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绿化设施景观营造的研究与设计实践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964563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垂直绿化设施景观营造的研究与设计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垂直绿化设施景观营造的研究与设计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垂直绿化设施景观营造的研究与设计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垂直绿化设施景观营造的研究与设计实践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在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逐渐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境和难题,其中,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公众对于城市在生态、美化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环境”、“低碳”、“可持续性”、“绿色”等也都成为时下全球共同的热门词汇。 “垂直绿化”作为利用城市立体空间,快速增加城市绿色植被,提高城市景观风貌的有效手段之一,逐渐为公众认知、接受。“垂直绿化”技术也从过去单纯通过攀附、固定、贴植、垂吊等方式覆盖建筑物立面或构筑物表面的立面绿化,发展到现在结合构筑物结构,运用多种新型技术的多元立体绿化技术。 本文研究的内容为垂直绿化设施的景观营造,即将景观设施与垂直绿化的多种形式相结合,通过概念设计、实践,打造一系列具有艺术性、生态性、人性化的垂直绿化景观设施,以此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空间。 垂直绿化设施的概念 根据上海市1998年10月颁布的垂直绿化技术规程(DBJ08-75-98)的定义,垂直绿化是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物立面或其他构筑物表面攀扶、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该定义是传统意义的垂直绿化,但经过了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垂直绿化的施工技术,还是公众对垂直绿化的理解,甚至是社会对其的需求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例如,2010年福建省颁布的城市垂直绿化技术规范(DBJ/T13-124-2010)中就指出除墙面绿化之外,阳台、窗台绿化,花架、棚架绿化,栏杆、桥柱、灯柱等绿化形式都可涵盖在垂直绿化范围之内。因此,现代意义的垂直绿化已经从墙面绿化发展为更多元的空间立体绿化,这也是本文所针对的关注点。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及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生态景观空间的营建成为公众实现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愿望的一种平台,景观设施作为近人尺度的景观空间营造的组成部分,若能将生态功能、审美需求及近人尺度等加以综合考虑,必然能成为未来景观营造发展的方向之一。 由此可见,垂直绿化与景观设施的相互融合,必然成为景观营造发展的一个趋势,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图1、图2)。 垂直绿化设施的发展现状 作为营造城市景观的一种重要方式,垂直绿化发展迄今不过十几年时间。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大型城市中,垂直绿化的建造方兴未艾,特别是在德国、法国等屋顶绿化建造起步较早的国家,垂直绿化建造已经形成一套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技术。近年来,法国的垂直绿化,特别是墙体绿化设计的艺术性征服了全球众多向往绿色的公众的注意力,其代表人物帕特里特布兰克博士运用“植物天然彩绘”的方法,在世界各地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亚洲各国中,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在垂直绿化推广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现代垂直绿化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在2010年上海市世博会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世博会很多场馆建筑都采纳了“垂直绿化”的理念。其中,世博主题馆的一面5000平方米的植物绿墙起到明显的示范作用。 但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垂直绿化的形式在城市空间中更多的是与建筑墙面相结合,在垂直的二维空间中打造绿色平面。垂直绿化技术与景观设施相结合的尝试并不多见,这种集景观设计、产品设计及技术支持为一体的的更加概念型的作品似乎尚在起步阶段。尽管如此,公众对于前述这种不仅能满足生态、休憩功能要求,又能体现艺术内涵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景观设施兴趣与日俱增,这将大大推动垂直绿化设施的景观营造实践活动。 垂直绿化设施与景观营造的关系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通过研究不同尺度城市空间中人的户外活动情况,提出人的使用适宜与否是衡量城市空间设计优劣的重要标准。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将城市“大空间”划分为或还原为近人“小空间”,提出让城市空间更加富有人情味的理念。笔者也认为,城市空间景观营造应当更多地将关注放在公众的感受角度。从尺度上看,景观营造的空间是以人作为考量尺度的基本单位;从感官上看,景观营造应当是满足人对阳光、空气、自然亲近的需求;从活动上看,景观营造应当是一个供人交流、休憩的平台。 综上,城市景观营造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公众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多元化艺人空间。人的本性与城市生态问题的结合,无疑使得城市景观营造的目的性愈加明确。 垂直绿化设施作为一种将植物与景观设施融为一体的生态设施,在设计上应当从景观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艺术性、生态性、人性化等要素融合,它的存在不仅仅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也应当提醒公众珍惜自然生态的可贵。 如此一来,垂直绿化设施的作用就与城市景观空间营造的目的相互契合,垂直绿化设施将是城市景观营造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下是笔者通过垂直绿化设施的概念设计实践。 垂直绿化设施的景观营造实践 1. 垂直绿化设施教学基地 设计理念:基地位于一个艺术类、应用型为主导的高等本科院校教学楼二楼平台,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学校设置景观设计专业方向,教学计划中安排生态景观教学,对教学体验实践提出要求。因此,学校计划将基地设计成一个景观课程的教学体验点,同时可作为师生的休憩场所。故而,场所设计时就将空间的景观营造与教学设施相互结合,构建一个集景观展示、教学体验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空间(图3)。 设计方法:首先,设计理念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使学生在亲力亲为的过程中理解、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地点。在心理层面上通过体验实现“行动与思考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以此营造良好的体验式景观设计教学模式。其次,设计手法上利用多种垂直绿化形式,将垂直绿化的结构,原理,适用植物,雨水收集,特殊铺装等知识结合其中,采用可自由组合的模块化垂直绿化装置,营造出可变的休息交流空间,并在需要时变换为展览使用(图4至图6)。最后,通过学生的全程参与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该设计方法将成为垂直绿化设施在景观空间营造中的一个实际探索(图3至图6)。 该案例结合实际要求,实施性强,突破了书本化教学的传统模式,做到实物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垂直绿化设施本身也将提供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并产生一定的生态效益,具有较强的实施性。 2. 生态“鸟亭” 设计理念: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人类与自然渐行渐远,人类与许多生物界的朋友(如鸟类)的关系也日益疏离。基于实现人与鸟和谐生活的美好愿望,设计师意欲打造一个集鸟类栖息、人类休憩、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垂直绿化设施,在该垂直绿化设施中,公众能看得到景观、学得到知识、并潜移默化中学习如何保护生态,珍爱资源。 设计方法:首先,通过景观设施的形态与垂直绿化的布置,仿生鸟巢与鸟类栖息的环境,还原鸟类的原本家园,以此增加友善度(图7);其次,生态功能上,通过设计雨水收集、储蓄等方式,做到雨水的合理再利用(图8);然后设施上设置鸟类观测及生态知识科普的设施,供来此休憩的公众提供一个了解自然,学习自然,尊重自然的平台(图9);最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宣传窗口。 该案例将垂直绿化设施作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来考虑,在这个可视化的运转生态系统中,公众与自然愈发亲近,表达了设计本身的社会责任。 3. 模块化设计 景观设施形式往往随着景观空间属性的不同,在形式和功能上具有不同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因此,批量化设计往往不符合垂直绿化设施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而模块化设计辅之于灵活多样的组合方式、快速拆卸和搭建的特点应成为了垂直绿化设施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垂直绿化设施往往融合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特别是强调观赏性的主题花镜,只有当垂直绿化设施与周边花卉植物有机融合,才能在达到体现自然野趣的同时凸显“意蕴美”(图10)。 该案例是将设施模块化,每个单元构架均成为一个单元体,通过不同数量和大小组合打造不同效果。每个构架如同一个网状结构,可以自由弯曲成形,并组成一组景观观赏结构,将其固定后种植上爬型藤类植物,周边配以不同的花卉草木,打造出飘逸空灵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不同的室外绿地空间摆设(图11)。 结 语 垂直绿化与景观设施的互相结合,可以向公众展示生态、美学、社会等多种功能,使得其成为近人尺度景观营造发展的方向之一。通过上述垂直绿化设施教学基地、生态“鸟亭”和模块化设计三个案例的实践,我们看到垂直绿化设施在美化景观的同时,能够成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未来,垂直绿化设施不仅仅是景观营造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悦,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景观设计,立体绿化;环境艺术设计。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