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总结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577204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总结XX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深化社区和谐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强化社区组织建设和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不断创新社区服务机制,难点工作有突破,重点工作有创新,常规工作更规范,全市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我市城乡社区建设呈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截至XX年底,全市5市7区共有58个乡镇、36个街道,896个城市社区、1097个行政村,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已实现应建必建全覆盖。其中,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达平方米,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平均面积达平方米。继其他县市区后,今年XX区通过了民政部专家组评估,我市有6个县(区)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称号。(一)明确新目标,政策支持更加有力。XX年6月,市委市政府两办出台关于加强全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能力建设的意见、XX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暂行),这是我市首个对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进行专门、全面指导的文件。此外,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做精社区警务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配套文件也相继出台,各市、区也先后出台近50个文件全面落实相关政策。这些文件从政策机制上破解了我市城乡社区建设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二)确定新标准,社区基础保障更加坚实。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从XX年起,对未达“每户平方米”和低于400平方米的城市社区办公活动用房、低于500平方米的农村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实施两年升级改造工程,XX年底全市城乡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分别均超4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此外,将新建社区标准提高至“不低于城乡社区住宅地面建筑面积的3%(其中工作活动用房按%,不低于每户平方米)”,并建立新建社区办公活动用房联动会商、提前介入、验收落实机制。二是强化财政经费投入。城市社区人员报酬提高至由财政按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核拨(XX年人均年收入为万元),城市社区工作经费提高至由财政按不低于20元/人年(社区总人口)的标准核拨。XX区将社区工作经费提高至40元/人年。今年初与市财政局联合发文,给予社区兼职委员、小组长、楼道长每人每年500元的工作补贴。三是强化队伍配备力量。明确每个社区按人口(社区户籍人口和外来登记人口之和)配备社区专职工作者,其中:社区居委会按照400户居民配备1名专职人员,每个社区不得少于5人,社区工作站一般配备57名工作人员(由),可交叉任职。(三)推进新实践,社区服务管理更加完善。1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实践。社区(村)党组织在省内率先全面推行公推直选,覆盖面分别达% 和%,不少地方还试点了“无候选人直选”。村委会选举无候选人一票直选”覆盖面达%,社区居委会首次集中换届选举,首次普遍实行“两票直选”,覆盖面达%,并推行建立选举观察员制度和监督员制度。同时,各地基层民主工作深入发展。XX市全面实行“网上村委会”,确定“1+4+x”模式;XX市建立农村基层重大事项“民主决策6+6”工作制度;XX市大力推进电子村务公开栏建设,XX区全面统一规范村务公开栏形式与内容。2全面推进社区扁平式网格化管理。一方面,规范和优化社区规模。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确定社区范围,社区规模一般为 XX-3000户(1万人以内),新建住宅区居民入住率达到30%的应成立社区居委会,此前由相邻社区居委会代管。对于已建超规模社区,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或增加服务点和工作人员,确保社区服务管理真正到位。另一方面,在健全居(村)委会组织机构的同时,全市各地健全社区居民代表制度,选齐配强居(村)民小组长、楼(道)长,并给予工作补贴,形成社区、居(村)民小区(组)、楼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管理服务网络。3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逐步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中心普遍开展“一站式”服务,服务人口覆盖面达100%。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通过有效整合企业、社会组织、商业网点、志愿队伍等各类服务资源,积极推动便民服务圈的建立。其中,城市社区基本形成15分钟社区服务圈,农村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3公里,城乡居民可以很方便的享受到行政办事、医疗卫生、警务治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生产资料供应、商贸超市等多种服务。“十一五”末,我市居民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农家书屋)、社区康复室在社区(村)、连锁农家店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99%,平均每个社区(村)约有2个健身点、40个商业便民网点。同时,“虚拟养老院”、“邻里情”、“手拉手”、“金乡邻”、“好阿姨”等一批组织网络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系列化、项目特色化、经营产业化的社区服务品牌为社区群众提供了多样化服务。(四)注重新探索,自主创新实践更加活跃。在深入推进“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管理体制的同时,依托社区平台试点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的“三社联动”机制,促进“三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有机联动。按照市委市政府“每两年举办一届XX市和谐社区建设创新奖”的规定,今年评选出创新奖10个、提名奖9个,为推动社区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各地创新实践也可圈可点。XX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政府指导性文件,探索总结出 “XX工作法”,全面推进“政社互动”工作。XX市推行“社区评议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居民评议社区”的“双评议”机制,社区工作者对全市副科以上干部和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具有评分权并占有一定权重。XX市全面建立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长效管理机制,XX区试点探索大型集中居住区“一区多居”模式,XX区对社区考核实行第三方评估,XX区积极探索物流基地、大型市场集聚区域的社区设置和建设的新途径,工业园区构建“幸福社区行动计划”,探索“民众联络所”社区管理,并通过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结对共建等途径整合社区资源,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行动”的社区建设新路子,高新区大力推进东西部社区结对共建工程。(五)力量新汇聚,社区队伍更加优化。1优化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通过择优招录人、培训提升人、激励保障人等方式,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在省内率先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大学生”目标。目前,城乡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为40岁,大专以上文化的约占%,其中有938名(初级871人,中级67人)社区工作者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占具有资格总数的%。全市先后举办了社区书记(主任)海外培训班、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专题研修班、社区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班等,XX区每年开展“社工节”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同时,在确保社区工作者报酬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前提下,对取得初级、中级、高级社工师资格的,每月分别补贴100元、300元和500元,并将社区工作者纳入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镇(街道)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范围,打通职业上升空间,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2汇聚社区志愿服务力量。目前,全市登记备案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数近3000个,登记在册的志愿者人数超过45万人,服务次数超过19万次,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300万小时。市委组织部的牵头下,全市上下大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已有9万余名在职党员到全市各地社区(村)报到,参与到城乡社区8大类22种公益性岗位工作中,认领服务项目26万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超20万人次。3汇聚社会组织力量。各地高度重视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通过设立引导资金、降低门槛、提供场地等方式大力加以扶持,引导各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管理,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XX市社区公益创投大赛已经启动,各地社区社会组织将“抱团”参加,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服务社区居民、发挥自身影响力,促进其自身成长。目前,全市社区社会组织达6813个,有400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活跃在城乡社区,已成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总之,全市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工作更务实、成效更明显。二、在创新社会管理大局中高度重视和加强社区建设XX年5月26日,我市召开了800人参加的“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把“新型的社区治理体系”作为我市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六大工作体系”之一,这标志着我市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社会建设的大局中构建“新型的社区治理体系,努力把全市城乡社区全面建设成为安居、宜居、乐居的幸福家园”,将是下一阶段我市城乡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对此,我们有三方面的思考:(一)更新理念,在大局中把握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变“政府推动”为“合力推动”,进一步树立“自治、互助、共建、分享”的理念,按照“加强、提升、服务、和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形成共聚人心、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的合力。其次要有更为具体的发展任务,按照“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工作目标上,到XX年,全市城乡社区要全面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设施建设上,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及功能达标率达95%以上;民主自治上,社区居委会直选率达90%,社区居委会成员属地化率力争达40%,村委会直选率保持100%;服务管理上,争取用23年的时间实现“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全覆盖和三级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队伍力量上,45周岁以下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原则上要持有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不少于10个、农村社区不少于5个,城市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占居民人口15%以上,农村占10%以上。(二)积极谋划,在狠抓落实中突破瓶颈提升水平。一是在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制订落实新建住宅小区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操作办法,完善社区(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不低于4000平方米和XX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市(区)级和镇(街道)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现设施要达标,功能更完备;二是在社区服务方面,制订出台XX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推动服务设施网络化、服务功能多样化,服务主体社会化、服务手段信息化,社区服务由政府包揽到社会组织承接的转变,社区服务信息由零散、各自为阵到“一线连接、一键直通、一网受理”的转变;三是在社区参与方面,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动员驻区单位、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参与,特别要通过各地的社会组织孵化器,举办好XX市首届公益创投活动,让社区社会组织成为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有活力的参与力量;四是在人才队伍培育方面,在抓好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教育的基础上,举办街道(乡镇)分管领导社区建设、社会建设理论培训班和第二届社区工作者才智大比拼活动,会同组织部门做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建设、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与人才推进等方面的理念提升与知识更新。(三)创新思路,在整体推进中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在创新上下功夫,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一是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精街道、强社区”是社会基层管理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我们将按照“精乡镇(街道)、强社区”的要求,强化街道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步剥离城市街道经济发展职能,将人、财、物等直接下沉到社区,优化公共资源在城乡社区的配置;另一方面,深入推进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扩大试点、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运行机制,从组织化培育、专业化发展、项目化支持、民间化运作等方面入手,打造和谐幸福社区。同时,进一步推广基层政府与自治组织契约委托服务,完善“政社互动”各项运行机制。二是创新社区建设推进方式。召开好全市城乡和谐社区建设推进会,着力在“五个进一步”上求突破:进一步重视整合社区资源和各方力量,提高社会协同能力;进一步注重扩大居民参与程度,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局面;进一步理顺乡镇(街道)与村(社区)关系,严格社区公共服务事务准入制,归并评比表彰活动为“文明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探索建立以居民满意度和社情民意知晓度为导向的社区工作考核体系,以及由社区和居民群众考评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机制,开展“XX市社区建设群众满意度”调查;进一步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设立各级城乡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形成省、市、区(县)三级资金配套、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大学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