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剧的方式展开诗歌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120837579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戏剧的方式展开诗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戏剧的方式展开诗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戏剧的方式展开诗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戏剧的方式展开诗歌吴兴华1921-1966,原籍浙江杭州,生于天津。笔名有兴华、钦江、梁文星等。青少年时期随父母在津京度过,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崇德中学。1937年,年仅16岁的吴兴华即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同年他在由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等人主编的?新诗?杂志上发表了新诗?森林的沉默?,显示了自己出色的诗歌天才,引起当时诗坛的关注。1939年,吴兴华与孙道临、南星自费出版?篱树?同人诗刊;1940年,他还与孙道临、宋淇林以亮、秦佩珩等同学创办校园刊物?燕京文学?,是?篱树?燕京文学?以及?辅仁文苑?和?西洋文学?的主要撰稿人。由于吴兴华在校期间表现出了非凡的外语才能,不仅精通英语,还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1941年毕业留校任教。太平洋珍珠港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查封了燕京大学,吴兴华分开了学校,在中法汉学研究所兼职。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完毕后,燕京大学在北京复校,吴兴华重新回到母校教书。解放后,燕京大学并入了北京大学,吴兴华历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副教授、英语教研室主任和系副主任。1966年“文革开始后,吴兴华屡遭不公平待遇,以致最后惨死于劳改队。吴兴华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数量不少的新诗,这些新诗正像当时著名的诗人、诗评家周煦良所说的,不管在意境上还是文字上都和旧诗、西洋诗有着“深缔的因缘,是“一种新的综合;而吴兴华也被他评为中国诗坛出现的“一颗新星,“可能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人。吴兴华的诗歌既不同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浪漫主义诗歌,也迥异于30年代由象征主义开展而来的“现代派诗歌,而是在“化古和“化洋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旨趣。在“化洋方面,由于精通多种西方语言,吴兴华多方尝试采用西方的诗歌形式如十四行体、哀歌体、十一音节无韵体、斯宾塞体、民谣体、抒情短诗体、艾尔凯斯体、六音步体等进展创作,较成功的有?西伽?组诗、?Elegies?等;在翻译西方诗歌的过程中,吴兴华不仅受到了T.S.艾略特传统论、“非个人化等诗歌理论的启发,形成“反浪漫主义、主智的诗风;同时还学习里尔克“在一大串不连接或外表不相连接的事件中选择出最饱满,最紧张,最富于暗示性的片刻或者“趋向人物事件的深心,而在平凡中看出不平凡等诗歌创作技巧来处理自己的诗歌素材,如他创作的?吴起?褒姒的一笑?盗兵符之前?解佩令?等诗。在“化古方面,吴兴华从形式上向古典诗歌五七言律绝学习,用现代汉语创作了“新绝句,如?绝句二首?绝句四首?等;而在内容上,吴兴华相当多的诗歌又“资书以为诗,大多取材于古代史传或文学典籍来诠释现代人的喜与悲、爱与恨、生与死等亘古常新的哲学命题,这一类诗歌又通常被称为“古题新咏诗,如?柳毅和洞庭龙女?给伊娃?吴王夫差女小玉?岘山?等诗。当然,吴兴华诗歌创作中的“化古和“化洋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他的?听梅花调宝玉探驳?一诗就是在“化古和“化洋上非常成功的范例。吴兴华的?听梅花调宝玉探驳?发表于抗战完毕后的文学刊物?文艺时代?1946年1卷2期,在同一期上还刊载了他的?书樊川集杜秋娘诗后?大梁辞?长廊上的雨?,它们统称为?诗四首?。?听梅花调宝玉探驳?这首诗歌一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诗人吴兴华是以戏剧的方式来进入诗歌的,看似“坦白的说出,而所暗示的又都在:她出如今台上,一个可怜的身形,脸色黄黄的像冬日泥土隐没在稀薄的雪下;两片板悠曳在手中,走到鼓架前,让灯光流泻到身上:瘦削的两肩与发育不全的胸部仿佛禁不起观众们目光的撕食。诗的一起首就构造了一个戏剧情境:舞台、灯光、鼓架、身体羸弱的歌女一位身材像林黛玉一样的女子、观众。在这个场景中假设单纯从表演的层面看,歌女是戏剧中的主角,是表演者;但是,从诗中“瘦削的两肩与发育不全的胸部/仿佛禁不起观众们目光的撕食可以看出,诗中的歌女只是一个被观看或聆听的对象,甚或是一个从视觉上、听觉上被“享受的卑贱的生命。而作为观众包括了诗中的说话者“我在这里却是真正的“主角,他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肆无忌惮地表现自己贪心的欲望。吴兴华巧妙地借用了?梅花调宝玉探卜这首曲子设计一个非常简洁的戏剧情境来进入诗歌,为这首诗接下来描写歌女卑微如草芥的生命埋下了伏笔,更为抒写底层社会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悲惨命运、人世无常的社会现实定下了基调。接下来诗人用两个“突然来抒写诗中说话者“我在听?梅花调宝玉探卜曲子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突然我觉得鼓声如从世界深幽/不可窥探的胸怀里解放出,突然/神异的火焰生灭在她的纤指下,/苍白的发射在她的颜面上,使她/像是思想的孩子,从而转入诗中详细的戏剧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歌女像一个“思想的孩子那样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出色的弹唱打动了诗中的说话者“我和其他老少男女,在“屏息倾听中,诗中说话者“我沉浸在鼓声、弦声和歌声中,同时也被引领到了歌女所吟唱的音乐世界中,在这个音乐世界中形成了“我与歌女的潜在对话。这种隐藏在诗歌语言背后的潜在对话不仅有对歌女出色表演的认可,更有对歌女吟唱的宝黛爱情悲剧故事的认同和回味:那自作多情的公子与她,生长又凋零在悲叹自怜里绝色的美人童时就熟知的故事,成年后不时嗤之以鼻的故事在歌曲里重述:医生可曾来看过了?求来的仙方可曾见效验?夜晚的咳嗽可见轻?几乎涌如今眼前那含愁的微笑,那雪色的手强支着褪色的面颊徒然的这一切努力,我怕我不久就要化为你脚底下践踏的灰尘。清明日只望你几滴同情的眼泪,润湿我的坟,给我在地下挣扎的灵魂以安息。正是对歌女的表演和弹唱的认可和认同,并且深深地浸淫于歌女所吟唱的音乐世界中,诗中的说话者“我改变了童年甚至成年后对宝黛爱情悲剧故事嗤之以鼻的态度。接下来诗人更是利用直接对话的手段来展示宝黛爱情故事:“医生可曾来看过了?求来的仙方/可曾见效验?夜晚的咳嗽可见轻,通过宝玉黛玉两人的一问充满了怜爱一答蕴涵着悲观和绝望来重述宝黛爱情故事中某些非常重要的情节,吴兴华选择宝玉和黛玉看似平常的一问一答,却蕴涵了诗人独具慧眼的匠心,那就是从里尔克诗歌创作技巧中学来的“趋向人物事件的深心,而在平凡中看出不平凡的创作手法;而在诗中直接运用对话的手法更是20世纪以来西方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段。此外,通过运用对话的手段宝玉黛玉的对话也使得?梅花调宝玉探卜这首曲子具象化,从而也让读者有一个非常详细可感的感性经历。而紧接着的黛玉悲凉绝望的自述:“徒然的这一切努力,我怕我不久/就要化为你脚底下践踏的灰尘。/清明日只望你几滴同情的眼泪,/润湿我的坟,给我在地下挣扎的/灵魂以安息,这几句诗表层表达的虽然是黛玉凄凉伤感的决绝之辞,但谁又能否认这不是诗中全身心投入歌唱的歌女的身世之感呢?当诗中的歌女沉浸在自己弹唱的宝黛爱情悲剧故事的同时,也带出了诗中说话者“我对生命卑微如草芥的歌女的同情和怜悯,此时,诗歌再一次从观众包括诗中说话者“我的视角转入了对歌女的抒写:谁这时还记得开始鄙俚的辞句,排列着西风与鸿雁自以为高雅;或是还注意她拙劣混乱的烫发,浓重的脂粉,贱价钱发光的绸衣?她已经不再以眼波使别人沉醉,不再是供人在掌心玩弄的偶人,投进悲哀的海洋里,像是潜水者,冲动的白波立即在她顶上合没。战抖的手和沙哑而战抖的喉音,如飞翔的梭在无数平行的线间,穿出又穿入那才子佳人的遭遇,使我们辨不出故事和她的分野。以上的诗行又一次把诗中的歌女置于被观看、被聆听的客体,但是,此时诗中的歌女已不是诗歌刚开始时作为观众视觉、听觉“享受的对象,而是通过自己深情弹唱营造的音乐世界,深深地感染了观众并引导他们与自己在歌声?梅花调宝玉探卜中对话的表演者,而这种对话既是间接的,也是直接的,它通过?梅花调宝玉探卜这首曲子来完成,最终使得观众在歌声中也“辨不出故事和她的分野。歌女的命运不仅通过自身出色的弹唱,还通过观众对其弹唱所带出的感觉经历与黛玉的身世、命运勾连在一起呈如今观众面前,与此同时也呈如今读者的想象之中,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把诗中歌女的身世、命运与黛玉的身世、命运作比照。此外,这些经由观众视觉、听觉出发所想象的诗行还隐含着歌女所处的现实世界与舞台世界的宏大的落差,这一宏大的反差通过反问句带出:“谁这时还记得开始鄙俚的辞句,/排列着西风与鸿雁自以为高雅;/或是还注意她拙劣混乱的烫发,/浓重的脂粉,贱价钱发光的绸衣,舞台上虽说不上荣耀照人,但最起码还是表演的装束,却为接下来的诗句所完全解构:“她已经不再以眼波使别人沉醉,/不再是供人在掌心玩弄的偶人,/投进悲哀的海洋里,像是潜水者,/冲动的白波立即在她顶上合没,由一个受观众瞩目的舞台歌女,变身为现实生活中随命运的风暴颠沛流离的芸芸众生,这怎么不让人触目惊心呢?在以观众诗中说话者“我为抒情主体,抒写了诗中歌女的命运在舞台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宏大反差之后,吴兴华接下来并没有直接推衍出自己对诗中歌女命运的同情、怜悯甚至鸣不平,而是再次回到了歌女本人对自身的身世命运做长驱直入的考虑,此时,诗中的歌女又变成了诗歌的抒情主体:不死的爱恋如甘露洒下来,长久枯槁的心田满蕴着将来的绿意。唉这绝顶的辛劳,再感到坚实的大地在脚下,身子在窄狭的椅中,再抬起两眉对至情无私的牺牲,准备自己的身心对一切不信任。转贴于论文联盟.ll.诗中的歌女相信真挚的情感最终能换来“甘露浇灌“枯槁的心田,相信艰辛的劳作能带来“绿意浓浓的生活,不信任一切命运的播弄,因此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全身心投入自己的表演艺术;但是,无论就她所处的时代境遇也好,还是她所从事的职业一个卖艺的女子也好,都注定了她的一生只能在命运的播弄中沉福芸芸众生之中,又有几个人能逃脱得了命运之神的掌控呢,倘假设能安于命运的播弄,坦然地面对现实生活糊涂地过一生也罢,可悲的是诗中的歌女又清醒地意识到了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对将来“绿意浓浓的生活还有所期盼,却又招致现实生活无情的粉碎,这无疑是在自己的创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这一种深心剧痛更激化了歌女对现实、对生命的沉思:当灯光灭去,当幕在我眼前垂下,当灰的夜风从大开的窗间流入,当掌声辞别声响彻黑暗的厅廊,生命开始在喧嚣里对我像如此贫乏而不具有意义,日夕鞭策着有限的心脑向无限间隔 里趋行,已经冻冷的永远不再转回灼热。暂时追忆起歧路在凄凉落照中,那一个世界对我已隔绝如梦寐。当五彩的灯光黯然逝去、当银幕在眼前低垂、当掌声和辞别声都消失在黑夜时,歌女注定了要回到现实生活中去面对人世的喧嚣和琐碎,因为这才是人生的主旋律。不管生命是如何地“贫乏而不具有意义,不管“有限的心脑是如何地难以抵达“无限的间隔 ,舞台上的艺术世界永远只是一种虚构,现实世界对于芸芸众生才是永久的真实。至此,整首诗的张力在完毕时到达了极致,它不仅来自于诗中歌女由内心冲突带出的对生命的沉思,更来自于诗人在诗歌中所提醒的存在之思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何在之中。全诗在“灯光灭去,帘幕降落中完毕,然而,诗中歌女对生命价值的追问、对舞台世界的决绝态度却始终萦绕于读者的心中,诗歌又一次以戏剧的方式完毕全诗。纵观全诗,吴兴华是以戏剧的方式来处理这首诗的,这也是?听梅花调宝玉探驳?最大的特点:全诗以戏剧的方式进入诗歌,又在戏剧中展开诗歌,诗中的抒情主体也屡次转换,同时对话手法既有直接对话,间接对话,还有潜在对话的运用使得全诗更具戏剧味。其实,吴兴华是一位对莎士比亚非常有研究的学者,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并有多篇研究莎剧的学术论文发表,是学术界经常引述的名篇。吴兴华深沉的戏剧学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创作这首?听梅花调宝玉探驳?。附:?听梅花调宝玉探驳?她出如今台上,一个可怜的身形,脸色黄黄的像冬日泥土隐没在稀薄的雪下;两片板悠曳在手中,走到鼓架前,让灯光流泻到身上:削的两肩与发育不全的胸部仿佛禁不起观众们目光的撕食。突然我觉得鼓声如从世界深幽不可窥探的胸怀里解放出,突然神异的火焰生灭在她的纤指下,苍白的发射在她的颜面上,使她像是思想的孩子,当零落如雨点,她的歌降落到老少男女的头上,有时轻,有时重,无所不包像外面展开的黑夜,却又似循一个圆心急促的旋转,追寻不存在的终止。而轻柔的滑过外表一层丝质,单调的弦声,单调而不濒于哭泣,像是弹者的脸,永远漠然的守视如何过余剩的感情浸润入世人无防御的心灵。我们屏息的倾听,那自作多情的公子与她,生长又凋零在悲叹自怜里绝色的美人童时就熟知的故事,成年后不时嗤之以鼻的故事在歌曲里重述:医生可曾来看过了?求来的仙方可曾见效验?夜晚的咳嗽可见轻?几乎涌如今眼前那含愁的微笑,那雪色的手强支着褪色的面颊徒然的这一切努力,我怕我不久就要化为你脚底下践踏的灰尘。清明日只望你几滴同情的眼泪,润湿我的坟,给我在地下挣扎的灵魂以安息。梦,梦是我们的一生,当更声卑微,月亮与参宿西落,你或能再见我不定如水的姿容:谁这时还记得开始鄙俚的辞句,排列着西风与鸿雁自以为高雅;或是还注意她拙劣混乱的烫发,浓重的脂粉,贱价钱发光的绸衣?她已经不再以眼波使别人沉醉,不再是供人在掌心玩弄的偶人,投进悲哀的海洋里,像是潜水者,冲动的白波立即在她顶上合没。战抖的手和沙哑而战抖的喉音,如飞翔的梭在无数平行的线间,穿出又穿入那才子佳人的遭遇,使我们辨不出故事和她的分野。不死的爱恋如甘露洒下来,长久枯槁的心田满蕴着将来的绿意。唉这绝顶的辛劳,再感到坚实的大地在脚下,身子在窄狭的椅中,再抬起两眉对至情无私的牺牲,准备自己的身心对一切不信任。当灯光灭去,当幕在我眼前垂下,当灰的夜风从大开的窗间流入,当掌声辞别声响彻黑暗的厅廊,生命开始在喧嚣里对我像如此贫乏而不具有意义,日夕鞭策着有限的心脑向无限间隔 里趋行,已经冻冷的永远不再转回灼热。暂时追忆起歧路在凄凉落照中,那一个世界对我已隔绝如梦寐。全诗原文转载于1946年7月第1卷第2期?文艺时代?杂志,但是,从原诗行的句意上看,笔者认为“过似应作“让,可能是因形近而误排。转贴于论文联盟.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