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转守为攻撞彗星深度撞击号发射有惊无险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13802671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转守为攻撞彗星深度撞击号发射有惊无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类转守为攻撞彗星深度撞击号发射有惊无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类转守为攻撞彗星 深度撞击号发射有惊无险 美国东部时间1月12日13时47分(北京时间1月13日凌晨2时47分),美国宇航局(NASA)按计划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深度撞击号”。7月4日,它所携带的探测“炮弹”将与“坦普尔1号”彗星在距地球1.32亿公里处相撞。 【发射过程】科学家们捏了把冷汗 据美 国媒体1月13日报道,由德尔塔2号搭载的“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升空几分钟后就脱离了地球轨道,进入了它预定的撞击轨道。美国宇航局发射主管奥马尔贝兹信心十足地表示:“7月4日,我们一定能到。” 不过,飞行中出现的过热问题也让科学家们捏了一把冷汗,好在探测器及时检测到了这个问题,并自动转入了休眠状态。该项目负责人理查德表示:“我们认为这绝不会有长期影响。飞行推进系统加热装置的温度仍属于安全范围。” “深度撞击号”由飞越舱和自引导彗星撞击器两部分组成,前者体积相当于一辆轿车,而执行撞击任务的撞击器只有茶几大小,如果一切顺利,这个重达363公斤的“铜质飞弹”将在7月4日穿越“坦普尔1号”的彗尾、彗发,以每小时3.7万公里的速度直接命中直径6公里的彗星彗核。 科学家导演这出“太空大片”的目的是为了寻觅和研究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时的冰冻残留物。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际接触并深入探索彗星的空间计划。 【惊世撞击】地球上组织跨国观测 “坦普尔1号”是由冰、石组成的彗星,约14.4公里长,4.8公里宽。每隔5.5年,它就要进入太阳系的轨道飞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其内部结构完全一无所知。 根据科学家推算,只要“深度撞击号”在1月28日前发射就不会错过2005年7月4日与“坦普尔1号”的会合。碰撞前,撞击器将在最近的距离(根据彗星表面尘埃的厚度来定,可能是在离彗星20到300公里之间)拍下有史以来第一张“坦普尔1号”彗核照片。而探测器携带着最先进的多分辨率成像设备,红外线光谱分析仪,以及光学导航器等装置,将在距彗星约500公里处的地方进行观测。同时,天文学家们还将在地面组织一场国际规模的观测,美国宇航局的哈勃、斯皮策和钱德拉太空望远镜也将悉数上阵,全神贯注地全程监测“坦普尔1号”。 迄今为止,人类仅拍摄到3颗彗星的彗核照片哈雷、伯莱尼和维尔德2号。 【探索悬疑】“天外袭击”能否避免 “深度撞击”彗星计划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地球可能遭遇小天体撞击的危险尽可能积累一些研究数据,以便将来能“转守为攻”。科学家认为,小行星对地球的冲撞,可能将在几百年后发生,对于地球来说,属于潜在的危险。天文学家称,小行星与地球近距离接触每1至2年就会发生一次,只是人类没有观测到。2004年3月19日一颗直径30米的小行星在南大西洋上空约4.3万公里处“疾驰而过”,这是迄今为止人类观测到的距离最近的“地星接触”。 科学家也强调,这次撞击不会摧毁彗星或使彗星偏离其运行轨道进而撞击地球。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深度撞击”探测计划科学家唐约曼斯说:“深度撞击计划就好比让一只蚊子冲进一架波音767客机,完全不会影响彗星本身的运行轨道。” “深度撞击”也是美国好莱坞1998年出品的一部影片的名字。影片中,天文学家们轰击一个将与地球相撞的彗星,但彗星被劈为两半后还是有一部分砸进了大西洋并导致海啸。但是“深度撞击号”和好莱坞大片同名纯属巧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