“快递垃圾”问题的重视,但大多 数快递公司或电商尚无回收计划。快递用的胶带和填充泡沫等,往往无人回收,只能直接扔掉。中国邮政局最新发布的中 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指出,问题最为突出、污染最为严重的是胶带、塑 料袋以及塑料填充物。鉴于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与现状,这3类包装无论是在可降解、循环等 环保材料的使用上,还是在回收、处理与再利用上,均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分析了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和对策,为此,提高快递包装的回收率,实现包装资源的 循环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我国快递包装回收概述2018年,快递服务企业的业务量已经累计完成507. 1亿件,同比增长了26.6%,增量 106.5亿件。现代服务业中,快递成为世界范围的经济焦点。我国快递行业规模已位于世界首位,快递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在影响GDP增长速度的同 时,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据统计,2016年我国快递包装量达到400亿个左右,但包装的回收利用率不足10%。从 数据看,回收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是4亿个包裹的外包装被循环利用,快递包装二次利 用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觑。为促进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通过快递包装回收实现 行业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我国快递企业发展的趋势1。各大快递物流公司在包裹回收二次利用方面开始行动起来。例如2019年6月,菜鸟驿站 联合四通一达宣布启动“回箱计划”,将在全国铺设5万个绿色回收箱。申通和韵达快递网点、 中通快递超市、圆通妈妈驿站、百世邻里等,都将成为绿色快递末端站点。目前3万余个回收 箱已陆续铺设,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快递包装回收不仅是经济议题,更是环保议题。环保问题是随着网购发展而不断被放大的 难题。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难的原因主要有快递企业、供应商、快递员和消费者缺乏回收意识, 认知不足;快递包装物分散,回收难度大;机制不健全;难以再利用等。目前我国快递包装回 收存在以下制约因素。2.1行业本身缺乏执行标准在各类快递企业中,存在大量新兴企业,例如宅急送、中通等公司。这些企业为实现发展 利益最大化,有着不同的运营标准,并没有遵守快递行业对运输过程、包装过程、包装规格、 包装材料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不同运营标准增加了快递包装回收难度,阻碍了快递行业的进一 步发展。与此同时,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中建立了自营物流体系,例如京东、唯品会等。在此 基础上,该类企业虽然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但资源浪费、物理成本方面仍然存在明显劣势, 导致物流行业中各企业出现包装乱象,从而制约了快递行业包装回收体系的建设。2.2包装技术滞后性现有快递包装物种分为快递运单、塑料袋、封套、胶带、编织袋、内部填充、包装箱7类 物质。这些物质中,胶带、内部填充物、塑料袋,因其不可降解的因素,属于重复率、回收率 较低的包装类型,大部分回收站拒绝回收该类物品。纸箱、编织袋虽属于可回收物质,但由于运输、拆卸期间容易出现损害,回收后加工、修 复成本较高,导致此类物品回收率不高。由此可见,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在于快递包装技 术。目前,我国快递包装所选用的材料仍存在科技含量低、成分不环保、包装设计科学性不高 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对快递包装技术创新、投入成本的不重视以及包装技术本身的滞 后性2。2.3环保意识较弱快递包装回收工作应由快递企业、消费者双方共同参与。部分消费者缺乏环保意识,没有 将环保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很多消费者在拆卸快递时,仅关注所买物品,并没有及时对快 递包装进行分类处理,影响了相关人员对快递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和回收利用。3提高快递包装回收率的有效对策3.1 统一快递包装标准根据我国现阶段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为提高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率,应统一快递包装 标准,在保障材料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实现材料的循环使用。具体来说,相关人员应重视快递 包装技术,加大材料研究力度,以此为基础制定包装标准,规范行业快递包装和回收工作。技术人员更新包装材料时,应确保该类材料能实现环保、易于回收、不会因挤压而变形为 基本设计目标,进而降低快递包装废弃速度,延长包装产品使用周期。同时,相关人员应针对包装材料的外观设计和重量展开统计工作,分析不同规格物品材料 需求范围,创新包装技术以及完善包装标准。此外,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在制作材料时,应从源 头上选择环保材料,例如应尽量减少使用聚乙烯制造的塑料袋。3.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快递企业面临的包装回收利用问题属于快递产业结构优化、转型的重要问题。我国政府应 重视快递行业的整体调控,针对包装问题,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提高快递资源利用率,促进快 递行业进步与发展。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应颁布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的相关法规,形成健全规范体系,让快递包 装业、快递行业在运营期间能够有法可依。例如针对现有快递业务进行指导和规范,应针对包 装生产、使用、回收等内容进行补充与说明,督促快递行业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同时,重视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工作的监察力度,呼吁群众积极参与,在潜移默化中 激发群众的环保意识。对于部分快递包装回收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鼓 励企业发展。例如政府部门应针对专门进行回收工作的企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开发 绿色贷款渠道,颁布相关文件,给予资金补贴。3.3提升消费者环保意识消费者是快递包装回收的直接参与者。应重视环保理念、资源回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完 善快递包装回收设施,在消费者具有环保意识的基础上,实现包装回收、资源利用的衔接。一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需科学、合理规范包装,保障材料质量,确保商品不受损害。另一 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向消费者宣传包装回收相关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重视程度,以此确保快递 包装回收工作有序开展。例如相关人员应通过网络、流行视频软件、新闻媒体等渠道,积极宣 传快递包装回收理念,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为快递包装回收工作打好群众基础。快递包装回收事业的发展,需要发挥社会各界的作用。只有唤醒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才能 促进快递包装回收、分类、利用等工作的有效开展。3.4建立专业回收体系要想提高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率,需建立专业回收体系,覆盖生产、回收、使用等核心环节, 实现快递包装、回收工作的全程、实时监控。相关行政部门应联合快递企业、包装生产企业等 产业链条核心企业,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履行企业的义务。包装废弃回收是全社会都应关注的问题。根据国外实践经验,部分国家在建立该回收体系 前,会先理清包装产品在使用周期内的责任机制3。同时,通过落实相应责任,要求制造者、 使用者、消费者、政府行政部门共同承担对应责任。专业快递包装回收体系应涵盖包装材料使 用期间所有关系人。在完善快递包装体系后,快递企业能够系统地展开快递包装回收工作。应在政府法规基础 上,建立承接包装材料回收的机构,并支付相应回收费用。回收机构应根据包装物品所注明的 回收标志,合理进行回收工作。3.5改进包装设计及材料应用现行纸箱的设计没有考虑循环使用,即首次使用能有效地保护产品,但二次循环使用是否 能满足强度等物理性能要求还是未知的。制造纸箱的企业可将循环使用考虑在内,降低后续使 用中产品破损率,适当改进纸箱设计,增加抗压强度。现在普遍采用的封箱方法是胶带封箱。 电商为了保护商品会过度使用胶带缠绕快递件,导致拆箱过程极为不方便。消费者会暴力拆开纸箱包装,对纸箱破坏较大,导致其不能进行二次利用。因此,呼吁电商减少胶带的使用或者 研发出新的封箱方法。4结束语为实现快递企业持续性发展,加强快递包装回收力度,提高行业资源利用率,快递包装回 收利用已成为快递企业建设的主流趋势。因此,应针对快递包装回收的制约因素,从统一快递 包装标准、提升消费者环保意识、建立专业回收体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保障快递包装回收工 作的质量,提高我国快递行业的整体运营水平。参考文献:1 程诚,曹陈英,陈倩.循环经济视角下高校快递包装回收模式的选择研究J .物流 工程与管理,2017 (7): 56-59.2 周谋,关子威,齐龙.快递包装回收利用体系的模式探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7 (5): 138-139.3 代丽利,石宪.快递包装回收物流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7 (24): 212.(编辑:李唯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