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0诗词五首》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17315649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30诗词五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30诗词五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30诗词五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0、诗词五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能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并背诵课文。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二)过程与方法联系诗人身世处境, 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体会、领悟,发挥想象,进行再创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培养同情劳动人民的的感情。二、重点难点重点: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三、课时安排5 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2读顺文,能够准确、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3读懂意,了解一些词语的句中义,并能够把握诗词大意。导语: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长廊中的两座丰碑,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明珠。 它们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踏进文化宝库, 学习几首流传千古的诗词,一睹这两颗明珠、两大丰碑的风采。学习观刈麦(一)导入新课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 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以长恨歌 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 诵读活动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1、请学生认读生字、词语。2、教师配乐范读。学习策略:要以诵读为切入点,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人情美。听读时划分句子内的朗读停顿。3、学生轻声练习,配乐诵读,自我欣赏。4、学生齐声诵读。(三)粗通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把握观刈麦的内容。学生学习要求与策略:能理解词语的句中义,能翻译句子,归纳内容。小组内交流、讨论。2、体会诗歌中寄予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主题。(四)作品欣赏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 人倍忙 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 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 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 的收麦情景。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 他们脸对着大地, 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 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 因为这是虎口夺粮 ,时间必须抓紧呀!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 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惜 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 ,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之语, 愿字的用法与此处 惜 字的用法正同。笫三层八句, 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 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 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 左手抱着一个孩子, 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 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 但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是收麦的时候, 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第四层六句, 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五)合作探究1、 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表现出劳动环境的艰苦?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心和同情 ? 明确:(诗中景物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对农家同情、关心的句子是: “闻者为悲伤”“今我何功德”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2、诗中“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其”指代的是“贫妇人”还是正在劳动的农民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指代的是什么? 明确: (“抱子在其旁”的“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听其相顾言”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的“其”指代割麦的农民和拾麦穗的妇人。) ( 六) 诵读感悟学生发言,概括主题。归纳:诗歌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割麦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农民赋税的繁重和生活的困苦,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七)布置作业以“你看:”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 (一百字以内)第二课时学习赤壁(一)导入新课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即公元 208 年,曹操挥百万大军南下, 却在赤壁大战中,被孙、刘联军所败。当时,年仅34 岁的周瑜,堪称这次战役中的风云人物。唐代诗人杜牧经过赤壁,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了赤壁一诗。(二)诵读活动1、请学生认读生字、词语。2、教师配乐范读。听读时划分句子内的朗读停顿。3、学生轻声练习 , 配乐诵读,自我欣赏。4、学生齐声诵读。(三)粗通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把握赤壁的内容。学生学习要求与策略:能理解词语的句中义,能翻译句子,归纳内容。小组内交流、讨论。2、体会诗歌中寄予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主题。(四)作品欣赏诗一开头,由一支断戟生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无限感慨,是写其兴感之由。后两句是议论。 在赤壁战役中, 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作者并未从正面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有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铜雀春深锁二乔, 由此,使人自然联想到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 通晓政治军事,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在赤壁一诗中,只认为作者把周瑜之胜归之于偶然的东风,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所以,作者的意图恐怕是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五)思考探究 1、 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起到了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提示:“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各种条件和因素,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 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六)布置作业背默两首诗歌。第三课时学习过零丁洋(一)导入新课谈到面对生死时, 谁都会脱口吟出那两句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两句诗使文天祥这位南宋文学家、著名抗元将领名垂青史、 万世流芳。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这首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的过零丁洋。(二)诵读活动1、请学生认读生字、词语。2、教师配乐范读。听读时划分句子内的朗读停顿。3、轻声练习,配乐诵读,自我欣赏。4、学生齐声诵读。( 三) 粗通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把握过零丁洋的内容。学生学习要求与策略:能理解词语的句中义,能翻译句子,归纳内容。小组内交流、讨论。2、体会诗歌寄予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主题。明确:作者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四)合作探究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 ?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提示:(1) 一是在他 21 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 起兵勤王抗元。(2) 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抒发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感叹(悲叹)和其赤诚的爱国之心。(3) 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4) 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5)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第四课时学习己亥杂诗(一)导入新课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他曾在辞官后写成315 首七言绝句,编定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二)诵读活动1、请学生认读生字、词语。2、教师配乐范读。听读时划分句子内的朗读停顿。3、轻声练习,配乐诵读,自我欣赏。4、指名朗读,师生点评。5、学生齐声诵读。(三)粗通诗意1、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己亥杂诗的内容。学生学习要求与策略:能理解词语的句中义,能翻译句子,归纳内容。小组内交流、讨论。2、体会诗歌中寄予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主题。(四)诗歌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远离京城,人在天涯,夕阳西下,离愁浩荡。让人联想到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的后两句, 表达了自己对社会、 对生活的眷恋之情。 让人联想到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 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 这离别这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马鞭报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之决心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的前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 春泥比作平民百姓, 花比作朝 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五)诵读感悟学生发言,概括主题。明确: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是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歌。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 - - - - - - - - - 第五课时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一)导入新课元曲,是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元曲主要指杂剧和散曲。散曲,包括简短的小令和以若干小令组成的套曲,用以合乐歌唱。这首小令的题目是“潼关怀古”,“山坡羊”是曲牌名。曲牌,俗称“牌子”,即曲调的名称。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协韵等,且都有基本句式,可据以填写新曲词。(二)作者简介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自幼好学,诗赋、文章无所不能,尤长于散曲。他隐居济南云庄8 年期间, “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传世。(三)诵读活动1、请学生认读生字、词语。2、教师配乐范读。听读时划分句子内的朗读停顿。3、轻声练习,配乐诵读,自我欣赏。4、指名朗读,师生点评。5、学生齐声诵读。(四)粗通文意1、学生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山坡羊潼关怀古的内容。学生学习要求与策略: 能理解词语的句中义, 能翻译句子, 归纳内容。 小组内交流、讨论。2、体会诗歌中寄予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主题。本曲最大的特色就是对民生、民意的关注和体察。这是中国诗歌最为普遍的一个题材。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关切和同情。(五)诗歌赏析全曲可分为三层。第一层 ( 前三句) 写潼关的雄伟气势和险要地形。 第一句写山, 一个“聚”字,形象地写出了潼关周围的峰峦起伏。第二句写河,一个“怒”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翻滚的气势。 “如聚” “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第三句,暗示潼关的险峻, 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这三句描写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壮观。第二层 ( 中间四句 )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作者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引发伤感和思考。从潼关远望古都长安、咸阳一带,历史上秦、汉等许多王朝曾在这里大兴土木,而如今“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作者心中不免产生了无穷的惆怅。第三层 ( 最后两句 )写作者沉痛的感慨: 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 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 (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 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 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曲的主旨,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 - - - - - - - - - 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 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作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望西都”会“意踌蹰”?为什么在秦汉经行处会“伤心”呢?学生讨论发言,明确: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 昌盛。现在,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作者踌蹰伤心呢?(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小令。板书设计知识拓展1、诗歌的主旨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2、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托物言志 :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 上。包括象征手法。 借古讽今: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虚实相映 :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 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峰峦聚黄河怒潼关险望西都意踌蹰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聚黄河怒潼关险望西都意踌蹰百姓苦山坡羊潼关怀峰峦聚黄河怒潼关险古:宫阙万间今:都成了土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