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知识图览梳理结构关系:科学探究的各过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器材、规格的选择串联电路电压规律U=U1+U2+-+U12n二、探究串、鬻蠶I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连接注意并联电路电压规律U=U1=U2=-=U12n串联时注意事项串联时电压特点电源的串、并联并联时注意事项并联时电压特点1课时主要内容: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电压表的正确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源的连接学法指导精讲知识要点教材要点:一、科学探究的全过程:1、提出问题:分别对串联、并联电路提出要探究的问题。2、猜想或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现象对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或假设,不是随便做出回答,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依据。3、设计实验:根据提出的问题和猜想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步骤。4、进行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注意各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等。5、分析和论证:根据实验探究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6、评估:对实验的合理性、操作规范性、数据的可信性、结论的可靠性进行评定。7、交流:将探究过程及结论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弥补不足。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1、探究过程: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和交流。2、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之各等于总电压,用公式表示为:U=Ul+U2+-+Un3、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用公式表示为:u=u=u=u12n三、电源的串、并联:1、电源串联后得到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源电压之和。2、相同电压的电源并联后总电压仍等于各电压,并不会升高。3、注意事项:在需要将电源串联或并联时,尽可能将电压相同的电源进行连接,尤其是并联时。名师讲析:一、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的训练:1、人类知识的获取很多是从科学探究来的,科学探究的所经历的过程主要有:提出问题、进行猜想或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和交流等环节。在每个环节中所要达到的目的各不相同。2、在探究知识的时候,并不是每个探究都要经历完整的过程,根据实际探究的东西往往只有其中的某些环节。3、在探究时候要科学、严格要求自己。二、探究实验:1、在实验前先要根据设计选好器材规格。其中电源电压不宜太高,可用干电池或学生电源,小灯光额定电压应选小些的,两灯的额定电压之和以不低于电源电压和高于电源电压过多为宜,如电源3V、小灯光2.5V。2、电路连接。根据实验设计首先画出电路,然后按电流方向或电流反方向连接好电路,最后连接电压表,连接过程中开关应是断开的,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检查连接是否有误。3、电压表量程选取。本实验中电压表可选用小量程,为实验数据的准确要遵循不超小量程时应用小量程的原则。量程选择时可根据电源电压、用电器规格等多种因素进行估计来选择。如果这些因素都无法估计时,要用试触法来选择。4、探究得到的正确结论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三、电源的串并联1、电源串联后得到的电压等于各电压之和;并联后电压并不会升高仍等于各电源的电压。2、只能将电压相同的电源进行并联,电压不同的电源不能进行并联。典型题例:例1:如图6-2-1甲所示,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6-2-1乙所示,则思路方法与点拨:本例是电压表的灵活使用。在分析电压表读数时要认真分析电路,看清电压表是与谁并联的,测的是谁的电压。当开关断开时L和L2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此时两灯的总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开关闭合时L1被短路,电压表测得电源电压。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知,电压表第一次的读数应该更小,但图中指针偏转的角度更大,这说明两次所使用的量程不同。第一次使用小量程读数为2.1V,第二次为大量程读数为3.5V。所以L两端的电压为3.5V-2.1V=1.4V解:1.4V规律小结:电压表是重要的仪表之一。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它,正确判断出电压表测的是谁的电压是一项重要的技能。电压表测的谁两端的电压往往会随着电路的变化(如开关的调节、元件的损坏等)而发生改变,这时就要仔分辨清楚,这样才能正确解题。变式训练:答案:0.5如图6-2-2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源是两节新干电池。则灯L2两端电压为电一图6-2-3例2:如图6-2-3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2.8V,贝9灯两端的电压是,电阻两端的电压是V思路与方法点拨:由图中可看出,电压表与电灯以及电阻都是并联的,根据电压表的使用知,它与哪段电路并联就测得哪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所以灯两端的电压和电阻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压表的示数。由本题可知,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解:2.5V;2.5V规律小结:在解电学题目时,要弄清电路的连接情况,并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电压、电阻等)进行分析。电路和这些规律和特点是间接告诉我们的,要灵活地、正确地选用。分析电路连接时,电流表可当作导线,电压表可当做断开的开关。变式训练:小红家有很多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计算机等等。在正常使用时,这些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选“相同”或“不同”),是答案:相同;220V达标测试巩固知识技能课时达标自测题(45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1、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与被测电路或用电器,被测电压电压表使用的最大测量值。使用电压表前要先观察其,弄清,以及指针。答案:并联;不能超过;量程;分度值;是否对准零刻度,如果没对准要进行调零2、实验发现图6-2-4电路中UAB、UBC、UA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L一L_1-ABC图6-2-4答案:Uac=Uab+Ubc3、如图示,图6-2-5甲中V的示数是4.5V,V2的示数应为V,V的示数应为V。图6-2-5乙中V的示数为6V,V2的示数为2.6V,则V的示数应为V图6-2-5乙答案:4.5V;4.5V;3.4V4、有一只蓄电池的正、负极标志已模糊不清,但仍能正常向外供电,某同学用电压表来判别它的正负极,其方法是:将电压表与蓄电池,观察电压表指针偏转方向,若指针向反方向偏转,则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是蓄电池的极;请再另外设计一种方法判别它的正负极:.答案:并联;负极;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等5、小红在测串联电路电压时,使用的是电压表03V的量程,她检查时发现记录的数字是5.5V,你认为她的记录错在,正确的读数应当是。答案:读数时看作大量程了;1.1V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6、有两个小灯泡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两个灯两端的电压均是3V,对这两个灯的连接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灯一定是并联的B两灯一定是串联的C可能是并联的,也可能是串联的D无法判断答案:C7、将两个小灯泡串联在一个电源上,用电压表测得两端的电压比是5:7,若把它们并联后,接在同一电源上,则它们两端的电压比为()A5:7B7:5C1:1D不确定答案:C8、如图6-2-6示,某同学在实验中要测灯两端的电压。但是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图6-2-6刚好接反了,当闭合开关时,会出现的现象是()A电源将被烧坏B电流表将被烧坏C电压表将被烧坏D灯不亮,但各元件完好答案:D9、如图6-2-7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该电路中的故障是:()A. 电源正极与a之间断路Ba、L、b之间断路Cb、L、c之间断路2D.c与电源负极之间断路图6-2-7答案:C10、如图6-2-8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合上时,电压表测的是(A. 灯L两端电压B. 灯L2两端电压C. 电源的电压D. 灯L和电源两端的电压图6-2-8答案:B11、如图6-2-9,开关闭合后,若-灯丝突然烧断,会发生的现象是()AL、L2、L3均熄灭,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为零BL、L2均熄灭,L3仍然发光,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均变大C除L1不亮外,其余一切照旧,无任何其他变化DL、L2、L3均熄灭,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图6-2-9答案:D12、图6-2-10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要使电阻RR2串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A.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B.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C.甲、乙都接电压表D.甲、乙都接电流表答案:B三、综合应用题(20分)13、把两只小灯泡、开关、两只新干电池、导线若干组成串联电路。先选用规格相同的的灯泡,用电压表测出两灯的总电压和各灯两端的电压;然后选用规格不同的灯来做实验。将各次测得的数据记如下表。实验次数灯规格L端电压U1/Vl2端电压u2/v两灯总电压U/V1相同1.51.532不相同1.81.233不相同2134不相同2.20.83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答案:串联电路和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相同用电器串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不同用电器串联时两端的电压不同。14、如图6-2-11示,这个电路联的,V示数是12V,V2示数是8V,电源是8节铅图6211蓄电池,示L、L2、L3的电压各是多少?答案:串联;U=8V;U2=4V;U3=4V提示:U1+U2+U2+U3=12V+8VU1+U2+U3=16V15、某同学想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工作。(1)实验需要的器材有答案:电源、电压表、两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开关、导线等。2)在方框中设计出电路图答案:如图62123)设计出记录表格答案:(如下表)实验次数L两端电压U/VL?两端电压U2/V电路两端总电压U/V123迁移训练拓展思维:例3:在图6213中,能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正确电路图是()图6213思路与方法点拨:电压表要测L1两端的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它并联,同时电路还不能够出现短路等故障。在本例中,还要考虑“+”“”的接线。A图中电压表测得总电压也是电源电压故A错;B图中电压表与L2并联测的是L2两端的电压故B也错;C正确;D图中“+”“”接反了,故D错。解:C易点提示:使用电压表时要注意(一)连接。严格按照电压表的连接规则。与被测电路或用电器并联。“+”“”连正确。(二)选择。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量程,可利用已知条件和已有知道进行估计或采用试触的办法来确定;(三)读数。确定好采用的量程,正确判断出电压表与哪段电路或用电器并联,测出的是什么电压。联,变式训练:如图6-2-14所示,灯泡-与L2是A2表测电流,电压表测电压答案:并;干路(总);L或L2或电源图6-2-14迁移训练题选:0甲图6-2-161、如图6-2-15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V的示数是4.5V,当S断2、如图6-2-16示,当S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2.5V;当S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6V。则S断开、S2闭合时灯L两端的电压为V,灯L2两端电压为V,电源电压为V。答案:2.5;3.5;63、小红学习了本节知识后,想做节日小彩灯。她手里的小灯泡都是6.4V的,为了不损坏灯泡,她至少就将个灯泡联接入家庭电路中。答案:35;串联4、一位粗心的同学在测电压时,用的是3V的量程,但记录表上的数据却时6V,这位同学发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这样实际的电压就应该是。答案:把量程看错了;1.2V5、在连接电路时,如果将串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位置对调后,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图6-2-17图6-2-18B、L2短路D、L1短路A烧坏电压表B烧坏电流表C电路不能正常工作D部分电路仍可能工作答案:C6、在下面电路图6-2-17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两端电压的是()答案:B7、如图6-2-18是小红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实验时连接的实物电路。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灯L不亮、灯l2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贝y出现此故障原因可能是:()A、L2断路C、L1断路答案:C8、现在想用一个开关将电炉中的两个发热元件R1、R2并联到电源上请判断当开关处于如图6-2-19所示的哪种状态时,能满足上述要求()9、要测量电路中某部分的电压,但不能估计这个电压的大小,现有量程分别为10V、50V和250V的三种电压表。你认为最好选用哪个量程的电压表来试触()A10VB50VC250VD三种都可以答案:C10、如图6-2-20示的电路,当合上开关S,电路中最容易损坏的是()A灯泡一送B电源中C电流表四D电压表答案:C图6-2-2011、每到傍晚时,我们都可以发现,灯会在某时刻突然变暗了,猜想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来验证你的猜想?答案:由于傍晚各家各户用电器使用多了,导致电压变低而引起的;可用相应的电压表来测量得出。12、小红和小华将一块铜片和一锌片插入苹果做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并想进一步探究“水果电池的电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说:“可能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有关。”小华说:“也可能与两金属片插入苹果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来了电压表并连好电路。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猜想,并提出验证的方法答案:提示: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当研究与金属片插入苹果的深度的关系时应保持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不变;研究与两金属片之间的距离的关系时应保持金属片插入苹果的深度相同中考链接把握命题方向1、(xx长春)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如图6-2-21:(1)要用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连接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只有一根导线连错了,请你在连错的导线上划“X”,并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若电源电压为3V,则灯L1两端的电压是V。答案:1.(1)略(2)1.2;1.82、(08荆州)小明同学在课余做了个“水果电池”,他把铜丝和铁丝插到菠萝中,然后给一个标有“4.5V4.5W”的小灯泡供电,结果灯泡不亮,仔细检查了电路,发现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是;这个“水果电池”上的铁丝是极。(选填“正”或“负”)答案:电压太低(其它合理说法也算正确);负3、(08江西)学习电流与电压概念时,瑞瑞同学想到了用水压、水流类比认识抽象的电压、电流的概念,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为了验证关于电压、电流的猜想是否正确,瑞瑞同学选取了以下器材: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开关和若干导线。(1)在实验时,需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瑞瑞还需添加的器材是。(2)请你根据瑞瑞所选的器材在下面方框内画出设计的实验电路图。(3)通过实验得到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应该和前面的猜想相符。关于朮压,水谎的弭鯉黄于电压、电既的雅想摘想一水压越丈水流越丈厢住足値电翹两舞的电圧越大牌百帝电施越大薄恕二朮压越大,永穽漑动过軽中可能養弼阻力,水施可陀絃小加洸定血电阻曲谕电压码尤血过跑电誰可能越小水压趣大,术在流动过思屮可葩量訓題力、水就可陡不变用在定值电凰两端的电压越大.迪过刖电流可證不变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教案沪粤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根据实物画出杠杆的示意图。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会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认识杠杆及其五要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了解不同形式的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杠杆是一种重要的简单机械,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对生活中的杠杆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但对杠杆的“五要素”及杠杆的平衡条件,还不清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把学生的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另外,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本节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具体一抽象一具体”的思路编写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跷跷板”开始,提出问题,让学生开放地思考,找出最有价值的探究课题:怎样才能使跷跷板成水平平衡状态?然后,引导学生对“跷跷板”进行简化,利用木尺和钩码分别代替跷跷板和人进行探究,通过分析论证得出:木尺的水平平衡由两边力的大小和两力到支点的距离两个因素决定。在此基础上引出杠杆的概念,并介绍支点、力臂、平衡等名词。紧接着引导学生把实验探究得出的初步结论,升华为科学规律杠杆的平衡条件。然后通过“例题”巩固探究所得的结论,从理性上认识跷跷板的奥秘。接着让学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讨论:什么样的杠杆能省力?什么样的杠杆费力?什么样的杠杆既不省力又不费力?再通过“活动”认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杠杆是如何工作的,工作时有什么特点。最后,介绍人体和高新科技中的杠杆,让学生既感到好奇,又能认识到杠杆应用的广泛性。本节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是人们分析、计算杠杆问题的理论依据,也是研究其他各种简单机械的基础,所以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并运用它分析有关问题是本节的重点。本节教学难点:很多学生尽管能正确说出力臂的定义,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仍把支点到动力或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力臂,所以力臂的概念及其画法是本节的难点。3、教学建议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如用多媒体展示: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利用简单机械搬动巨大石块,我国古代利用桔槔在井上汲水,在现代建筑工地上,人们利用挖土机、起重机、吊车、钳子等工具进行劳动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通过这些实例,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导入新课。也可以通过小实验引入。例如自制“蜡烛跷跷板”把蜡烛底端的蜡刮掉一些,让它像顶端一样露出烛芯。把缝衣针从蜡烛中部穿过,露出的针头、针尾架在两只杯子的边缘上。用薄铁皮(或塑料板)剪成两个小人儿,用腿间的尖头插立在蜡烛上,两个小人儿的位置到缝衣针的距离相等。调试蜡烛,使它平衡。这就做成了一个蜡烛跷跷板。点燃蜡烛两头,熔化的蜡就会一滴一滴地不断滴下来。滴下蜡油的一端会向上翘一些,蜡烛两端会交替上下晃动,跟跷跷板一样。这个实验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还可以通过小游戏引入,例如进行“拔钉比赛”出示两个相同的铁钉和木板,教师用羊角锤把铁钉钉入木板。邀请男、女两个学生上讲台来,男同学试着用手拔钉子(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别弄伤了手),女同学用羊角锤拔钉子,结果女生赢了。女生为什么会取胜?这个工具起什么作用?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1)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教材中的插图,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他们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跷跷板为什么能上下转动?跷跷板为什么能平衡?跷跷板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等等。有些问题比较简单,学生经过讨论可自行解决,或者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最后把问题锁定在:怎样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平衡状态?(2)设计方案师生通过进一步讨论交流,可以得出:跷跷板中间有一个固定的转动轴,男生、女生分别给跷跷板一个向下的力,调整两人到转动轴的距离,当两人到转动轴的距离和两力的大小满足一定条件时,跷跷板就能处于水平状态。为了用实验研究上述问题,可以对它进行简化,用带有等分刻度的均匀木尺代替跷跷板、用钩码代替人进行实验,使学生领会到,对实际物体(研究对象)进行简化、抽象后,便于问题的研究和解决。(3)进行实验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把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入教材表格中。教师提醒学生要把悬挂点选在木尺的中心处,使用前要调节木尺平衡,钩码对木尺拉力的大小就等于钩码的重量,注意测准钩码的重量和钩码到0点的距离。要多次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和它在木尺上的位置,多测几组数据。(4)分析和论证老师可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根据你的实验分析,木尺水平平衡由哪些因素决定?分析你的实验数据,看看在什么条件下,木尺才能平衡?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会认识到木尺水平平衡由两边力的大小和两力到支点的距离两个因素决定。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杠杆、动力、阻力、支点、力臂的概念,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介绍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概念时,要向学生指出: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使杠杆绕轴转动的力为动力;而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为阻力。动力和阻力是杠杆受到的力,是其他物体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不要把杠杠作用给别的物体的力误认为是杠杆受到的力。无论是动力臂还是阻力臂,都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为了加深对力臂的理解,可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如图6-19图6-19所示。沿a、b两个不同方向用力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观察两次的拉力是否相同,想想为什么?明确了动力、阻力、力臂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分析表中收集的实验数据,找出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匚XL=FXL或。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用较小的力可以撬起大石头?为什么跷跷板上大人也会被小孩跷起来?“例题”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习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问题,二是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跷跷板的奥秘。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格式,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关于“讨论”中涉及的两个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省力”指的是fiF,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XL=FXL让学生讨论得出:当LL时,FVF,1211221212为省力杠杆;当LVL时,FF,为费力杠杆;当L=L时,F=F,为等臂杠杆,杠杆不12121212省力,也不费力。在“活动1生活中的杠杆”中,教材展示了学生熟悉的6幅图,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不同形式的杠杆。通过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它们实质上都属于杠杆,并让学生指出各个杠杆支点的位置、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的位置。在确定杠杆的支点时,可以设想让杠杆转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便可确定杠杆绕着转动的点支点。画力臂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明确: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画力臂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支点,(2)画力的作用线(过.、F的直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足在力的作用线上,(4)标出力臂。可简记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四标力臂。”除了画教材上所给的几个杠杆的支点和力臂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类器具,让学生巩固力臂的画法,多做几个练习,进一步理解力臂的含义。图6-20可供参考。AB(第9题)CD人体内许多地方的骨骼、关节也构成杠杆,学生对此感到很好奇。教师可以联系生物课、体育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学科渗透,再结合一些具体的动作(例如举、拿、抬、踢等)来体会这些杠杆是如何工作的。“机械手”体现了简单机械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最好配合幻灯片或多媒体动画进行介绍。通过对教材图642以及其他各种杠杆类工具的抽象、概括,应使学生体会到“杠杆”是一个物理模型,通过对物理模型的探究所得到的规律,可以应用到各类实际的杠杆类器具中去,这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最后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案秤、杆秤,并对照实物认识案秤与杆秤的结构,明确它们的制作原理,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图6-21图6-224教学评价课堂测评1.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杠杆,如图6-23所示的托盘天平属于杠杆,缝纫机踏脚板属于杠杆,铡刀属于杠杆。托盘天平缝纫机踏脚板侧刀图6-232. 如图6-24所示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它相当于一个(填“省”或“费”)力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10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至少为N。3某同学分别用如图6-25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手施的动力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6-254如图6-26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 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C.钓鱼者手中的鱼杆B. 剥核桃壳的核桃钳D.撬钉子的钉锤CABD图6-265如图6-27所示,质量可忽略的杠杆上所标的每一格长度都是图627相等的,0为支点,杠杆两边所挂的每一个钩码均相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A. 两边都减少一个钩码B. 两边的钩码下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C. 左边钩码向右移一格,右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D. 右边钩码下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左边钩码同时向左移一格6. 如图6-28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桔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0为麦桔杆的中点。这时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0点分别向着麦桔杆的两端匀速图628爬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桔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平衡,则()A. 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B. 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 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D. 两蚂蚁对麦桔杆的压力一定相等7.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图6-29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7Joss-7次二第图6-29二匕FL21X1000N=200N。10cmL,可知mgvt二mgvt211222(2)动力臂测量错误实验次数动力f/n动力臂L/cm阻力F/N2阻力臂L2/cm11.510121201031201.510(1)请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 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8小明在学校参加植树活动时,使用如图6-30所示的钢丝钳剪铁丝固定小树苗。(1) 他使用的钳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2) 在图中画出动力F勺力臂L1和作用在这根杠杆上的阻力F2。(3) 剪铁丝时动力臂长为10cm,阻力臂长为2cm,若铁丝被剪断需要1000N的力,小明至少用多大的力才能将铁丝剪断?【参考答案】1等臂费力省力2省203小于4C5D6. C提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匚L1=F2化简得斗vi=m2兮7. 水平力臂左左(1)158. (1)省力杠杆(2)如图6-31所示(3) 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自我评价与作业”指导1.略3. 解:由GL=FL,得F=GL/L=1000NX0.3/1.5=200N。21214. 解:由FL=FL,得F=FL/L=500NX0.9/(0.9+0.8)265N112212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