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信箱”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上传人:good****022 文档编号:116346759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语信箱”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语信箱”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语信箱”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语信箱”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案例泰安高新区凤凰小学00七年九月心语信箱”开启学生心扉的 金钥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案例一、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 中,我们的学生无论在思想上, 还是在心理上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 如何来教育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培养怎样的世纪人才,已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 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分析当今学生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一些学生道德品质出 现滑坡,许多是应心理问题而产生的。如果还是用以往那种单一以教师为主、 一味的说教、 灌输、浮于表面不深入了解学生内在需求的教育形式来教育学生, 看来是行不通了。因此,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 思想。我们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时,要充分运用心理辅 导的方法,将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只有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上,有 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某些心理障碍,才能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才 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更好地适应社会,积极向上,勇于 创新,成为新世纪人才。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需要人性关怀的成长者,班主任就是学生 情绪的调控者,所以要科学适时地调控每一位学生成长着的心灵。心语信箱, 就给学生提供倾诉的空间,创设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或教育氛围,使德育“入 心”、“入脑”,为教师打造出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让自信、自尊走 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使生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所谓“心语信箱”就是在班级放的一个信箱,让学生把自己在学习、生活、 人际关系、家庭、心理等方面所碰到的疑难问题写一封信放到信箱中,然后周末老师打开信箱,拿出信,根据问题的不同性质通过笔谈、面谈或者讨论、主 题班会等形式给予解答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基于这样两点考 虑:1、对教育的交互性和对话性的考虑。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 师与学生之间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交流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渠道,才 能得以实现。而教育是要有对话的,这种对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两方 面。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也就没有教育。 2、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他们渴望长大,渴望友情,渴望探求未知世界。面对复杂的社会、未知的人生、学习 的压力、家庭的矛盾、朦胧的情感,他们常常感到困惑、矛盾、甚至苦闷。这 时的他们非常需要一个人既是良师更是诤友,来帮助他们答疑解惑、指点 迷津。但现实中,很多学生或含蓄、或腼腆、或胆怯、或因没有合适的场合和 时间,而羞于开口或失去了开口的机会。 这时,书面交往的优越性便显现出来。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坚持将“心语信箱”作为我与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方 式和途径之一。老师与学生建立知心朋友的关系,与学生进行心语的交流。在 交流过程中, 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 而且还可以将自身有益经验告诉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指正学生的某些缺点,使学生少走歪路,真正成为学 生的良师益友。二、案例描述在信箱中,学生们写下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提出了他们的问题和烦恼,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学生的每一封信都能让我发现一 些存在于学生身上但表面不易被觉察的问题,这就为我更细致深入地开展工作 提供了宝贵的线索。面对每一封信我都以至诚的态度,本着人人平等的原则, 认真细致地阅读每一封信,分析其中的内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解答指 导,或给出建议,或提出我的观点,或写下我的感受。对个别学生比较重要的 问题,在进行笔谈之后,再面谈,必要时再家访。如遇到一些有共性的问题, 就将其展开,在班级中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或举行主题班会,使全体学生都 能受到教育和启迪。例如,我班谢邗同学在信中写道: “老师,我知道自己平时 经常犯错,但这次您真的错怪了我” ,这句话促使我重新去调查了解已经处理过 的事件,在澄清事实之后,我立即给予回应: “对不起,是老师错怪了你。原谅 我,好吗?谢谢你!”还有一次,一个平时极少开口的女生,给我写了两行信。内容是这样的:张老师,平时上课您让我发言,我总不说话,每次都惹您生气, 其实我心里也很难过,不过就是开不了口,我也不知怎么办。看了这封信后, 我想孩子怕开口一定有某些原因,于是我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学生的各方面信 息,包括进行家访、向其认识的同学询问、向各位老师请教,我确认该生有一 种退缩心理,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 1、最大的原因:家庭因素。该生虽然有一个健全的家庭,但是父母忙于工作,无暇与孩子进行像说说心里话这样的方式 去了解孩子心中的感受,只知料理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就行了。再则,据孩子的 爷爷阐述, 孩子的爸妈属于比较内向的性格, 平时回到父母家 (孩子的爷爷家) 就很少和父母聊天、沟通。以上父母的行为,不仅阻止了孩子跟爸妈讲心里话 的欲望,想说又不知如何开口,而且父母的“榜样作用”也给孩子一个信息, 不与人交谈,久而久之,便造成了今天孩子这种退缩行为的形成,想说但不知 怎样去表达。 2、孩子自身的原因:性格比较内向,平时由于不善表达,因而朋友较少,对外交流的机会很少,家长对此也不闻不问,未加开导,所以她有些 自闭,一遇到人多或某些公共场合便退缩了,觉得无法开口。这样的种种的退 缩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危害是非常大的,不仅会影响将来的学习效果,也会影响 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有退缩行为的学生由于胆怯、害羞等消极情绪的影响而 在课堂学习中处处自设藩篱,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精神, 不敢想, 不敢问, 不敢说。从长远看,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会束缚学生智力尤其是创 造思维的发展。同时,在学习、工作、交往中的态度和行为比较消极,容易受 到“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等消极的评价和指责,因而使他们丧失自信,加 重了原有的退缩行为,结果形成了恶性循环。学生长期处在这种矛盾、紧张、 焦虑的心境中,很容易影响身心的发展。因此,我下定决心要改变学生这一状 况,首先,我给她回了信,跟她说: “孩子,老师对你有信心,试着和我们大家 说说话,相信你一定能交到好多朋友的,你愿意吗?老师期待着! ”当然,主要 突破点就是要让家长和孩子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主要做法如下:1、让家长和孩子每天说话半小时。 这半小时中可以谈孩子的学习成绩, 也 可以谈谈孩子今天在学校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一些新鲜事,还可 以谈谈孩子对爸妈有什么意见、要求等。目的是让家长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 子能很自然地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2、让父母和孩子共同养育一只小动物。 养的小动物可以是一只小乌龟、 小 狗、小猫等,但必须是和孩子一起养育。目的是让家长更接近孩子,与孩子有 共同的话题,也能让孩子在父母不在家时寻找到亲切的事物宣泄一下情绪。3、父母多为孩子做一些好的榜样。比如,父母回到家、离开家时和孩子及长辈打招呼;主动和朋友聊天,不要见到人就转身离去等。目的是让孩子在耳 濡目染之下慢慢转变自己的退缩行为。4、睡前让孩子看一个小故事,看完后和妈妈、爸爸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一方面可以积累孩子的语言,不再那么苍白,另一方面可以在家里练练孩子的胆子。5、对于孩子有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家长和老师要进行及时的表扬, 让他信 心百倍。6、老师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必要地引导,如何是好的,怎样是不对的,要给孩子一些鲜明而形象的样子。并指导孩子一些主动和父母交往的方法,比如 放学回家,爸妈还没回来,在他们回来时在门口迎接爸妈,给他们放好拖鞋, 并问好;适当和妈妈撒撒娇等等。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孩子又了明显 的进步。 走进校门会向老师问好了, 而且是看着老师的眼睛, 认真的说出口的; 上课发言不再那么支支吾吾了,虽然声音还有点轻,但已经能流利地表达自己 的想法了;看见同学学习用品没带,还会主动借给其他同学呢!孩子的变化感 动了家长,感动了我这个老师,我们的班也更和谐了,我希望孩子能在这样和 谐的环境下继续健康、快乐地成长!三、案例分析纵观几年来,从学生们“信”的内容中,我发觉学生们其实很不简单。大 到地球社会宇宙空间,小到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他们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虽 然很多还很稚嫩,甚至不够正确,却涉及到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职业选择、 时事政治、社会风气、环境保护、家庭矛盾、自我评价、男女情感等诸多方面。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 ”没想到我们的学生,小小年纪竟有如此的视 野,如此的观察力,能有那么多的思考,提出那么多的问题,真不得不让为人 师者刮目相看啊!这让我们在更真实地看到学生的多个侧面、更深刻地了解到 学生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负的重任,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甚至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一些问题, 从而促使我们不断地去思索、 去学习,不断地去改进、去提高。四、反思老师在与学生进行“对话”时,要以亲切、自然、耐心、不厌其烦的态度接待学生,多给他们机会讲话,以促进他(她)愿意在你面前敞开心扉,并以此为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突破点,要步一步地改变受导学生的问题,尽量给受导学生提供各种成功的机会,使其对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除此 之外,还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应多用商量式的语气、建议式的 口吻。不能不顾学生的意愿、情感,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意见,把自己凌驾于 学生之上。也应严格为学生保守秘密,不能侵害学生的隐私权。心语信箱”,这种沟通渠道像一缕缕阳光,照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阳光和温暖。是心与心的坦诚交流,使许多迷茫的孩子找到了 心灵的突破口 , 它是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 金钥匙 ,它开启了师生情感交流之桥的两头栅门。听其声,晓之理,方可使之亲其师、信其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诗歌文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