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之我见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390182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之我见李集小学 成梅林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探究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探究 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探究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探究课堂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创新性、主体性、交互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及社会性等特征。它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是一种学习理念、策略和方法。数学的一切符号与图形只是人们为了建立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主观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的本质是发现,是主观建构,所以,小学数学以其特有的课程性质更适宜展开探究性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首先要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只有真正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因此,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探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探究性学习情境中,学习者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的内容,什么是“探究性学习”,只有真正把握“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对它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因此,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探究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探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学习观。作为学习观,探究性学习是建立在现代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学习观,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探究性学习情境中,学习者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的内容,以发展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再现教师的思维和复制知识的过程。所以,“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涵义是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自始至终地参与认识的全过程,而学生的认识活动(包括感知的、操作的、思维的等活动)应当是一种探索性的、具有发现或发明性质的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就探究的结果和过程而言,它更注重的是过程。因此,我们认为,“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于科研人员探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及方法的学习过程。对小学生而言,不一定非要什么探究课题,不一定非要走出课堂,那只是形式而已,只要我们把上述的认识(或说教学理念)付诸于具体的日常教学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就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根本宗旨。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探究结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例:完成下列计算:1+3=?1+3+5=?1+3+5+7=?1+3+5+7+9=?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进行拼凑,再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拼凑,学生通过比较、讨论会发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这时,再让学生探究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与三角形的底边、高有什么关系,自己推导、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教师只充当探究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探究,多鼓励表扬学生,允许学生出错,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横加指责,强令修正,而是指导学生冷静分析、反思、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完成探究性学习的任务。四、扩大评价活动范围促进激励机制的形成探究性学习关注的不是探究成果的大小,探究水平的高低,而是注重探究的过程性、内容的丰富性和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及整理资料,学会整理反馈信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在探究过程中,充分淡化结论的正与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评价实行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更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坚持指导性和激励性的评价原则,使评价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评价指导学生的探究,注意使用激励性语言,既使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评价标准上,体现开放性,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激励学生独立思考,有所创新。采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评价方式:如可以采用辩论会式的评价方式进行自评和互评;可以将探究成果在展览厅中展示,并记录进学生档案,使学生在分享成果的同时增强荣誉感;还可以将探究成果经筛选参加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及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评选,让专家、媒体等也参加评价,扩大评价活动的范围,促进激励机制的形成。总之,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坚持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的方式,辅之以结果性评价和教师与专家的评价。从而,推动学生把探究活动进行下去。五、尊重学生的选择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主体性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应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入手,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对什么样的问题存在疑惑,想去探究。其次,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将探究的目标建立在学生的需求上,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参与选择探究的内容。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灵活地选择参加探究的内容和方式,因而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及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培养及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一位老师在上实践活动课“可能性的大小”时,通过掷硬币猜一猜是正面还是反面和掷色子猜一猜出现不同点数的形式,让学生分别对这些可能性作出预测,继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在活动过程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实验统计掷硬币和掷色子的情况并记录下来,算出百分比,由此学生也许会现与自己的预测存在较大差距,对自己的预测结果产生了怀疑,认真分析原因,进而对每个小组及全班同学统计的百分比情况进行统计、观察、分析,感受到随着掷的次数的不断增加,每个小组统计的结果百分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从而通过全班讨论归纳出结论。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预测实验分析结论”这条主线,积极进行操作、讨论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在自主探索中,经历了科学地探究问题的过程,逐渐掌握科学地探究问题的方法。这一案例中掷硬币与掷色子的题材本身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加上实验、统计等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因此,教师引导组织的“探究性学习”就易于展开并获得成功。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展开“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外的探究性题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六、探究性学习的宗旨是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参与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得有一定的载体,而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因为数学开放题的条件可以是多余的,答案也可以是不唯一的,所以解题的方法也比较灵活多样。这就是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在对这种开放题的探究中,往往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出各自的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方法,进行交流,使得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都乐于参与,于是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也就得到了保证,从而也就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根本宗旨。例如:学习五年级一般应用题例3后,师出示:一本书共页,小红计划9天看完,实际每天看的页数是计划的1.5倍,实际几天就看完了?并口述:老师课前不小心将墨水滴在这里(指着题中),请你猜一猜这本书共几页? 生1:我猜360页。生2:我猜180页。生3:他们猜的总页数都是9的倍数,我猜400页。生4:我猜1页。(这时课堂气氛活跃极了,学生的手举得老高。)这时师接着说:好。每个同学心理都猜了一个数,现在请你把自己猜的数作总页数,算一算实际几天就看完? 生5:算式270(27091.5)结果6天。 生6:算式180(18091.5)结果6天。 生7:算式500(50091.5)结果6天。 生8:算式1(191.5)根据乘除法互逆关系,算出结果6天。师:你们算出来都等于几?生齐:等于6。生8:91.5=6(天)。因为一本书180页,如果每天看20页,9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0页,则只要6天看完,也就是说每天页数看多了,那么看的天数就少了,正好1.5倍,所以91.5=6(天)。可见,学生是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若利用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多加训练,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七、小组合作交流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也是社会人文精神所提倡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组成至少两人的学习群体,各成员间进行互学、互练、互查、互评、互帮,每个人都充分参与学习探究,这种体现在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不仅有益于探究的开展和学生特长的发挥,更有益于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养成,有益于学生学会尊重他人、陈述已见,达成共识,分享成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以发展。如:教学“圆的周长”引入课题后,面对手中圆片怎样知道它的周长,处于困惑阶段时,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想办法知道圆的周长。在互助、互动、和谐的气氛中动手操作, 生1:我的办法是用绳绕圆一周,然后把绳拉直在直尺上量出它的长度;生2:我在圆上先定个点,然后直接在直尺上滚动一周,量出它的长度。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思考想到绳测法、滚动法测出其手中纸板圆的周长,处于成功喜悦之中时,有学生提出疑问:“哪黑板上画的、空中旋转的圆怎么滚、怎么绕?”师:的确,用绳测法、滚动法测量圆的周长有局限性。生: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把学生引向更深一步的探索实验。同学们在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与同伴再度合作动手操作实验。终于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有关系;同一圆中,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可见,合作学习,特别是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能引导学生反复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开放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探究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八、要把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结合起来应该说探究性、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较传统教学的师生关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关系中学生的主体性凸现,而教师的主导在形式上相对隐蔽。正是这样课堂教学的控制难度更大。教师要发散学生思维进行探究又要注意不能分散学生注意力。要组织讨论又要防止嘻闹,把握这个度,教师要有更广博的知识,要有更熟练的课堂驾驭能力。因而,探究性学习的组织与开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自己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应变能力,不断充实自己,以适应探究性教学的需要。总之,在我们的教学中如能注重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取得成功,就能更好地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市场营销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