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14336136 上传时间:2022-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说教材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篇课文。该单元所选诗文都是我国古代以自然山水为题材的优秀篇章。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这些文人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山水之美,山水也因融入了他们的情思而有了性情、有了生命。湖心亭看雪即是如此,该文叙述了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于大雪三日后独往湖心亭的所见所感,叙事简洁、写景传神,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卓然不群的高雅情怀。本文曾被誉为“百年难遇的以雪寄情的佳作”, 因此本文在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阶段都有着重要地位 ,足以担当文学作品陶冶性灵、涵养气质的重任。二、 说学情(一)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八年级学生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他们思维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但仍带有片面性。(二)八年级学生文言文能力概况在文言文学习方面,八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有了初步的文言语感,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技巧的把握及作者情感的体悟上还稍显稚嫩,需教师做进一步指导。三、 说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译课文;初步领悟作品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如“是日 ”“雾凇沆砀”“一白”“焉得”等;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2. 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了解白描手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卓然不群的高雅情怀。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了解白描手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四、说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朗读法。三国时期教育家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北宋文学家苏轼亦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文献法。孟子有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深入透彻地理解文章就要做到“知人论世”。因此我组织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张岱的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情境教学法。实验表明:形声并举,更能激起学习兴趣。教学中我用多媒体播放西湖美景,配以舒缓音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4、讨论点拨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适时点拨,力求课文重难点在师生的讨论探究中得以解决。教学时间:一课时五、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在阅读教学策略方面,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一)营造情境,导入新课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高雅音乐巧妙地融入课堂时,能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美丽的图片能安抚学生的心灵,使之快乐地接受信息,产生学习的欲望。鉴于此我采用多媒体播放西湖图片,配以钢琴曲初雪,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赏完图片后我这样导入新课: 同学们,何时西湖最美?古人云,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真能领山水之绝者,尘世能有几人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情深文美的湖心亭看雪,一起去领略冬日雪湖的美景。(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知晓背景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由此可见,“知人论世”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前提条件,教学中正确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安排了介绍作者及背景这一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以下内容以多媒体展示) 张岱,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擅长散文。他的小品文,多为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俗民习和自己过去的生活,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明亡后张岱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其作品常追忆往昔之繁华,从中流露出对故国的缅怀。(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刘国正先生回忆其语文老师授课时说:“先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咏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文的妙,是在吟咏中体会到的。”可见只有充分吟咏、诵读才能体会文章之美。于是,教学中我将“读”进行到底,我设计了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自由读,师生齐读、探美情读等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真正感受文章所包含的万千气象。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把握字音。提示下列字的读音:崇祯 (chng zhn) 更(gng)定 毳(cu)衣 雾凇(sng) 沆(hng)砀(dng) 毡(zhn) 更(gng)有此人 喃喃(nn) 2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提醒朗读节奏。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 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意(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是日更定:是,这。是日,这天。余挐一小舟:撑,划。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冰花一片弥漫。上下一白:全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四)齐读课文,理解文章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在理解文意环节,我注重对学生阅读的指导,通过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内涵。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对西湖情感的一个字。(学生迅速浏览全文,很快找到是“痴”这个字)2.“痴”体现在哪里,“痴”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学生讨论交流并明确,师板书)痴行:大雪独往痴景:雾凇沆砀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痴情:知己之乐 “痴”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3. 讨论:写湖心亭奇遇“二客”有何用意?(生讨论交流)师明确:湖心亭奇遇“二客”, “二客”见余“大喜”“拉余同饮”, 正是借“二客”之眼,写痴情之“我”。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此处偶遇“二客”亦可说:“我见二客多痴情,料二客见我应如是”。张岱真可谓西湖的“痴情知己”啊!我们不妨仿造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名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将本文概括为:“何地无湖?何处无雪景?但少痴人如张岱者耳。”西湖的奇景因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叙事、抒情相映成趣。(五) 情读课文,赏析写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道:“你要把生动的、使人激动的词语装进学生的意识,在装进去之后,还得操心,不要使它变成一支干枯的花朵,而要像一只离巢飞出的歌鸟,尽情地欣赏周围世界的美。”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发展学生思维,使之获得审美体验。于是,在赏析环节,我让学生品悟语言,了解白描手法,领悟写景的精妙,获得情感的熏陶。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揣摩本文写景的妙处。 (生感情朗读、揣摩、发言,师生共评)师明确:这里的写景,作者采用白描手法。所谓白描,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用色彩只用线条简单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方法。如文中 “雾凇沆砀”四字写出了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又如 “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之“痕”“点”“芥”“粒”,惜墨如金,不用浓墨重染,其意境全出。2. 请同学们再次深情诵读写景名句,进一步体会文中白描手法的精妙。(六) 课文小结:文学大师梁衡先生在他的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赞叹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有人说它是“如诗如画的小品精品”。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大声诵读全文,领略这传世之作的精美!六、说作业布置: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此时适宜背诵;思考比较类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智慧,碰撞思维的火花。于是,我安排了如下的作业:1背诵课文。2将课文与柳宗元的江雪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作品在写法和思想上的异同。七、说板书设计:板书应高度概括课文内容,我以“痴”字统摄全文,从“行”“景”“情”三方面分析课文,得出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的情怀。 湖心亭看雪张岱 痴行:大雪独往雾凇沆砀痴景(白描):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痴情(雅趣):知己之乐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八、说教学反思按照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本节课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主动参与到知识建构的整个过程当中,力争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中,欣赏课文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和谐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