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二专题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第62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教案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9343808 上传时间:2022-06-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二专题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第62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二专题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第62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二专题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第62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二专题“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第62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教案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 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 3. 把握“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重点: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 难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授课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课件,采用品读、赏读、研读等反复诵读的方法安排授课。 教学设想:学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古典诗词,对辛弃疾不乏了解,他的词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但这首词的风格有其特别之处,那就是以婉约之形表豪放之实,需对学生给予点拨。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课前探究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青玉案 元夕,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词作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通宵欢乐、热闹非凡的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了观灯女子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但这一切仅仅是陪衬而已。作者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些笑语盈盈的女子,是衬托“那人”的孤独寂寞。全篇反衬手法的使用,可谓别具一格。那上阕的灯、月、烟 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倘若没有“那人”,一切的存在便失去意义。梁启超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其实,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有着作者自身的影子,或者说这简直是作者人格的化身。于是理解、品味词中千古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写法便是学习的主要目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1对照注解熟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2分组收集学过的或者熟悉的有关辛弃疾的名句,了解王国维的三个境界。 二、新课导入 1、导入:辛弃疾名句知多少?小组展示课外查询结果(演示文稿1)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2、朗读全词,说说印象最深的词句(学生解说,教师点拨)。 三、师生互动,赏读文本 1、解读文本。 这首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名作,它以寻找情人为线索,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执意追求。 2、问题设计 (一)初读 读全词(播放配乐朗诵),说说你印象最深的词句(学生解说)。(演示文稿2) 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千古名句来看,也就是从字面看我们初步可以把这首词定位为咏史词还是爱情词?为什么? 这是学生初读文本能够感觉到的印象,顺理成章提出这样的问题,为后面分析理解词中的千古名句以及该词风格蓄势。 (二)品读 词句着力刻画的形象是谁?那人。 “那人”是怎样一个人?诗人是怎么描写的? “那人”是词人着力刻画的抒情形象,她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作者为什么要刻画这个形象,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应该引导学生理解。 相关问题显示(演示文稿3),让学生从阅读文本中去寻找答案: 诗人说“众里寻他千百度”,怎么寻?在哪里寻?时间地点有没有交代?请找出相关语句。 诗人当然是在人堆里寻。怎么写的?先写什么?请读出相关语句。 学生回答,明确:元宵节的景象:夜、花、星、车 元宵节的气氛:声、光、色、舞 元宵节的人群:宝马雕车、雪柳黄金、笑语暗香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花千树、星如雨”,把烟火比喻成花、星,形容烟花之盛。这写出了元宵夜彩灯的繁华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 化用了谁的诗句?在此起什么作用? 化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赋予新意,形象飞动,极其创意,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含蓄而又生动。 总结上片:元宵佳节的盛况烟火璀璨、车水马龙、张灯结彩。(板书) 元宵节盛况的描写中既写景,也写人。上面我们看了热闹的景,下文中又出现了两类人,主角是谁? “那人”。那人在哪里?在极尽狂欢闹元宵的人堆里吗?作者为什么要写极尽狂欢闹元宵的热闹场面?渲染,烘托,反衬。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 A.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B.他人越高兴,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 总之,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请想象一下诗人寻找那人的焦急情态(学生思考回答) 词人在火树银花的热闹人堆里寻:华丽的香车宝马来来往往,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诗人焦急的目光追随戴着亮丽饰物的美人们的脚步,她们个个面挂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曲中人尽,“那人”还是不见。词人简直要绝望了。正在伤心绝望之际,词人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零落、人群稀疏的地方。 此刻词人的心情狂喜、欣慰。从词人寻他千百度的焦急里,我们不难看出词人对那人倾注了无限深情。 小结:“那人”是怎样一个人?(演示文稿4) 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 “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所寄托,可谓知音。本词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女性形象。她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 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清刘熙载艺概词曲赋) 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 (三)研读 词人为什么对“那人”如此一往情深呢?这首词真是爱情词吗? 启发:既然说“那人“与众不同、非同一般,那么当时众人、流俗又是怎样的呢?词人对这位冷美人如此倾心,有没有寄寓别的什么意思?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鉴赏呢?(难点之一,点拨)知人论世品诗词。 这首词作于什么时候?(了解作者,知晓背景)(演示文稿5) 诵其词、知其人、论其事 1、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金农民义军。 2、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 3、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 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有没有这个真实的“那人”存在?我们 只能猜测,与其说有这个人,不如说这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在这首词中,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 实的批判,既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宋林升题临安邸)的谴责,又有杜牧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的忧虑,更有“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痛苦。辛弃疾是宋代的一个文能治国,武可杀敌的人才!郭沫若的对联对辛弃疾做了很好的概括:“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只可惜生在朝野萎靡泄沓的南宋時代,报国杀敌雄心无法实现,只有借诗词以抒发愤慨愁恨,借“那人”表达自已不愿隨波逐流,自甘寂莫的孤高性格。 到此,我们终于明白,“那人”就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不同流俗、志怀高远。 以美人自喻,这种托寓的写法我们是否熟悉?原来学过类似的诗歌吗?(联系旧知,形成知识链) 张籍节妇吟、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中还珠垂泪的节妇和妆罢问夫婿的新娘就是自喻。这种写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喻高洁的品性和与众不同的理想追求。 诵读小结: 上片写元夕之景;下片写元夕之人。 元夕之景:花灯火;星烟花;宝马雕车车马。 凤箫(音乐、花灯);玉壶、鱼龙花灯 元夕之人:盛妆艳服、笑语盈盈的美人; 灯火阑珊、孤独寂寞的那人。 再读全词,你觉得这首词应该划归婉约词还是豪放词呢?(照应开头提问,进一步探究词的深层含义)(演示文稿6) 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从文本的行文方式看,与传统的婉约词并无二致。但从所寄托的内容主题看,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含着一股阳刚之气。这是豪放词的特点。此词寄劲于婉,寓刚于柔,婉约其表而豪放其中。在元夕中,诗人描写了节日之夜的热闹景象,描写了“他”苦心寻找情人的过程,但当意外发现情人后,便戛然而止,对“他”和“那人”的情怀,却“不著一字”。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词的境界超出了具体事件的描绘,飞腾出去,达到了“涵盖万有”的高度,不仅把诗人千头万绪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能使不同的欣赏者得到各不相同的感受,正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含蓄)。 (四)拓展延读 王国维读此词得到了什么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领悟作品以及作品以外的艺术魅力)(演示文稿7) 学生展示课外分组收集的资料,师明确。 小结:联系辛弃疾的身世,我们知道了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的用意,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词人被罢职闲居,政治上投闲置散,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通过“那人”显现,“那人”或者简直就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成了千古名句。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王国维读此词得到了什么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国维从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把这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即经过艰苦奋斗,目标终于达到。这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当然也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这首青玉案元夕,读了之后能使人神驰遐想,并从中领悟出深奥的哲理来,正说明了辛词内容之丰厚和辛弃疾写词功力之精深。 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演示文稿8)学生讨论回答。明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思考: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做学问与这三境有何联系?谈谈你的理解。 人生就是一次漫长又艰辛的旅途,但这种旅途不是一直在一马平川中漫步的,而是不断向崎岖坎坷的倾斜中艰难行进的;人生不是平原式的,而是登高式的,最美丽的景色往往在高不可攀的绝顶。面对学问的“珠峰”,要想看得更高,望得更远,首先就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学问三境界是递进式的,而且环环相扣,其中以“独上高楼”最为重要。“独上高楼”是个引子,没有“独上高楼”,就不会引出之后的“为伊消得人憔悴”与“众里寻他千百度”。 独上高楼者,初始目标和终极目标都是要忍受孤独,耐得住寂寞。 独上高楼者,那是登幽州台的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独上高楼者,那是寂寞的凡高,以一一幅幅传世名画,像世人展示着他那火热的内心。独上高楼者,那是被贬黄州的苏东破。 四、课堂总结 1、回顾这堂课的内容:这首词写了什么?请简要概述。(整体把握)(演示文稿9) 寻 那人 (想象) 渲染 理想化身(辛弃疾) 联想启示 铺排 治学三境(王国维) 反衬 2、背诵课文,总结主旨 本词表面极写元宵节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只知沈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五、对比阅读 辛弃疾青玉案和李清照永遇乐都是写元夕的,试比较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 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六、布置作业(演示文稿10) 1、背诵全词,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四题。 2、推荐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 3、两题选作其一。 将课堂讨论题“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你认为哪一种境界最重要?为什么?”写成文章,题目自拟。 读其书,诵其词,想见其为人,辛弃疾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的爱国心和爱国词给了你怎样的精神感召、情感熏陶和人生启示?请以“我心中的辛弃疾”为话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附:板书设计: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上片:热闹狂欢之所(倾城狂欢)现实写照(世人) 下片:灯火阑珊之处(独守寂寞)自我写照(词人) 附:教学小结: 本篇课文有两点学生不好理解:一是“那人”形象所寄寓的深层含义;二是该词形象之外所给人的联想和启示。前者需要教师点拨,启发学生鉴赏诗歌要善于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分析,从而领悟词作深层含义,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后者,要象新课标所提倡的那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领悟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氛围,领会词作给人的联想和启示。要求教师精心策划,课前细致分工,帮助学生完成合作与探究的任务,同时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引导学生结合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联系实际谈学习的体会,从而提升学生思想情感的品位。通过课堂教学的努力,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下传统文化的根。 当然,如何大胆取舍和拓展,给学生更多的读、议的机会,还是本课应该进一步做足的深功夫。 附;相关知识链接: 壮志未酬 情归何处 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之夜,花灯无数好像忽来的一夜东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花,煞是绚丽璀璨!天空散落下点点如星星般的烟火,随风飘落。繁华似景的街道上飞驰着来来往往雕饰华美的车马,美妙欢快的乐曲如凤鸟相鸣不绝于耳,就连夜空那一轮明月都仿佛随之翩然起舞,整个夜晚人们都在舞弄着鱼龙形的元夕灯戏。好一派流光溢彩、欢歌燕舞的热闹场面!我悠然步行在十里长街上,怀想着我那梦萦于心的情人。可别离已久的她在何处?只看到那插戴着蛾儿般、雪柳般或黄金缀满头饰的女子,千娇百媚、笑语盈盈地从我眼前飞速来去。我依然在拥挤的人群中千百次苦苦寻找,无助地踽踽独行在繁华闹市中。不经意中转过头去,却发现原来她正在灯火阑珊处。真的是她吗?我不敢相信,但愿吧 这首词历来被称为是辛弃疾词作风格前后期的分水岭,但我认为它更似一个寂寞潦倒英雄悲情迟暮之际所吟唱的徘徊与憧憬的哀歌。词的上阙写在万家团圆的元宵佳节之夜,眼前所见的是许许多多的花灯,好像一夜东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花,然踽踽独行的他却无心观灯,流露出的却是吹落满天星雨的感伤。香车宝马、凤鸣乐奏、悠转月光、鱼龙舞灯尽收作者的笔端,一派繁华喧闹的盛世之欢。然而眼前的浮光掠影,磨去的却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情壮志,存留作者内心的只能是“蛾眉曾有人妒”(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怀才不遇的愤懑,即使是繁华盛景也只如转眼即逝的零落“花千树”。 下阙由状物转入到写人,将英雄豪情转化为儿女柔情。看似追寻梦中的“她”,其实则是追寻内心深处的政治理想。这与离骚中的香草美人如出一辙。千百度的寻找暗喻着词人人生的几起几落,早年的激情及对统治者所抱的幻想,让他甘心为风雨飘摇中的南宋小朝廷献计献策,而这只能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有客慨然淡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不就流露出他的消极情绪和满腹牢骚。在被弹赅退隐后,词人似乎也厌倦了政治,表面上过着一种陶渊明式的悠闲自得的生活,然而现实使他不甘寂寞,所以才“众里寻他”,他曾一度聘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等官,似乎不经意中竟在“灯火阑珊处”找到了词中的“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个满怀抱国之志的勇士,一个寄情田园与世相忘的文人,看似矛盾的性格却实实在在体现在辛弃疾的身上。政治上的孤危无望和理想化的救国之情铸就了一个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历代文人的宿命一样,辛弃疾的政治抱负终究化成泡影,于无声息中融入到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这正是: 戎马征战几时休,抱国志,何以酬?大漠征蓬随风起,烽烟万丈,金戈挥舞,沙场忠骨留。柔情儿女载不动,人生起落许多愁。是非成败终成空,英雄迟暮,空吟白首,惆怅付水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