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7423607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中一篇知识性、历史性很强的课文,同时本课内容又是充满探索的情节,而且这个探索与一般的实验课又有所不同,以往很多的实验课是要求学生在现有的问题和材料下进行探究,而本课的探索的内容在于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其间产生的“地心说” 和“日心说”就是最主要的代表。本课是在第一课通过探究昼夜交替现象中提出四种假说的基础上,探究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材提供了有关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史料,以帮助学生研究昼夜交替的原因。从引导学生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目的无不是在引导学生与第一课的模拟实验相结合,以期对模拟实验进行排除和保留,从中加深了学生对科学学习中证据观的意识。因此让学生理解学说的内涵?抑或是理解学说的由来?成为了本课所要把握和取舍的一个教学方向。从本单元的框架来看,本单元是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过程。因此本课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理解人类对于不同学说的理解和发展。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学说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但是,他们是有传承的,是在原有学说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发展。【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很多同学已经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等相关宇宙科学知识,但是这些前概念还比较粗糙,只能说出个大概,更无法对这些已掌握的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的解释。因此本课应在学生这些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寻找证据,对这些知识进行解释,从而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这是我们的目标之一。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大量的,长期的观测,并通过不断的比较,衡量等相结合才有所发展。让学生意识到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其实也是与这样的发展规律想符合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的观点及内容;分析得到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的情境,综合考虑归纳不同学说的证据;利用时间节点意识,对不同学说进行批判和修正;能理解科学观点是需要证据做支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人类认识地球是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存在不同的解释,学会用证据说明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由来依据。【教学准备】(从教师、学生两方面进行说明。)【教学过程】(采用表格式,第1列为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第2列为各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包含教师活动内容和学生活动内容,第3列为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要求详案。)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导入(3分钟)1. 复习巩固:师:上节课我们模拟了地球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归纳出了几种假说呢?生: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同时自转;地球自转;2. 谈话导入:师:在古时候,当时流传着一些说法,你觉得跟我们这些假说有相似的地方吗?出示图片:“天圆地方说”学生:解释与上述第一种假说假说的相似处。同时解释古人类在观察中的发现证据的一些局限性的地方。例如:为什么古人认为地球是方的等。师:原来古人通过简单的观察,可能也找到了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一些观点。本节课导入的目的是在巩固与本课内容相联系紧密的第一课知识,通过复习,自然进入其中一种假说,促进学生联系已有的假说,寻找证据进行证明,以此来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并让学生能尽快的进入到教学的内容中来。同时又与本课的探究活动模式:寻找证据证明假说理解其局限性再次寻证,如此往复的,从而模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二、探寻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30分钟)1. 谈话:人类在不断的探索着我们居住的地球。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时间机器,回到遥远的古代,看看人类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的。2. 师:假如你们是生活在古代的人们,你针对刚才“天圆地方”的这种说法,可以有哪些反驳的证据呢?小组讨论,提出反驳依据。3. 师:早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人们确实也意识到了这种假说存在着许多问题。他们经过长期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出示地心说的一些证据:地球是球体:地球上的人们并不是同时看到日月星辰的出没。地球是静止不动的:云彩、日月星辰都在运动,我们在地球上没有感觉到他在运动。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空中的所有日月星辰都是围绕着地球转的。归纳:这些观点被我们称为“地心说”,介绍地心说大致的起源及内容。4. 你觉得地心说相当于我们的模拟试验中哪一种解释?生:和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相符合。5. 在2000多年前的时代,“地心说”与“天圆地方说”进行比较,它有进步的地方吗?6. 谈话:正因为“地心说”的很多证据都是我们生活中所能直接观察感知到的,所以,在以后的1000多年的时间里,这个学说一直被人们所接受。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通过长期的观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不同意见。出示“日心说”的观点在当时,你能利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哥白尼的“日心说” 的证据吗?学生:不能或很难。7. 日心说和地心说的观点有哪些相似地地方和不同之处?8. 日心说的发展困难重重。正因为大家都很难找到这些证据,所以在当时,这一学说被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如果让你证明“日心说”的理论,你需要那些物质上的支持?9. 讲述科学技术与理论的发展,促进人们认识地球及其运动。 例如:望远镜的发明观测的视野更宽阔。10. 丰富“日心说”的新内涵: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在学生的意识中,不论是地心说还是天圆地方说都是错误的,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要纠正学生的这种观念,要让学生知道,在当时,由于观测工具的限制,这样的假说是有一定的可信程度的。但是,通过不断的反驳和提出反对的证据,又促进学生用新的证据来证明新的假说的可靠性,特别是“地心说”的证据,从直接观察的角度出发,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在本环节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地心说是比之前的学说有了极大的进步的新的学说。通过两者学说的对比,提高学生以崇尚事实证据的科学研究方法。从中让学生理解地心说的根深蒂固,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日心说诞生的艰难。通过让学生自己寻找科学证据的方法,故意为难学生,从而体现出日心说不被人们接受的现实性。以及体会当时提倡日心说理论的科学家的艰难历程。让学生意识到,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规律是要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一些科学理论的成立才能更好的发展的。三、延伸(5分钟)1. 通过今天的学习,“地心说”和“日心说”能否解释我们的昼夜交替现象呢?2. 我们之前的假说,哪些可以被排除或保留呢?3. 鼓励学生探究宇宙奥秘;几千年来,人类不断的认识地球、太阳,乃至整个宇宙,希望大家更多的关注这方面的发展,关注我国未来的航天事业发展。通过总结,让回顾前一课的教学内容,对本课的所学观点进行整合,提高学生对这些学说的深层次的认识。同时鼓励学生要像人类认识地球的运动那样,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关注我们生活中的事情。【板书设计】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天圆地方说 地心说 日心说 【相关表单】【理念体现】作为一篇历史性特别强的科学课课文,一味的说教是不可行的。本教学设计通过建构模型证据支撑打破支撑重建模型,这一系列的方式,让学生在三种学说中不断对不同的学说进行支持、反驳。看似矛盾的过程,其实恰恰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单元是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利用各种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过程。因此本课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理解人类对于不同学说的理解和发展。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学说之间虽然存在着矛盾,但是,他们是有传承的,是在原有学说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大量的,长期的观测,并通过不断的比较,衡量等相结合才有所发展。让学生意识到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其实也是与这样的发展规律想符合的。但是作为一节说教性重的课,本课主要采用的课堂学习方式为师生谈话,以及小组的讨论,分析和提出质疑的方式进行的,对于其他的一些丰富的探究方法比较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