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说课稿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20806843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忆江南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忆江南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忆江南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宗玉忆江南说课稿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词忆江南。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对本课教学思路进行论述。一、说教材1、单元目的: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通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悟中国典型诗词的无限魅力。2、教材分析: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真切有力地体现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3、学情:古诗词是国内文学艺术中的灿烂奇葩,然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少教师,涉及我自己都曾切身体会到:教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性局限性;教师情有独钟,学生却无动于衷。因素何在?往往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情感灌输,导致学生的情感距离,未体现典型诗词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二、说教学目的根据单元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新课标规定及词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的拟定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目的:1、初步结识词这种文学体裁。2、能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过程与措施目的: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体现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古诗词的情感。三、说重点、难点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体会词中体现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四、说教法、学法本堂课的教学重在体现语文新课标中“以读为本”的理念,重要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交际互动教学法、读书指引法等,倡导“自主、合伙、探究”的学习方式;渗入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五、说教学过程本首词的教学过程我设定为四个环节:(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二)“胖”读全词,古词新谈。(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四)牵引“忆”线,拓展延情。第一环节:谈“忆”导入,情境揭题。1、教师由“忆”的本意入手,引导学生结识到“忆”在这里是:回忆、怀念的意思,然后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带领学生和诗人白居易一同去“怀念江南”。2、课件出示江南风光图片及写作背景。忆江南这首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诗人白居易50多岁时曾在江南的苏州、杭州任职做官,江南的秀丽风光给她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后来,她对江南仍旧魂牵梦萦,67岁那年,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忆江南。(播放朗读视频或教师配乐范读) 设计理念:教师巧妙地把词、作者和写作背景与江南美景融为一体,在这种无意注意之下,细腻、传神、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使学生心中荡漾起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进而有种渴望要理解,朗读这首诗的心情,激发了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热情。第二环节:“胖”读全词,古诗新谈。 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 1、学生自由朗读并提出循序渐进的规定:读准字音,读对的,读通顺,争取熟读成诵。2、小组合伙,探究学习。规定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词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质疑提问,小组交流学习收获。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前面的范读已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求知欲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胖”读全词,不在于质好,只在于量大,让学生在反复自由地读字、读词、读句的训练过程中,先领悟诗的大意,初步感悟诗的意境。第三环节:“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1、品析佳句,引导想象。(1)江南好,好在何处?(景美)(2)词中写了哪些景物?(太阳、花、水、春天)(3)分别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进行描写?(色彩)教师引导学生口头填充:( )的花儿 ( )的江水( )的太阳 ( )的春天顺势引出句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这个句子的品析从如下五个方面进行:轻读句子。说说这个句子写得如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词中的“胜”换成“似”、“像”,比较朗读,进一步理解“胜”的妙处。江边的花为什么会红胜火,江花为什么会绿如蓝呢?(太阳很红,花儿在太阳的照射下,更红了,胜地过了火焰。美丽的江水绿得很纯净,犹如蓝草一般)心诵词句。(提示学生眼睛看着文字,嘴上说着语句,脑海想像画面)课件出示:江南美景视频让学生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时的江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如果你身临其境,你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会大声感慨,会把它画下来,拍下来,会流连忘返)2、搜寻词眼,品读“江南好”。教师引导:解释词意,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不知不觉就把词读“胖”了。但是这首词只有27个字,这就是词的优美、简洁、凝练、含蓄的魅力所在。要想把这首诗读“瘦”,就要把整首词读成一种词语,找找整首词是环绕哪一种词语来写的?(明确:江南好)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质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还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导学生说:人好、天气好、人杰地灵、美食多)教师引导朗读:一种“好”字,包罗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之情,此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当时赞美、回忆江南的表情、神态来读,或者想像诗人作诗的心情,大声的赞诵读,或小声的感慨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设计理念:一种既浅又俗的“好”字,包罗了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作者的赞扬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步,只因“好”字之甚,方能“忆”之不休,“好”和“忆”二字在词中互相验证,相得益彰,实为绝妙之笔。品析佳句、搜寻词眼,体会人物心情可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从而实现感悟语言、熏陶感情的目的。 第四环节:牵引“忆”线,拓展延情。教师导语:对比洛阳,如此美丽的江南春色,叫诗人怎“能不忆江南”呢?1、课件出示:能不忆江南?规定学生把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应当忆江南。对“忆”线的牵引,将以创设情境的方式从忆人、读诗、悟情三方面进行:2、创设情境(1)忆人资料链接: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做了诸多好事,杭州人民和她的感情非常深厚,在她辞官离开苏杭那一天,苏杭人民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自离开之后,诗人的怀念之情始终未断,但是直到离开人世,她魂牵梦绕的杭州,她亲自命名的西湖,都因路途遥远,身体虚弱,没有可以旧地重游。她只能把一腔怀念,托付于忆江南。(2)读诗(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读一遍,课件更换一种字体。)师引导:此时此刻你就是诗人白居易,你能不忆江南?江南的春色我如此地眷恋你:学生接读全词江南的人民我深深地怀念你:学生接读全词师继续引导:此时此刻我们就是诗人白居易,江南这份情哪,我抹不了,也忘不掉,学生齐读全词步步进一步的导读使学生更深的体会了诗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3)悟情抓住时机课件出示(朗读视频)诗人忆江南的此外两首诗: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另一方面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理解这首词。3、总结全课,浓情延续(1)诗歌的艺术魅力在于以声传情,借景抒情。最后播放歌曲忆江南,让学生从声韵悠扬的歌曲中再次感受诗人白居易对江南的爱与怀念。回眸江南,她悲哀,她感怀,她深情,然而她又感到甜蜜和幸福,由于她庆幸,庆幸自己曾去过江南,并为江南的人做过许多的好事,爱惜了在江南的每分每秒。教育学生要学会爱惜,爱惜与同窗、朋友、亲人的相识,相知,相聚,爱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让幸福永随回忆!(2)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留下意犹未尽的诗意美!设计理念: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品味古诗词的文字优美,语言精练,品味古诗词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再次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这种民族特色文化的热爱。六、说板书附:板书设计:景 忆江南 人 江南好情忆江南,江南好,只因景美、情浓,诗人寓情于景,抒发了对江南深深的怀恋之情。“景、人、情”这三个字是本首词内容的精髓所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七、说教学反思总之,本节课由“谈忆导入,情境揭题”到“胖读全词,古词新谈”“瘦读全词,搜寻词眼”,最后“牵引忆线,拓展延情”,层层递进,紧紧环绕着“自主探究,自读感悟”这一主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享有阅读的乐趣,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快乐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