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提升 制度先行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28572220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提升 制度先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提升 制度先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提升 制度先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提升 制度先行管理是人们对组织内业务活动诸如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的总称, 而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和原则,在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可视为固化的管理。 制度水平的高低,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管理能力的强弱。辞海对“制度”的一般性解释是:要求组织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 程序办事的规程。制度排除了战略规范、风险决策等不确定因素,也划定了 制度本身所管辖的领域范畴,从而区别于其他管理概念。经百多年的发展演变,现代企业组织制度门类众多,蔚为大观,从广义 上讲,可粗略分为两大类,即产权制度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其中,内部管 理制度按职能又大致可分为人事、薪酬、财务、工作规划、生产安全等几个 方面。制度管理的人性假设 制度有大有小,上至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下到一个学校班级 的值日表,其共性都是对人的管理。探讨制度,首先要研究人性,再从人性 本质出发制定法律与制度。数千年来,人性本质主要集中在善恶争论上。人类的欲望与生俱来,并 不断增长,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本来无所谓善恶,但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 类社会若要成长发展,就不得不建立机制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而有什么样 的人性观,也就有什么样的制度观。假法治,真人治战国中后期,以吴起、商鞅、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崛起,主张通过 铁面无私的奖罚措施,一味强化威严与检查的力量,严刑峻法,试图以激烈 严厉的强制手段,确保每个人在工作位置上达到最大限度的工作成效。但这 样的体制先天不足:一部分人坐享收益不受约束,而将义务、责任全归之于 另一部分成员,不能克服管理者(统治者)自身的恶性因子,赏罚的公正性 无法客观可靠,更做不到科学客观,人人处于高压力下,反而对法制权威产 生了质疑对抗。因此,以法家思想立国的秦朝,只存在了短短二十几个年头, 就倒在了陈胜吴广农民抗暴大军的脚下。法家思想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建立起苛刻严酷的法律,但却没有对 管理者(统治者)作任何有效约束,这是其迅速败落的主要原因。摄于法家 当道带来玉石俱焚的严重破坏,后来者开始对制度作出某些修正,但是直至 今日,人治因素的影子仍然存在。因人成事也会因人毁事,人治框架下,总 会出现凌驾于制度之上的超级裁决者,和试图绕过制度,追求自身利益最大 化的权力寻租者。这种局面下,法制建设当然无从谈起。做不出百年老店是中国的传统管理怪圈,许多风光一时的业界骄子往往 只能昙花一现,究其根源,正是人治之害。论语 季氏云:“吾恐季孙之 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清季财倾天下的晋商、徽商集团,上世 纪九十年代的巨人、三株,美国的电脑巨子王安电脑,今日的河北三鹿,因 人治而兴,也因人治而亡。这表明,没有公平合理的制度程序,体制与组织 最容易成为人治的工具。现代企业管理与市场经济均以人性本恶作为制度制定的出发点。制度约 束强调刚性,其约束具有普遍意义,即对所有组织成员一律平等,一视同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摒弃计划体制下人治之祸,邓小平同志最先提出了“有 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党的十五大报告指 出了“依法治国”的现代化治国理念,在真正法制框架之下,现代企业的制 度建设从而蓬勃兴起。制度公正透明不可或缺企业规章制度用来规范全体企业成员行为,要发挥应有作用,就要有可 执行性,可执行才可产生效果,而可执行的前提是员工认可、理解并能够执 行。为此,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立法”(制定制度)和“执法”(执行制度)主 体,就是解决谁有权制定制度、制定什么样的制度、制度由谁来执行与监督、 执行与监督哪些制度的问题。在人性本恶的基本前提下,个体无序的利益最大化行为会破坏合作,导 致集体利益受损。制度有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约束组织及其成员追求个体 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以保障有序的合作与竞争。欲达此目地,制度公正透明 不可或缺。制度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良好的制度不仅不会阻碍管理的实施,而且 还是保障与促进管理进步的有力工具。反之,劣质的制度执行起来磕磕绊绊, 矛盾冲突不断,各方面反应不一,有的人被限制得很死,有的人却逍遥于制 度之外。不合理的制度而又具有强制性,则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矛盾。一般企业规章制度的主要缺点表现在:权责不清,分配不明,以自己利 益划界,将权力集中于一方,义务归于另一方,责权不对等;含糊其词,模 棱两可,有空泛要求,没有责任落实办法;不管过程,盯住结果处罚,忽视 激励;把工作方式要求当作制度;不尊重程序等等。为什么不少企业都反映制度执行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人在闭 门造车。制度是对所有参与者的共同约定,涉及权利责任划分,权力与资源 的分配,决不能草率从事。在制定制度时,应当让所有相关者都参与其中, 让所有利益者充分表达,才能易于让人接受,更具有可行性。好的制度都是 经过反复讨论的。集团公司制定“两全、三挂方案”,发扬我们党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多次到基层交流征求意见,起到良好的示范指 导作用,从而获得员工的广泛认可和拥护。有关制度的合法性问题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规定权力与权利的分配。不遵循公 正透明与程序原则制订的制度,容易产生偏差,常常对一部分人有效,对另 一部分人无效,若强行执行,会激发对抗与冲突,执行时会大费周章,使得 内部人际关系紧张,管理者将不得花费比想像中大得多的代价与力气,用在 维持制度的运转上,结果规定名存实亡,制度事实上失效,最后往往不得不 依据现实情况,作出某些妥协让步,结果既损害了制度的权威性,又严重降 低了管理效率。事实证明,程序安排的不同,会引起结果的重大变化,制度的权威,来 源于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只看重它的强制性一面而忽略这两个根本要求,不 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不讲公平公正的原则而硬行制订的制度会导致合法性 缺失,在执行过程中受到各方面或明或暗的挑战,内耗惊人。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程序公正不会限制人的手脚,现代法理学 强调,下位法地位不得高于上位法,一般法律不得与国家基本大法宪法相抵 触,这保证了制度的界限范围与正确的法律关系。法制之下的企业制度,有 着严密的论证过程,乃是科学与理性、实践的结果,必然经得起事实检验。 依法治企业,制度管理意味授权合法,制度规定了权力的分配,各级人员据 此在划定的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而不会产生混乱。程序为制度之母制度包括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实体性制度是指要做的事情以及事 情的内容,程序性制度是指做事情的流程以及过程程序。在法制状态下,一 件事哪怕是做得很好,只要违反程序就是非法的,因此,从本质上看,程序 性制度比实体性制度更重要。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是程序建设,建立实体制度的同时建立相应的程序 制度。程序是按时间先后或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典型的闭环程序设计如 PDCA 戴明循环,即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管理循环,以达到改进与解决质量 问题的目的,这于企业管理与生产者都不陌生。在计算机软件编程中我们看 到:条件不满足,步骤就不能继续执行,这是最基本的程序逻辑规则。控制 论、信息论、博弈论、运筹学等均是从严密的逻辑论证入手,依照程序建立 起来的现代管理技术学科。一个成熟的制度体系有着完善的自我纠错能力,遵从程序可以建立起良 好的纠错机制,它同样由详尽的制度条文来规定,或是专门的规章,或是附 属条文,通过反馈、监督,对例外与非常情况有明确的处理规定,对本制度 规定适用范围与权力界限,包括制度的生效和废止时间,制度对哪些员工有 效,哪个制度可以制约另一个制度等,从而避免不妥当的制度产生的损害, 保护每一利益体的基本平等权利。制度与程序是一个严密的证明体系,背后有着科学理性的深刻总结。遗 憾的是,程序逻辑训练在传统教育中不受重视,导致不少人认不清企业管理 制度是组织原则而非伦理规范,制订制度时简单粗放,加上非黑即白、非此 既彼的对抗性思维,与机械唯心观念的长期存在,阻碍了程序化思维与法律 化建设。要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体系,应从长期的程序逻辑训练入手,从小事 培养程序观念,渐渐改变那些人治旧思维,使人人形成遵从程序与制度的习 惯。制度与程序互为因果,制度操作依靠程序,程序保证制度公正,二者关系辩证统一,程序与制度遵循与否,是依法治企的试金石。制度的成功在于管理者“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 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最权威的说明。没有人 可以逍遥于制度之外,这对于掌握组织 80%以上权力的 20%的高层人群来讲 至关重要,他们对制度的遵从态度,决定了制度的权威。管理者不遵从自己 制定的规则,则规则形同虚设,一到具体执行时就会矛盾重重、产生种种冲 突、隐瞒、虚报、擦边球、对抗、应付等怪现象,制度与程序的遵守需要所 有参与者,包括制定与操作人全体遵守,才是成熟的法治文明企业。企业组织中常常听到要遵守纪律的号召,这意味着人人都要面临监督, 制度的制定者更不能例外。企业领导人和管理层要重视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和 管理,并且带头执行,学会在制度框架内行使权力,以形成上行下效的效果。 一位管理学家讲,成功的组织,最重要的是领导,只有领导发挥了领导作用, 才能把一个管理型组织塑造成一个制度化组织,才能使组织具有精神和灵 魂,成为一个具有持久竞争力的有机整体。如果说管理是一门艺术的话,制度则为其提供了上升为科学的可能。合 理的制度使得无论是大师还是工匠,只要按照相同的条件,遵从相同的规则, 就可以获得一模一样的结果,一如生命体的DNA基因通过母本复制,不会 走样变形,从而避免了因操作者智力或经验的的差异,导致结果的优劣不同, 是最适于现代工业生产管理的,成本最低的科学方法。良性的法制环境才有良性的企业发展,温家宝总理不久前在深圳视察期 间指出,要坚持改革开放,保卫胜利果实。这个果实,包含了通过三十年改 革开放伟大实践所取得的市场经济、依法治企的胜利果实。党的十七大之后, 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一方面 在做大做强,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发展的阻碍。因此,要保证企业在规模效 益上飞速发展进步,尤应在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上取得突出成就,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提升,制度先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