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23495030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进中举》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范进中举》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范进中举》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进中举的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 范进中举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 六 单元的 二十二 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学生对封建社会世态炎凉 注视,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 范进中举 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2文本简析: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很早就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具有生命力的一篇文章。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学习 对比 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学情分析】初三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三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但他们的鉴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习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教学目标】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3品味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和动作。【重点难点】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品味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和动作。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教学方法】教法依据诵读法是一种欣赏教学法,优美的散文需要阅读,不仅可以锻炼朗诵能力,更可以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从而获得语感的训练。对话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情境教学法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学法依据预习法初步了解文本,破除与文本的陌生感,可有效地进入文章的学习,个性化的阅读形成个性化的理解,有助于问题思考意识的养成。评点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合作讨论探究法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课时安排】三课时(45分钟)【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一)课前预习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二)情境导入 一个同范进有着相似遭遇的儒生周进,考了几十次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受尽了困顿和屈辱。有一次在贡院撞号板,口吐鲜血,满地打滚,闹得不可开交时,四个商人出于怜悯心,资助一些银钱替他捐个监生进场考试。从此由秀才、进士到御史、广东学道,步步高升。后来他主持秀才考试,考场上一个老童生引起了周进的高度注意。那老童生面黄肌瘦、胡子花白、衣衫破旧,大冬天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见这个考了二十多次秀才都未考取的老童生,周进便心生怜悯,想方设法提拔他,以免“屈了真才”,周进反复看范进的答卷,头两遍使他大失所望,看第三遍时,聚精会神,细细品味,一篇狗屁不通的臭八股,居然成了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于是“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那个老童生就是范进。课文节选部分之后的有关情节:范进中了举,许多人来奉承他,田户、房子、银子、奴仆都有了,他搬到新屋连请了三天客。到第四天,其母见家里有许多细瓷碗盏,大笑一声,喜极而死。后来范进到了京城,中了进士,做了山东学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儒林外史中节选出来的一篇课文范进中举。设计意图:在课前让学生通过预习打破与文本的陌生感,这也是我学法指导之一,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刘显国老师说过:“开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让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从而奠定感情基调,还未真正进入文本就未成曲调先有情。二、窥一斑而知全豹(12分钟)整体感知全文,筛选关键信息,思考以下问题。1. 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然后,请仔细观看以下画面,说出相关情节。2. 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3. 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中举前后分别是第几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呢?中举前后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呢?设计意图: 本环节重在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并且通过思考问题理清全文线索,感知行文脉络,从而解决教学重点。问题的设定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并且,我将对话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其中,鼓励学生即兴创造,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1.在文中找出描写胡屠户的语句。2.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3.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研读入境品语言展示例句,让学生咀嚼品味作者细腻而准确的语句。(二)赏读入心悟情思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 (三)涵咏入理勇质疑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习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建构主义学习观也强调学生的“协作性”,他们认为各人在理解上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为了更好的展开小组合作学习,针对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协作精神。四、万水千山总是情(8分钟)(一)拓展迁移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二)课堂总结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三) 作业布置初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设计意图:注重学生知识迁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这一时期还是学生注意力的反弹期,反弹期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时段,让学生总结,能使得课堂所学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清晰印象。作业布置能够强化学生的反思能力,加深学生对课业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使课前、课堂和课后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难点,彰显文章主题。运用色彩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学反思】上完了范进中举的第一课时后,长舒了一口气,课堂虽然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也没有料想的糟糕。沉静下来,反思这节课,希望总结得与失,为以后教学提供更好的借鉴。一:细心准备,是上好课的坚强基础。我在上一篇新课前,往往先把文章反复地看几遍,熟悉每一个要点,甚至要记住某句话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然后要勾画出文章的结构示意图,做到了然于胸。然后再去网络上查阅资料,尽可能扩大自己对文章有关的理解范围,因为广泛的知识储备会在课堂上激起智慧的火花,引起心灵的碰撞,成为教学中的亮点。最后是编写教案,构思教学思路,组织教学语言。这样在课堂上才能用流畅生动的语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积极能动的思考。二: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者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课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这节课上,在分析人物时,我没有按照教前的设计,而是询问学生想要分析哪个人物,学生说要分析胡屠户,我进而要他们讲出先分析胡屠户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兴趣入手,探寻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反映的社会现象。学生参与很积极,探根寻源,对人物的分析也很透彻。我在引导学生分析其他人物时,也采用了相同的方法,教学目的达成也很顺利。三:搭桥铺路,巧妙引导。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常常在教学问题的设置时,注意问题安排的梯度,由浅而深,以求问题既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又不至于难倒学生。在上课时,我在提问问题时,注意到问题的深度,同时注意语言上的引导,为学生的思考搭桥铺路,引发学生能动的思考,同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愉悦,激起更积极的学习欲望。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设置课堂流程时,往往带有功利的色彩。在我的这节课上,知识点设置得多了点,造成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忽略了教学的前瞻性功能,即对学生的德行的培植熏陶作用。一节课,既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到知识,又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获得心灵的愉悦与陶冶,促成学生人生积极素养的形成。这是我对我的语文课堂的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