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ppt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20777460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应该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随着大众传播业的迅速发展,传媒对受众的影响日益增强。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以其多元性、娱乐性、互动性和虚拟性吸引着大学生群体,迅速成为他们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并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习惯。学生群体在网民比例中占到三分之一以上,而其中又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人群,高校里完备的硬件设施、完善的网络建设等诸多客观因素,决定了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的依赖性最强。面对多种传媒平台带来的庞杂纷繁的信息,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相应需具达到更高的水平。,大学生媒介接触现状,1、对新媒体深度依赖,对传统媒体逐渐疏离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接触时间最长,频度最高的媒介,有的大学生对网络依赖过度,沉湎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以至于患上了网络依赖症,在亦真亦幻的世界中享受着逃避现实的虚幻快感。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深度依赖导致其对于报纸、广播、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接触时间严重不足,与传统媒体逐渐疏离,着会严重削弱正统教育功能,也会对大学生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不利的影响。2、媒介操作技能较高,对媒介功能利用不足与学历较低的同龄人相比,大学生的媒介操作使用技术水平较高,他们不止关注网络的娱乐功能,还关注网络的新闻功能和知识功能,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媒介技术制作和发布媒介信息。但总体看来由于当前媒体娱乐功能的过度发展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休闲娱乐”、“消磨时间”成为大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只因为学习和查找资料的相对理性使用媒介的大学生只占少数。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不够充分,对媒介功能的利用不足,尤其是忽视学术营养的汲取是大学生媒介使用的常见现象。,3、对媒介知识有所认知,但认知理解不够深入在媒介认知理解上,大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范畴、性质、分类等基本常识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对主要媒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传媒的功能作用了解不多,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认知也不均衡。大学生对媒介的商业意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受众在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此外,大部分大学生能意识到媒介对自己知识结构、思维观点方面的影响,不过相对忽视媒介对价值观等其他深层次的影响,特别对于媒介信息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判断还比较模糊。4、媒介利用意识增强,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较弱新时期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还处于自发阶段,由于缺乏媒介素养知识,他们只能基于个人的直觉和现有社会经验来审视媒介的信息和行为,因此他们很少表示怀疑,甚至普遍缺乏对媒介信息正确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容易被一些信息的表相所迷惑,导致对其思想和行为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影响。,5、网络道德水平令人担忧,产生不道德网络行为不道德的网络行为是在网络交往中故意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为。在一个完全开放、自由的网络社会中,部分大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真实感并产生放纵感,进而导致其行为脱离道德规范的约束,随意放纵自己的言行,从而滋生大量的不道德行为。比较突出的不道德行为主要有;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论坛、聊天室侮辱、漫骂;网络诈骗;网络色情聊天;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帐号;炒作、浏览色情、暴力信息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1、过分的娱乐化思想充斥着大学生的大脑娱乐化是我国媒介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曾经有一时期,娱乐化被视为是起死回生的良药,严肃节目比例下降,娱乐化节目比例增加,因此才有所谓的娱乐化浪潮。例如,选秀类节目,相亲类节目,很容易使大学生的情感观和人生观产生影响。,2、过分依赖媒介提供的产品而不能自拔科技的发展使可供选择的信息渠道增多,其实不然,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并不会因此降低,反而会加强。目前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时时在手,手机没带就浑身不自在。大学生吧大量时间花在媒介消费上,虚拟的世界使他们越来越少接触现实世界的交往,而是沉浸在微博、农场、校内等网站,看似网友一大堆,其实是内心孤僻,心理上与他人隔膜增大的体现。,3、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一定程度的失效过去我国的媒体是以事业单位形式来管理的,从传媒机构设置到人员安排,再到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资金来源都由政府控制,媒介发布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宣传信息,因此,当时媒介的许多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等到媒介发展引入市场化机制,由于竞争的压力,低俗、炒作、不正当竞争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媒体把这些手段当成竞争的法宝。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等充斥在媒介发不的信息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建议,1、加快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培养缺少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师资,是启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时许多国家都曾遇到过的问题。教师在学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对教材的选择或者编写、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以及如何评价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等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报告的报道,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达到了大众化阶段;各大学都拥有相应的师资队伍,并有一批在社区普及推广的人员。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首先各高校要重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和信息教育水平。这一方面可以由一些专业院校开办短期培训班,为各高校迅速培养一批网络媒介素养教师;另一方面在师范教育中普及信息化课程和媒介素养课程,使未来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就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从而长期培养一定规模的后备力量,使学校成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领域。同时要用卓有成效的努力和工作争取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认可和在政策法规以及资金上的支持。,2、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机构的作用,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及推广媒介素养教育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开展多元化、全方位的媒介素养教育。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建设校园网上的媒介素养教育网页或网站,让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开展网上舆情分析是有效引导舆论的基础,做好网上舆情分析工作,有利于高校把握网上动态,掌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针对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撰写有深度、说服力强的网上评论文章,引导网上评论导向,形成健康向上的网风。这样既有助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提高,又可以帮助学校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注重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传媒素养,而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实践,由于网络传媒信息的多样化、大量化、复杂化以及多变性特征,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传媒素养才能提高。教师必须时时鼓励学生去怀疑、批判、重新审视传媒信息以及传媒信息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养成逆向、反思、批判及立体思维的意识能力;教师要促使学生去感受被媒介包围的生活环境,体验各种媒介对自己的影响,从而从自身的感受入手去辨析其不同的符号作用,学生要懂得还要用网络媒介本身进行实践;博客、维客、播客等基于Web2.0定义的技术,都在强调分众传播的对等信息交互,也就是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这些信息的创造者;因而学生在参与博客、播客等的内容构建时,一方面实践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制作博客的实践经验会使参与者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使他们在面对类似的媒介文本时会更加理性,更有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从而巩固和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效。,4、学校教育是主要途径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应该实施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引入教材、引入课堂使学生了解网络的内在机理和对个体、社会的影响,有了理性认识,大学生们就会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目前,中国的媒介素质教育在中小学还是一片空白,只是高校新闻和传播院系设置的专业课,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完成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终身教育的转变。,5、加强网络传播法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道德水平网络的随意性、变动性和虚幻性使人们在网络上违反伦理道德的可能性大大地增加,在网络空间的虚拟身份问题上,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网络文化问题、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网络法律问题不同程度的困扰着世界各国。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影响,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道德法律建设。政府部门已经相继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并在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出台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但还不够完善,随着网络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宣传力度的加大,大学生的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道德水平会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 > 机械理论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