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黔之驴(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711078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黔之驴(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黔之驴(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 黔之驴(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黔之驴(第2课时) 学习内容 第 2 学时学习目标1.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2.引导学生从老虎和驴的角度理解故事深刻寓意理解本文的寓意。学习重难点1.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从老虎和驴的角度理解故事深刻寓意;2.掌握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梳理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语汇。2.熟读课文,基本成诵。3.在课本上用不同符号分别画出描写虎与驴的词语或句子。4.思考:故事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5.(学贵有疑)针对课文内容,你有何疑问?二、课堂探究(一)预习交流。(二)自主学习。1.在书上画出写虎和写驴的句子,然后再圈出表现老虎和驴特点的动词。(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老虎和驴之间的不同特点)虎:驴:2.小组交流。(三)合作探究。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课文描写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3.黔驴之技有哪些?4.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可从虎与驴两个角度思考)5.拓展阅读:读知识链接部分的另两则寓言,并说说其中寓意。三、达标检测:(一)填空1、黔之驴选自 ,作者_ _ ,字 _ ,_ _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 相对的文体。唐朝 、 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以 、 、 、 、 、 、 、 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二)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两个)。(1) :(2) :(3)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末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或不给,则加鞭棰焉。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狙公卒馁而死。2.写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和所通的字。3.写出句中加点词古今不同意义。山之果,公所树与?树:古义 今义4.用自己的话回答: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反思:知识链接:本文为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以后的作品,有些是采取寓言的形式,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文章短小警策,含意深远,表现了杰出的讽刺才能。三戒是著名的讽刺小品,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这三篇寓言,深刻有力地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韦应物并称,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柳河东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