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3174175 上传时间:2022-06-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临沭县第三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教学目的:1 读懂课文,了解文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理解由一个具体实例引出论点的写法。2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围绕中心讲道理,摆事实,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成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也隐含着一种生活的道理: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正如苏轼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恩格。二、整体感知通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1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包括需要积累的词语、文章的关键句、设问句等。2请找出作者的观点,进而思考:作者为什么开头不把观点点明,而用一道四个答案都正确的选择题呢?正是因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要想寻求多种解答方法,有赖于什么?创造性思维。三、深入探讨请同学们速读课文412段,思考:针对创造性的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问题?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探究问题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请同学在文中划出作者的观点。明确: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文中用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事例。明确:约翰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明确:举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刚才我们分析了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作者认为有三点: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支撑这些观点,能不能举一个例子?1、 瓦特受到“水烧开后顶起壶盖”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2、 牛顿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3、 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成功飞上蓝天的飞机。4、 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5、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课文创造性思维的必须要素之一为论点,充分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添加一个自然段。要求:立意新颖,事例能支撑观点,150字左右。评议,重点在于事例是否支撑观点,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衔接是否自然。【探究问题2】我们刚才小练笔,对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了更深的认识,你觉得你身上具备了这些要素吗?你觉得咱班同学谁具备了这个要素?(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师生交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那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作者做了充分的解答。请同学们速读课文 91段,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明确: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一观点?明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追问:作者拿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各自的结果如何呢?富有创造力的人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自信)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进行自我压抑【探究问题3】所以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依据是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不能举例来说明一下?例:著名的“万有引力”学说的创立,就是牛顿留意了“果子为什么会落地”的结果。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赖,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他在街头闲逛时,留意一些“无意中得出来的细小的想法”后产生的。所以,我们想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就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四、小结全文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齐读最后一段。自己再读两遍,然后合上书,复述作者提出的三个途径。(略)延伸补充:除了作者谈的以外,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