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上传人:回**** 文档编号:123620314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的家乡就在黄土高原,在资治通鉴誉为“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河陇地区,在“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古陇地带。我的家乡有闪烁着璀璨光辉的马家窑、辛店、寺洼文化遗迹;有昭示着一代雄业、绵延二百五十里的战国秦长城;尚有唐明皇御书的哥舒翰纪念碑;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坟场“汪氏元墓碑群”这就是我的家乡甘肃定西。有人说“甘肃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华夏文明最初的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半山文化、马场文化等,尚有华夏始祖伏羲女娲统统汇聚于甘肃大地上。而祁连山,玉门,阳关古道,敦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知上演了多少传奇?可是,目前的甘肃人,除了某些学者领导外,有几人懂得甘肃曾经的辉煌?我们懂得,甘肃的地位自宋而降,于是有诸多人把甘肃的衰落归咎于游牧民族。固然,我们不能说与少数民族无关,但也不能全归于少数民族,还应当从多方面找因素。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也始终思考这个问题,但这是一种历史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找到答案的,但毕竟还是尝试着找了。近来看了南京大学马俊亚专家的被牺牲的局部,虽然也许与黄土高原无关,但她的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分析某些政治现象的观点却很值得借鉴,因此行文也许会提及某些。谈到黄土高原的历史地理,我们自然会想到史念海专家国务院首批历史地理学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她及她创始的西北环发中心为西北乃至更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固然,先生也出生在黄土高原,她对这一带有自己独特的感情。因此就选读了先生的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唐代历史地理研究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等几本书。顺便谈谈自己的某些想法。一,沟壑成因说起黄土高原的沟壑,肯定会谈到黄河的侵蚀。因此一方面简介一下“原”这种黄河中游的重要地形。“原”是地势比较高昂而上面较为平坦的地方。诗经小雅谷风之什信南山中就有原的记载,阐明原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而关中西部渭河流域以北有不少的仰韶文化遗迹和龙山文化遗迹,都发目前近于河流的原上,阐明黄土高原的黄河河道及其重要支流在地质时期就已形成。但那时的原非常广大,可目前大都显得狭小,有的更是零零散碎,东一小块、西一小片的。根据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记载,那时尚有一种太原,太原在目前的哪儿?有两种解释,一说在汾河中游,一说在陇东,总之是比较开阔地带。就陇东而言我们很难说出其原的四至,在今甘肃庆阳有一董志原,在本地算是一种大原,也只能说是太原的一角。总之,由于长期的切割,目前原的面积比古代狭小,也由于原的破碎,现代原的数目却比古代增多。原的这种切割破碎,重要是侵蚀,并且重要是水力侵蚀,侵蚀一般由地表径流开始,最为明显的当属沟壑。沟头向上延伸,沟中流水向沟的两旁侧蚀,沟崖的滑塌都会使原面逐渐缩小,以至于破碎。在黄土地区,一有降水,地表发生径流,就容易冲成很浅的沟形,沟形初成之时,一般都很浅,如任其发育,就可以渐次冲深冲阔,终成深壑大沟。固然,原虽高昂平坦却绝非水平,因此地表径流很容易发生,自然很易成沟壑。固然人为措施可以阻遏侵蚀,却也难免有漏洞。这种现象古现代对比很突出,像古代某些郡的治所,目前都成一片废墟,古长城遗迹目前也被冲没。像我的家乡,例如夏天下过一场暴雨之后,就得立即召集人去平整修复被洪水冲击的路上的沟壑,这路固然是有一定坡度的,平地固然很少冲坏。也许就是这种人为的措施吧,否则照此下去,积小成大,有朝一日我们的家也会变成沟壑的。可是我们也住在沟壑相间的小块原梁地带,为了避免已经形成的沟壑向纵深方向侵蚀,家乡人不知何时在深沟处种了大量的树木。也许滴水穿石,有朝一日,也许我们的家终会被侵蚀,可是当下只要我们绿化得当,注意保护,还不至于立即发生。我们家是在黄土高原,精确的说是在山麓地带,山上可以放牧,记得爷爷说,她年轻的时候在山上干农活时得常常防着被狼袭击,记得奶奶曾经一种人就勇战一头狼。可是那已是三十近年前的事了,我们则只能当做传说来听。尚有我小时候常常在山上放羊,那时候的草还很绿,可是十年前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严禁在山上放羊,目前草长起来了,人却进不去了,蛇也挺多的。也许这也是避免沟壑纵深的一种措施吧,可是对本地的环境究竟有好的影响吗?我觉得这还是一种未知之谜,得等历史来回答。也记得小时候家乡那沟里尚有长流水,一年四季不枯涸,可是差不多跟“退耕还林还草”同步,那河只有在下大雨时才有水流,也许也跟这几年全球气候有关吧。黄土塬的气候变迁,以及水流侵蚀形成沟壑的过程,多少还是有点感觉的。固然,黄土塬沟壑的成因重要是自然力,人为因素只能起到一种缓冲的作用。二,河流流量黄河贯穿黄土高原,渭水、汾水、沁水都是黄河的重要支流。这些河流从远古时期起,流量都应当是相称巨大的,她们的中下游河道也都可以通航,其通航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此前。渭水发源于甘肃渭源县,东流过陇山,经关中而入黄河,渭水下游本为周人肇兴之地据诗经载,当周人的远祖公刘迁豳时,就已经在渭水中行船了。同步春秋时期,秦的都城就在渭水下游的雍,同步秦还运用河道运粮救济晋国。后来的秦汉,隋唐等朝建都亦在渭水下游,为理解决都城的粮食问题,她们从关东各地运送漕粮,固然漕粮是通过水道运送的,既然能运送,也阐明当时渭水的流量也是非常大的。可是为什么其流量后来就减少了呢?据研究和记载,黄土高原自古以来就是多森林的,森林可以修养水分。而河流侧畔往昔多有森林,由于人为的破坏,到后来森林就逐渐减少,甚或了无存余。陇山以西始终到它的源头,从远古时期起,就是森林茂密的地区,正是由于渭水流域到处都是森林,因此渭水流量在那些时期都是很大的。后来这些森林不断遭到破坏,状况就逐渐有了变化。一方面是渭水支流泾水的上游,这些地方在秦时是北地郡,北地郡原为匈奴的游牧区,秦时赶走了匈奴,大量迁徙人口,破坏了森林,在西周时泾水还是很清的,但到了西汉就变得浑浊了。森林是会常常受到砍伐的,但一般的砍伐不能说成破坏。黄土高原森林的破坏,大体是唐代中叶开始的,到了北宋,破坏限度更为严重,最严重的破坏是明代中叶后来。通过长期的残酷破坏,黄土高原几乎没有大片森林,甚而使目前某些学人居然不懂得黄土高原过去是有过森林的。森林破坏了,与河流有关地区由于失去了森林覆盖,降水就很难受到涵蓄,一遇大雨、暴雨或骤雨,洪水便倾泻而下,了无余存,常水位的流量因而不能不有所减少。并且森林破坏不仅使河量流量减少,并且更会促使地形侵蚀趋于严重,流量减少了,航运也自然不也许了。渭河虽未流过我家,但我们也离渭河挺近。从目前的地形,我们无法懂得这儿此前与否是森林,但既然这儿此前是温带湿润气候,肯定能生长森林,虽然目前的干旱气候,那些白杨树仍然长得很高很壮。没有任何遮挡的暴雨的流速我也是亲眼见识过的,记得十几年前吧,一场暴雨,同村有一种人由于没来得及躲雨,就被水给吹走了,尸体始终飘到了很远的地方。其实这样的暴雨已经好几年都没有下过了。因此目前我在想,如果那条路上都是树的话,那人是不是还能幸存,虽然被水冲倒。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通过定西,听我爸讲,那时她还与我们的祖先因同性之故有一番交情,她就称甘肃定西为“不毛之地”,也许真的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那儿目前太干旱了。重要由于森林破坏而导致河流流量的减少,我想应当人为因素多点吧。三,沟壑黄土高原的沟壑远在历史时期此前就已有之,进入历史时期,仍在不断继续形成和发展。黄土土质疏松,容易受到降水的侵蚀,这是沟壑形成的基本因素。而降水的多寡,植被的疏密,地表的高下,坡度的大小,侵蚀基准面的深浅以及人为作用的当否,都会影响到沟壑的演变。迄至目前,沟壑之多已经成为黄土高原的一种特色。如果自然的因素和人为的作用都还存在,而不改弦易张,这样的演变势必还要继续下去。降水和土质属于自然因素,非人力所可变化,而植被的良好,特别是森林的茂密,对于减少侵蚀、延缓沟壑的延伸,却是可以起到相称的作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南部曾经有过相称茂密的森林,森林茂密就可阻遏沟壑的发展。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我选了秦的都城。春秋时期秦以雍为都城,雍据考古考证在今陕西凤翔县,其地以雍为名当与雍水有关,事实上当时的雍地也濒于雍水。但后来随着秦在东方的发展,雍地逐渐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至秦献公嬴师显时期迁都至栎阳。但雍作为秦国的都城前后约3。在这3中,以雍为中心的周原在农业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固然也砍伐了成片的森林,开垦了相称面积的草地,这些活动虽对环境有影响,但这时的水土流失尚不明显。可是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以及这些地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滴水穿石,日积月累,就成了今天的千沟万壑。固然这因素诸多,背面还会提到。四,生态环境黄土高原波及陕甘宁豫晋五个省区,黄土实际覆盖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生态失衡,目前影响已相称严重,为了惩前毖后,探讨其失衡的缘由迫在眉睫。黄土高原在史前时期就已形成,但那潮流无人迹,故只限历史时期来论述。据史念海专家的研究:黄土高原此前是山清水秀,可如今,青山变成了童山,绿水也变成了浊水和黄水,这是生态平衡失调的必然成果,而生态平衡的失调则是由于草原和森林的过度破坏,再加以相沿已久的农耕制度和耕作技术,情形就更为严重。这些现象由来已久,后来愈演愈烈,仿佛不可终结。具体说来,黄土高原森林遭到破坏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一,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一开始还说不上什么大规模的破坏,到了后期,目前陕西中部和山西西南部等所谓平原地区的森林绝大部分都受到破坏,林区明显减少。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上述的平原地区的森林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到这一时期行将结束时,平原上已经基本没有林区可言了。三,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平原已无林区,森林的破坏开始移向更远的山区。四,明清以来。这一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叶后来,黄土高原森林受到摧残性的破坏,除了少数几处深山,一般来说,各处都已达到难于恢复的地步。有远古时期漫山遍野的森林演变到大部分都是濯濯童山,这就必然会招致生态环境的失调。促成生态失调的因素还应加上历来不合理的农耕制度和耕作技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一般农民只有少量或没有土地,就不免到处开垦,导致滥垦,这种滥垦的产量不高就继续滥垦,如此的恶性循环,不仅森林就连一般的植被都很难保存。而黄土高原上的耕作技术长期以来就是广种薄收,这更促成了滥垦。并且既然是广种就不会选择耕地,因此甚至极陡的坡地也要种植,坡地本来容易流失水土,一经耕种,疏松了土壤,固然更会使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既已失调,就会发生影响,其明显影响有三:一是沟壑增多;二是河流浑浊;三是沙漠扩大。不仅变化了绿水青山的面貌,还会影响到下游的安危,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不能说与此无关。我们以论泾渭清浊的演变来阐明这一问题。诗邶风谷风说“泾以渭浊,湜湜其沚。”但这句话说得比较费解,西汉毛公解释这篇诗时说“泾渭相入而清浊异”,但仍没有说清。西晋时,潘岳由洛阳到长安,写了篇西征赋,说“清渭浊泾”。唐代,关中为都城所在地,泾渭两河正由畿辅通过,杜甫就曾写“浊泾清渭何当分”。但到清代中叶,又有人说清泾渭浊,并还做了实地考察。也就是泾渭的清浊并非一成不变的,是随时间而变的。泾渭清浊与本地植被的存毁与水土流失的缓急有密切的关系。而至今黄土高原有些地区的的农耕制度仍没有多大的改观,还是粗放式的耕作,因此这是个很重要的事情。注释: 史念海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原载生态学杂志1982年第二期。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本书第五编 史念海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原载生态学杂志1982年第二期。 九家集注杜诗卷一秋雨叹三首五,农林牧分布 黄土高原既有农业,又有牧业,也曾有过广大的林区。追溯历史渊源,这里的农林牧分布的地区因时因地也不断有所变迁,显出若干差别。历史时期之初,黄土高原分布着广泛的森林,森林之间夹杂着草原,应当说是属于森林草原地带。同步黄土高原也是一种农牧兼宜的地区,广大的草原诚然合适畜牧业的发展,为游牧民族繁殖牲口的良好地区。可是农业民族来到这个地区,就必然会改造草原为农田,使之成为农业地区。由于历史时期国内民族的矛盾和冲突,这个农牧兼宜的地区以农为牧,曾有过几次大的变化。其中由牧区转为农区,先后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由战国后期至于秦汉王朝,第二次是隋唐时期,第三次则是明清以来。在一、二次之间,这里又恢复到游牧地区。当是游牧地区不仅得到恢复,并且有了扩大,远远超过于黄土高原之外。在二、三次之间,农业地区和游牧地区参差并存。虽是并存,游牧地区仍稍逊于农业地区。于是这里是农牧兼宜的地区。如上所说,黄土高原不仅是一种原面广大、沟壑稀少、适于劳动生产的地区。而目前由于原面破坏,沟壑纵横,劳动生产已经倍感困难,成为举国上下瞩目的地区。改弦更张,势已不可再缓。为了治理黄土高原,史念海专家提出了两点作为理论根据:第一,应立足于保原治沟,使既有的原不再继续破碎,沟壑也不要继续增多,保住现状之后还要再加以治理,使沟壑能得到更多的应用。第二,调节农林牧分布的地区,一方面要避免对黄土高原的破坏,另一方面要竭力增长收益。固然,要解决黄土高原上的农业问题,一方面要解决本地广大人口的粮食问题,变化耕作方式,缩小农业地区。就我们那块而言,目前重要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国家对这些土地予以一定的补贴,尚有就是修建水库拦截淤泥。我们处在黄河中上游地带,这应当算是全流域的一种治理措施吧!前面已经说过,短时间内我们仿佛没有什么益处,也许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是为后裔人造福利的一种工程。但愿能有一定的功能,但愿能为下游的人民带来好处,也不枉我们辛苦的劳作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注释: 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刊登于历史地理创刊号,1981年。六,治理有关黄河的治理似乎由来已久,像我们熟知的“大禹治水”,大禹所治之水重要为黄河,这样说来,“治河”经验应当是挺丰富的吧,但事实仿佛否则。像我们所熟知的六部就有一“工部”,其重要功能就是管理河渠水利。举一例,明万历年间,潘季驯主持黄淮治水工程,重要方略为“蓄清刷黄”、“刷黄济运”,这种措施短期内似乎有一定的效果,但后患无穷。因此马俊亚专家称之为“被牺牲的局部”。千年治黄历史无一万全之策,因此要解决黄土高原的贫困问题,还要我们继续寻找方略,从历史经验和教训入手,进行一场全方位的大治理。下来浅谈一下某些治理的措施和方略。一, 全河治理。黄河上游环境良好,需要保持上游环境不受破坏;中游侵蚀严重,沟壑纵横,应是治理的重点;下游河床抬高,要采用措施避免决溢。二, 治沟。前面已经浅谈了沟壑的成因,史念海专家觉得治沟不外乎两条途径:其一,尽量根除沟壑形成的因素,使新沟减少浮现,而旧沟一定条件下停止发展;其二,治理已有沟壑,使深沟变浅,浅沟变平。根除沟壑成因,自然因素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可以制止人为破坏。我们应勿以人为破坏有利的自然因素,用人为的力量补充自然缺陷,也就是恢复草原和森林。三, 治水。治水也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曰开辟水源,二曰蓄水。充足运用地下水以及从其她地区引水接济不失为开辟水源的一种措施,植树造林控制水源见效也不久。前面已经提到了,兴修水库是蓄水的一种措施。四, 治沙。从全河着眼,全面治沙,同步,从事科学钻研,排尽下游河上的泥沙,应当能算是一种思路。五, 改革黄土高原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水土流失的因素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人为重要是滥垦滥伐,滥伐摧毁森林,滥垦破坏草原,都会导致水土流失。滥垦重要由于粗放的农业经营,扩大耕地,而这种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为时已久,明代中叶更为明显,迄今五六百年未能从主线上变化。坡地也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因此平整土地,改坡地为梯田,精耕细作是重要的措施。治理黄土高原,这是一种全局性的事情,需要全国上下协调进行,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需要黄河流域各省市共同行动。总之,非一人一时之力所能完毕。愿我们共同努力吧!注释: 史念海论黄土高原的治沟和治水,原载中国历史地理丛编,1985年第二辑看完史念海先生的这两本书,我感觉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许多学术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一种学者的人文主义情怀。先生是山西平陆县人,家乡也在黄土高原,她用自己的实践和理论为黄土高原的治理提供了珍贵的方案,甚至目前政府有关治理黄土高原的某些措施就是先生提出的。真的很敬佩先生,感觉她把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的惟妙惟肖,作为黄土高原上的我们至少应当记住她。在此深切的缅怀先生!“环境史学”的目录检索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纲要、黄土高原森林与环境的变迁(与曹尔琴、朱士光先生合伙)、唐代历史地理研究、河山集。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马俊亚:被牺牲的局部规模经济与区域发展:近代江南地区公司经营现代化研究、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老式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演变、江苏近代公司与公司家研究梅雪芹:1环境史学的历史批判思想,郑州大学学报,第1期。2 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3,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有关环境史研究的一种结识,学术研究 第9期。 4论环境史有关人的存在的结识及其意,世界历史,第6期。 5环境史:一种值得关注的史学现象,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三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代表性著作: 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人民出版社,。 7人类社会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主编),南京出版社,。王星光 1中国科技史求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黄河与科技文明(黄河水利出版社)、3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摸索(科学出版社)、4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5吴其濬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6黄河文化百科全书(副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夏明方:1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续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3近代百年史话灾荒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二十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上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广西师大出版社)、5中国荒政全书(共四辑15卷,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即将出齐),6出版专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7生态变迁与斯密型动力、过密化理论多元视野下的旧中国农村商品化问题(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8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近代史研究第2期)、9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史学月刊第3期)、10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农村市场以华北为中心(光明日报5月11日)朱士光:1.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 ) 2.朱士光,唐亦功.西北地区丝路沿线自然地理环境变迁初步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3.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之特点及其与保护古都风貌之关系中国古都学会主编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三辑,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324-338 4.历史时期华北平原的植被变迁(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5.汉唐长安地区的宏观地理形势与微观地理特性中国古都学会主编中国古都研究第二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83-95 6.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 7.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农业考古1991 )8.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性与都城长安互相影响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