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分析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20899090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艺术学院积极开展特色专业建设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努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专业讲座和技能教学辅导,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教学结合产业,文化结合艺术,让教师带领学生,做到教学出成绩,工作出成果,紧密联系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先进教学管理模式。一、专业特色我院环境设计专业积极响应学院“大力发展专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目的”的号召,在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开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伙、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改革,按照“能力主线、任务载体、实践主导、项目教学”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对院校创新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改革老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伙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提出的客观规定,是专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实现学生与公司“零距离”就业的核心所在对的定位人才培养目的是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的为: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面向景观设计和室内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生产一线,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景观设计与室内设计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能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与施工等职业岗位技术工作,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会创意、能设计、擅实作、长沟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环绕应用型、地方性、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的,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方案,并以专业实践、顶岗实习等项目来具体体现。实践教学设计了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其内容设计结合理论教学和业界实际,针对性强,使学生在完毕基本任务的基本上拓宽范畴或向纵深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达到培养方案的人才质量指标,使学生毕业后可以迅速适应社会,融入行业,快出成果。环境设计专业是许昌学院设计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自建立以来,本专业以环境设计学科为背景,面向全国,定位于培养具有环境设计专业必须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基本知识和艺术设计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在实践课题应用项目教学与建设等方面均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的: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现代设计观念,能在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及企事业部门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或从事环境设计研究、教学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规定: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及有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并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具有夯实的艺术造型基本,熟悉本专业的生产工艺及材料应用,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通过专业方向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熟悉本专业方向的设计过程、生产工艺及市场运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现代设计观念,能在专业设计部门、学校科研单位及企事业部门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展示设计或从事环境设计研究、教学等方面的高素质。本专业学生重要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及有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并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具有夯实的艺术造型基本,熟悉本专业的生产工艺及材料应用,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通过专业方向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熟悉本专业方向的设计过程、生产工艺及市场运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二)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实行分类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最为核心的就是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立应以方案创新、体现的能力为主,在拟定专业课程构造后,邀请建筑室内装饰行业与园林景设计行业的专家构成的论证小组对培养方案、课程构造、专业核心课程的设定等内容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审视与修订。同步专业课程的设立应少而精,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多对既有的课程进行精简,突出重点和专业特色,侧重于就业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技术人才应积极构建“项目递进、模块教学”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境教学的完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知识目的、能力目的、素质目的等要素整合为大课程群:专业基本课程群、设计制图课程群、设计与体现课程群、工程技术与管理课程群,以及专业延展课程群。拟定核心课程定位应如下个能力的培养为根据:规范的应用能力,项目任务书的应对能力,设计的体现技法,专业创新与可行性能力,以及经济运作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及实现途径序号专业核心能力重要支撑课程重要实践环节1学科艺术基本能力造型基本、二维设计基本、三维设计基本、公共艺术设计设计交流、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2专业基本设计能力景观设计基本、室内设计基本设计交流、专业考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3专业高阶设计能力居住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景观迅速设计与体现、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室内迅速设计与体现专业写生、艺术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4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制图基本、手绘效果图体现、景观数字化辅助设计、室内数字化辅助设计专业写生、艺术考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三)实行 “ 双聘双挂” 、打造 “ 三方协同 ”我院本专业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目前,课程所属环境设计教研室与已与许昌出名的室内与景观公司联合。例如,北京龙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分公司、许昌慧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阔达装饰有限公司、许昌市水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大唐盛饰有限公司、许昌南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公司进一步开展校企联合建立了校企合伙校外实训基地,以便学生走进公司走进现场,增进实践能力的培养。配套有材料实验室及若干实习基地。在环境设计课程的课程实践、人才培养、真实项目引入等方面,均有进一步合伙,构建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伙”的平台。(四)实行项目教学,推动教学方式措施改革1、基本课教学突出创新性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立的增新,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本课教学也要有新意。要打破以往常规教学中狭隘的基本课教学格局所导致的基本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脱节现象,变化以往基本课教学中只单纯注重技巧和经验的传授,要从宏观上考虑基本课与所附属专业课之间的内在关联,改以往三大面、五大调素描为设计素描和构造素描、改纯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加大速写和写生训练。从而使学生在如下能力上得到加强:(一)培养视觉反映力,使视觉获取信息量增长,以提高视觉感悟力。(二)启发想象力和对未知领域的摸索能力,以提高求知欲和创新力。(三)加强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锻炼对事物的把握力。2、专业课教学突出指引性与实用性理论指引实践,技术应用于实践。从着眼于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出发,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结合地区民情、校情以及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中要重在强调理论教学、专业课教学的指引性、实用性。3、实践教学突出循序渐进性高校校门敞开的今天,以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学校,使基本课、专业课教学在社会实践中完毕。将实践教学作为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一种构成部分,并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是改善教学的重要举措。把基本课、理论课、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基本课实践教学是学生认知实践,理解所学专业的服务方向,培养目的,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的重要过程。专业课实践教学通过实验、现场教学、实习、课题设计,采用理论解说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实践模拟的机会。在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步,加强专业技能之间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实践能力。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充足贯彻,要加大与外面用人单位的联系力度,争取与多家公司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产学合伙基地。让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到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在教师与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引下做到“实题实做”。让学生亲自动脑设计、动手装饰,把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并现场点评,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形成互促互动的良性关系。通过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通过渐进式实践教学,采用多种实践教学形式与手段,调动和挖掘教与学方面的潜力,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时可以与实际工程设计作品相结合,也可以使学生毕业后更能胜任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以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合理时空组合为中心,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等地位,增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教学手段的形成。从而使培养的学生即具有一定理论素质,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种重要方面。结合我校办学基本、办学条件的状况自身条件和社会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来定位办学,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创出学校的名誉和特色。附:环艺教学改革筹划总结一览表课程设立基本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1、 以计算机教学为中心;2、 以技能培养为基本;3、 与社会需求接轨。1、 培养视觉反映力;2、 启发想象力;3、 加强思考分析能力。1、 强调理论教学;2、 专业理论的指引性;3、 专业理论的实践性。1、 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2、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产学合伙基地;3、 聘任一线工程与设计人员现场指引。(五) “双师型”师资考核机制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队伍由校内专职教师、公司兼职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大部分构成。本专业目前共有专业教师11名,其中副专家1名,在读博士1名,讲师10名,并且聘任了校外客座专家1名,行业有关专家8名,公司实训导师13名。师资力量配比合理,教学设备齐全,教学体系完整。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学科知识构造的不断更新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更加提高了师资的整体教学水平,并建立了更加符合国际化学科发展所需的师资构造,也为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本。课程建设成效卓著,教学水平普遍提高,教师整体实力明显提高。在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过程中,把应用型课程建设作为重点,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改革成果多项;刊登有关教学学术论文67篇;教师刊登教研论文127篇;教师获批专利31余项;史澎涛教师专著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张晓珂教师专著的室内设计思维措施与体现技法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解雄飞教师专著的园林建筑设计与景观艺术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王菲教师专著的室内设计思维与体现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6项专著。教师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河南民间艺术资源创意产品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建设美丽乡村-河南乡土景观符号研究等8项。(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职前培养与职后继续教育贯穿1、为使人才培养与公司需求接轨,及时改善课程设立及教学措施。根据既有公司对经营管理和施工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增设工程预算与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一般工程的基本计算及预算措施、工程成本核算及报价技能、工程索赔的经济法律有关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工程经济意识。在教学中,结合公司案例中的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使学生可以熟悉掌握现代公司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和原理。2、以施工操作技能培养为基本,强化施工技术指引。在施工技术教学中,以校内外实验室为依托,让学生边学边做。通过实践掌握施工的操作基本流程、措施和施工机具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掌握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及检查验收原则,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施工技术指引能力。3、建设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为中心,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和专业技能教学,还应突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就能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从而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七)创立创业+就业多渠道就业支持系统,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1、项目引导制教学设计类专业自身就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目前的环艺教学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没有任何实践经验,那么一种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设计能力的学生是无法在如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就要把实际项目引入课堂,通过对某些难度小,专业性强的项目的实际操作,既让学生对环艺设计的流程、措施、施工工艺、工程法规有进一步的理解,又可以通过度工合伙,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步也使学生结识自己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之处,明确努力方向,最后通过实际操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目前,我们教研室每学期各门专业课实际项目引入率达到100%,并且课均实际项目2.5个左右。通过这些实际项目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环艺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系统设计能力,较好的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2、课堂搬进工地建立“实践教学模块”构造建立“实践教学模块”构造,是完善“技艺并重”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将基本造型能力与工艺制作和材料技术相结合,将设计课题与施工工艺技术应用进行综合训练,注重知识的先进性与技术的应用性能力的培养,形成按照职业化原则进行实践教学的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有筹划地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实地参观学习,实地测量,绘图,把课堂从学校搬进公司,在实地训练中应用理论知识,环绕实际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运用实际工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动力,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认知的爱好。目前,我们教研室与河南地区各景观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地市级园林规划部门、装饰办有交流联系的达到数十家,教研室可以做到每门专业课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实地训练,真正做到“实践教学”。3、闭合式、开放式教学共存灵活的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爱好的培养和学习互动性的建立。我院教研室邀请了校外专家、资深设计师来与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交流,形式多样灵活如:多媒体讲座、答疑、现场会、交流会等。既有讲授课,又有研讨课,尚有现场课。平均每学期小范畴的交流会达到5场以上,多媒体讲座3场以上。邀请过的专家业务范畴涵盖环艺设计专业的各个阶段,如:许昌市园林局园林设计一级工程师、帝豪装饰工程公司国家二级监理师、花中园林工程公司设计总监等。4、竞赛法由指引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环艺有关设计大赛的真题预测设计及画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与设计潜能,在参赛与参展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创作,带领学生完毕整套作品。目前环艺教研室教师带领学生参与的设计大赛与画展在组织形式上有三类:a、省市级的河南之星设计大赛、中南六省“中南星”设计大赛、河南省新人新作展等多项。并在比赛中获得多种奖项数十次。b、每学期均组织学院内部的设计比赛与画展。比赛重要有家具设计大赛及室内设计比赛两种,每学期随课程交替进行,目前两项赛事共成功举办5次,产生各项获奖学生多人。画展重要有写生作品展、各课程原创作品展等。c、与社会单位共同举办的实题创作比赛。实题类创作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像上学期与“音乐汇”演艺公司合办的建筑外观设计比赛,与“空港新城”房产开发组合办的样板房设计比赛等。通过这样多赛事与画展,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对其设计实践能力提高有很大协助。5、实战课堂一般的教室是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场合,电脑与纸则成为教学的重要媒介。学生单在课堂上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对施工材料规格价钱、施工工艺却一无所知。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会适应社会和公司的实际需要。因此通过对外的技术服务就可觉得学生再次提供实践机会。我们教研室组织有专业指引教师带队,组织同窗进行社会公益服务,例如在新交付社区设立摊位,为居民免费提供装修设计征询服务和设计平面方案、进入到施工现场切身感受施工过程。我们还与许昌电视台进行了多次有关室内与景观设计的栏目合伙。在最新一批次的房产装饰工程栏目中,选出5组学生20人,由专业教师指引、房产开发商提出操作项目、电视台进行全程拍摄制作,让学生与职业设计师进行设计比赛。通过这些实践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机能,使得她们既能独立地开展工作,又能参与群体性的发明活动。从主线上克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就业重要面向装饰公司、研究院、工程设计等企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都为发明舒服的人工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都市日渐扩大,现代建筑体系形态各异,人们对建筑内部的使用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规定。因此,迫切需要能适应现代建筑家装工装发展的设计师。就业状况一览表年就业学生总数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公司部队灵活就业出国升学参与国家地方项目就业-26743450192010-21975632175040-26937870169020-1647362198010(八)实践教学措施与手段及改革成效我们教研室将实践教学作为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并不断提高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把基本课、理论课、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的充足贯彻,我们不断加大与外面用人单位的联系力度,与多家省内外公司挂钩,建立校外实践教学的产学合伙基地。让学生以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到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在教师与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引下做到“实题实做”。让学生亲自动脑设计、动手装饰,把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并现场点评,加深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深度,使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形成互促互动的良性关系。通过突出实践教学,强化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合理组合为中心,构建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置于同等地位,增进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措施、教学手段的形成。从而使培养的学生即具有一定理论素质,又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近年来,环艺专业的毕业生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有关行业就业率也得到较大提高。(九)课程设立与教材实行阐明1、课程构造涉及公共选修、学科基本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实践教学。其中必修课程占66.2%,选修课程33.7%。2、课内教学总学时2434学时。3、总学分为163,四年制本科。4、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构成表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例:36.3%5、通识类课程应修49 学分,其中必修37学分,选修12学分。学科基本课程应修20学分;专业主干课程应修18学分;专业方向课程应修27学分;专业拓展课程至少选修16学分;创新创业课程应修4学分。6、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应修29学分。7、学分绩点,2.2。课程类别总学分理论学分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备注必修课通识类必修课程4134725.3%61560015学科基本课程14958.6%318182136专业主干课程13948.0%296140156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53521.6%创新创业必修课程4222.5%32320必修课小计107545366.0%1261954307选修课通识类选修课程121207.4%2162160专业方向课程27111616.7%672264408专业拓展课程161609.9%2882880选修课小计55391634.0%1176768408合计1629369100%24371722715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例:42.6%(十)实践教学实行状况阐明1、所有专业主干课程都要履行“理论+应用”教学法,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通过理论与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厚基本,强能力、重融合”的人才培养目的贯彻到课程教学中去。这些课程涉及造型基本、景观设计基本、三维设计基本、二维设计基本、公共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基本、制图基本、手绘效果图体现等。目前,“理论+应用”教学法已经在居住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迅速设计与体现、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室内迅速设计与体现、室内数字化辅助设计、景观数字化辅助设计等多的课程中进行试点,此后将分年度全面铺开,进一步完善教学与考核管理。2、加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教学充足运用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立应以方案创新、体现的能力为主,在拟定专业课程构造后,邀请建筑室内装饰行业与园林景设计行业的专家构成的论证小组对培养方案、课程构造、专业核心课程的设定等内容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审视与修订。同步专业课程的设立应少而精,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要多对既有的课程进行精简,突出重点和专业特色,侧重于就业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构建“项目递进、模块教学”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形成体现工学结合、实境教学的完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由知识目的、能力目的、素质目的等要素整合为大课程群:专业基本课程群、设计制图课程群、设计与体现课程群、工程技术与管理课程群,以及专业延展课程群。拟定核心课程定位应如下个能力的培养为根据:规范的应用能力,项目任务书的应对能力,设计的体现技法,专业创新与可行性能力,以及经济运作能力。(五)建立完善实训室与实训基地有关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摸索已获得了明显成效,其中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教学体系尤为突出,即德国学生在接受高等教学的同步,还要在公司完毕实践教学环节。我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则有所创新,更加符合我们的国情,一方面邀请公司专家带着项目走进课堂进行实践教学,同步学生走进现场以更好地完毕项目,实现“双进融合、能力递进”。实训条件是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环节。一方面,环境设计专业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室,在已建成的本专业目前既有3个专业工作室,创立装饰构造与材料工艺实训室和项目设计实训中心,吸引公司专家和项目进课堂,逐渐建立起集教学、培训、开发“三位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拓展专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同步,逐渐提高实训室设备档次,并积极与行业联系,校企联合共建环境艺术项目设计实训中心,为课程的项目教学实行提供场地支持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我专业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目前,课程所属环境设计教研室与已与许昌出名的室内与景观公司联合。例如,北京龙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分公司、许昌慧世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阔达装饰有限公司、许昌市水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昌大唐盛饰有限公司、许昌南利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13家公司进一步开展校企联合建立了校企合伙校外实训基地,以便学生走进公司走进现场,增进实践能力的培养。配套有材料实验室及若干实习基地。在环境设计课程的课程实践、人才培养、真实项目引入等方面,均有进一步合伙,构建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伙”的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