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xrd、红外、拉曼等)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119878255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xrd、红外、拉曼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仪器分析(xrd、红外、拉曼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仪器分析(xrd、红外、拉曼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种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谱图表示方法一一人总结,留着备用来源:刘艳的日志紫外吸收光谱UV分析原理:吸收紫外光能量,引起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吸收光能量随吸收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荧光光谱法FS分析原理:被电磁辐射激发后,从最低单线激发态回到单线基态,发射荧光 谱图的表示方法:发射的荧光能量随光波长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荧光效率和寿命,提供分子中不同电子结构的信息红外吸收光谱法IR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拉曼光谱法Ram分析原理:吸收光能后,引起具有极化率变化的分子振动,产生拉曼散射 谱图的表示方法:散射光能量随拉曼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核磁共振波谱法NMR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具有核磁矩的原子核,吸收射频能量,产生核自旋能级的跃迁 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随化学位移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化学位移、强度、裂分数和偶合常数,提供核的数目、所处化学环境和几 何构型的信息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分析原理:在外磁场中,分子中未成对电子吸收射频能量,产生电子自旋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吸收光能量或微分能量随磁场强度变化提供的信息:谱线位置、强度、裂分数目和超精细分裂常数,提供未成对电子密度、分子键 特性及几何构型信息质谱分析法MS分析原理:分子在真空中被电子轰击,形成离子,通过电磁场按不同m/e分离谱图的表示方法:以棒图形式表示离子的相对峰度随m/e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量数及其相对峰度,提供分子量,元素组成及结构的 信息气相色谱法GC 分析原理:样品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由于分配系数不同而分离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保留值与组分热力学参数有关,是定性依据;峰面积与组分含量有关反气相色谱法IGC分析原理:探针分子保留值的变化取决于它和作为固定相的聚合物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谱图的表示方法:探针分子比保留体积的对数值随柱温倒数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探针分子保留值与温度的关系提供聚合物的热力学参数裂解气相色谱法PGC分析原理:高分子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瞬间裂解,可获得具有一定特征的碎片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谱图的指纹性或特征碎片峰,表征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几何构型凝胶色谱法GPC分析原理:样品通过凝胶柱时,按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不同进行分离,大分子先流出 谱图的表示方法: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提供的信息: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热重法TG分析原理:在控温环境中,样品重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的重量分数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曲线陡降处为样品失重区,平台区为样品的热稳定区热差分析DTA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由于二者导热系数不同产生温差,记录温度 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温差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分析原理:样品与参比物处于同一控温环境中,记录维持温差为零时,所需能量随环境温度 或时间的变化谱图的表示方法:热量或其变化率随环境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提供聚合物热转变温度及各种热效应的信息静态热-力分析TMA分析原理:样品在恒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或时间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样品形变值随温度或时间变化曲线 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和力学状态动态热一力分析DMA分析原理:样品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随温度的变化 谱图的表示方法:模量或tg6随温度变化曲线提供的信息:热转变温度模量和tg6 透射电子显微术TEM分析原理:高能电子束穿透试样时发生散射、吸收、干涉和衍射,使得在相平面形成衬度, 显示出图象谱图的表示方法:质厚衬度象、明场衍衬象、暗场衍衬象、晶格条纹象、和分子象提供的信息:晶体形貌、分子量分布、微孔尺寸分布、多相结构和晶格与缺陷等扫描电子显微术SEM分析原理:用电子技术检测高能电子束与样品作用时产生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 X射线等并放大成象谱图的表示方法:背散射象、二次电子象、吸收电流象、元素的线分布和面分布等提供的信息:断口形貌、表面显微结构、薄膜内部的显微结构、微区元素分析与定量元素分 析等原子吸收AAS原理:通过原子化器将待测试样原子化,待测原子吸收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的光,从而使用 检测器检测到的能量变低,从而得到吸光度。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Inductive coupling high frequency plasma)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 ICP原理:利用氩等离子体产生的高温使用试样完全分解形成激发态的原子和离子,由于激发态 的原子和离子不稳定,外层电子会从激发态向低的能级跃迁,因此发射出特征的谱线。通过 光栅等分光后,利用检测器检测特定波长的强度,光的强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X-ray diffraction ,x 射线衍射即 XRDX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在高速运动电子的轰击下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主要有连续X射线和 特征X射线两种。晶体可被用作X光的光栅,这些很大数目的原子或离子/分子所产生的相 干散射将会发生光的干涉作用,从而影响散射的X射线的强度增强或减弱。由于大量原子 散射波的叠加,互相干涉而产生最大强度的光束称为X射线的衍射线。满足衍射条件,可应用布拉格公式:2dsin0=A应用已知波长的X射线来测量9角,从而计算出晶面间距d,这是用于X射线结构分析;另 一个是应用已知d的晶体来测量9角,从而计算出特征X射线的波长,进而可在已有资料 查出试样中所含的元素。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e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CZE的基本原理HPLC选用的毛细管一般内径约为5 0 pm(202 0 0 pm),外径为3 7 5 pm,有效 长度为50cm(7100cm)。毛细管两端分别浸入两分开的缓冲液中,同时两缓冲 液中分别插入连有高压电源的电极,该电压使得分析样品沿毛细管迁移,当分离样品通过检 测器时,可对样品进行分析处理。HPLC进样一般采用电动力学进样(低电压)或流体力学 进样(压力或抽吸)两种方式。在毛细管电泳系统中,带电溶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 其表观迁移速度是溶质迁移速度与溶液电渗流速度的矢量和。所谓电渗是指在高电压作用下, 双电层中的水合阴离子引起流体整体地朝负极方向移动的现象;电泳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 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向其所带电荷相反方向迁移的现象。溶质的迁移速度 由其所带电荷数和分子量大小决定,另外还受缓冲液的组成、性质、PH值等多种因素影响。 带正电荷的组份沿毛细管壁形成有机双层向负极移动,带负电荷的组分被分配至毛细管近中 区域,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与此同时,缓冲液的电渗流向负极移动,其作用超过电泳, 最终导致带正电荷、中性电荷、负电荷的组份依次通过检测器。MECC的基本原理MECC是在CZE基础上使用表面活性剂来充当胶束相,以胶束增溶作为分配原理,溶质在水 相、胶束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在电场作用下,毛细管中溶液的电渗流和胶束的电泳,使胶 束和水相有不同的迁移速度,同时待分离物质在水相和胶束相中被多次分配,在电渗流和这 种分配过程的双重作用下得以分离。MECC是电泳技术与色谱法的结合,适合同时分离分析 中性和带电的样品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量子理论中的隧道效应。将原子线度的极细探针 和被研究物质的表面作为两个电极,当样品与针尖的距离非常接近时(通常小于1nm),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会穿过两个电极之间的势垒流向另一电极。这种现象即是隧道效 应。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简称 AFM)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探针装在一弹性微悬臂的一端,微悬臂的另一端固定,当探 针在样品表面扫描时,探针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排斥力会使得微悬臂轻微变形,这样,微悬 臂的轻微变形就可以作为探针和样品间排斥力的直接量度。一束激光经微悬臂的背面反射到 光电检测器,可以精确测量微悬臂的微小变形,这样就实现了通过检测样品与探针之间的原 子排斥力来反映样品表面形貌和其他表面结构。俄歇电子能谱学(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j 简称 AES俄歇电子能谱基本原理:入射电子束和物质作用,可以激发出原子的内层电子。外层电子向 内层跃迁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能以X光的形式放出,即产生特征X射线,也可能又使 核外另一电子激发成为自由电子,这种自由电子就是俄歇电子。对于一个原子来说,激发态 原子在释放能量时只能进行一种发射:特征X射线或俄歇电子。原子序数大的元素,特征X 射线的发射几率较大,原子序数小的元素,俄歇电子发射几率较大,当原子序数为33时, 两种发射几率大致相等。因此,俄歇电子能谱适用于轻元素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