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地理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20972808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初中地理教案范文汇编九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2年初中地理教案范文汇编九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2年初中地理教案范文汇编九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初中地理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一、分析本课在地理教学中的位置本节课放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的第一节,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衔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二、分析教学对象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由于环境的巨大变化,往往给心理上造成了不适应。为了扭转这种情况,除社会、家庭、学校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外,作为地理教师也应从心理学、教育学、地理教学法上入手,从这节课开始就使学生认识地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教育他们认识地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三、分析教材内容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强烈欲望和兴趣。引导学生懂得学习地理课的方法,为学生学好地理课指出正确的途径。2知识结构(如下表)3教学重点 介绍学习地理的内容和学习方法。4教学难点 教师要用“磁性效应”强烈地吸引住学生,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5教学思路 采用提问、讲解、读课文等综合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告诉学生,学习地理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想一想”,利用彩色图片、地图册、电化教学等教学方法,演示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初步掌握从5个方面思考的学习地理方法。课后组织课外地理兴趣小组。从课外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中增加地理知识的学习。办地理小专刊、黑板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课外兴趣小组。6课程类型 阅读欣赏课。7课时安排 1课时8教具准备 自制本课知识结构图。自制学习地理五步法图表(贴在教室)。收集有趣的地理知识图片23张。9学具准备 课本、地图册、填充图、红蓝铅笔。10组织教学(3分钟)四、教学过程1.教师用信任的目光,将学生看一遍,然后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道:“宁静的夜晚,我们看到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它们每一个都像地球一样,甚至比地球大得多,满天的星星组成了庞大的银行系,银河系外面还有更大的河外星系。地球仅是银河系内的一个成员,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如果说,河外星系就像我们的学校,银河系就像我们的班级,太阳系则是班上一个小组,地球就是我自己”。我们今天就学习地理课第一节学习地理 认识人类之家板书课题。2讲授新课为什么要学习地理(13分钟)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但对地球的真正面目还认识不清楚。例如,我国“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测量出我国大陆每年向东偏南运动8毫米;科学家预言地球轨道正面临陨石进入的高峰期,美国科学家自1994年开始利用卫星控测陨石突破大气层后的轨迹;我们附近的小造纸厂给我们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这些问题都是地理课中要研究的问题。教科书中讲了7个地理学中学生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对这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教师板书7个问题将在地理课本中的那些章节详细讲解:地球运动气候地形地壳运动资源的利用及工农业生产人口分布环境保护等章节。教师小结:地理课的内容远比这些问题广阔的多,中国的、外国的、本地的,同学们在初中、高中、大学的地理专业学习的内容都有很大差别,学习研究的目的都是了解认识人类之家,让人们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看彩图,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地理知识(8分钟)引导学生看彩图:火山喷发东方明珠香港图片初中地图册让学生想一想:举例说明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旅行、书报、看电视、天气预报、筑路、治理环境等等”怎样学好地理(13分钟) 教师将学好地理应思考的5个方面贴在黑板上引导讲解。学习什么内容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同人类有什么关系用什么方法处理好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阅读地图,掌握绘制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形成观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引导组织地理课外活动,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小组,办地理小专刊,收集地理自然景观图片等,以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和才智,启发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兴趣。地理小游戏(3分钟) 话说世界稀奇事。活动内容始终围绕地理题材,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3课后小结(5分钟)讲地理科学的发展前景。培养热爱“人类之家,建设人类之家地球”的远大情怀。初中地理教案 篇2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选自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本节正是侧重讲述了黄河对人类的功与过,突出了黄河水患的自然、人为原因及人类如何治理黄河,从而使学生明确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环境。学情分析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表现出稳定性差和可塑性大的特点,易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于情感色彩的地理内容,因此,在教材中适当增加风土人情、奇闻趣事、名胜古迹等内容。注意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乡土地理知识”(身边的地理)。如在学习完本节内容后,我要求学生调查汉江的河流现状并提出合理建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三个奉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2)、技能目标(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今昔对比,培养学生爱国情感;通过黄河多泥沙的人为原因,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通过黄河利与弊共存的事实,增强学生的辩证观,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黄河自然特征是了解黄河的基础;()、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是理解黄河水患的关键,也是根治黄河措施提出的依据;()、根治黄河的措施是最终体现学习地理为人类服务的落脚点。都是本节的重点。初中地理教案 篇3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2本节核心内容是区别天气和气候;功能和价值:学习了本节课后能阅读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学情分析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看图讨论培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描述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学会收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预报图。3、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看图联系实际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2、通过记录天气预报(课后观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看天气预报。难点:1、区别“天气”与“气候”。2、 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教学过程一、天气与气候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是什么自然现象学生活动:说出图片中几种天气的概况引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教师活动:举出身边的例子,提问天气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活动:说出天气是多变的,不稳定的。教师活动:什么是气候,举出实例让学生总结学生活动:说出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师活动: 小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列表总结:区别: 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学生活动:练习: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 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那么,天气是怎样预测出来的呢?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教师活动:展示卫星云图。讲解: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通过计算机处理,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1、一道风尾为 2 级2、一个风旗为 8 级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气。(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教师活动: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蓝色:代表的是海洋。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气的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蓝色:代表的是海洋。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气的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风级的表示方法:1、一道风尾为 2 级2、一个风旗为 8 级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气。(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教师活动: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初中地理教案 篇4一、 教学目标:1.运用事例,说明地球的形状;2.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通过了解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初步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二、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三、 教学难点:地球大小的单位。四、 教学过程:环节一、地球是圆的吗?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历史过程1. 天圆地方2. 浑天说3. 麦哲伦环球航行4. 地球卫星照片5. 地球是圆的6. 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据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主要的理论和人物介绍2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有了充分了解。环节二、给地球量一量“身”认识地球大小的历史过程及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三年,今天飞机航行用两天,地球到底多大?可以分别从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的表面积来回答。环节三、地球仪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认识地球仪上的装备。3、纬线和纬度。4、经线和精度5、练习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环节四、本节主要知识小节(标题)附:板书地球和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3、纬线和经线4、经纬网定位环节五、作业布置:练习册第一节 地理填充图册第一节初中地理教案 篇5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二、教学要求: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作好整理工作。5、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四、具体实施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4.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或者自身努力但学习比较困难,或者智商不低但学习不努力,或者对老师的教育有反感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生活中要关爱他们,学习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要从基础抓起,从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不放弃每一位学生。5、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初中地理教案 篇6(第1课时)教学目标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理解气温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新课引入)请同学们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大致估计一下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关于气温大家想了解哪些内容?(板书)一、气温与生活(提问)大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是与气温有关的?学生讨论,阅读书上例子,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提问)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气温是变化的还是无论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可从空间与时间上进行多方引导,例如:一天、一个月、一年,国内与国外,我国南方与北方等等,得出结论。(板书)气温的变化(副板书)午热晨凉,冬寒夏暑(提问)通过这句话你能得出一个与气温有关的什么结论?我们在研究气温的变化规律时,经常要用到一些描述气温的值,请大家阅读课文,自己都有哪些值,这些值是如何得出来的。常用于描述气温的值有: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这些值都是通过观测与计算得来的。(提问)气温是如何观测的?(视频气温观测和记录)(提问)读图“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图,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图上纵坐标代表什么?横坐标代表什么?读出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刻及读数。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叫什么?读出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的月份与读数。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什么?(展示图片)出示孟买和亚库茨克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让学生比较两地气温年较差大小,并气温年较差与气温年变化大小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变化就大,反之则相反。(新课结束,复习反馈)板书一、气温与生活气温的变化(第2课时)教学目标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会阅读气温分布图。理解气温分布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大屏幕、投影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阅读气温曲线图,今天请大家根据所给数据亲自绘制一张气温曲线图。(南半球某地气温资料)提问:这幅图的形状与我们上节课阅读的气温曲线图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南半球为波谷形,北半球为波峰形;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不同地点在同一时间的气温不同。板书:三、气温的分布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的等温线特性示意图提问:回忆等高线的概念,了解什么是等温线。等温线上各点气温是否相等?等温线闭合处,如何判断是高温中心还是低温中心?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相邻两条等温线的差。大屏幕或挂图展示世界一月气温分布图(动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提问: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是如何变化的?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以北回归线为例观察海洋和陆地气温有何差别?说明什么问题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相反。爬山时,感觉山顶比较凉爽为什么?(学生讨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摄氏度。(新课结束,复习反馈)板书设计三、气温的分布初中地理教案 篇7教学目的1、 能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的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和内海2、 读图熟悉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3、 了解欧洲西部实际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4、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繁荣的地区并分析原因,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教学重难点各国经济发展概况、特点;繁荣的旅游业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欧洲西部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我们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地区,它的面积只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这个地区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地理区域呢?一、 位置和范围、国家1、 展示“世界地图”,指出欧洲西部的范围:即欧洲的西半部。2、 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说明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按如下步骤进行:(1) 欧洲西部的北、南、西分别濒临什么海或洋?(2) 欧洲西部的东面与什么大陆相连?这种三面临海,一面连陆的的分布可称作什么?(3) 欧洲西部最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最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在五带中大部分处于什么温度带?(4) 学生小结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3、 观察“欧洲西部图“,思考:欧洲西部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欧洲西部的气候和经济有什么影响?(讨论)4、 引导学生在“欧洲西部地形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主要岛屿、半岛、海峡和海湾及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5、 设问:欧洲西部各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多属于何种性质的国家?二、雄厚的经济实力1、 引导学生阅读P54图2-26,设问: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的经济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过渡)欧洲西部作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2、 学生阅读P54文字,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发达的经济可以从工业、农业、发达的交通业等方面说明3、 一学生朗读P55“阅读”,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教师结合有关资料适当补充说明。(见教参P77)(过渡)欧洲西部发达的经济还可以从其繁荣的旅游业表现出来三、繁荣的旅游业学生自读,思考:1、 欧洲西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2、 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熟悉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资源3、 讨论:欧洲西部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4、 学生自读P56“阅读”,了解瑞士的自然风光和德国的啤酒节5、 完成P56活动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布置见基训、填充图册板书设计初中地理教案 篇8河北省教学目标:(1)了解 河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在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2)了解河北省利用其区 位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发展新型农业的意义。(3)了解唐山大地震的历史,认识美丽壮观的新唐山。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爱我家园,建设家园的情感教育。教学建议新课导人:方案:大家都学过历史上 的战国七侯,即齐、楚、燕、韩、赵、魏、秦。你们知道当时赵国和燕国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今天, 我们就来进行我们沿海万里行的第三站:燕赵大地-河北省。方案:设问:在中国政区图上,环抱北京、天津两中央直辖市 的省份是哪个?讲述河北省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出示中国政区挂图,请学生说出河北省地理位置:环抱 北京、天津,东临渤海,四周与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为邻。2用多媒体展示河北地形图,或出示河北地形挂图,请学生回答河北省的主要地形特点:西北多山地,东南以平原为主。并让学生在图中找出黄河、海河、燕山、华北平原、太行山和长城。3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元明清时期的国都位置。说明河北省长期邻近国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4、 在河北省城市与交通图上,找出穿越河北省的铁 路干线及海港。5小结河北的区位优势:环渤海、环京津、水陆交通便利。讲述唐山大地震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让学生学习唐山大地震的阅读材料。2、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地震后被夷为废墟的唐山,随后切换画面,展示高楼林立,环境优美的新唐山,并对学生进行奋发图强,爱国爱家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讲述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时,可按下列步骤:1设问:河北省的自然条件如何?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河北省属温带季风气候,其中南部为华北平原一部分,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多,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是我国的小麦和棉花的重要产区;但华北平原也存在着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劣势:地表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由于是季风气候,春旱夏涝,农业生产不稳定。)2 讨论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 ,除了自然条件外,有哪些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促进了河北农业的发展?要指导学生列举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如:区位优势、市场需求、农业结构调整等。这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作如下讲解:(1)环京津一一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2)交通发达-农产品外运销售便利;(3)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反季节蔬菜、花卉、草皮、中高档水果。物以稀为贵,经济效益高。3让 学生完成教材P37活动题,教师可补充说明反季节蔬菜的含义:我们知道,一年中有的季节寒冷 ,有的季节炎热,有的季节温暖。对于蔬菜来说,有的种类怕冷,有的种类怕热。在通常情况下,怕冷的蔬菜在寒冷季节难以生长;怕热的蔬菜在炎热季节不适合种植,从而形成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的季节性。所谓反季节蔬菜,就是通过一定技术,使炎热或寒冷季节能成功种植怕热或怕冷的蔬菜种类供应市场。反季节蔬菜由于是在 市场缺乏某种类型菜时上市这种类型蔬菜,由于物以稀为贵,所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课后活动:1在互联网上查询:反季节蔬菜栽培方式有哪些?经济效益如何?2、查询资料了解人们在华北平原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克服农业生产中的不利因素。3搜集资料了解河北省的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工业部门。4走访附近的集贸 市场,调查一些反季节蔬菜和水果_。附板书:一、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2)地形特点(3)区位优势二、唐山大地震三、以农业为主的省份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的需求(2)发达的交通(3)农业结构的调整初中地理教案 篇9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综合、解说等方法。教具准备1.有关澳大利亚录像资料。2.实例图片。3.自制电脑课件。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浪迹地球引入,展示澳大利亚人文和景观的特色图片。教师出示悉尼歌剧院图,创设情境,引出澳大利亚之行。板书:澳大利亚讲授新课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去澳大利亚旅行,开始行程之前,首先要了解它在世界中的位置。电脑展示:课本73页图8.35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学生活动: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以它为中心,找出与澳大利亚相邻的大洲和大洋。提问学生:在我们开始澳大利亚之行之前,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学生回答:服装、饮食、语言、货币等方面做准备。过渡语:第一站我们到悉尼去参观野生动物园。教师提问:你知道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生物吗?学生:袋鼠、鸭嘴兽、考拉等。教师:这些动物长什么样,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园。电脑展示:动物的图片。老师做简单介绍。袋鼠:是澳大利亚的标志,是澳大利亚人生活中的一道重要风景。你们看,前面 那只袋鼠正拖着美丽的长尾巴,怀藏可爱的“小宝贝”,跳跃着前进在澳大利亚广袤的牧场上,整洁的城市里。鸸鹋: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不过它比鸵鸟更高大,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之一。不过翅膀和尾巴已退化,所以不会飞翔,但善于奔跑,有“飞毛腿”之称,并能连续长跑,因此赢得了“长跑运动员”的声誉。鸭嘴兽:它是哺乳类却会下蛋,它最主要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亦兽亦鱼,而又非兽非鱼。它是水陆两栖动物,它通过下蛋繁殖后代,但它所孵出的小鸭嘴兽又是哺乳的,因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的争论,才将鸭嘴兽列为世上稀有的“卵生哺乳动物”。树袋熊:与我国大熊猫相媲美。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孩儿脸,一个黑黝黝的大鼻子,一双黑豆似的圆眼睛,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毛,滑稽可爱、憨态可掬。它们虽然属于走兽,但几乎从不下地行走,它们吃在树上,睡在树上,以树为家。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很古老。教师提问: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试着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解释一下。电脑展示:大陆漂移的图片。分段提问:1.澳大利亚大陆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的?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3. 引申思考:实际上,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不仅仅是澳大利亚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大陆有那么多特有动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学生活动:讨论。学生回答:1、6500万年前。2、会减缓生物进化的速度。如果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3、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老师补充小结: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洋阻碍了各大陆间的动物迁徙与交流,使旧大陆上的高级食肉猛兽,如狮、豹、虎、狼等无法自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也使这些古老动物得以保存至今。所以独特位置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板书:位置孤立于南半球海洋上总结过渡: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面积76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几千万年以前,澳大利亚大陆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居一方,独立发展。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演化缓慢,又没有大型食肉天敌的侵扰,许多珍奇的原始动物生生不息,一直繁衍至今。现在,我们一起来体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真实含义。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模拟播音员给大家朗诵课本74页资料。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学生齐答来帮助学生抓住资料当中的关键词语。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植物?学生齐答:9000种。老师提问:澳大利亚有多少种其他大洲没有的鸟类?学生齐答:450种。老师提问:全球有多少有袋类动物分布在这里?学生齐答:全球150种除了南美洲有几种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板书:种类繁多过渡:参观完悉尼动物园,下面我们去墨尔本,参观牧羊场。电脑展示:墨尔本牧羊场的图片和视频。教师讲述: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牧羊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又是谁最先把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学生回答: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教师提问:为什么澳大利亚非常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呢?学生:气候、地形适宜。草多,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电脑展示:展示澳大利亚地形空白图。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中部西部有什么差异?学生回答: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电脑展示:视频,补充大自流盆地相关知识。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地形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你准备把你的牧羊场建在何处?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学生回答: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电脑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片。教师提问: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学生回答: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的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气候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你又准备把你的牧场分布在哪里呢?如果综合地形和气候因素,你又有什么打算?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回答:分布在中部、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东南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西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电脑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教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有几种方式?学生:两种。一种粗放牧羊带,一种是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总公司的经理的话,如果你们公司主要出口羊毛和小麦的话,你觉得这些工业原料应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哪些地区?学生回答:东南部和西南部。因为那里是羊毛和小麦混合经营带。过渡:同学们,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是多少呢?(120人/平方千米)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吗?(学生看书了解2.5人/平方千米)是我国的1/45。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是多少?(768万平方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这么少的人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学生结论: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老师:时间差不多,旅行快结束,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思维拓展:澳大利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学生回答:1.发展特色农业。2.农牧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