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ppt

返回 举报
资源描述
提高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 石油天使QC小组,目录,自选课题程序,目录,指令性课题程序,1,小组简介,现场型、服务型、 攻关型、管理型、 创新型,PICC简介,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外周静 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1年)。,一次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一次送管成功、一次终端到位成功,图1:肿瘤科2016年12月2017年3月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2016年12月2017年3月PICC成功率平均值达到了51%,为了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经济负担,我QC小组选定了此课题。,51%,制图人:王彦超 制表时间:2017年2月27日,制表人:王彦超 制表时间: 2017.3.20,现状调查一,2017年4月2日,QC小组成员调查了2016年12月2017年3月我科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 失败率比例,详见图2:,成功率 51%,失败率 49%,制图人:陈金香 制图时间: 2017.4.22,图2:2016年12月2017年3月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与失败率比例分布,现状调查二,表1:2016年12月2017年3月PICC一次置管失败具体情况,2017年4月3日,QC小组成员对2016年12月2017年3月月PICC一次置管失败率进行了调查, 详见表1:,制表人:陈越 制表时间: 2017.4.23,现状调查二,由上作图3:,图3:2016年12月2017年3月月PICC一次置管失败率比例分布排列图,制图人:王彦超 制图时间: 2017.4.28,目标设定,从排列图看出,穿刺2次及以上、导管终端进入颈内静脉占总频数的86%,因此PICC穿刺2次 及以上、导管终端进入颈内是造成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低的主要症结。经查阅文献,研究讨 论后,小组决定有能力解决主要问题的65%,计算公式:(1+51%)86%65%84% 则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由51%提高到84%,但考虑到一些患者血管条件差,不可避免,因此 将目标值定为80%。,制图人:宣亚男 制图时间: 2017.5.10,图4:现况值与目标值比较,原因分析,2017年5月19日,QC小组组长组织全体组员使用头脑风暴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可能引起穿刺2次 及以上、导管终端进入颈内静脉两大症结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共找出13个可能引起穿刺2次及以 上、导管终端进入颈内静脉两大症结的末端因素,并把其整理为因果图,见图5、6:,原因分析,图5:穿刺2次及以上原因分析因果图,制图人:武素宁 制图时间: 2017.5.20,原因分析,图6:导管入颈内静脉原因分析因果图,制图人:唐雪飞 制图时间: 2017.5.23,要因确认,表2:要因确认计划表,QC小组成员对13个可能引起穿刺2次及以上、导管终端进入颈内静脉两大症结的末端因素制定了要因确认计 划,并按计划逐一进行了确认,要因确认、实施情况及判别标准请见表2:,要因确认,制表人:陈越 制表时间:2017.6.2,要因确认,确认标准:培训率=100%、考试合格率90% 确认方法:现场查看PICC培训、考核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于2017年6月3日查看PICC培训、考核情况, 详见表3、图7:,确认1:培训不到位,表3:培训、考核率,制表人:王彦超 制表时间: 2017.6.3,要因确认,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王彦超 确认日期: 2017.6.3,调查结果显示培训率达100%、考试合格率90% 。,图7:考试合格率,制图人:王彦超 制图时间: 2017.6.3,平均 94%,要因确认,确认标准:穿刺者有资质率达100% 确认方法:现场查看PICC穿刺记录中的穿刺者,并查看穿刺者资质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于2017年6月4日查看PICC穿刺记录中的穿刺者情况, 详见表4: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陈越 确认日期: 2017.6.4,确认2:穿刺者无资质,表4:穿刺者资质,制表人:陈越 制表时间: 2017.6.4,调查结果显示我科穿刺者均持有资质,资质率为100%。,要因确认,确认标准:导针架选择正确率100% 确认方法:查看PICC穿刺时选择导针架深浅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查看2017年6月5日到15日PICC穿刺时导针架选择深浅情况, 共查看17例,详见 表5: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刘硕 确认日期: 2017.6.15,确认3:导针架选择不当,表5:导针架选择情况,制表人:刘硕 制表时间: 2017.6.15,调查结果显示我科穿刺者穿刺时导针架选择正确率为100%。,要因确认,确认标准:患者穿刺置管史2次发生率 60% 确认方法:查看PICC穿刺记录中患者反复置管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2017年6月6日查看PICC穿刺记录中患者反复置管情况, 置管患者共101例,具体 情况详见表6: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武素宁 确认日期: 2017.6.6,确认4:反复穿刺置管,表6:患者反复置管情况,制表人:武素宁 制表时间: 2017.6.6,调查结果显示我科患者穿刺置管史2次发生率为7%。,要因确认,确认标准:满足最大无菌屏障要求 确认方法:现场查看PICC置管操作空间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2017年6月7日查看PICC穿刺时操作空间情况, 详见图8: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王翠翠 确认日期: 2017.6.7,确认5:操作空间狭窄,图8:PICC穿刺时的操作空间,制图人:王翠翠 制图时间: 2017.6.7,调查结果显示我科PICC穿刺时空间足够满足最大无菌屏障。,要因确认,确认标准:PICC穿刺时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的角度为90 确认方法:查看PICC穿刺时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的角度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2017年6月8日查看PICC穿刺时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的角度情况,详见图9: 确认结果:要因 确认人:谢兰兰 确认日期: 2017.6.8,确认6: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不垂直,图9: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的角度情况,制图人:谢兰兰 制图时间: 2017.6.8,调查结果显示我科PICC穿刺时探头、皮肤、血管与皮肤的角度90,要因确认,确认标准:探头成像能够呈现清晰血管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探头成像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2017年6月9日查看PICC探头成像情况, 详见图10: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王彦超 确认日期: 2017.6.9,确认7:超声探头老化,图10:探头成像情况,制图人:王彦超 制图时间: 2017.6.9,调查结果显示超声探头成像能够呈现清晰血管。,要因确认,确认标准:头静脉选择率20% 确认方法:查看PICC穿刺记录选择血管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2017年6月10日查看PICC穿刺记录选择血管情况,详见表7: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宣亚男 确认日期: 2017.6.10,确认8:选择头静脉,表7:血管选择情况,制表人:宣亚男 制表时间: 2017.6.10,调查结果显示头静脉选择率为2%。,要因确认,确认标准:导管调整到位率99% 确认方法:查看PICC穿刺记录调整导管到位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2017年6月11日查看PICC穿刺记录调整导管到位情况, 详见表8: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陈越 确认日期: 2017.6.11,确认9:血管解剖变异,表8:导管调整到位情况,制表人:陈越 制表时间: 2017.6.11,调查结果显示导管调整到位率100%。,要因确认,确认标准:置管患者有血管外科手术史发生率20% 确认方法:现场查看置管患者病史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2017年6月12日现场查看置管患者病史情况, 详见表9: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刘硕 确认日期: 2017.6.12,确认10:血管外科手术史,表9:患者血管外科史情况,制表人:刘硕 制表时间: 2017.6.12,调查结果显示我科置管患者有血管外科手术史发生率为0%。,要因确认,确认标准:导管终端到位率90%(除导管入颈内数据) 确认方法:查看PICC穿刺记录导管终端到位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2017年6月13日查看了除导管入颈内静脉数据以外,PICC穿刺记录导管终端到 位情况,详见表10: 确认结果:要因 确认人:武素宁 确认日期: 2017.6.13,确认11:外测量不准确,表10:导管终端到位情况,制表人:武素宁 制表时间: 2017.6.13,调查结果显示导管终端到位率为71%。,要因确认,确认标准:送入导管速度超过1cm停顿 确认方法:现场查看PICC穿刺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于2017年6月1日查看PICC穿刺时送管速度情况,共31例,详见表11: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王翠翠 确认日期: 2017.6.14,确认12: PICC穿刺时导管送入速度过快,调查结果显示PICC穿刺送管时速度为每送入1cm停顿一次。,表11:PICC穿刺送管速度调查表,制表人:王翠翠 制表时间:2017.6.14,要因确认,确认标准:无外力作用能够自然弯曲 确认方法:现场查看导管头端弯曲情况 确认内容:小组成员2017年6月15日现场查看导管头端弯曲情况, 详见图11: 确认结果:要因 确认人:谢兰兰 确认日期: 2017.6.15,确认13:导管头端较硬,图11:导管弯曲度情况情况,制图人:谢兰兰 制图时间: 2017.6.15,调查结果显示导管头端较硬,不能自然弯曲。,1,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不垂直,2,导管头端较硬,主要原因,要因确认,3,确认了引起穿刺2次及以上、导管终端进入颈内静脉两大症结的影响因素后,我QC小组于2017年6月22 日进行讨论,制定了对策,详见表12:,表12:对策计划表,制表人:王彦超 制表时间:2017.6.22,实施一: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垂直,1:本小组于2017年7月1日对行PICC穿刺时患者上肢外旋,使穿刺点正面向上,如旋转不到位者可将患 者身体向穿刺侧转身,效果检查:在本小组的共同努力下, PICC穿刺时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垂直的执行率达100%。,结论:对策目标一实现,表13: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垂直的执行情况,制表人:陈金香 制表时间:2017.7.31,本小组于2017年7月30日调查了2017年7月1日至30日PICC穿刺时探头、皮肤、血管与床面垂直的执行 率,见表13:,实施二:将导管头端导丝外撤5厘米,1:本小组于2017年7月1日将置管时,当导管头端送入15到20厘米时,撤出导管鞘,撤出导管导丝5厘米,结论:对策目标二实现,效果检查:结果显示PICC穿刺时导管导丝外撤5厘米的执行率达100%。,制表人:王翠翠 制表时间:2017.7.31,表14:导丝外撤5厘米的执行情况,本小组现场调查了2017年7月1日至30日的PICC穿刺时导管导丝外撤5厘米的执行率,见表14:,实施三: 1、改变外测量、拍片时上肢与躯干角度; 2、改变一个测量点、增加一个测量点,1:改变外测量、拍片时上肢与躯干角度,文献报道:当患者置管侧患肢从 内收位到外展位90 时,大多数导管尖端平均向上移21mm,只有少数向下移动;相反,若患者置管侧上肢从外展90 到内收时,则大多数导管尖端平均向下移动21mm。,患者在我科住院期间90%的时间是在床上输液、休息或病区漫步,小组通过对患者生活中上肢与躯干角度 的观察发现,患者在输液或漫步时上肢与躯干的角度趋于30,故本小组将置管外测量角度调整为30。,本小组于2017年7月6日对行PICC置管患者外测量时上肢与躯干角度改为30,并与放射科沟通,确认拍片时改变上肢角度后不影响观片效果,将患者拍片时上肢与躯干角度改为30。,结论:对策目标实现,效果检查:在放射科的大力支持与本小组的共同努力下,体外测量与X线拍片时角度的执行率100%, 实现了体外测量、拍X线胸片、输液、带管生活中角度基本一致,杜绝了因置管侧上肢与躯干角度的 不统一而导致的导管终端位置的改变。,制表人:王翠翠 制表时间:2017.7.31,表15:调整角度执行率统计,小组成员调查了2017年7月6日至31日外测量与拍片时调整的角度的执行率,见表15:,2:改变一个测量点、增加一个测量点,小组成员对原测量路径与患者静脉解剖走形(以胸片为 例)进行比对,查看走形差距,测量方法中,整 个测量路径呈“横L型”,从解剖角度观察来看,整个测量路径和导管所经过的所有静脉走形差度大,造成 了测量准确率低。,小组成员提出合理化建议:测量时使置管侧上肢与躯干成30角;把测量方法中右胸锁关节测量点改为穿刺侧锁骨中点下缘;增加置管侧腋窝顶点,这样更接近于胸片上的导管走形(即置管所经的静脉走形)。,测量方法,改变测量点,增加测量点,我小组成员于2017年7月6日起按此方法实施。,外测量路径与胸片上静脉(根据导管走形)走形对比,结论:对策目标实现,效果检查:把测量方法中右胸锁关节测量点改为穿刺侧锁骨中点下缘;增加置管侧腋窝顶点两项执 行率为100%.,制表人:王翠翠 制表时间:2017.7.31,表16:改变一个测量点、增加一个测量点执行情况,小组成员调查了2017年7月6日至31日改变一个测量点、增加一个测量点的执行率,见表16:,表17:2017年7月 2017年10月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调查表,制表人:刘硕 制表时间: 2017.11.2,本小组于2017年10月31日将所有对策全部完成,并按照对策实施了4个月,2017年11月2日小组 成员对2017年7月1日2017年10月31日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17:,由上作图12:,本小组于2017年10月31日将所有对策全部完成,现进行活动前后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见图13:,制图人:刘硕 制表时间: 2017.11.5,图13:活动前后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目标值比较,一、有效措施标准化见表18:,表18:有效措施标准化,制表人:谢兰兰 制表时间: 2017.11.28,2017年11月1日30日为本次QC活动巩固期,小组对此期间肿瘤科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 成功率进行调查,计算得出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实施前及实施后及巩固期数据见 表19:,制表人:谢兰兰 制图时间:2017. 11.30,表19:实施前、实施后及巩固期对比数据,二、巩固期跟踪,制图人:谢兰兰 制图时间:2017. 11.30,图13:实施前、实施后及巩固期对比数据,由上作图13:,本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科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而且为患者医疗安全加强了保 障,同时也使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在护理患者专业知识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 高,见表20、图14:,表20:活动前后小组成员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统计,总结,制表人:陈越 制表时间:2017.12.8,图14:活动前后小组成员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统计,制图人:陈越 制图时间:2017. 12.8,虽然B超引导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得到了较好的攻关,但对于PICC 留置过程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也时有发生,比如血栓的发生,所 以PICC致血栓的预防将成为QC小组下一个PDCA循环的攻关课题。,今后打算,下一个课题:降低PICC血栓发生率,谢谢!,汇报人:王彦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