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构想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661979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构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构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构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设想【论文核心词】 农村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基本教育;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办好广大农民满意的教育,是亟需研究的课题。当下农村教育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文章提出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有针对性提出了应统筹解决好若干关系的设想。 【正文】 在国内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代。如何加快农村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办好广大农民满意的教育。充足发挥农村教育的基本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增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亟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笔者就此作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目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注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1949年全国小学入学率仅有20。初中入学率仅为6,文盲率高达80。农村人识字更少。新中国诞生初期,党和国家就提出要以农村为重点,逐渐普及教育,扫除文盲,提高全民族素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作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大决策。到。国内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进一步下降到358,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国农村全面实现。但是,也应看到当下农村教育事业还面临着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困难。 1培养目的模糊,尚没有把培养新农村建设者放在重要地位 中共中央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纯熟的劳动者。”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什么?不是政府。而是农民。搞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对农民和农村居民素质的规定越来越高,农业农村还需要大批实用人才。不仅需要通过农村教育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人才,并且还需要高(中)等院校学生毕业后到农村第一线或涉农部门工作。这就规定明确农村教育培养目的应重要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尽管这些年来。农村教育进一步全面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但农村教育的模式基本上是环绕高考指挥棒而运转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农村教育工作与培养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这一基本目的严重脱节。 2教材不同限度脱离农村实际 1986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这套教科书贯穿了整个90年代。1999年6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变化课程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客观地说,目前九年制义务教育教科书及高中教科书比较适合都市学生实际,还不太适应农村学生实际。农村学生在学校为了应试而接受的教育对于她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效率提高的增进作用不大。高中、中专和技校的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不同限度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状况。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需要。正由于此,对农村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既然考大学很难,而高中阶段收费水平又偏高。因此诸多农村初中生及家长觉得学的用不上,上高中不合算,还不如拿张初中文凭打工算了。而职业高中有些学校仍然沿用一般高中管理和办学模式,在一定限度上也导致了学生流失。 3农村教师缺少且素质不高、待遇低 农村教师在农村教育中起着核心性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影响农村教育的师资状况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师资力量短缺,特别是素质高的教师缺,教师专业化水平低。近年来,通过学历达标、继续教育等措施,教师队伍素质虽有很大提高。但农村教师的素质问题仍是突出的问题。同素质不高相联系的突出问题是待遇不高。在农村特别是那些自然生态条件较差,经济发展落后,离城乡又比较远的偏远地区,例如太原市的娄烦、阳曲两县,以及太原经济圈的太行山区和吕梁山区农村。工资水平低于都市。从而影响教师的正常生活。使她们无法安心教学工作,骨干教师流失率高。往往转向条件较好的城乡学校。甚至有的教师被迫弃教改行或到都市打工。农村教师的工资、职称、住房等待遇问题急需尽快解决,否则难以留住教师扎根任教。 4教育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的矛盾仍然存在 在乡镇中学设立了重点初中。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过去基本上是有村就有小学校。随着城乡化步伐明显加快,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子女随迁进入都市和县城乡,农村教育呈现萎缩之势。学生生源局限性,教学复式层次高,课程难以开齐、开足。而都市和县城及小城乡学校学生无限膨胀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城乡之间、平川与山区之间、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资源配备差距很大。农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难以满足。基本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职业教育比较单薄。 总之,现行的农村教育不利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利于实行素质教育,使农村少年小朋友难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 二、农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有关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实现“农村人人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的历史性任务,充足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意志和决心。为农村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迈进方向。笔者觉得,在中央这一精神指引下,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的模式要点可概括为下述三点: 1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和适应农村发展的教育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哺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增强高校和中档专业学校为农村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办好涉农学科专业。应积极实行涉农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办好农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2从教育发展欠均衡转向均衡发展 由教育的数量满足型向教育的质量满足型转变;由都市部分学校优先发展向办好城乡每一所学校的方向转变;由不让一种孩子失学向关注每一种孩子健康成长转变。使城乡各学校在改革中求得共同发展。办均衡发展的教育。固然,均衡教育不是无差别发展、平行发展,更不是平庸发展,而是扩大教育资源、合理分派资源、有效使用资源。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和发明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共同发展中闯出各自特色。要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小朋友、留守小朋友,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毕学业,增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档职业教育并逐渐实行免费。3全面尊重教育规律办科学发展的教育 中国特色农村教育事业作为一门科学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性质,有属于自己的规律,必须遵循,不可违背。在农村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尊重教师发展规律,尊重学校发展规律。诚然,农村教育的教科书要适应工业化、城乡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但应注重从农村实际出发,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要开齐开足必修课,合理设立选修课程,积极开发地方和乡土课程保证体育与健康、艺术、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行。提高教育品质、增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关注教师队伍建设。要保障和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素质。应健全农村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不断选派都市教师下乡支教。学校应把学生和教师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为她们发明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要关注课程体系建设,关注学校儒雅学习环境和文化建设,打造教育品牌。努力使学生健康乐学、教师愉悦上进、学校文化底蕴丰厚,提高学校出名度。特别是职业学校,其质量和效益需要特色为支撑。确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的理念。 三、农村教育改革应统筹解决好的几种关系 1统筹哺育高等学校苗子与哺育新农村建设者 国内农村教育事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应通过农村教育系统化改革,调节农村教育构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农村中档职业学校规模超过一般高中规模。应以中档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并逐渐实行免费政策。农村一般高中(含县城高中)教材也应符合区情和地情。这样的改革并不意味忽视办好农村一般高中。一般高中学生一部分毕业后将考入高等学校(涉及职高)。因此我们的农村学校尽管重要是培养新农村建设者。但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学生的目的不应忽视。当今世界,由于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进步、信息传播的快捷、产业竞争的国际化,科学技术的确成为第毕生产力,拔尖创新人才的确成为最珍贵的战略资源因此农村教育中一般高中不应忽视拔尖苗子培养,应把培养拔尖学生与新农村建设者作为农村教育的共同目的。县城高中和小城乡高中应全面实行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统筹解决好农村教育布局中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办好均衡发展的教育与优化农村教育构造增进农村教育资源的合适集中并不矛盾。针对目前农村小学仍点多、线长、面广、小而散布局,生源稀少,质量不高的状况应适度实行合并集中。山区应从实际出发按照以便学生上学、不增长学生经济承当、保证教学质量的原则,进一步合适调节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资源运用效率。可以将相邻的三两个行政村设一种小学,设在交通便利的地点。高年级学生可实行寄宿制低年级学生中午在校吃饭,早晚可乘车上下学。还可打破学区和行政区界线,实行就近入学。每一种乡的初中一般应集中在乡镇。每个县的高中一般应集中于县城。可根据人口与学生的多少每个乡镇的初中以两三所为宜,每个县的高中以三四所为宜。这样既有助于保证学校有较大的规模,也营造了竞争氛围。农村中小学实行集中合并后,学校数目减少,学校规模明显扩大,这不仅有助于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教育投入和管理,并且使教育资源共享,使同一镇上或同一县城相邻较近的学校可共享图书馆、实验室。合并后的学校集中在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助于为教师提供较好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总之,农村教育根据教育对象不同,该集中的应集中,该分散的应分散,既有助于办均衡发展教育,也有助于教育效益和质量的提高。 3统筹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适应农村教育发展需要 实行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必须一方面注重开发教师资源。把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放在最优先的战略地位,核心在于增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规定和国际教师教育的潮流。由于历史的因素,国内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低。目前这个问题还是突出的。解决这个问题的着眼点应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必须充足发挥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和综合大学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教师。要适应转型时期教师资源配备方式的重大转变。建立现代教师教育制度和学校人事制度,要大幅度提高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待遇,从主线上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鼓励优秀人才投身农村中小学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师范院校除进行大学和专科的学历教育。培养城乡各方面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外还可进行教师继续教育或进行青年教师的短期培训。这样就对师范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知识规定。师范院校必须履行农学结合、产学合伙、工学结合等方式,才干不断提高师范院校素质进而为高职院校和城乡中档职业学校源源不断输送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有机结合、水平高的教师从而适应城乡教育发展的需要。 推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增进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模式与机制形成,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其进程受制于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结识,受制于城乡一体化制度的完善,也受制于国民经济构造的调节和优化以及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因此我们应精心规划和引导,注重调查研究和试点县改革经验的总结与借鉴推广,力求在核心环节上尽快获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