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青山处处埋忠骨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23491061 上传时间:2022-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青山处处埋忠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7、青山处处埋忠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7、青山处处埋忠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年月日 备课组长签字: 主管领导签字:编号: yw8127课题27、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型阅读课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学会互动交流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 “拟、勋、殉、赴、嘛、踌、躇、黯”等8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拟定、殉职、奔赴、踌躇、黯然、功勋”等词语,并了解其含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毛泽东丧子后作为普通人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领略他那伟大的慈父形象。3、体会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写法。4、使小学能了解有一定内涵的句子“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含义重难点预测学习重点: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难点: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课前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知识及毛岸英。学生学习过程教师导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二、检测预习。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3遍以上,做到正确、流利。(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并给加点的字注音,大声认读两遍。拟定( ) 功勋( )以身殉职( )奔赴( )好嘛( ) 踌躇( )( ) 黯然( )(3)结合上下文和工具书了解以下词语意思。知道本意,并说出在文中的意思。勋鉴: 殉职: 踌躇: 黯然: (4)抓住课文线索,课文中,主席前后一共收到过三封“电报”,用( )标出每封电报的内容。(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用六要素概括法。(六要素有些可以省略,如本课事件中的地点;有些暗含在其它要素中,如本课中的人物。)课文讲述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_ _ ,(起因)毛主席_ ,彭德怀请求 _,金日成要求_,(经过)最后,毛泽东忍痛决定_。(结果)2、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想想关于人物的描写主要包括有 、 、 、 这几个方面。请用“_”画出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读一读。同伴评价:A B C 三、品词析句,感悟伟人胸怀1、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a.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毛泽东他在想什么,你能想象他的神态吗,从中感受到了什么?b.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毛主席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c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d当毛主席在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2、“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自我评价:A B C 一、 点燃激情,预习检测。(一)我们本单元第一课是长征,在上课之前能不能一起背诵一下这首诗。(学生背诵)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领略了毛主席豪迈的胸怀,而今天我们学到的这篇课文依然能看出这位伟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坏”的胸襟。(二)揭题,板书课题(三)让学生读学习目标,不理解的地方教师解释。(四)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二、唤起兴趣,自主学习。抗美援朝战争:朝鲜位于我国东部,是我国的邻邦。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入朝鲜,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日,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开赴朝鲜,25日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中朝人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毛岸英: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长子。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杨开慧牺牲后,地下党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以后,由于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他当过学徒,捡过破烂,卖过报纸,推过人力车。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在苏联期间,他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解放初期,任过工厂的党委副书记。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壮烈牺牲。二、 树立自信,同伴交流。1、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每一个事件中相应的毛主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及侧面描写的句子及词语,通过举例说明体会毛主席悲痛的心情。(常人之父)(失子之痛)2、根据文中出现的两句诗句,可以得出毛主席最后做出了怎么样的选择?(伟人心胸)(超人抉择)学生活动过程教师导学过程四、品读课文,体会毛主席1、咱们再读读“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此时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父亲?2、将本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如: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摘抄下来。3、我们体会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那么,本课在体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呢?自我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教师评价:A B C设计意图:读中想象,读中感悟,读说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板书 伟大)教师总结:毛主席把一生奉献给了新中国,奉献给了中国的劳苦大众,此前,他的五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已经相继献出了生命,此时,这位老人又失去了他挚爱的长子,这是多么剜心的疼痛啊!他不说一句话、不吃一口饭,他黯然神伤,他泪水涟涟,但他毅然地把儿子的尸骨留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他的爱似山般的厚重,他的情如海般的深邃!他的革命胸怀如海似山!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去体会毛主席他那凡人情感中的伟人风范吧!板书设计27* 青 山 处 处 埋 忠 骨失子之痛不说 不吃 吸烟 皱眉常人之父 伟超人抉择安 葬 在 朝 鲜 伟人心胸 大课后反思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首相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最后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 这篇课文选材具有鲜明的特色。作者颇具匠心地截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断,反映出人物的崇高境界。哀莫大于老年丧子,要经得起这莫大的哀痛,需要极大的意志力。文章就抓住了毛泽东得知丧子后的心情和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崇高的精神境界,读后让人肃然起敬。“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朝诗人龚(gng)自珍 的己亥hi 杂诗,忠骨:忠臣的遗骨;何须;不需要;马革裹尸:马皮包裹着尸体;还:回家乡(安葬)。忠良之士,为国捐躯,青山连绵,到处可以埋葬他的遗骨,不需要用马皮包裹着运回家乡安葬。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