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第十五章腧穴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12270008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学第十五章腧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护理学第十五章腧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护理学第十五章腧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篇 中医护理基本技能第十五章 腧穴【重点难点】一、腧穴总论(一)腧穴基本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一般分布于经脉上, 而经脉又分别隶属于一定的脏腑,故腧穴一经脉一脏腑之间形成了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影响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腧穴的分类 大体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即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本类腧 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 主要组成部分。2、奇穴 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 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腧穴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3、阿是穴 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 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三)腧穴的主治作用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腧穴均能治疗该穴 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2、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 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 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 作用。3、特殊作用 特殊作用是指腧穴具有双向性的良性调整作用 (简称双向作用 )和 相对特异性的作用(简称特异作用)。双向作用是指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同一腧穴 体现出两种相反的治疗作用。(四)腧穴的定位法 在临床上,治疗效果与取穴是否准确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定准穴位,必须 掌握好定位方法。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以下四种: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指以各部位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以及五官轮廓、发际、 指(趾)甲、乳头、肚脐等固定不移的标志,用以腧穴定位的方法。 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 皱纹、尖端等标志,用以腧穴定位的方法。2、“骨度”折量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 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3、指寸定位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 又称“手指同身寸取穴法”。常用有以下三种。 中指同身寸 拇指同身寸 横指同身寸4、简便取穴法 二、常用腧穴(一)十二经脉常用腧穴1、手太阴肺经 本经起于胸前壁外上方的中府穴,循上肢内侧前缘,沿鱼际, 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左右各 11 穴。(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咳嗽、咳血、气喘、短气等症。 经脉病症: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寒冷、疼痛等 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孔最:前臂内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 寸 列缺:侧掌,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 寸。前臂内侧,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腕横纹上 7 寸。简便取穴:两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 尽处是穴2、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起于食指桡侧端的商阳穴,沿食指桡侧入手背一、二掌 骨间,循上肢外侧前缘上肩峰,经颈过颊,环口,交人中,止于对侧鼻旁的迎香 穴,左右各 20 穴。(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症。 经脉病症:胸部胀满、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及循行肢体部位疼痛、 热肿或寒冷等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合谷:手背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 0.5 寸,当鼻唇沟中3、足阳明胃经 本经起于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的承泣穴,直下挟口角,绕面颊, 经耳前至额角头维穴;另一线由面颊下颈,循胸正中线旁开 4 寸,腹正中线旁开 2 寸,经下肢外侧前缘,沿足背,止于第二趾外侧端的厉兑穴,左右各 45 穴。 (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胃痛、呕吐、消谷善饥、口渴、肠鸣腹胀等症。 经脉病症:头痛、目赤肿痛、口眼 斜、鼻衄、齿痛、咽喉肿痛及循行肢体部 位痿痹等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地仓:口角旁 0.4 寸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的最高点处 天枢:脐旁2 寸足三里: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4、足太阴脾经 本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足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 内踝前,沿胫骨内侧面后缘上行,至内踝上 8寸处交出于足厥阴之前,经膝股内 侧前缘至腹,循腹正中线旁开4寸,至胸正中线旁开6 寸,止于腋下大包穴,左 右各21 穴。(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腹胀、胃脘痛、呕吐、暧气、泄泻、黄疸、水肿、小便不利、身疲 乏力等症。 经脉病症:舌体强硬、疼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症。 (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三阴交:内踝高点上 3 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的凹陷中5、手少阴心经 本经起于腋窝部的极泉穴,循上肢内侧后缘,入掌部四、五掌 骨间,止于小指桡侧端的少冲穴,左右各 9 穴。(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心痛、心悸、心烦、健忘、失眠、癫狂等症。 经脉病症:咽干、口渴、目黄、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6、手太阳小肠经 本经起于小指尺侧端的少泽穴,经手背尺侧,沿上肢外侧后 缘,至肩关节后方,绕行肩胛部,循颈上颊,抵目外眦,止于耳前听宫穴,左右 各 19 穴。(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 经脉病症:头项强痛、耳鸣、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及肩臂肘部位疼痛 等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7、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起于目内眦旁的睛明穴,循额上行,夹头顶正中线,下 后颈,循后正中线旁开1.5 寸、 3 寸两线下行至臀,沿大腿后面会于腘窝,经小 腿后面,过外踝后,经足背外侧,止于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左右各 67 穴。 (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等症。 经脉病症:头痛、目痛、迎风流泪、鼻塞、以及项、背、腰、臀部和下肢后侧 疼痛等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睛明:目内眦旁 0.1 寸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 1.5 寸 肝俞:第 9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肾俞:第 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委中:胭窝横纹中央8、足少阴肾经 本经起于足心涌泉穴,斜走舟骨粗隆下,绕内踝后,循下肢内 侧后缘,经少腹,循腹正中线旁开0.5 寸,至胸正中线旁开2 寸上行,止于锁骨 下端的俞府穴,左右各 27 穴。(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或遗尿;腰痛、气喘、水肿、泄 泻、便秘;耳鸣、耳聋等症。 经脉病症:舌干、咽喉肿痛、下肢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涌泉:于足底(去趾)前 1/3 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9、手厥阴心包经 本经起于乳头外开 1 寸的天池穴,上行腋窝,循上肢内侧中 间,入掌中二、三掌骨间,止于中指尖端的中冲穴,左右各 9 穴。(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等症。 经脉病症: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内关:腕横纹上二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之间10、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的关冲穴,沿手背四、五掌骨间上行, 循上肢外侧中间,至肩部上颈,经耳后,止于眉梢处的丝竹空穴,左右各23 穴。(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等症。 经脉病症: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疼痛等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外关:腕横纹上二寸,桡骨与尺骨之间11、足少阳胆经 本经起于目外眦旁的瞳子髎穴,斜下耳前,上头角,绕耳后, 折回前额,向后至风池下颈,经肩上,沿胁肋腰间,下行至臀,循下肢外侧中间, 经外踝前过足背,止于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穴,左右各 44 穴。(1)主治要点 脏腑病症:口苦、吞酸、胁痛、黄疸、疟疾等症。 经脉病症:头痛、目眩、缺盆肿痛、腋下肿、胸胁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 发热等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 肩井: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3与内 2/3 交界处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12、足厥阴肝经 本经起于足大趾外侧端的大敦穴,循足背,经内踝前上行,至 内踝上8 寸处交出于足太阴之后,循下肢内侧中间,绕阴器,经小腹,上胁肋, 止于乳下第六肋间隙的期门穴,左右各 14穴。(1)主治要点脏腑病症:胁痛、崩漏、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呃逆、眩晕、小儿惊风; 癫痫等症。经脉病症:头痛、目赤肿痛、口 ;疝气、少腹肿等症。(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大敦: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约 0.1 寸(二)奇经八脉常用腧穴1、任脉 起于前后二阴间的会阴穴,沿腹,胸正中线上行,经颈喉正中,止于 颏唇沟的承浆穴,共计 24 穴。(1)主治要点 本经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 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 3 寸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 1.5 寸 神阙:脐窝正中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 4 寸2、督脉 起于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背正中上行至头顶正中,向前下行于鼻柱, 经人中,止于上唇内的龈交穴,共计 28穴。(1)主治要点 本经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颈局部病症以及相应的内脏疾病。(2)常用腧穴定位、主治与操作 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三)经外奇穴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连线的中点,向后约 1 寸处凹陷中 定喘:大椎穴旁开 0.5 寸 华佗夹脊: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 0.5 寸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 0.1 寸,左右共 10 穴 膝眼:屈膝,髌韧带两侧之凹陷处,共4穴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腧穴2、远治作用3、“骨度”折量定位法二、填空题1、 风池定位是在项部,当枕骨之下, 相平,肌与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2、 人体腧穴大体上可分为、三类。3、关元位于线上,寸。三、选择题1、两乳头之间的距离是()A. 4 寸 B. 5 寸C.6 寸D .7 寸E. 8 寸2、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的穴是()A. 肺俞 B. 心俞C.肝俞D. 脾俞E. 胆俞3、内关穴位于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几寸处 ()A1 寸B2 寸C3 寸D.D4 寸 E.4 寸四、简答题1、简述常用的指寸定位法。2、简述睛明穴的归经、定位及其操作注意事项。3、简述风池穴的归经、定位及其主治。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1、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2、远治作用:在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 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 脏腑的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作用。3、“骨度”折量定位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 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二、填空题1、风府、胸锁乳突、斜方2、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3、前正中 、脐下 3三、选择题1、E2、A 3、B四、简答题 1、简述常用的指寸定位法。 答:常用的指寸定位法有三种: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 1 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 1 寸。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令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 中指关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 3 寸。2、简述睛明穴的归经、定位及其操作注意事项。答:睛明穴归经:足太阳膀胱经定位:在目内眦角稍内上 01 寸凹陷处。操作:嘱患者闭目,医生左手轻推眼球向外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 靠眶缘直刺0.5-1.0 寸,不捻转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 灸。3、简述风池穴的归经、定位及其主治。 答:风池穴归经:足少阳经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耳鸣,耳聋,中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