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重点总结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25324635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规划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一 城市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B/T50280-98 中对城市的定义是: 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的集聚定义一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 是城市的普遍特征城市三大发展阶段:A 城市绝对集中发展阶段 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但开始出现“城市病”B 城市相对分散发展阶段 出现“郊区化”现象C 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 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备,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大、中、小城市连绵 发展,形成巨型城市群或城市带。二 城市化1、概念;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 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与完善的过程。它又称城镇化、 都市化。2、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广泛、深刻、复杂的社会现象,要完整、准确地衡量其水平和程 度并不简单,目前有两个主要衡量标准,即人口指标及土地利用指标。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人 口指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率的计算公式:PU = U / P式中 PU 城市化水平U 城镇人口P 总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城市化水平指标的主要缺陷是各国城镇定义标准 相差甚远,缺乏可比性.城市化进程的四个基本阶段:1. 集聚城市化阶段。其显著的特征是由于巨大的城乡差异,导致人口与产业等要素从农村向城市单向集聚。2. 郊区化阶段。 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人们收入水平差距的加大以及通勤条件的改善,城 市中上阶层开始迁居到市郊或外围地带,该阶段的显著特点是住宅、商业服务部门,事务部 门以及大量就业岗位相继向城市郊区迁移。3. 逆城市化阶段。随着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不 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向更大的外围区域迁移,出现了大都市区人口负增长 的局面,人们的通勤半径甚至可以扩大到 100公里左右。4. 再城市化阶段。 面对城市中由于大量人口和产业外迁导致的经济衰退、人口贫困、社会 萧条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 心衰落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来吸引一部分特定人口从郊区回流到中心城 市。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一、城市规划的概念二、 城市规划体系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和城市 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体系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城市规划法规 体系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城市规划行政和城市规划运作提供法理依据。1、城市规划法规体系构成(1)主干法 由立法机构制定,指国家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是对城市规划本身的界定、城市规划的作用范围以及社会系统与城市规划系统之间关系的规范。 如中华 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从属法 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家立法机构备案。 是对主干法中有关条款 的进一步深化的具体规定,其内容多为这些条款的实施性细则。 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专项法 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4)相关法 不是针对城市规划但对城市规划有重要影响的立法。如环境保护法、 房地产管理法等。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第二节、城市性质1、城市性质的含义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性质 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 以至更大范围内的 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 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拟定城市性质,就是对城市进行定位,即明确该城市在区域经济和城市职能分工体 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城市性质决定城市规模、用地组织和基础设施水平,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2、城市职能a、概念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 城市与外部世界(区域或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 城市职能的着眼点就是城市基本活动部分.b、分类: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 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主要职能和辅助职能3.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 从联系性而言,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 ,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 职能分析.从区别性而言,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城市性质城市职能标明城市类属的概念标明城市功能的概念相对稳定(但并非一 成不变)多变希望的目标和方向现状关注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有多个职能主观意念、可能正确, 也可能不正确客观存在,可能合理,也可能 不合理第三节、城市规模城市的规模,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1 、城市规模的概念-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 规模的综合。但实际上所有设施、用地的规模都取决于城市人口的规模,所以城市规模通 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人口总数,亦即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并使用城市各项 设施的人口总数。规划城市人口规模是指城市规划期限末达到的城市人口总数。城市人口包括规划区内常驻非农业人口、暂住人口。4、城市人口动态-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代数和-人口机械增长 人口迁入与迁出城市人数的代数和-人口综合增长 人口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的代数和-人口平均增长率(期末人口数/期初人口数)-1=人口平均发展速度-1 城市人口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因素的消长,导致城市人口变 动的现象。城市用地布局新标准 新标准包括城乡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 城乡用地包括 2 大类8 中类 17小类。 城乡用地 包括 非建设用地 和 建设用地 两大类。建设用地 包括8类1居民用地(R)包括一类居民用地(R1)高度的低密度用地比如别墅 二类居民用地(R2)中高密度居住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R3)需要加以改造的简陋住区为 主的居住用地。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3商务用地(B)4工业用地(M)包括 基本不受干扰(M1) 定的干扰(M2 )严重干 扰( M3)5物流仓储用地(W)6交通设施用地(S)7公共设施用地(U)8 绿地( G)包括 公共绿地 G1 防护绿地 G2 广场绿地 G3第四节、 城市道路交通一、基本概念1、城市综合交通 涵盖了存在于城市中及至城市外围与城市活动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地域关系上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a、城市对外交通 泛指本城市与其他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交通。主要形式: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b、城市交通 指城市行政区内部的交通,包括公路交通(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乡村的交通联系)、城市道路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水上交通等,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主体。2、城市交通系统 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2、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满足组织城市用地布局的“骨架”要求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a 道路的功能必须同毗邻道路的用地的性质相协调。b 城市道路系统完整,交通均衡分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c 要有适当的道路网密度和道路用地面积率。d 城市道路系统要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e 城市道路系统要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f 城市道路系统应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3)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4)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3、城市道路分类按道路等级分类A 快速路 是大城市、特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动脉,也是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联 系通道。快速路在城市是联系城市各组团,为中、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的专用 道路,属于全市性的机动交通主干线。快速路设有中央分隔带,布置有四条以 上车道,全部采用立体交叉控制车辆出入,常布置在城市组团间的绿化分隔带 中,不宜穿越市中心和城市居住区。B 主干路 又称全市性干道,是城市中常速交通服务的道路,主要为城市组团间 和组团内的主要交通流量、流向上的中、长距离交通服务,也是与城市对外交 通枢纽联系的主要通道。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C 次干路 是城市各组团内的主要道路,并与主干路组成城市干道路网,在交通 上起集散交通作用,主要为组团内的中、短距离交通服务。D 支路 是城市地段内根据用地细部安排所产生的教育需求而划定的道路,在交 通上起汇集作用,直接为用地服务,以生活性功能为主 。按道路功能分类A 交通性道路 是以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为主要功能的道路,承担城市主要的 交通流量及与对外交通的联系。其特点为车速大、车辆多、车行道宽。道路 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B 生活性道路 是以满足城市生活性交通要求为主要功能的道路,主要为城市 居民购物、社交、游憩等活动服务的。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机动交通 较少,道路两旁多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要求 有较好的公共交通服务条件。4、城市道路系统的空间组织1)城市干道网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系统又称棋盘式,是最常见的一种道路网类型,它适用于地形平坦的城市。用方格网道 路划分的街坊形状整齐,有利于建筑的布置。由于平行方向有多条道路,交通分散,灵活性 大,但对角线方向的交通联系不便,非直线系数大。-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多见于欧洲以广场组织城市中心的规划手法,最初是几何构图的产物,多用于大 城市。这种道路系统的放射形干道有利于中心城区外的市区及郊区的相互联系,在功能上有 一定的优点。但是,放射形干道容易把外围的交通迅速引入市中心地区,引起交通在市中心 地区过分集中,同时会出现许多不规则的街坊,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道路系统。-自由式道路系统 通常是由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道路结合自然地形呈不规则状布置而形成的。这种 类型的路网没有一定的格式,变化很多,非直线系数较大。如果综合考虑城市用地布局,建 筑的布置,道路工程及创造城市景观等因素精心规划,不但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和人车分 流效果,而且可以形成活泼丰富的景观效果。-混合式道路系统 在同一城市城市中存在几种类型的道路网,组合而成为混合式的道路系统。2)城市各级道路的衔接-城市道路衔接原则 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但在不同街区各有所侧重。5、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中的布置1)客运交通枢纽的布置2)货运交通枢纽的布置3)设施性交通枢纽的布置 设施性交通枢纽包括解决人流,车流相互交叉的立体交叉(包括人行天桥和地道)和为解决 车辆停驻设置的停车场等。立体交叉主要应设置在快速干道的沿线上。 城市各类中心附近的市内公共停车场:具体布置与所服务设施的性质、规模、位置有 关,以停放中、小型客车为主。城市主要出入口的大型停车场:主要为外来车辆服务,阻截不必要的穿城交通;应配 备旅馆、饮食服务、日用品商店及加油、检修车辆、邮政通信等设施。超级市场、大型城外游乐场地的停车场:布置在设施的出入口附近,以客运车辆为主, 也可以结合公共汽车站进行布置。6、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技术要求1)道路交叉口间距设计车速 交叉口间距城市快速路三 80kmh1500-2500m城市主干路40-60700-1200m城市次干路40350-500m支路W 30kmh150-250m2)道路红线宽度 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 界线,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分。红线宽度 红线宽度快速干道60-100次干道30-50主干道40-70一般道路20-303)道路横断面类型a 一块板道路横断面一块板道路的车行道可以用作机动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大量作为机动车与非机 动车混合行驶的次干道及支路。优点:调节横断面的使用宽度,占地小、投资省、通过交叉口时间短,交叉口通行效 率高。b 两块板道路横断面 两块板道路的交通组织四种考虑:-解决对向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问题-有较高的景观、绿化要求-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段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c 三块板道路横断面 三块板道路从景观上可以取得较好的美化城市的效果,但是占地大、投资高,车辆通过 交叉口的距离大,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受影响。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十分大而又有一定的车速和车流畅通要求,自行车交通量又较 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运干道,不适用于机动车和自行车交通量都很大的交通性干道和 要求机动车车速快而畅通的城市快速干道。d 四块板道路横断面 一般在城市道路中不宜采用这种横断面类型。第五节、城市居住用地一城市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分布二、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三、居住区的构成和规模1、居住区的用地构成-住宅用地 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前后左右必须留出的一些空地(住 宅日照间距范围内的土地一般都列入居住建筑用地)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 的小路、宅旁绿地和杂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指居住区各类巩固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 地及其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的道路、场地和绿地等;-道路用地 指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上两项内道路的路面以及小广场、停车 场、回车场等。-绿化用地指居住区内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安排有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 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其他块状带状 绿地等。四、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与布局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按使用性质分: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 服务、行政管理和市政公用设施等九类。 按使用频率分:居民每日或经常使用的公共设施;必需的非经常使用的公共 设施。 公共设施定额指标 千人指标 (以每千居民为计算单位,故称千人指标 )民用建筑综合指标2、公共设施规划布置1)各类公共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认为: 居住区级公共设施为8001 000m;(居住区级) 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为 400 500m; (居住小区级) 居住生活单元级公共设施为 150 200m。 (居住组团级)2)应设在交通方便、人流集中的地段3)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 同时,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 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五、居住区道路规划1、居住区道路的分级和基本要求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居住区级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交通的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一般 为 2030m。 居住小区级道路 :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道路红线宽度一 般为1014m,车行道宽度69m,人行道宽1.52m。 住宅组团级道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交通联系。路红线宽度一 般为810m,车行道宽度一般为35m。 宅间小路:是通向各户或各单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不小于 2.5m。六、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1、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和标准 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公共绿地 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专用绿地 宅旁和庭院地 街道绿地2、居住区绿地的标准公共绿地指标。组团不低于0.5平方米,小区不低于1.0平方米,居住 区不低于1 . 5平方米. 绿地率指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 30,旧区改造 不宜低于 25, 种植成活率不低于 98。第六节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城市环境效应1. 污染效应2. 地学效应(城市热岛效应; 是指城市中的气温 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 地面温 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 种岛屿代表高 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 称为城市热岛。)3. 资源效应4. 美学效应二)城市环境容量1、概念: 是指环境或环境的组成要素(如水、空气、土壤和生物等)对污染物质的承受量和负荷量。(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以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 城市环境容量包括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以及城市工业容量,交通 容量和建筑容量等。第八节 城市更新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目前已形成由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等三个保护层次和由国家 级,省级,市县级等三个保护级别组成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一、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可以概括为“两阶段、五层次”。两阶段 五层次总体规划纲要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制度一书两证(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规划管理(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规划管理(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