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藤野先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110668790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藤野先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藤野先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九江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藤野先生》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野先生 【导学目标】1. 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伟大品格,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思想。2掌握课文的脉络、结构。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3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写作方法。【重点、难点】1. 文章叙事的线索。2作者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媒体使用】【教学过程】一、预习领先一步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背景。(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抨击吃人的旧礼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后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散文集,写于1926年2月至11月,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改名。(2)简介作者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篇文章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个问题的答案。2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理解词语含义。绯红( ) 驿站( ) 油光可鉴( ) 教诲( ) 系住( ) 芦荟( )瞥见( ) 畸形( ) 匿名( ) 诘责( ) 杳无信息( ) 深恶痛疾( )宛如:绯红:油光可鉴:驿站:掌故:不逊:诘责:杳无消息:瞥见:3思考问题:(1)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可将全文分成几个部分?(2)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作者记叙了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二、课堂小试身手问题一:划分层次。朗读课文,可以请几个同学读。朗读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考虑段落的划分并归纳段意。问题二:课文一开头就描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和学跳舞两件事,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问题三: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和“水户”有深刻的印象?问题四: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藤野先生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谈谈你对藤野先生的初步印象。问题五:学生默读1123段,提问:在与藤野先生交往中,作者记叙了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问题六:如何理解“匿名信事件” 和“看电影事件”?问题七:在课文最后一段,找出作者因受藤野先生品质的激励、教育,而决心勇于革命,为国战斗的句子,并加以体会。问题八:归纳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方法。三、习题训练巩固【基础题】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的确(d) 解剖(pu) 不逊(xn) 邮差(chi)B泄漏(xi) 瞥见(pi) 捕获(b) 教诲(hu)C绯红(fi) 芋梗(n)发髻(j) 系住(j)D匿名(n)霉菌(jn)畸形(q) 诘责(ji)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B.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C.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D.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3.选出加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1)不逊 A无礼 B差 C谦逊()(2)深恶痛疾A疾病 B痛恨 C疾驰()(3)油光可鉴A鉴别 B鉴赏 C当镜子照()【提高题】4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2)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正人君子:5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暗线是_。【拓展题】阅读语段,回答问题。(一)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二)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摘自呐喊自序6(一)段中第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答:7指出(一)段中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的部分。议论句是: ,抒情句是:其余都是叙述。(填句子序号)8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AB9(一)段中的第句“那时那地”指的是 ,“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的是 。10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 )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B对噪音特别反感。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吹呼。11“何尝”是哪类词?对表达句意起什么作用?答:12“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答:13(二)段中“那一回”指的是什么?答:14从(二)中看“我的意见都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答:15从表达方式看(一)段以 为主,(二)段以 为主。四、个性反思心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