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小专题9逆温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21271422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 小专题9逆温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必修1 小专题9逆温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必修1 小专题9逆温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 小专项9 逆温、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低层大气)的构成:(1)大气成分及作用: 氮:含量最多(78%)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干洁 氧:含量第二(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空气 二氧化碳:光合伙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构成 臭氧:大量吸取紫外线地球生命保护伞;少量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固体杂质(2)大气各成分含量分析:干洁空气中多种气体所占比例基本上不变,但人类活动影响变化二氧化碳矿物燃料燃烧、毁林“温室效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矿物燃料燃烧、交通“酸雨”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氟氯烃致冷剂的使用而排放,工业革命后才从无到有破坏臭氧层,产生臭氧层空洞水汽随时间、地点和气象条件而变化。水汽重要集中在大气底层,夏季不小于冬季,低纬不小于高纬,海上不小于陆上。森林、水库水汽的相变产生一系列天气现象,并随着热量的吸取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水汽吸取或放出长波辐射,有“温室效应”,并反射太阳辐射。固体杂质多集中于大气底层,随处区、时间和天气条件而变。陆上不小于海上,上午和夜晚不小于午后,冬季不小于夏季。人类活动中:矿物燃料燃烧、工矿建筑、交通;森林有吸烟滞尘作用;都市不小于乡村雾和低云比郊区多“湿岛效应”。自然:气候干旱、大风固体杂质对太阳辐射有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并影响大气质量。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80C -50C -10C 20C 温度/C20C20C20C20C5012高度/Km二、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例题1 地球大气中,下列变化是上升趋势的有 ( ) A水气和固体杂质的含量随高度增长的变化 B对流层的高度由高纬向低纬的变化 C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长的变化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解析】水汽和固体杂质,它们几乎所有集中在大气最低层对流层中,它们随高度增长越来越少;由于人类活动如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长,故D选项符合题干规定。对流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故对流层的高度高,而高纬度地面的热量少,对流运动弱,故对流层的高度低。【答案】D 例题2 图5-2表达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一题。图中对的表达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层顶部 B层底部 C层中部 D层10月,国内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运营轨道所在大气层 ( )A气温在5020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长平稳下降C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解析】该组题考察了对大气温度垂直变化规律与大气分层的结识,并紧密结合热点,考察了各大气层的大气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还考察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由下往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体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对流层的热量重要来自地面,因此气温随高度的增长而递减;平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大量吸取紫外线而导致其升温;高层大气变化稍微复杂一点,随高度上升,温度先是下降,然后再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在图中曲线相似的状况下,要从其温度值加以鉴别。电离层位于80500千米的高空,重要因素是高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在高度电离状态,它可以反射无线电波。10月,国内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运营轨道是在高层大气中,对的解答第(1)题是回答本题的核心。【答案】B D C三、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一般状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种高度范畴内会浮现气温随高度增长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导致“逆温”现象的因素有诸多种:一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图5-3表白了这种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不久,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白地面开始的逆温(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c);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不久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图d、e)。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浮现,以冬季最强。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二是冷空气下沉(地形逆温)。在山沟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会沿斜坡流人低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沟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失。三是空气平流(平流逆温)。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 危害: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导致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汇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特别是都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导致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例题3 图5-4中图甲表达近地面空气若上升到3000m高度时,理论温度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浮现了逆温现象,读某都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图5-4中图乙),回答: (1)若Ts稳定在-8,该都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 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干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因此,在图示的状况下,仅考虑空气干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 时后来。【解析】对流层的特点之一是大气对流运动明显,产生对流的重要因素是对流层底层大气温度高,高层大气温度低。一般说来,对流层气温直减率(06100米)愈大,即低层气温与高层气温差值愈大,大气对流运动愈明显;反之,对流运动愈弱。若气温直减率为负值,即气温随高度增长逐渐升高时即为逆温现象,逆温发生时,对流层下层温度低,上层温度高,空气上轻下重,不能产生空气的对流运动,逆温现象是空气对流运动的巨大障碍。当其发生时,低层被污染的大气不能与上层大气产生对流,近地面空气就得不到“净化”,此时不适宜进行体育锻炼。 日出后来,随着近地面气温的逐渐升高,空气的上升运动随之加强,逆温现象也会逐渐消失,对流运动得以继续。【答案】(1)10 8 (2)10例4: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因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3表达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下图回答12题。(1)图表达的气温减少速率在( ) A3000米如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6000米如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如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 B C D解:第一题:作图读图得知:在6000米、3000米、地面的气温分别为-35、-14、18。经计算在3000米如下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1.1,高于0.6,故A错误。同理,经计算在30006000米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7,高于0.6,故B对的。第二题:飞机要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则气流要稳定,上热下冷,气温递减最小,根据作图13,可知:D 例5:形成沙尘暴的条件重要是干旱、大风、较旺盛的上升流,若大气对流层中浮现逆温现象,可克制沙尘暴。读图,完毕:(1)若E处的高度为1000米,气温为10,要克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16B6C4D4(2)图右侧是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该地最有可能浮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A时段B时段C时段D时段(3)若只考虑风力与沙源因素,国内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若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对流因素,则尤以初春最多,因素重要有 ( )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土质更加松软干燥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大风天气明显增多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浮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长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浮现逆温现象的时数缩短ABCD例6:图33-4是某地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后回答:(1)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A甲B乙 C丙 D丁(2)若该地气温由甲逐渐演变到丁,则导致气温垂直变化的因素也许是台风过境晴朗无云冷空气南下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锋过境持续阴雨()AB C D例7: 一般近地面逆温层常出目前晴朗夜晚,至日出前后最厚。下图为“春分日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若该地长年干燥,则其气候类型也许是( )A.热带沙漠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极地气候解析:若该地长年干燥,阐明该地的降水量为少雨型。由图看出,该地春分日的近地面气温达18 ,则只能是热带沙漠气候。答案:A(2).若该地为利马(12S,77W),则其近地面逆温层最厚时约在北京时间( )A.6时前后B.11时前后C.14时前后D.19时前后解析:根据题意,逆温层最厚在日出前后。此日为春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时间均应在6时前后。利马位于77W,属西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两地相差13个小时,则6+13=19(时)。答案:D(3).假设此逆温层常年存在,此地附近有座山,山顶有长年积雪,则此座高山的海拔估计至少在( )A.3000米以上B.4000米以上C.5000米以上D.6000米以上解析:在对流层中,海拔高度每升高1 km,气温减少6 。在逆温层顶部的气温是24 ,则往上需再上升4000米。此地逆温层的厚度约为1 km,因此此高山的海拔至少应为5000米以上。答案:C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热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线来源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2、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最强,吸取作用最弱吸取:有选择性。平流层中的臭氧与高层大气层的氧原子吸取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取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又由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大气直接吸取太阳辐射很少。反射:无选择性,云层和较大颗粒,其中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明显。卫星云图上白色越浓,云层越厚,反射太阳光最多。地面性质与反射:新雪最强。散射:有选择性。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因此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天空呈灰白色是由于太阳光被较多尘埃和雾粒散射的缘故。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的地区太阳辐射通过大气路程短,削弱得少。效果:太阳辐射由低纬向两极递减(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温度高下与波长长短关系:温度高,辐射最强部分波长短。太阳辐射波长不不小于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强烈吸取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大气以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作用:提高夜间最低气温,减少白天最高气温,提高地表平均气温,减少气温日较差。画出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题8 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时 ( )A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 B夜晚气温较阴天稍高C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加强 D白每天空呈现蔚蓝色【解析】本题可用因果推理的措施加以解答,由于天气晴朗且大气污染较轻,因此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削弱,白天气温较高;晚上由于空中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削弱,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气温的日变化较大。由于白每天气晴朗,蓝紫色光容易被散射,从而呈现蔚蓝色。【答案】AD太 阳地 面大 气宇 宙图21例9:图21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表达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涉及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取、反射和散射),回答:(1)国内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因素重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B C D(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因素重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A B C D(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因素重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A B C D(4)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因素重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A B C D答案:A、C(四川盆地海拔比青藏高原低,空气中CO2和水汽能强烈地吸取地面长波辐射,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中) B(东北平原的纬度比华北平原高,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比华北平原少) A(长江中下游平原阴雨天气比华北平原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3、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决许多实际问题:1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因素?这重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低。2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傍晚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导致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周八方,因此在黎明和傍晚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4霜冻为什么出目前晴朗的上午(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减少。5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6青藏高原为什么是国内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太阳辐射强。4、全球的热量平衡近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全球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第一、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第二、人类通过变化大气的构成或变化地面的热力状况,可以影响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从而变化局部地区甚至是全球的气候。例如: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等温室气体,使得大气热量的收支失去平衡,导致热量平衡失调,全球变暖;人类变化地面状况(植被覆盖状况、水域面积等)可以影响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和变化地面辐射,而使局部小气候发生变化。例10有关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对的的是 ( )A地球不断吸取太阳辐射,成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B高纬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C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温室效应的作用,高纬度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D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度地区间不断进行热量互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在平衡状态【答案】D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 太阳辐射地面温度大气温度最大值正午12点(H最大)午后1点(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午后2时左右(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最小值夜日出前后2、气温年变化:(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太阳辐射大陆海洋最高值6月7月8月最低值12月1月2月总结: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太阳辐射是主线因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透明度、大气物质多少)重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3、地面状况(海陆差别、洋流、地形)影响太阳辐射的吸取,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4、人类活动变化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达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变化下垫面,植树森林减少气温的大陆度,提高湿度,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释放人为废热,如都市热岛的形成。思考题:为什么中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很大?沙地、湖泊、林地、草地的温差从大到小排列:地图册P27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比较一月、七月图,读等温线的数据变化,找出规律)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这是一般规律,低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阐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气温变化不大。南半球海洋比北半球广阔得多。北半球同一纬度上,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高。【记法】:一陆南凸;高高下低。 7月世界最热在北纬2030的沙漠地区。1月北半球最冷在西伯利亚。世界最低温在南极洲大陆上。 2、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减少0.6。逆温层问题。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差别。例11读“不同纬度地区气温变化分布图”,下列论述对的的是 ( )A该图反映了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升高而增长B. 地气温年较差大的重要因素是受海陆因素影响C7月地气温高于地,因素是地日照时间长D地气温最高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解析】根据气温的特点,可推断、地分别为寒带、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亚热带、赤道。其中、都位于北半球。地气温年较差大的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大;7月地气温高于地的重要因素是太阳高度大而不是白昼长,此时地昼长比地短;地气温最高的月份为7月而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为6月22日。通过对图中各曲线的比较,不难发现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高而增长。答案:A例12(广东文综)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都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都市相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 丙、乙、丁、甲 B. 甲、乙、丙、丁C甲、丁、丙、乙 D丙、丁、甲、乙答案:A例13下图为一大尺度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 )A.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分布B.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分布C南半球七月等温线分布D.南半球一月等温线分布(2)若ab,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 ( )A南半球正值隆冬季节B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C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强盛D巴西高原上一片葱绿答案:C D例14读某地近地面近年平均热量收入状况图分析回答:(1)阴影反映近地面空气热量 ,因此此段时间气温呈 趋势。(2)曲线A表白了 年内的变化,这种变化与 年变化基本一致。(3)曲线B表白了 年内的变化,这种变化与 的年变化基本一致。(4)该地位于 半球。最高气温也许出目前 。【答案】(1)盈余,上升;(2)热量收入,太阳辐射;(3)热量支出,地面辐射;(4)北,7月低或8月初。例15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毕13题。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重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重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答案:1B 2B 3.A例16:如图是“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因素A甲散射吸取太阳辐射B地面吸取乙C大气吸取大气辐射丙D是 这一因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有关。(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因素是 ,这一因素与图中甲乙丙的 过程有关。(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长而递减,因素是 ,这一因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 过程有关。(4)一般状况下,近年平均而言,有B=A+C+D,但是近若干年来,上述平衡被打破,变成了不等式,浮现这一成果的因素是 ,这种趋势带来的具体危害是 。答案:(1)晴夜少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 丙 (2)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甲 (3)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 乙 (4)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增长 引起海平面上升,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破坏水循环。 课后练习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判断13题。1四条曲线中,对的表达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 )第13题图A B C D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 A地面辐射 BCO2气体C臭氧气体 D人类活动3有关大气层的对的论述有 (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助于高空飞行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左右 读如城秋季某夜前后垂直温度梯度(0C/100米)时空变化图,完毕45题。4该日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A当天17点前和第二天8点后B17时23时C16时30分7时D23时5时5当该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 )A空气对流更加明显 B克制污染物向上扩散C有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了大气中臭氧的含量6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第7题图7读下图,指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四种辐射中的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朝变”。请参阅今年3月1日至17日上海地区气温曲线图,回答:8图中最低气温浮现的日期是17天中的 ( )A7日 B10日 C12日 D17日 9下列4天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 )A3日 B6日 C11日 D16日10从3月17日起,再过10天,下列都市中白天最长的是 ( )A上海B北京C广州D哈尔滨 11下列4天中,北京某地(40N)测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接近50的一天是( ) A3月4日 B3月8日C3月13日 D3月17日12导致初春气温骤变的因素,除冷暖气流的影响外,云对气温高下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下有关云对气温影响的对的论述是( )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导致地面气温不太高白天多云,云对太阳辐射的吸取作用,导致地面气温升得更高夜晚多云,云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高夜晚多云,云将地面热量传到太空中,使地面气温比无云时更低A B C D13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完毕下列规定:(1)图中a、b、c、d四条 曲线中,对的反映地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是 判断根据是 。根据A层大气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特点,可知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2)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 层(填字母),因素是 。(3)人类目前运用平流层最重要的方式是 ,因素是 。14读图分析回答:()大气增温重要来自 辐射。 (2)一年中,地球上太阳辐射强度在4以上的纬度大概是 之间,因素是 。(3)请在图上用密竖线画出地面热量盈余部分,用粗横线画出地面热量亏损部分。(4)就全球而言,气温不会浮现热量盈余地区越来越热、热量亏损地区越来越冷的现象,重要是由于 和 能起 的作用。15、全球水告急!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淡水缺少如此急切,向海洋夺取淡水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某中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见图2-9),请你阐明其设计原理。图2-9参照答案1A 2C 3D 4A 5B 6D 7B 8A 9D 10D 11D 12C13(1)b 近地面平均温度约为20,对流层顶气温约为一50至一60 地面(地面的长波辐射) (2)A 该层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3)高空飞行 该层大气中水汽、杂质含量很少,云、雨现象近乎绝迹,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极高 (4)都是因吸取紫外线而增温 前者是臭氧吸取紫外线,后者是氧原子吸取紫外线14(1)地面(2)30S30N 太阳高度大 (3)略 (4)大气运动 洋流 调节15、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温室)作用;海水受热蒸发(淡化)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