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内科)考试名师押题卷II(带答案)套卷2

上传人:住在****帅小... 文档编号:118319176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内科)考试名师押题卷II(带答案)套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内科)考试名师押题卷II(带答案)套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内科)考试名师押题卷II(带答案)套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2-2023年临床“三基”-医学临床三基(内科)考试名师押题卷II(带答案)一.综合考核题库(共50题)1.腹部正确答案:受检者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双上肢放于躯干两侧,充分暴露腹部,上至乳头(女性盖住乳房)下至耻骨联合上缘。腹部检查的顺序为视、听、叩、触。记录时仍按视、触、叩、听。(一)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1体表标志前面的体表标志有胸骨的剑突、肋弓下缘、髂前上棘、脐、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韧带等;后背有第12肋骨、肋脊角等。2腹部分区腹部分区有四区法及九区法,四区法是以脐为中心划一水平线与一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及左、右下腹四区。九区法是用2条水平线和2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9个区。上面的水平线为两侧第10肋骨下缘的连线;下面的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左、右两条垂直线是在髂前上棘至腹正中线的水平线的中点上所做的垂直线。9个区为右上腹(右季肋部)、上腹部、左上腹(左季肋部)、右侧腹(右腰部)、中腹部(脐部)、左侧腹(左腰部)、右下腹(右髂部)、下腹部、左下腹(左髂部)。(二)视诊1腹部外形观察受检者腹部外形,注意腹部是否对称,有无隆起或凹陷等。正常人腹部平坦,两侧对称,小儿和体胖者腹部饱满。老年人和消瘦者腹部低平。全腹膨隆见于腹腔积液、胃肠胀气、巨大腹块、气腹等。腹部局限性膨隆,见于腹内有增大的脏器肿瘤、炎性包块、局部积液或局部肠曲胀气等。全腹凹陷多见于显著消瘦、严重脱水、恶病质等。局部凹陷多由于手术后腹壁瘢痕收缩所致。2呼吸运动观察受检者腹式呼吸,即腹壁随呼吸而上下起伏,注意有无减弱或消失。正常时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则以胸式呼吸为主。腹膜炎、大量腹水或巨大腹块等可使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3腹壁皮肤观察受检者腹部皮肤有无皮疹、色素、条纹、瘢痕等。皮疹见于发疹性高热疾病。左腰部呈蓝色,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胰腺炎。脐周围发蓝为腹腔大出血的征象。腹部瘢痕多为外伤、手术或皮肤感染的遗迹。4腹壁静脉观察受检者腹壁静脉有无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最常见于门静脉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检查腹壁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有助于判定静脉阻塞部位。门静脉高压而形成的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与正常相同,即脐以下往下流,脐以上往上流;下腔静脉梗阻所致的腹壁静脉曲张,是脐以下也往上流;上腔静脉梗阻时,脐以上也是自上往下流。检查血流方向的方法:选择一段没有属支的静脉,检查者将右手示指和中指并拢压在该段静脉上,然后将一只手指沿着静脉紧压而向外移动,将静脉中的血液挤出,到一定距离后放松这一手指,另一指仍紧压静脉,如果这一段挤空的静脉很快充盈,血流方向是从放松的手指一端流向紧压的手指一端。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看不清楚,在消瘦和肤色较白的人,隐约可见。5蠕动波观察受检者腹部有无胃肠蠕动波。正常人腹部一般看不到胃肠蠕动波,但在腹壁菲薄多产妇或极度消瘦者,偶可看到胃肠蠕动波。在胃肠道梗阻时,可出现胃、肠蠕动波或胃、肠型。6上腹部搏动观察受检者上腹部有无搏动。上腹部搏动大多由主动脉腹部搏动传导所致,可见于正常人较瘦者。有时见于右心室肥大、主动脉腹部或其分支的动脉瘤病人。(三)听诊1肠鸣音 听诊器放于脐附近听诊至少1min,如未听到肠鸣音则应延长至听到肠鸣音或5min。正常人肠鸣音每分钟45次,若每分钟达10次以上,为肠鸣音亢进;持续35min才听到1次或仍听不到肠鸣音,则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肠鸣音亢进:见于急性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肠鸣音响亮,高亢,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如肠梗阻持续帝在,则肠鸣音减弱。(2)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或严重脓毒血症引起的肠麻痹。2血管杂音 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听诊各区,尤其注意左右上腹部、中腹部脐周围及其左右上方、下腹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正常人腹部无血管杂音,但在妊娠5个月以上的孕妇,脐下左或右方可听到胎心音。病理性血管杂音有动脉性和静脉性杂音。动脉性杂音:腹中部的收缩期血管杂音(喷射性杂音)常常提示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可在脐左右处听到收缩期血管杂音。左叶肝癌压迫肝动脉或腹主动脉时,在包块部位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静脉性杂音为连续的“嗡鸣“声,无收缩期与舒张期性质,常常出现在脐周或上腹部。肝硬化伴有门静脉高压病人,有时在脐的附近或在胸骨剑突下部听到一种连续的静脉“嗡鸣“声,压迫脾脏时,此音加强。3搔弹音 在腹部听诊搔弹音的改变可协助测定肝下缘和微量腹水。(1)肝下缘的测定:检查者将听诊器体件置于受检者剑突下的肝左叶上,用左手示指与中指按之,左手拇指端则按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缘的交点,作为标志。右手掌面向上,环指及小指屈曲,示指、中指半伸,中指稍向上用劲,示指则往下紧擦过中指,以示指端弹击腹壁,弹击沿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自上而下反复用力均匀地进行。当弹击进行至下面有肝存在之腹壁表面时,则可听到响亮而近耳的“嘭、嘭“声,当离开肝而弹击到邻近脏器时,则叩诊音迅速转为低弱而远且音色不同的“啪、啪“声。此声音转变之处即肝下缘所在。为了确定肝左叶下缘,可用听搔法检查辅助。受检者仰卧,检查者用左手将听诊器体件放于前正中线上,估计在肝下缘与脐之间,自听诊器体件上缘起,用右手示指指端沿前正中线,由下向上轻轻搔刮腹壁,当搔刮至某一点时,听诊音突然变低,此点深处即为肝左叶的下缘。(2)微量腹水的测定:受检者取肘膝位数分钟,使腹水积聚于腹内最低处的脐区,将膜式听诊器体件放在此处的皮肤表面,检查者用手指轻弹侧腹部并静听其声音。用同一强度在同一处重复轻弹,体件则向远侧移动,当声音突然变响时,体件所在处即为腹水边缘。用听弹法检查可鉴定出少至120ml的游离腹水。(四)叩诊1腹部叩诊 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由下而上,从左到右,顺序叩诊全腹(4个象限)。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除肝、脾所在部位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2肝及胆囊叩诊(1)肝上界:沿右锁骨中线,由肺部清音区(一般为第2、3肋间)开始向下叩诊,当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又称肝相对浊音界;再继续向下叩,浊音变为实音时为肝绝对浊音界。(2)肝下界:由腹部鼓音区从脐平面开始沿右锁骨中线或前正中线向上叩,由鼓音转为浊音处即是肝下界。正常情况下右锁骨中线上,其上界在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二者之间的距离为911cm。(3)肝、胆囊叩击痛:检查者以左手掌平放于受检者肝区、胆囊区,右手半握拳轻叩左手背,受检者若感疼痛,称叩击痛。正常人肝和胆囊均无叩击痛。(4)肝浊音区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肝炎、肝淤血和多囊肝等;肝浊音区缩小见于暴发性肝炎、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肝硬化和胃肠胀气等;肝浊音区消失代之以鼓音者,多由于急性胃肠穿孔所致,也可见于腹部大手术后数日内、人工气腹后、间位结肠;肝浊音界上移见于右肺纤维化、右下肺不张、气腹和鼓肠等;肝浊音界下移见于慢性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5)肝叩击痛对于诊断肝炎、肝脓肿有一定意义。胆囊叩击痛为胆囊炎的重要体征。3胃泡鼓音区(Traube鼓音区)在左前胸下部,叩诊呈鼓音(一般可在左锁骨中线上垂直叩诊,再水平叩至腋后线)呈半月形,上界为左肺下缘,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6肋骨交点水平;右界为肝左缘;左界为脾,相当于左腋中线稍后的第911肋骨之间;下界为左季肋缘。正常人胃泡鼓音区应该存在(饱餐后缩小或消失),其大小因胃内含气量的多少而异。此区明显缩小见于心包积液、左侧胸腔积液、肝左叶大、中重度脾大等。4脾叩诊 脾叩诊常用以发现未突出于季肋缘下的脾大,或进一步核实脾触诊结果;也用于当受检者不能满意地配合触诊时。(1)由左侧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的第8肋间开始向下叩,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脾上界,由浊音转为鼓音时,为脾下界。(2)再由上下界间的浊音区沿肋间向前和向后叩,向前出现鼓音时,即为胃泡鼓音区毗邻的脾前缘;向后出现清音时,即为脾后缘。(3)正常脾浊音区的前界为左腋中线(或稍前,但不超过腋前线),后界为腋后线、上界为第9肋骨,下界为第11肋骨,横宽47cm。脾浊音区扩大见于脾大,脾浊音区缩小或消失见于左侧气胸、胃扩张、鼓肠等。5.肾脏叩诊 受检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受检者的肾区(即肋脊点),右手握拳,用轻到中度强度的力量叩击左手背。检查有无叩击痛。以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正常人肾区无叩击痛。在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及肾周围炎时,肾区有不同程度的叩击痛。6膀胱叩诊 一般从脐下叩至耻骨联合上方,由鼓音转为浊音,用以了解膀胱充盈度。膀胱空虚时因耻骨上方有肠管存在,叩诊呈鼓音,叩不出膀胱的轮廓。当膀胱内有尿液充盈时,耻骨上方叩诊呈圆形浊音区。在女性妊娠的子宫、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等,在该区叩诊也呈浊音,应予鉴别。排尿或导尿后复查,即能明确。7腹水的叩诊(1)移动性浊音的叩诊:先从脐部开始,沿脐平面向左侧叩诊,直达左侧髂腰肌边缘,如叩诊变为浊音,叩诊板指固定(不离开皮肤),嘱受检者向右侧卧位,重新叩诊该处,听取音调有无变化。然后向右侧移动叩诊,直达浊音区,叩诊板指固定位置,嘱受检者向左侧卧位,再次叩诊,听取音调之改变。如仰卧位左侧腹部或右侧卧位之浊音区随体位变动而变动的现象,称为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游离腹水在1000ml以上时,则可查得移动性浊音。(2)如果腹水量少,用以上检查方法不能查出时,可让受检者取肘膝位,使脐部处于最低位,叩诊脐部,如该部由仰卧位的鼓音转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的可能;也可嘱受检者站立,如下腹部积有液体而呈浊音,液体的上界呈一水平线,在此水平线上为浮动的肠曲,叩之则呈鼓音。(五)触诊受检者取仰卧位,头垫低枕,两手平放于躯干两侧,两腿屈曲并稍分开,微张口做腹式呼吸,使腹肌松弛,防止紧张a检查腹部包块时可用肘膝位;检查肝、脾时还可取左或右侧卧位;检查肾时可取坐位或立位。腹部触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先浅后深,即先进行浅部触诊(右手四指并拢,平置于腹壁,手指压下腹壁约1cm深度),检查腹壁紧张度、有无压痛、包块、肿大的脏器等,后进行深部触诊(右手手指掌面的前半部分压向腹壁下压至2cm深度,同时前后滑动)了解深部病变,如包块等及脏器情况;先健后患,即先从健康的无病痛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痛部位;如无明确病痛部位时,一般先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由下而上,先左后右进行浅部触诊全腹(4个象限),然后以同样顺序深部触诊全腹(4个象限)。1腹壁紧张度 用浅部触诊法,先健后患或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顺序触诊全腹,检查有无腹壁紧张,正常人腹壁柔软。弥漫性腹壁紧张常见于胃肠道穿孔所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壁除明显紧张外,且常常强直,称为板状腹。在结核性腹膜炎时,全腹紧张,触诊如揉面感。局限性腹壁紧张见于某一脏器的炎症。此外,腹腔容量增大时,如胀气、腹水等,腹壁的紧张度也有所增高。2压痛及反跳痛 压痛:以右手示指、中指指端放于腹壁逐渐深压而发生疼痛称为压痛。注意鉴别压痛是来自腹壁还是腹腔内,明确压痛部位及压痛点。反跳痛:出现压痛后,手指于原处稍停片刻,然后迅速将手抬起,若疼痛加剧,并有痛苦表情,称为反跳痛。检查时注意询问或观察受检者表情。正常人腹部无压痛、反跳痛。出现压痛的部位,常常即为病变所在,多由炎症、结核、结石、肿瘤等病变所引起。反跳痛是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的征象。3腹部包块 多采用深部滑行触诊法。触诊包块时应注意其位置、大小、形态、硬度、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与邻近的关系等。正常人腹部无病理性包块。腹部包块多由肿大的或异位的脏器、肿瘤、囊肿、炎性组织或肿大的淋巴结等所形成。4液波震颤(1)检查者一手掌面贴于受检者一侧腹壁。(2)另一手的手指并拢屈曲,用指端拍击对侧腹部。(3)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请受检者自己(或另一人)将一手掌的尺侧缘压在脐部腹正中线上,阻止其传导,再拍击对侧腹部。如贴于腹壁的手掌有液体冲击之感为液波震颤。正常人无液波震颤。腹腔内有大量腹水(30004000ml)时,可有液波震颤。5振水音(1)检查者将听诊器体件放于受检者上腹部或将耳凑近此处,然后用稍弯曲的手指在受检者上腹部做连续迅速的冲击动作,如能听到胃内气体与液体相撞击的声音,即为振水音。(2)也可用两手左右摇晃受检者上腹部,将耳凑近听取。(3)正常人若进食较多的液体后可出现振水音。但如在空腹或饭后68h或以上,仍有振水音,则表示胃内有液体潴留,见于幽门梗阻、胃扩张等。6肝触诊(1)先教会受检者用腹式呼吸23次。(2)左手掌自受检者右腰部的后方(相当于第11、12肋骨与其稍下的部位),向前托起肝脏,左手拇指固定于右肋缘。(3)在右锁骨中线上,右手掌平放于受检者右侧腹壁上,腕关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示指与中指的指端指向肋缘,也可使示指的桡侧缘对着肋缘。从髂前上棘连线水平,右腹直肌的外侧开始,自下而上,逐渐向右季肋缘移动。嘱受检者进行缓慢而自然的腹式呼吸动作,触诊的手应与呼吸运动密切配合。吸气时腹壁隆起,触诊的手应随腹壁被动抬起,但不离开腹壁,此时随着吸气下移的肝下缘就可碰到右手手指。呼气时,腹壁松弛下陷,触诊的手及时向深部加压,此时为再一次触及肝下缘的有利时机。每个部位触23次,每次移动不超过1cm。(4)在前正中线上,以上述方法从脐平面开始,自下而上向剑突下触诊肝左叶。(5)触及肝时应注意其大小、质地(质软、质韧和质硬)、表面形态、边缘、压痛、搏动等。正常成人肝一般触不到,少数正常人当深吸气时在肋弓下缘可触及肝下缘,但在1cm以内;在剑突下可触及肝下缘,多在3cm以内。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肝下缘的记录方法:在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分别记录肝下缘至右肋下缘及剑突下(腹上角顶端为起点)的距离,常常以厘米表示。(6)急性肝炎时,肝可轻度增大,表面光滑,边缘钝,质稍韧,有充实感及压痛。慢性肝炎时,肝大较急性肝炎明显,质较韧或稍硬,压痛较轻。肝淤血时,肝可明显增大,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韧,也有压痛,但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脂肪肝所致的肝大,表面光滑,质软或稍韧,无压痛。肝硬化的早期肝常肿大,晚期则缩小,质较硬,边缘锐利,表面可能触到小结节,无压痛。肝癌时肝明显增大,质硬如石,表面高低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不整,压痛明显。7肝颈静脉回流征受检者取半卧位(头垫一枕;如有颈静脉怒张者,应将床头抬高3045,使颈静脉怒张水平位于颈根部)。(1)用右手掌按压受检者右上腹约10s。(2)观察受检者颈静脉怒张程度:如有颈静脉明显扩张或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见于右心功能不全或渗出性及缩窄性心包炎病人。正常人颈静脉不扩张,或施压之初轻度扩张,但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8胆囊触诊(1)胆囊触诊手法与肝相同,置右手在受检者右锁骨中线上(大约相当于腹直肌外缘)肋缘下或肝下界之下,触诊胆囊。正常人胆囊不能触及。胆囊肿大的常见原因为胆总管阻塞,如炎症、结石或胰头癌等所致。(2)胆囊触痛检查法(Murphy征):检查者以左手掌平放于受检者的右肋缘以上部位,左手大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胆囊点),左手其余四指与肋骨垂直交叉。以大拇指用力按压腹壁,然后嘱受检者做深吸气。观察受检者有无因痛而突然屏气或痛苦表情。在吸气过程中因胆囊碰及按压之左手拇指发生疼痛而突然中断吸气动作,此现象称为Murphy征阳性。又称为胆囊触痛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只有压痛而无吸气动作中断或停止,不能称为Murphy征阳性,只能称胆囊压痛。正常人Murpby征阴性。9脾触诊(1)检查者左手自受检者前方绕过,手掌置于受检者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其脾脏从后向前托起。(2)右手掌平放于腹部,与左侧肋弓垂直,自脐平面向上逐渐移向肋弓。(3)右手手指末端稍微弯曲轻轻压向腹部深处,并随受检者的腹式呼吸运动,逐渐由下向上接近左肋弓,有节奏地进行触诊。右手被动抬起,但不离开腹壁。(4)每个部位触23次,每次移动不超过1cm。(5)轻度脾大而仰卧位不易触及时,可改为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进行触诊,方法同上。(6)触及脾时须注意大小、形态、质地、表面情况,有无压痛等。正常人肋下不能触及脾。脾大分为轻度、中度、高度,深吸气时脾在左锁骨中线,肋下不超过3cm者为轻度肿大;自3cm至脐水平线为中度大;超过脐水平线以下则为高度大。(7)脾大的测量法:中度以上的脾大一般需测量3条线,以厘米表示其大小。“1“线又称甲乙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弓交叉点至脾下缘间的距离。“2“线又名甲丙线,测量左锁骨中线与左肋弓交叉点到最远脾尖之间的距离。“3“线又名丁戊线,表示脾右缘到前正中线间的距离。若脾向右增大,超过前正中线,测量脾右缘到前正中线间的最大距离,以“+“表示;若增大未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前正中线间最短距离,用“-“表示。轻度脾大仅测量“1“线。(8)脾轻度增大见于早期肝硬化、伤寒、斑疹伤寒、粟粒性结核、急性疟疾、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全身性红斑狼疮等,一般质地柔软;中度增大见于晚期肝硬化、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黄疸和恶性淋巴瘤等,质地一般较硬;高度增大,脾表面平滑者,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黑热病、慢性疟疾和骨髓纤维化等,脾表面不平滑,有结节者常见于淋巴肉瘤。表面有囊性肿物者,见于脾囊肿。脾压痛见于脾脓肿、脾梗死。10.肾触诊(1)触诊左肾时,检查者左手自受检者前方绕过,托住其左侧后腰部,右手在左锁骨中线上脐水平开始,逐渐向上移动进行触诊。随受检者的腹式呼吸运动将微弯的右手指末端逐渐压向腹腔深部,直抵后腹壁,同时左手将后腹壁推向前方,当两手相互配合触诊即可触及肾。(2)触诊右肾时,左手掌托住受检者右侧后腰部,右手以上述方法进行触诊。(3)若卧位未触到肾可立位(倚床而立)或坐位检查,手法与卧位触诊相同。(4)正常人一般不能触及肾,但体瘦者有时可触及右肾下极。触诊肾时要注意其大小、形状、硬度、表面状态、敏感性、移动度等。肾大见于肾盂积水或积脓、肾肿瘤、多囊肾等。(5)泌尿系疾病压痛点检查:当肾和尿路有炎症或其他疾病时,可在一些部位出现压痛点。检查者可采用深压触诊法,分别进行检查:季肋点(左、右)在第10肋前端。检查者将右手示指、中指指端置于左季肋点逐渐深压以检查有无压痛,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季肋点。上输尿管点(左、右)在脐水平线腹直肌外缘。检查方法同上。中输尿管点(左、右)在两髂前上棘连线与通过耻骨结节所做垂直线的交点。检查方法同上。肋脊点(左、右)在第12肋骨与脊柱的夹角顶点。受检者取坐位,检查者以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左、右肋脊点用力按压检查有无压痛。肋腰点(左、右)在第12肋骨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检查方法同。(6)正常时上述部位无压痛。肾盂肾炎、肾脓肿或肾结核等,在肋脊点和肋腰点常有压痛。输尿管结石、结核或化脓性炎症时,可于上输尿管点或中输尿管点出现压痛。2.环甲膜穿刺术正确答案:(一)适应证注射表面麻醉药,为喉、气管内其他操作做准备;注射治疗药物;导引支气管留置给药管;缓解喉梗阻;湿化痰液。(二)禁忌证有出血倾向。(三)用品79号注射针头或用做通气的粗针头,无菌注射器,1%丁卡因溶液或所需的治疗药物,必要时准备支气管留置给药管。(四)操作方法1.术前准备应向患者解释施行环甲膜穿刺术的目的,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检查穿刺用品是否齐全。2.穿刺步骤(1)患者平卧或斜坡卧位,头后仰。(2)环甲膜前的皮肤按常规消毒。(3)左手示指和拇指固定环甲膜处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环甲膜,到达喉腔时有落空感,回抽注射器有空气抽出。(4)固定注射器于垂直位置,注入1%丁卡因溶液1ml,然后迅速拔出注射器。(5)再按照穿刺目的进行其他操作。(6)穿刺点用消毒干棉球压迫片刻。(7)若经针头导入支气管留置给药管,则在针头退出后,用纱布包裹并固定。(五)注意事项1.穿刺时进针不要过深,避免损伤喉后壁黏膜。2.必须回抽有空气,确定针尖在喉腔内才能注射药物。3.注射药物时嘱患者勿吞咽及咳嗽,注射速度要快,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注射器及针头,以消毒干棉球压迫穿刺点片刻。针头拔出前应防止喉部上下运动,否则容易扭伤喉部的黏膜。4.注入药物应以等渗盐水配制,pH要适宜,以减少对气管黏膜的刺激。5.如穿刺点皮肤出血,干棉球压迫的时间可适当延长。6.术后如患者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嘱患者勿紧张,一般均在12d即消失。(六)质量要求1.熟悉适应证。2.患者体位正确。3.消毒正确。4.穿刺进针正确。5.熟悉注意事项。3.肝脓肿穿刺术正确答案:(一)适应证抽脓以治疗肝脓肿或协助病因诊断。(二)禁忌证有出血倾向和凝血异常者,疑为肝包虫病者。(三)用品清洁盘、肝穿刺包、腹带1条、小沙袋1只、无菌手套、玻片、试管、培养瓶等按需要准备。(四)操作方法1.术前应详细了解有无出血倾向,并测出血、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如有异常应暂缓施行,待纠正后再行穿刺。送血型及必要时交叉配合并备血。2.应向患者解释穿刺目的,预先训练患者屏息动作,以配合操作。有咳嗽或不安者,术前1h给可待因或地西泮。3.术前应行超声检查,明确脓肿的位置、大小、范围,以确定穿刺部位、穿刺方向和深度。4.患者平卧,肩外展,屈肘,手置枕后以张大肋间,腰下铺放腹带。局部常规消毒、铺巾,用1%利多卡因行浸润麻醉。5.穿刺针栓连接短胶管,用血管钳夹闭。先将穿刺针刺至皮下,嘱患者屏息,然后将穿刺针按超声定位方向及深度刺入肝脏脓腔,刺到脓腔后,患者可浅表呼吸。连接50ml注射器,去夹抽吸,助手持钳协助。若未抽得脓液,嘱患者屏气,将针退至皮下,让患者呼吸片刻,再按上法于屏息时更换方向进行穿刺抽吸,一般3次为限。抽到脓液应尽量抽尽,再用抗生素反复冲洗脓腔34次。诊断性肝穿刺可用不带短胶管的穿刺针,接以10ml注射器,参照上法进行穿刺。6.穿刺完毕,拔出针头,穿刺处应紧压片刻以防出血,再裹紧腹带,局部可压以小沙袋。(五)注意事项1.一定要在患者屏息的情况下进行穿刺或拔针,切忌针头在肝内转换方向,以免撕裂肝组织导致大出血。穿刺深度一般以不超过68cm为妥。2.当注射器抽满脓液须卸下时,应先夹闭胶管,以防注射器卸下后空气窜入。3.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腹痛或内出血征象,必要时紧急输血,并外科会诊。4.穿刺所得液体,可根据需要送检。5.为治疗需要,可向脓腔注入抗阿米巴药物及抗生素等。(六)质量要求1.熟悉适应证。2.穿刺部位选择正确。3.消毒、铺巾、局部麻醉、无菌操作正确、规范。4.穿刺针进入、脓液抽吸正确。5.熟悉注意事项。4.重要性和基本要求正确答案:(一)重要性其重要性是:正确诊断疾病和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医院医疗管理信息和医护工作质量的客观凭证,是衡量医疗水平的重要资料;进行临床科研和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资料;病人的健康档案,也是预防保健事业的原始资料;处理医疗纠纷、鉴定伤残等级的重要法律依据。(二)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1必须具备三性(1)真实性:如实反映病情。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地书写病历。(2)系统性:主要症状按正规要求收集,并注意描述有意义的阴性病史及体征。(3)完整性:各项资料均按序收集。2必须及时完成各项病历书写。3符合统一规格。4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及编号依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为准,所用译名暂以英汉医学词汇为准,尚无妥善译名者,可用原文或拉丁文。5度量衡单位须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制名称;简化字按已公布简化字总表使用;药物名称一律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不得用化学分子式表示。6任何记录均应注明年、月、日,必要时注明时刻,时间按24h顺序计。7医师书写各项病历告一段落时,应签署本人全名,上级医师用红笔审阅并签名,修改6处以上者应重新抄写,切忌剪贴或涂改。8每张用纸均需填写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及用纸次序页数。入院记录、入院病历及病程记录分别编排页码。9各种检查单应排齐贴好。10.各项记录内容应充实完整,文词简洁确切,通顺易懂,各种记录除另有规定者外,一律用蓝黑墨水笔书写,要求字体端正清楚。5.外生殖器、肛门、直肠正确答案:外生殖器、肛门和直肠的检查是全面体格检查的一部分,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环境条件因素或病人对此项检查缺乏认识,体检时往往被省略,以致造成延误诊断的后果。因此,对有指征的病人应说明检查的目的、方法和重要性,务求做到全面检查。女性外生殖器必要时请妇产科检查。(一)男性生殖器1阴茎(1)包皮:检查有无包茎或包皮过长。成人包皮不应掩盖尿道口,上翻后可露出阴茎头。如包皮上翻后不能露出尿道口或阴茎头称包茎。包皮长过阴茎头但上翻后能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称包皮过长。(2)阴茎头与冠状沟:观察有无硬结,溃疡等。正常阴茎头与冠状沟红润光滑。如有硬结并伴有暗红色溃疡、易出血者应怀疑阴茎癌,晚期融合后呈菜花状。冠状沟处如发现单个椭圆形硬质溃疡称为下疳,愈后遗留瘢痕,见于梅毒。(3)尿道口:检查者以中指和环指挟持阴茎,用拇指和示指将尿道口分开,检查有无发红、分泌物、狭窄等。正常尿道口黏膜红润、清洁、无分泌物黏附。尿道口发红、附着有分泌物并有尿道触痛,见于尿道炎。如有狭窄,见于先天性畸形或炎症后粘连。(4)阴茎大小:正常成人阴茎710cm,阴茎过小,见于性腺功能减退;儿童外生殖器呈成人型,见于肾上腺皮质肿瘤。2阴囊受检者取立位,两腿稍分开,检查者将两手拇指放在受检者阴囊前面,其余四指放在阴囊后面,双手同时触诊,以资对比。(1)阴囊:有无水肿。如有水肿可为全身水肿的一部分,也可由局部因素引起,如炎症、过敏反应、下腔静脉阻塞等。(2)精索:有无挤压痛,串珠样肿胀、硬结、精索静脉曲张等。正常时精索为柔软的索条,无挤压痛。精索有挤压痛及局部皮肤红肿时,多为精索的急性炎症;精索呈串珠样肿胀,见于输精管结核;附睾附近的精索触及硬结,多为丝虫病所致。精索触诊有蚯蚓团样感觉时则为精索静脉曲张。(3)睾丸:有无发育不全、肿大、压痛、结节等。正常睾丸左右各一,微扁,表面光滑柔韧。睾丸急性肿痛多为外伤、流行性腮腺炎、淋病等所致;慢性肿痛多为结核。一侧睾丸肿大、坚硬并有结节应考虑为睾丸肿瘤。睾丸摸不到,可为睾丸未发育,见于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也可为睾丸位置异常,如隐睾,睾丸未能降入阴囊内,可能位于腹腔、腹股沟管、阴茎根部等处。睾丸过小见于肥胖性生殖无能症。睾丸萎缩可为流行性腮腺炎的后遗症,也可为外伤引起。阴囊胀大,触诊有水囊感,见于睾丸鞘膜积液。(4)附睾:位于睾丸的后外侧,上端膨大,下端细缩如囊锥状。检查有无触痛、结节、硬块等。慢性睾丸炎时,附睾肿大,触诊能摸到结节,稍有压痛。附睾结核时附睾肿胀,触诊有结节状硬块,一般无挤压痛,常伴有输精管增粗,呈串珠状,晚期的结核病灶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急性睾丸炎时,附睾肿痛。3前列腺为附属性腺,位于膀胱下方、耻骨联合后约2cm,包绕在尿道根部,左右各一,紧密相连。通过肛门指检可扪及。受检者取肘膝位。检查者示指带指套,涂适量润滑油,徐徐插入肛门,向腹侧触诊。正常前列腺大小如栗,质韧有弹性,两叶之间可触及正中沟。检查时注意正中沟有无消失、触痛,腺体有无坚硬、表面呈结节状。前列腺触诊时可同时做前列腺按摩,采取前列腺液标本,方法为用探查的示指做向前、向内的方向左右各按摩34次,再沿中间沟顺尿道方向滑行挤压,即可有前列腺液由尿道中流出,收集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前列腺肥大时正中沟消失。前列腺肿大并有明显压痛见于急性前列腺炎;腺体坚硬、表面不平呈结节状应考虑为前列腺痛。(二)女性生殖器分为外生殖器及内生殖器两部分,必要时由专科检查。1外生殖器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及前庭。2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三)肛门与直肠1视诊 受检者取左侧卧位。检查者以双手拇指将受检者两侧臀部轻轻分开,主要观察有无以下改变。(1)肛门闭锁或狭窄:肛门闭锁或狭窄常见于新生儿先天性畸形。(2)肛门外伤与感染:肛门有伤口或瘢痕见于外伤与术后。肛门周围红肿及压痛,见于肛门周围脓肿。(3)肛门裂:肛门黏膜有狭长裂伤,可伴有梭形或圆形多发性小溃疡,疼痛剧烈。(4)痔:外痔时可见肛门外口有紫红色柔软肿块。内痔时可见肛门内口静脉曲张,在黏膜下形成紫红色包块,随排便可突出肛门口外。(5)肛门瘘:在肛门内外可见瘘管开口。可由于结核或直肠脓肿所致。(6)直肠脱垂:检查时嘱病人取蹲位,用力屏气做排便动作,如在肛门外看到紫红色球状突出物,即为直肠部分脱垂;如膨出部分呈椭圆形块状物,表面有环形皱襞,即为直肠完全脱垂。2触诊(1)体位:左侧卧位: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臀部靠近检查台的边缘。此体位适用于女病人和衰弱病人。膝胸位:两肘关节屈曲,使胸部俯于床面,两膝关节呈直角屈曲跪于检查台上。此体位肛门暴露清楚,示指进入直肠较深,检查易成功。用于检查直肠前部,并可检查前列腺。仰卧位:仰卧,臀部垫高。此种体位适用于重症体弱病人和膀胱直肠窝的检查。同时也可进行直肠双合诊,即右手示指在直肠内,左手在下腹部,双手配合,检查盆腔疾患。(2)方法:检查者戴好手套或指套,涂上适量润滑油,以右手示指先在肛门口轻轻按摩,使括约肌放松,然后将示指逐渐插入肛门,触摸肛门口及直肠的四壁,注意有无触痛、肿块、波动感等。退出后观察指套上有无脓血和黏液。检查小儿,一般用小指指诊。有剧烈触痛见于肛裂;触及波动感见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触到柔软光滑而有弹性的包块为直肠息肉。触到坚硬凸凹不平的包块应考虑直肠癌。指诊后指套带有黏液、脓液或血说明存在炎症并有组织破坏。6.胃镜检查可能有哪些并发症?正确答案:答:一般并发症:喉头痉挛、下颌关节脱臼、咽喉部损伤感染、腮腺肿大、食管贲门黏膜撕裂,活检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心脏停搏、心肌梗死、心绞痛等,食管、胃肠穿孔,感染,低氧血症。7.血气分析中常用的判断低氧血症的参数有哪些?正确答案:答:血气分析中常用的判断低氧血症的参数:氧分压(PO2):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动脉血氧分压( PaO2)正常值10.713.3kPa (80100mmHg),其正常值随肴年龄增加而下降,预计PaO2值(mm Hg)=100mmHg-0.33年龄(岁)5 mmHg。静脉血氧分压(PO2)正常值5.33kPa (40mmHg)。联合应用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可判断呼吸衰竭。血氧饱和度(SO2):足指血红蛋白实际上所结合的氧含量与全部血红蛋白能够结合的氧含量之比(%)。动脉血氧饱和度以SaO2表示,正常范围为95%99%,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动脉m氧分压之间的关系即是氧离解曲线。氧合指数:氧合指数=PaO2/FiO2,正常值为53.3-66.7kPa(400500mmHg)。8.药品含量、剂量及数量一律用_书写。计量用_计量单位,_以克(g)、毫克(mg)、微克(g)、毫升(ml)、国际单位(U)等计量。以_计量者可免写单位。复合型片、丸、胶囊中成药等,有含量或重量的应写明,确无计量标示者,可以用剂型量词_、_、等为计量单位,或以_为标识单位。正确答案:阿拉伯数码、法定、克、片、丸、粒、“#“9.战地救护五大技术正确答案:(一)通气技术通气障碍的主要表现有:早期伤员出现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出汗,呼吸呈吸气时间大于呼气时间,或伴有肺部哮鸣音。继而病情加重,口唇发绀,吸气时出现三凹征。此时。呼吸呈浅快样改变。随后出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以至于测不到,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出现昏迷,导致死亡。通气障碍发生后应依据气道阻塞的不同原因用相应的方法以恢复呼吸道的通气。1.异物阻塞咽喉部对于发生咽喉部异物阻塞的伤员,首要为清除阻塞的异物,用手指掏出或者用合适的管子迅速吸出堵塞物,清除伤员口鼻内积存的凝血块、分泌物、碎牙片、碎骨片、泥沙等。同时,立即改变体位,采取端坐前倾位,侧卧位或俯卧位,以利于咽喉部的引流,以有效清除分泌物,通畅呼吸道,解除通气障碍。对于有下颌骨骨折移位的必须将骨折复位固定,将舌向前拉,对昏迷的伤员应将舌外拉并固定,以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2.血肿、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1)鼻腔插入鼻咽通气导管通气。(2)环甲膜粗针头穿刺通气:病情紧急的可用1415号粗针头由环甲膜穿刺插入气管内,仍觉通气不足时可同时插入多个粗针头,随后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3)紧急环甲膜切开术:因通气障碍而濒死的伤员可行此术,即用尖刀迅速切开皮肤和环甲膜,达到通气目的。病情缓解后再做常规气管切开。(4)紧急气管切开术:仅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使用,即使用当前可以使用的物品切开气管,维持暂时的通气。具备条件时及时更换正规套管。(5)快速气管切开术:采用快速气管切开器完成手术。为了伤员的安全运送,防止途中发生意外,也可选择性地做预防性气管切开术。3.呼吸道误吸及时吸出误吸的血液、涎液及呕吐物,尤其对昏迷、休克之误吸者应迅速做气管切开。对于昏迷伤员,有条件时应留置胃管,吸出胃内容物。4.呼吸道烧伤水肿应迅速做气管切开,通过气管套管迅速吸出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5.质量要求(1)掌握通气障碍的表现。(2)对异物阻塞的伤员首先应解除呼吸道的阻塞。(3)熟悉紧急通气术及气管切开术。(4)熟悉几种通气障碍的紧急处理方法。(二)止血技术肢体大血管破裂或其他原因的大出血,在短时间内将危及伤员生命,或者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及时、正确地止血将有效地减少火线伤亡,主要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1.指压止血法主要是用手指压住搏动性出血伤口近侧的动脉,将动脉压在深部的骨骼上,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方法主要适用于短时间内控制动脉血流,但因四肢动脉侧支循环较为丰富,指压效果有限,而且无法持久,故随即应采用其他的止血方法。2.压迫包扎止血法一般中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损伤出血可用这种方法止血,把急救包打开后将敷料敷盖在伤口上,用三角巾折叠呈带状或用绷带加压包扎。为火线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无急救包时也可以用清洁的布类织物适当地包扎。敷料要垫厚,血管表浅的部位,也应有敷料的保护,以免绷带加压包扎造成“止血带“效应。包扎压力适当,均匀,包扎范围要大,以保证肢体远侧浅动脉正常搏动为原则,同时应该抬高伤肢,避免静脉回流受阻增加伤口出血现象。3.填塞止血法用于肌肉、骨端等渗血,用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型敷料加压包扎。用法比较局限,仅限于腋窝、肩部、大腿根部、臀部等用加压包扎难以止血的部位使用。4.屈曲关节止血法多在肘或膝关节以下出血,并且证实无骨关节损伤时才能采用此法,在肘窝或胴窝处垫绷带卷或者棉垫,将肘或膝关节尽可能屈曲固定,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借衬垫压迫动脉达到止血的目的。5.简易绑扎止血法(1)勒紧止血法:在四肢伤口上部用绷带或带状布条或三角巾折叠成带状,勒紧伤肢,第一道为衬垫,第二道压在第一道上适当勒紧止血。(2)绞棒止血法:紧急情况没有止血带可用三角巾、绷带、纱布条等便捷材料折叠成带状缠绕肢体一圈,两端拉紧打结,绞棒插在圈内并向上提起,边提边绞紧,直至伤口不出血,最后固定绞棒。6.止血粉、止血纸、止血栓止血法依据创面的特性选用不同的止血用品,此法可与压迫止血法合用。7.止血带法(1)使用方法:先在止血带部位用纱布等物衬垫肢体一周,然后扎上止血带。将止血带的头端用一手的拇指、示指、中指夹持,将尾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再绕肢体一周,仍然压住头端,将尾端放至示指与中指中间夹紧,抽出被止血带压住的手指时不能松脱尾端,否则将导致止血过程失败。(2)应用指征:应严格限制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的喷射性大、中血管出血。(3)注意事项:必须做出显著的标志,注明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伤员;连续阻断血流一般不得超过一个小时,如必须继续阻断血流,应每隔一个小时放松12min;要避免止血带勒伤皮肤,止血带下面应垫有衬垫;止血带应靠近伤口。8.质量要求(1)对出血能正确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2)熟练掌握几种止血方法的操作。(3)熟悉止血带止血法的注意事项。(三)包扎技术1.包扎材料以急救包为主。特殊情况下可以利用便捷材料进行包扎。2.包扎方法主要有绷带卷包扎和三角巾包扎等方法,绷带包扎有环形包扎、螺旋反折包扎、“8“字形包扎和帽式包扎等。包扎时要注意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和走行方向顺序。三角巾包扎使用时应先撕开胶合边一侧的剪口,取出三角巾将敷料放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包扎起来。3.注意事项(1)包扎前要充分暴露伤口,动作要轻快,避免增加出血和疼痛。(2)包扎伤口位置要准确。打结时要注意避开伤口。(3)急救敷料尽可能干净,接触伤口的尽量用消毒的敷料。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cm。(4)包扎时动作要轻柔,压力适当,牢靠稳妥,防止滑脱,既要保证敷料固定和加压止血,又不能影响血液循环。(5)伤口嵌入的弹片、弹头和其他异物,一般不要随便取出,有外露污染的骨折端或内脏,不可轻易还纳。4.质量要求(1)熟练掌握绷带及三角巾包扎手法。(2)熟悉注意事项。(四)固定技术1.固定材料常用的有木板、铁丝夹板、标准的预制夹板或石膏夹板、热塑料夹板等。携带的固定物品用完后,也可就地取材。2.固定方法先尽可能地牵引伤肢和矫正畸形;然后将伤肢放到适当的位置,固定于夹板或其他支架,先固定上端,后固定下端,固定范围一般应包括骨折远和近的两个关节,既要牢靠不移,又不可过紧。如无固定材料,也可行自体固定法。四肢骨折固定时,要露出指(趾)端,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3.注意事项(1)临时固定只要求大体复位,不必追求完全复位。(2)伤口有出血的应该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3)大腿和脊柱骨折时应就地固定,四肢骨折应先固定近端,再固定远端。(4)固定要轻、稳妥、牢靠、松紧适宜。固定器材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应在骨突部衬垫衣物或敷料,防止皮肤受压引起损伤。(5)对开放性骨折,不要把外露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以免增加污染。(6)固定后,应给予标志,迅速后送。4.质量要求(1)能够正确合理选择合适的材料。(2)固定前尽可能对伤肢进行复位。(3)掌握固定范围。(4)熟悉注意事项。(五)搬运技术1.搬运方法(1)单人徒手搬运:主要包括单人匍匐搬运法,单人肩扛、背、拖法,单人牵拖法。(2)双人徒手搬运:坐椅式搬运法可用于头部及胸部损伤,此外还有搬抬式搬运及多人徒手搬运,但脊柱、腹部创伤禁用搬抬式搬运法。(3)担架搬运法:应用制式担架或临时做成担架对伤员进行转移。2.注意事项(1)搬运伤员动作要轻快,搬运前尽可能地做好初步急救处理。(2)搬运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伤员的伤情变化,出现紧急情况要处理后待伤情好转再继续转移。(3)担架后送,伤员脚在前,头在后,便于观察伤情;上坡时则头在前,脚在后,下坡时头部应在后;尽可能保持担架平稳。(4)遇有火力威胁或敌人空袭时,应妥善保护伤员的安全。3.质量要求(1)掌握单人、双人及担架搬运方法。(2)对不同的伤员能选择正确的搬运方法。(3)熟悉注意事项。(六)脊柱损伤人员的搬运1.原则脊柱损伤很容易损伤脊髓,应平稳置于硬板上抬运,始终保持中立位,切忌脊柱扭曲、旋转。2.操作方法(1)使伤员两下肢伸直,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2)由34人分别托伤员的头背、腰臀及双下肢部位,协调动作,使伤员成一整体,保持脊柱伸直位,施以平托法移至硬板上。(3)在伤处垫一薄枕,使此处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几条带子(一般4条:胸、肱骨水平,前臂、腰水平,大腿水平,小腿水平各1条)将伤员固定在硬板上,避免其左右转动或移动。(4)疑有颈椎骨折或脱位时,须用双手牵引头部使颈椎维持中立位,平置伤员于硬板上,在头颈两侧填塞沙袋或布团以限制头颈活动。3.质量要求(1)搬运操作方法正确。(2)能就地取材(木板床、硬质平板担架)。10.导尿术正确答案:(一)准备工作1.操作者衣帽整齐,戴口罩2.准备用物无菌导尿包、无菌手套、橡胶布及治疗巾、便盆及便巾、检验标本容器(按需要准备)、弯盘、治疗碗(内盛消毒液棉球、血管钳一把)、消毒手套一只。(二)操作方法1.女病人导尿(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向患者解释,说明目的,取得合作,并用屏风遮挡。(2)对能自理的患者嘱其清洗外阴,对不能起床者,应协助其洗净外阴。注意翻开大阴唇清洗。(3)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帮助其脱去对侧裤脚,盖在近侧腿部。患者取仰卧屈膝位,两腿略向外展,将治疗巾及橡胶布垫于臀下。(4)治疗碗、弯盘置于外阴附近,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蘸以2%汞溴红(红汞)或0.1%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或0.1%氯己定(洗必泰)的消毒液棉球,消毒阴阜和大阴唇,接着以左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顺序为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棉球只用一次。将污染棉球及手套放入弯盘内移至床尾。(5)导尿包放于患者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倒消毒液入小药杯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6)用无菌注射器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用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前端,以左手分开并固定小阴唇,露出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钳夹消毒棉球再次自上而下由内向外消毒尿道口与小阴唇,每个棉球只用一次,用过的血管钳、棉球置碗盘内移出无菌区。然后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68cm,见尿再插入1cm左右,将尿引入治疗碗内。(7)需做细菌培养者留取中段尿于无菌试管中送检。(8)导尿毕,将导尿管夹闭后再徐徐拔出。需保留导尿管者,依留置导尿法用三叉胶布固定或向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020ml。外端以止血钳夹闭,管口以无菌纱布包好,或导尿管末端接一次性尿袋。2.男病人导尿(1)同女患者导尿。(2)对能自理的患者嘱其清洗外阴,对不能起床者,应协助其洗净外阴,注意翻开包皮清洗。(3)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帮助其脱去对侧裤脚,盖在近侧腿部。患者取仰卧,两腿屈膝外展,露出阴部,将治疗巾及橡胶布垫于臀下。(4)用血管钳夹住消毒液棉球消毒阴囊及阴茎(自阴茎根部向尿道口擦拭)接着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以显露尿道口,自尿道口由内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并注意包皮和冠状沟的消毒,每个棉球只用一次。(5)将导尿包放于患者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倒消毒液入小药杯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6)用无菌注射器检查导尿管是否通畅,用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前端,左手提起阴茎使之与腹壁成角60,将包皮向后推以露出尿道口,右手持血管钳夹消毒棉球如前法再消毒尿道口一次,然后夹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1520cm,见尿再插入23cm,将尿引入治疗碗内。(7)、(8)同女患者导尿,保留导尿管者可用蝶形胶布固定。(三)注意事项1.用物必须无菌,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2.保护患者自尊,耐心解释,操作环境要遮挡。3.为女患者导尿时,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换管重新插入。4.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5.对膀胱高度膨胀且以极度虚弱的病人,第1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因为大量放尿使腹腔内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为膀胱内突然减压,引起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四)质量要求1.患者体位及冲洗清洁操作正确,女患者应翻开大阴唇,男患者应翻开包皮清洗。2.戴无菌手套、消毒、铺巾正确。3.插入导尿管操作正确。4.留置导尿管操作方法正确。11.神经系统正确答案: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对脑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以及神经反射各个方面的检查。但在一般体格检查中则以神经反射的检查为主,其他脑神经、自主神经等由神经专科医生检查。检查顺序先左后右,注意两侧对比。(一)浅反射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的反应称为浅反射。1腹壁反射(1)受检者取仰卧位,两下肢稍屈。用火柴棍或钝头竹签按上、中、下3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2)上腹壁反射:沿肋弓方向从外向内划。(3)中腹壁反射:沿脐水平方向从外向内划。(4)下腹壁反射:沿腹股沟方向从外向内划。(5)划动时轻而迅速,两侧对比,先左后右。(6)正常在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肉收缩,即腹壁反射存在。(7)腹壁反射有左右两侧,每侧又有上、中、下3部分。上腹壁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病损,中腹壁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病损,下腹壁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病损。双侧上、中、下3部分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病人。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此外,肥胖者、老年人及经产妇由于腹壁过于松弛,也会出现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2提睾反射(1)受检者取仰卧位:用火柴棍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男性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使睾丸上提,为提睾反射。正常人多能引出,且双侧对称。儿童时期轻划一侧,可引起双侧提睾反射;老年人提睾反射可减弱或消失。(2)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此外还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