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

上传人:爱** 文档编号:109768779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学院: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班级:资源勘查1503学号:0109150302姓名:张斌武目录第一章 引言1第二章 地层1第三章 岩浆岩及变质岩 2第四章 地质构造 3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5第六章 结束语 6附图I 金山镇地区地质剖面图 7附图II 金山镇地区构造纲要图 8第一章 引言金山镇地质剖面图和纲要图的绘制,是在前几次构造实习的基础上的综合实习,它的目的是使我们能比较全面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从而提高我们分析和解决地质构造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次训练。因此,这种类型作业是重要的。它对培养我们读图、作图及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构造问题的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次实习要求在对选定的图幅进行全面分析后,编出1幅构造纲要图、1幅地质剖面图对说明地质构造和构造发展史的文字概述。本次要求分析金山镇地区地质图,比例尺1::100000,面积达200多平方千米。图幅中包含大量信息,包括岩层年代,岩性,主要构造,主要村落等。其中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均有较好发育,构造方面,断层和褶皱出露明显。图中东北角和西面有斑岩和花岗岩侵入,且存在两处角度不整合,缺少J地层。A-B剖面上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断层,褶皱均在其中。其剖面大致走向为SE123,岩层年代从K2-D2,包含地质图上几乎所有年代岩层。由于没有等高线,需要根据其中已知的标高大致判定地形的起伏,从而画出各岩层的产状,进而分析各段的构造情况。因为出现了很多以前没有足够了解的构造,比如飞来峰和构造窗等,所以分析难度比较大。但是,通过深入的了解,我们还是可以容易得解释图中出现的一系列构造现象,对我们的分析能力有较好的提升。第二章 地层主要发育晚古生代以来地层,但缺失早三叠世(T1)、侏罗纪(J)、古近纪(E)、新近纪(N)等时代地层。2.1 上古生界:主要出露了中泥盆统(D2)、上泥盆统(D3)、石炭系(C)、二叠系(P)地层,其岩性及分布特点分述如下。中泥盆统(D2)砂岩、砾岩主要呈(区域块状)分布于图区(金山镇)及(河北村)东南部,出露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上泥盆统(D3)页岩主要呈(区域块状)分布于图区图区(金山镇)及(河北村)东南部,出露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下石炭统(C1)砂岩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图区西部、中部、东南部,主要出露于奇峰、雨峰、五里河、诸岭、河北村等地,出露面积约为25平方公里。 中石炭统(C2)砂岩主要沿东北方向呈(条带和环带状)分布于图区中部、西北部和东南部,主要出露于王庄、五里河、诸岭、及河北村等地,出露面积约为55平方公里。上石炭统(C3)石灰岩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图区西部、北部及东南部,出露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下二叠统(P1)砂岩主要呈(条带状和区域块状)分布于图区中部、西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出露面积约为32平方公里。上二叠统(P2)石灰岩主要沿北偏东45度左右呈(条带状)分布于图区东南部,北部地区也出露一小块,出露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2. 2中生界主要出露了中三叠统(T2)、上三叠统(T3)及白垩系(K)地层,其岩性及分布特点分述如下。中三叠统(T2)泥灰岩主要沿西南方向呈(条带和环带状)分布于图区中部安村、桑园附近,出露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上三叠统(T3)石灰岩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图区中部的安村,出露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下白垩统(K1)砂岩主要呈(区域块状)分布于图区西北角伏牛山附近,出露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白垩统(K2)砂岩主要呈(区域块状)分布于图区西北角及东北,出露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第三章 岩浆岩及变质岩金山镇地区的岩浆岩主要由花岗岩和斑岩组成,位于东北角面积较小,其构造与岩体边界产状平行。花岗岩侵伏早期岩层,边界线被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切割,由此可以判断花岗岩的形成早于此处逆冲断层的形成,而花岗岩又覆盖于下盘的T3、T2、P2之上,说明花岗岩的形成晚于下盘褶皱的形成;斑岩覆盖与花岗岩之上,其边界线也被K2截断,说明斑岩的形成晚于花岗岩而早于K2。第四章 地质构造4.1构造层划分从上述地层一章可知,研究区缺失上三叠统(T1),使得上二叠统(P2)与中三叠统(T2 )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缺失侏罗统(J),使得下白垩统(K1)与下伏地层之间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因此,将构造层划分为D2-T3构造层、K1-K2构造层,其中D2-T3构造层又划分为D2-P2亚构造层和T2-T3亚构造层。4.2 褶皱褶皱总体组成及特点简述:整个图区分布多个背斜、向斜,褶皱枢纽大致走向为东北 西南走向,主要受到西北 东南方向的构造挤压作用。f1 河北村金山镇线性背斜褶皱组;该背斜褶皱分布于东南部河北村附近,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其核部为泥盆系地层,两翼为石炭系地层。西北翼产状约为32040,东南翼产状约为12040,转折端为弧线。枢纽近乎水平,为直线,轴面近于直立,属直立水平褶皱。该背斜被多个正断层错段,形成于下二叠世之后。f2 安村 陵庄复式向斜褶皱组;该褶皱组由一个主要的向斜和多个次一级的皱褶组成,延伸较远,分布较广,但部分被左侧的逆冲断层切断覆盖,向斜核部沉积一块飞来峰。f3 五里河 诸岭背斜褶皱组;该褶皱分布在该地区五里河 诸岭一带,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其核部为下石炭统地层,两翼为上石炭统地层,为背斜。西北翼岩层产状约为31570,东南翼岩层产状约为13055,转折端为弧线。枢纽近乎水平,为直线,轴面向西北倾斜,倾角约为70,属斜歪水平褶皱。该背斜形成于下白垩世之前。f4 奇峰雨峰王庄背斜、向斜褶皱组该褶皱分布在西部,穿过雨峰、奇峰,并被一个逆掩断层切断,且被两个平移小断层错开,其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核部为下石炭统地层,两翼为上石炭统地层,为背斜。西北翼产状约为31550,东南翼被断层切断,转折端为弧线。枢纽近乎水平,为直线,轴面向西北倾斜,属斜歪水平褶皱。该背斜形成于下白垩世之前。4.3 断层图区发育3个大规模逆冲断层、4个平移断层、5个小规模正断层,1、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F1)该断层位于该地区中部,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通过五里河、桑园、陵庄附近。断面产状约为31520。上盘出露地层为C1P2,产状约为32080;下盘出露地层为T2、T3,产状约为32080。上盘有一倒转背斜及构造窗;下盘有一倒转向斜和飞来峰。该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倾角小,为逆掩断层。该断层穿过花岗岩,形成于T3之后。2、五里河构造窗、安村与孤峰飞来峰五里河低洼处只有800m,露出了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的下盘,看到下盘的底层P2和T2,特点为大片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为构造窗,面积大约为0.8km2;孤峰高处为1200米,由P2、T2两部分组成,特点为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由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为飞来峰,面积大约为0.5 km2。3、奇峰雨峰逆冲断层(F2)该断层位于图区中西部,通过奇峰、雨峰,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断层面产状约为32025。上盘出露地层为C1、C2等,产状约为32075;下盘出露地层为C2、P1、P2,产状约为35030。上盘有背斜及向斜,有地层重复;下盘从C1P2,无地层缺失和重复。该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倾角小,为逆冲断层,断距约为2.1km。该断层在中部被两个平移断层错开,止于K2地层,形成于P2K2。4、王庄逆冲断层(F3)该断层位于图区西北,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段层面倾向西北方向,倾角30。上盘为西北盘,上升,出露C1、C2、C3;下盘出露C2、C3、P1,下降,为逆冲断层。上盘有向斜和倒转背斜,下盘有倒转向斜和背斜,形成于P2以后。5、河北村正断层系(F4-F8)五个正断层面的走向垂直于河北村褶皱枢纽,延伸11.5km。沿枢纽方向从北东至南西向每个断层面的倾向依次为北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在第一、二个断层面和第四、五个断层面中间形成地垒,两地垒中间形成地堑。6、走滑断层系(F9-F12)雨峰、奇峰走滑断层系,在雨峰、奇峰附近各有一走滑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延伸分别为1.52km),分别为左行和右行走滑断层,两端层面中间部分相对两边向北西方向移动。王家庄走滑断层位于王家庄附近,为左行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延伸0.5km。在河北村西北,金山镇西南方有一右行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延伸0.8km。4.4 断层与褶皱关系分析陵庄五里河逆冲断层,为逆冲推覆构造。断层东西两侧共形成一个飞来峰和一个构造窗,F1错断了五里河倒转向斜。雨峰奇峰逆冲断层,错断雨峰倒转背斜,同时被该处两个平移断层错断,使背斜的核部和轴迹都错开,平面上表现为岩层的错移。王庄逆冲断层切断上盘倒转背斜和下盘倒转向斜。河北村正断层系使该地形成了一系列地垒和地堑,这一系列正断层错断了河北村直立背斜,使其在上盘核部变窄,且所切断地层D2、D3、C1在平面上出露宽度发生变化。王家庄和金山镇平移断层错断了C3、P1在地表的出露界线,使其错移。第五章 地质发展史中泥盆世时期图区位于海平面上,为陆相砂岩沉积;后地面下降,降到了海平面以下,并于晚泥盆世开始接受滨浅海沉积,沉积了页岩。晚泥盆世晚期地壳开始抬升,到早石炭世时,该地区已经抬升到地表,并且开始接受河流沉积,依次沉积了下、中石炭统砂岩、砂砾岩;中石炭世晚期,地壳又下降接受滨浅海沉积,于晚石炭世时期沉积了上石炭统灰岩。晚石炭世晚期,该地区地面抬升并并沉积陆相砂岩;而后地壳又下降,并且开始接受浅海碳酸盐岩沉积,沉积了一套上二叠统灰岩。早三叠世时期,该地区地壳抬升出地表,接受风化剥蚀,或者沉积间断,因此缺失了早三叠世T1的地层;而后地面又下降到海平面以下,并沉积一套中三叠统泥灰岩和一套上三叠统灰岩;晚三叠世时期,该地区地壳抬升到地表,经受风化剥蚀,缺少整个侏罗系地层,并且在晚三叠世到晚侏罗世时期,该地区经受了巨大的构造运动,整个地区受到了北西南东方向的强大的构造挤压应力作用,形成了一系列枢纽走向大致为东北 西南方向的褶皱构造;该时期同时或稍后,东北角发生了岩浆岩体的侵入,形成了花岗岩岩株和斑岩岩墙;褶皱形成后又形成了一系列的断层,并切断了多个向斜和背斜,并在断层F1上下盘分别形成一个构造窗和一个飞来峰。最后图区北方沉积白垩系砂岩地层,并构成了如今的地貌。第六章 结束语收获:通过完成金山镇地区综合地质报告,我学会了地质图的分析,了解到怎么去读褶皱、断层、岩浆体等地质构造,以及地层接触关系和构造演化史;并且学会了如何通过地质图作地质剖面图和地质纲要图;但也发现自己在一些地质构造的形成机制分析上还没有完全掌握。十分感谢孔华老师对我的支持与教导,我将在今后学习中更加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