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道德与基础透析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13253672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底线道德与基础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底线道德与基础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底线道德与基础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底线道德与基础透析 本文作者:黎卫金工作单位:闽江学院思政部 重视底线道德建设是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基础上,适应中国社会现实要求而提出来的克服国民素质的本源性缺陷,必须加强底线道德建设。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素以崇尚伦理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过,我们的传统伦理主要以家庭、家族为核心和基础,因而“私德”显得相对完整和发达,而“公德”则未得到充分发育和发展。就是在这样的伦理背景中,我们启动了现代化,这样,在飞速发展的转型社会里,一方面“公德”公共生活伦理的建设无可避免的出现滞后,另一方面“私德”以私人关系、亲情关系为核心的传统伦理规范未经任何“创造性的转化”而直接进入了“公德”的领域、代替公德发挥“作用”。这就是今人素质的本源性深层缺陷。只有克服这种国民素质的本源性缺陷,加强底线道德建设,才能减少并进一步遏制坑骗、假冒、贪污、行贿、巧取豪夺、权力寻租、腐败等等行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市场秩序,必须加强底线道德建设。市场经济使人们之间的交往逐渐增多,这就要求一种起码的为全社会所有人都能奉行的道德规范来维持市场秩序。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所提出、为德国著名学者哈贝马斯所发挥的观点:要在市场和其他任何领域中建立起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必须认可社会中存在的共同的规范标准。这种共同的标准是什么呢?应是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能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和遵循的“普遍化”原则。这种道德规范标准必定是底线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通的人们不会无边地做好事,只要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他就是一个好公民,一个道德的人,这就必然使诚实守信、平等互利等基本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凸现出来。促使人们的道德境界从道德义务走向道德崇高,必须加强底线道德建设。底线道德是人们力所能及且必须恪守的基础的道德要求,它体现为人们对种种不可回避的道德义务的履行。相对于底线道德而言,高尚的道德是人们基于高度自觉之上成就高尚人道德格,达到崇高道德境界。践履高尚的道德要求,行为者由此会得到社会舆论的赞赏,从而获得一种道德自豪感和成就感;而履行基本的道德义务,这是行为者的应尽之份。义务的道德是高尚的道德的基础,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在能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高尚的道德追求。当然,高尚的道德是义务的道德的灵魂,人们对道德的需求不应只局限于履行基本的道德义务上,而应在确实履行道德义务的基础上逐步在道德层次上跨越新的台阶。 底线道德的基本规定和价值尺度 义务底线道德要求的基本规定道德义务,是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在道德上应尽的责任。不管个人是否意识到,客观上都必然要对社会或他人尽义务。一般说来,人一生下来就被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氛围中,这种道德氛围作为社会道德的客观表现形式,对个体来说,是既定的、先在的、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体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必须首先学习、接受和适应它,方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群体的认同,参与社会生活,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底线道德是个体首先面临的客观存在的社会要求,是个体不可回避的道德义务。当然,由于个体自觉程度的不一样,他们履行道德义务的态度也并非一致。有的人把履行道德义务作为完善自己道德境界的基础,自觉自愿地去履行;有的人自觉程度不够,但迫于社会和公众的压力,在大部分场合能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有的人则唯我独尊、无视他人,这种人一旦危害、侵犯了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就理所当然要受到谴责甚至惩罚。公正底线道德权利义务分配的价值尺度什么是公正呢?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公正就是为一定的道德体系所认可的对社会成员之权利和义务的恰当分配。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公正就是道德的起点和基础,无公正便无道德可言,正如前苏联哲学家图加林诺夫所说,“公正可以称为最低限度的善。”公正原则表明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相互对待的方式,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时应对双方利益进行合理考虑,每个人都应当把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利益看成同自己的利益同等重要,不应以任何借口擅自侵犯和损害他人的利益。公正作为道德的基础,它并不对个人提出道德上的高标准,并不一味要求个人自我克制或自我牺牲,它只要求个人在发展自己时不要有损于社会和他人,只要求个人的自我实现不有悖于义务和权利相一致的原则。然而仅此就可以使个人在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能出于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的考虑而进行自我克制。因而符合公正原则要求的价值目标和行为除了正当的以外,也可能是高尚的,但不会是不合理、不道德的。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